核心素养下提升学生问题意识

来源 :天府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以及高效课堂的推进,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本文就探讨数列与级数求和方法问题若干方法进行归纳总结,数列与级数求和方法种类较多且技巧性强,我结合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经验,结合所学的具体知识点,启发学生,关注数学问题,力求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积分法;拆项法
  1 引言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专门书诗《每事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1]。在数列求和学习中,要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教师要着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从而提高其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本文主要通过求解一些关于数列求和的例题着重让学生质问“为什么”、“怎么办”、“是什么”。
  2 数列求和
  传统的课堂中,一些教师喜欢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喜欢给学生分析不同的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看起来讲得口若悬河,学生们貌似听懂了,收效颇高,可是下课后一做题,就又懵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师很少教学生要怎样提出问题,课堂教学没有挖掘学生的思维发展。 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高效课堂的不断推动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根据所授课的具体知识点,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就数列求和,我这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1 利用裂项相消法求数列和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相应的学习掌握水平,提供一种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课堂上敢于提问 ,学会看书,学会自学,提高学习能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敢问。
  对于例1,当时课堂上有位学生说:“老师这题你用通项裂项,我用首项裂项解决可以不?”,其他学生说,这首项什么裂项,当时我直接给予肯定,我让那位学生到讲台来黑板上演示,师生一起分析,共同分享好的解题方法,这道题还可以利用待定系数法去完成裂开通项。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适时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总之,掌握做题的技巧,明白各种题目思路,题目是可变的,但只要掌握做题的技巧,就容易了。
  2.2 错位相减求和
  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怎样想?题目的意思是什么?你联想了哪些?怎么解决?逐步培养学生会问,容易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探索问题案例,让学生会问。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满足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通过提问启发学生,追问学生,有关数列的问题,我們应该怎样通过互助合作去解决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
  3函数级数的求和方法
  3.1积分法或微分法求级数列和
  3.1.1创造探索气氛,让学生提问
  有兴趣就会产生探索交流的行为方式,创造探索的问题状态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所教内容为学生创造探索的问题状态,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怎样想?如何想?合适吗?怎样解决更合理?
  例3:求的和。
  学生问题:等差乘等比的类型,用错位相减法。
  教师:当时课堂上有位学生到讲台来分享好的解题方法,展开问题,理清脉络,更直观,更容易理解,挑战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仔细地思考他们的每一个质疑。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所提的每一个问题,适时给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于提问,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确,问题的突破口找到了,通过互助合作去解决这个问题;接着继续追问学生,以对话、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发现新的疑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总结:对于幂级数求和,我们可以将幂级数列化为等比数列,然后进行微分或积分,再对等比数列求和,就可以求出原幂数列的和[4]。
  3.1.2指导质疑问题,培养学生善问
  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着重从下面几方面指导:①在学生观察发现问题时指导质疑。②在学生猜测的答案中适当点拨。③让学生在比较中随时提问。④在联想中让学生产生更多问题。
  3.2拆项法求级数列和
  学生展示互问,鼓励学生提问其他学生,合作学习可以满足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通过互助合作去解决问题,培养数学问题意识,让学生自己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从函数项级数求和中我们可以看出:启发学生归纳本题主要考查,启发学生可以自行制作模型感知,用积分法和微分法求函数项级数的和,需要经过转化将复杂的级数转化为容易求和的简单级数,之后再进行逆运算求原来的级数的和,得出结论。有兴趣就会产生探索交流的行为方式,创造探索的问题状态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结合所教内容为学生创造探索的问题状态,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所教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怎样想?如何想?合适吗?怎样解决更合理?
  结论
  本文介绍的各种求数列和的方法,无论是常用的简单方法或者是技巧性强一点的方法,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记住不要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提问和探讨,教师狠抓基础知识,学生扎实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师生共同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然而求数列和的方法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所以要了解更多方法依旧需要我们去探索并整理。
  参考文献:
  [1]李新建:《新课改下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祖国:建设版》-2014.
  [2]赵国权:《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中国教育学刊》-2005.
  [3]朱剑峰:《数项级数求和的一些方法和技巧[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1(14):85-85.
  [4]邵远夫:《幂级数求和方法初探[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6):43-43.
  [5]许新琨,张海燕,甘犬财:《一类广义调和级数求和方法研究[J]》,《高等数学研究》,2015,18(4):66-70.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则能够有效改善此种问题。小学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整合主要是指信息资源、信息方式、人力资源、教学内容、信息化设备技术的结合。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可以利用多种传媒方式对不同的信息进行传递,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传递出来的信息加强知识学习。本文立足于小学数学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數学是中考高考必考的项目,学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也经常应用到它,一直以来,国家和社会都高度的重视它。在数学的学习上,学生在习题中经常会犯各种错误。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纠错  引言:  社会在飞速的发展,它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才要从小学就开始抓起。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会做大量的习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
期刊
摘 要:结合第一学段数学教材中数与运算教学,让学生感知符号意识和量与量之间的结构关系思维,理解简单的代数方式和代数关系,能促进学生早期代数思维的萌发。  关键词:第一学段;数学教学;早期代数思维  数学教育中,代数思维被认为是数学的“核心思想”。从20世纪开始,数学教育家们就非常注重代数思维的早期培养。根据2018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有关“数与代数”领域的目标要求,现行教材采取了分散渗
期刊
摘 要:数学始终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都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设计为切入点,从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出发,分析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学生的基本学习,并列举出教学的技巧,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帮助和参考,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退位减法;两位数运用;方法分析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
期刊
摘 要:为了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小学数学教师秉承核心素养教育理念进行了课堂改进和创新,提出了一些有效对策,希望通过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让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在本篇文章中,本人将结合实践经验阐述如何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高效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们在教
期刊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不断加快,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接受了前几年的数学启蒙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功底,个人认知水平也逐渐成熟,正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因此,小学高年级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身心发展状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案例,阐述了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的深入推广和普及,对当前高中数学教学的模式和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数学学科所具有的人才选拔教育功能。主要从高中数学开放题具有的价值以及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开放题教学的策略两个方面对高中数学开放题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为高中数学教学更好地实施开放题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开放题设计与教学
期刊
摘 要: 绝对值其实就是一条线段的长度。绝对值与数轴一样,都是连接代数与几何的桥梁,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以绝对值为工具,可以总结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应用绝对值的性质可以掉绝对值的符号,解含绝对值方程也是有难度的,需要分类讨论。  关键词: 绝对值;两点距离;线段长度  我们知道数轴是连接代数和几何的桥梁,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建立了实
期刊
摘 要:数学学科素养的培养通常以知识和能力为抓手,通过数学思维和运算能力来解决问题,各知识板块在解题策略上,有共性的基础上也各有特点,求导是解决高中数学函数问题最重要的工具,而函数的极值能反应函数重要局部特性,我们常常借助数形结合思想,解决函数极值问题,从而达到培养他们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培养;素养;数形结合;极值  数学学科素养起源于思维品质,立足于基础知识,依附于关
期刊
摘 要:“钟面问题”是七年级数学的一种题型,大致上分为求某时刻两根指针所成角度和两根指针成某种特殊位置时求时间这两大类问题。在一般的试题中,钟面问题很多以基本题出现,稍难的以应用题出现,正确率往往都不高。很多学生不会分析指针的旋转或者把问题转化成相对熟悉的直线运动模式。本文就这两类钟面问题做一些探究,归纳钟面问题的一般思考方法,并对几个常见问题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形式,以此更深刻地理解时钟这个生活中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