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种是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是运用灌输法、示范讲解法,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情感、智力、审美心理素质等)培养。另一种则截然相反,不敢教孩子美术技能技巧,生怕被冠于“灌输法”的帽子,而一味地让孩子自由去想象、创造,其结果确是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却无法用手中的工具来表达。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它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转变为表现的媒介,没有它,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我认为,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采用游戏对比策略,帮助幼儿更好地探索和驾御美术材料
关键词对比游戏、肢体对比游戏、互比游戏、情境对比游戏
一、巧用肢体对比游戏,激发创作兴趣
《纲要》强调: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孩子的画是通过自己对客体的观察,在自己的适应范围内形成的表象,具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受一切“真实”的限制,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所谓的对比游戏是指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意识的进行对比、去发现、比较事物的不同,找出特点,从而调动了孩子参与创作的积极性。
在美术活动中,如果让孩子们凭空想象或出示几张图片,孩子们或许能画得出来但画面则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美术活动中笔者尝试让孩子们进行肢体游戏,在游戏中观察、对比发现其中的不同。如在画《运动的人》活动中,先让孩子们玩,组织孩子跳绳、拍球、赛跑等活动,在孩子游戏活动的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观察,记住主要特征,并帮助孩子们分析“人”在做不同运动时,身体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孩子们在肢体动作对比观察中逐渐掌握,做不同运动时人物的动态,再组织幼儿创作,此时孩子们就会把观察到的人物动态画下来,由于观察的角度,内容不同,孩子们作品表现的方式也不同,绘画结束后,发现孩子们的画,人物形态各异,活灵活现。虽然有的孩子画得不形象,但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对比变化的感受、观察、表现以获得非常宝贵的经验。又如在画梵高的《向日葵》教学活动中,以游戏的口吻,鼓励孩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去诠释自己对向日葵造型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启发孩子大胆想象自己是一朵向日葵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各种动态的向日葵: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大胆、张扬的向日葵,有的枯萎、有的抬头、有的盛开、有的凋零、有的侧身、有的低头。这些,对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及大胆的进行个性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再如,在美术《捉迷藏》活动中,让孩子事先玩“捉迷藏”的游戏,游戏中我引导孩子去发现藏在门后、桌子底下时,在布局上的遮挡关系,然后再进行创作,孩子们由于有了游戏对比的经验,画面内容较为丰富,场景选取的角度,画面的构思、布局成个性化,懂得了更好的处理遮挡关系,透视性更强,画面的构图较生动。
二、注重互比游戏,构建美术经验
互比游戏是指在创作中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发现、比较其不同,从而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互比游戏策略,以游戏的口吻,鼓励孩子作画过程中时刻勿忘 “比”字,从构图到落幅;从画面处理到美的基本规律的应用,从细小的局部到统一的整体,处处都应“比”字当先,采取观察比较、物物互比、物体各部分互比,画面色调与自然色调互比,还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目测比较法。
三、开展情境对比游戏,提高美术技能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让孩子们能更大胆地创造出丰富、有表现力的画,单凭孩子自己想象或拥有的表象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积极的创设情境对比游戏环境,引发孩子们的想象,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如我们在进行绘画活动《小兔子历险记》中,我们先创设一个情境: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兔子决定去山上采蘑菇,它们来到山坡上,发现了许多的蘑菇,小兔子高兴极了,它一边唱着歌一边采蘑菇。突然,小兔子听见呼救声:“救命呀!救命呀!”小兔子想:会是谁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它顺着声音跑过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们让孩子们去猜想,这时孩子们会各抒己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孩子们兴致正浓时,再让孩子们把自己所想到的用画笔画下来。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会非常高,他们都急于通过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再如,美术活动《快乐的笑脸》中,以游戏情景——纸娃娃变脸大行动, “纸娃娃”想美容,请孩子们帮忙……进入活动,孩子们大胆、随心所欲的撕出“纸娃娃”的脸形,为了引导孩子在撕出的纸面上大胆地创造出个性张扬的脸型和极为丰富的表情,由于游戏情景的渗入,大胆而怪异的不同脸部表情,在孩子们的相互观察和表现中,孩子们很容易地得知这其中的不同表现涵义,有了这不同的观察与体验,游戏中,孩子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情境对比游戏策略,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各自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创作, 有着不同的活动创意。
当前幼儿美术教育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一种是把美术教育等同于技艺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指导策略是运用灌输法、示范讲解法,认为教会孩子画出一张美丽的图画,把技能技巧的培养作为主要任务,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忽视了幼儿整体素质(情感、智力、审美心理素质等)培养。另一种则截然相反,不敢教孩子美术技能技巧,生怕被冠于“灌输法”的帽子,而一味地让孩子自由去想象、创造,其结果确是孩子们的想法天马行空,却无法用手中的工具来表达。我们认为,在美术活动过程中,美术技能技巧不可缺少,它是幼儿将自己的情感、意向和观念托付于材料,使材料转变为表现的媒介,没有它,这种转变就不可能发生。因此,我认为,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采用游戏对比策略,帮助幼儿更好地探索和驾御美术材料
关键词对比游戏、肢体对比游戏、互比游戏、情境对比游戏
一、巧用肢体对比游戏,激发创作兴趣
《纲要》强调: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顾及孩子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重要性,主张让孩子在游戏状态中主动地建构知识。孩子的画是通过自己对客体的观察,在自己的适应范围内形成的表象,具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不受一切“真实”的限制,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个性。所谓的对比游戏是指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意识的进行对比、去发现、比较事物的不同,找出特点,从而调动了孩子参与创作的积极性。
在美术活动中,如果让孩子们凭空想象或出示几张图片,孩子们或许能画得出来但画面则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在美术活动中笔者尝试让孩子们进行肢体游戏,在游戏中观察、对比发现其中的不同。如在画《运动的人》活动中,先让孩子们玩,组织孩子跳绳、拍球、赛跑等活动,在孩子游戏活动的同时要求他们认真观察,记住主要特征,并帮助孩子们分析“人”在做不同运动时,身体会有什么不同的变化,孩子们在肢体动作对比观察中逐渐掌握,做不同运动时人物的动态,再组织幼儿创作,此时孩子们就会把观察到的人物动态画下来,由于观察的角度,内容不同,孩子们作品表现的方式也不同,绘画结束后,发现孩子们的画,人物形态各异,活灵活现。虽然有的孩子画得不形象,但是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肢体动作对比变化的感受、观察、表现以获得非常宝贵的经验。又如在画梵高的《向日葵》教学活动中,以游戏的口吻,鼓励孩子大胆的用自己的肢体去诠释自己对向日葵造型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启发孩子大胆想象自己是一朵向日葵并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肢体去表现各种动态的向日葵: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所表现出来的大胆、张扬的向日葵,有的枯萎、有的抬头、有的盛开、有的凋零、有的侧身、有的低头。这些,对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及大胆的进行个性创作是非常有帮助的。再如,在美术《捉迷藏》活动中,让孩子事先玩“捉迷藏”的游戏,游戏中我引导孩子去发现藏在门后、桌子底下时,在布局上的遮挡关系,然后再进行创作,孩子们由于有了游戏对比的经验,画面内容较为丰富,场景选取的角度,画面的构思、布局成个性化,懂得了更好的处理遮挡关系,透视性更强,画面的构图较生动。
二、注重互比游戏,构建美术经验
互比游戏是指在创作中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发现、比较其不同,从而进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采用互比游戏策略,以游戏的口吻,鼓励孩子作画过程中时刻勿忘 “比”字,从构图到落幅;从画面处理到美的基本规律的应用,从细小的局部到统一的整体,处处都应“比”字当先,采取观察比较、物物互比、物体各部分互比,画面色调与自然色调互比,还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目测比较法。
三、开展情境对比游戏,提高美术技能
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让孩子们能更大胆地创造出丰富、有表现力的画,单凭孩子自己想象或拥有的表象记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要积极的创设情境对比游戏环境,引发孩子们的想象,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如我们在进行绘画活动《小兔子历险记》中,我们先创设一个情境:大森林里住着许多的小动物,它们都是非常好的朋友。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兔子决定去山上采蘑菇,它们来到山坡上,发现了许多的蘑菇,小兔子高兴极了,它一边唱着歌一边采蘑菇。突然,小兔子听见呼救声:“救命呀!救命呀!”小兔子想:会是谁呢?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它顺着声音跑过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我们让孩子们去猜想,这时孩子们会各抒己见,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预见可能发生的事情,当孩子们兴致正浓时,再让孩子们把自己所想到的用画笔画下来。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都会非常高,他们都急于通过画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再如,美术活动《快乐的笑脸》中,以游戏情景——纸娃娃变脸大行动, “纸娃娃”想美容,请孩子们帮忙……进入活动,孩子们大胆、随心所欲的撕出“纸娃娃”的脸形,为了引导孩子在撕出的纸面上大胆地创造出个性张扬的脸型和极为丰富的表情,由于游戏情景的渗入,大胆而怪异的不同脸部表情,在孩子们的相互观察和表现中,孩子们很容易地得知这其中的不同表现涵义,有了这不同的观察与体验,游戏中,孩子迫不及待地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情境对比游戏策略,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交流中得到启发,实现了资源共享,在各自原有的经验上进行创作, 有着不同的活动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