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方法探析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rmghgws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如何实现“素质育人”的终极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新闻播报法要以新闻载道、以新闻明理,其特点与思政课教学要具有耦合性,体现在注重运用新闻事件,强化思政课的实效性,尊重事实的客观性,凸显思政课的现实回应、价值观审视,助力思政课对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思政课“新闻播报法”的实施原则是,独立性与依附性相结合,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结合,能力培养与过程考核相结合。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思政课;新闻播报法;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60-03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职院校进行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如何实现“素质育人”的终极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各种新闻媒体上的大量信息,造成大学生思想深处的种种困惑与迷惘。因此,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展开理论探讨、辨析错误观点、传播正能量,确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是高职院校思政课的神圣责任和使命。在思政课教学中使用新闻播报法这一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更能让学生尝试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判断中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验,为思政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也为思政课落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搭建了实践平台。
  一、思政理论课新闻播报法的内涵
  高校思政课引入新闻素材已成为教学者的教学模式,各校的侧重点、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如,一些学者提出的是“新闻回顾”的教学模式,即让学生对近期内的国际国内热点新闻回放,给受众者知晓近期时事新闻,可用访谈式、课件式和专题式等[1];一些学者提出让教师利用课前10分钟,教师抛出时事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辩论,教师进行总结和引导[2];一些学者指出在思政课上运用“新闻教学法”,教师应当为主角,强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将社会新闻有机地渗透到教学内容和过程中,建立新闻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可操作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3];一些学者提出要让学生充当新闻播音员和评论员,走上讲台进行口头的新闻播报和评论,教师予以点评和总结[4]。多数高校采用的是最后一种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播报新闻、分析新闻,让教师总结和点评,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实践模式,这也是本文所要进行的研究方向。
  本文要阐述的思政课新闻播报法,指的是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思政课教学目标,引导和安排学生播报和评论特定的新闻事件,引导学生通过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分析,达到以新闻载道、以新闻明理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思政课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以及《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本文所论述的思政课新闻播报法特指的是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二、新闻播报法的特点与思政课教学需要的耦合
  (一)新闻播报法注重运用新闻事件,强化了思政课的实效性
  新闻的特质表现为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新鲜性,能在第一时间传播最新、最及时的热点事件,这些事件都或多或少地集中反映某一类或者某几类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的判断,倘若事件发生时间较为久远,就不能称之为新闻事件,而是“旧闻”,在反映人们的价值判断等方面较滞后。所以新闻播报法首先具有新闻的显性特征,注重新闻播报的时效性,将最新、关注点最为集中的时政新闻播报在思政课堂上来,与思政课教学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自主开展讨论分析,进行思想观念的碰撞。“真理越辨越明”,学生的分析,教师的适时引导,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具体运用,可以得出对此事件的正确价值判断。思政课的实效性体现在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指导现实实践。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网络道德”教学环节中开展关于网络直播、网络红人等网络热点的讨论和辨析,让大学生明确理性面对网络媒体信息传播带来信息冲击的重要性,守牢自由发声与责任担当、个人隐私与舆情监督等网络道德的底线,比传统教师说教有着更强烈、更及时的情感体验。
  (二)新闻播报法尊重事实的客观性,凸显了思政课的现实回应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政治观,最终的落脚点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指导现实实践,较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走好人生道路。特别是当前社会全球化、商品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带来多种意识形态冲击着大学生思想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些客观现实的存在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政课迎接挑战。解决矛盾、应对挑战的过程即是思政课回应现实、回到实践的过程[5]。思政课只有放在现实的、鲜活的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才是思政课的本义所在。新闻播报法播报最新的、客观存在的新闻事件,师生们的分析与讨论都是围绕这一客观现实展开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思政课理论知识,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回答现实中的思想焦点。从这个层面来讲,新闻播报法凸显了思政课的现实回应,为思政课的理论落地搭建了平台。例如,让学生围绕当前社会出现的民众学习“国学热”浪潮的新闻事件展开播报和评述,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修订版)中“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篇章中的“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这一教学内容来回答如何正确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让学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对当前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三)新闻播报法的价值观审视,助力思政课对学生意识形态培养
  新闻播报法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最新的新闻事件,让学生知新闻、看新闻,其更加注重的是对新闻事件的价值观审视,价值观判断和重塑的过程,是学生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形成的过程。而思政课课程本质不仅仅是一门提升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课,更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课,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政治认知水平和政治理论素养,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体系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所以新闻播报法的使用,是思政课对高职学生加强意识形态培养的有效手段。例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教学中,可让学生自行准备关于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作为课上新闻播报的主题,引导学生讨论理解“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斗爭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培养学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信心。   三、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运用新闻播报法的现实诉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培养,需要新闻播报法的现实运用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班”“订单班”等培养模式在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尝试并确立,为大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更明确的目标,更贴合社会需求,也将高职学院学生较普通高校学生更早地推到社会现实面前。虽然大学生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思维反映较为活跃,对于社会思想和社会交往方式的接受和学习都非常迅速,但多数学生对社会的认知、适应还处于感性、片面,甚至错误的层面。再加上高职学生自身的主体意识强、社会责任感弱;接受能力强、实践能力弱;竞争意识强、集体意识弱;参与意识强、政治辨别力弱;个性特征强、心理承受力弱;成才愿望强、学习意志力弱等这“六强六弱”的特点,给其社会适应性带来了挑战。思政课新闻播报法的运用,让学生尝试运用课堂学习内容来分析社会现实,透过表面看问题的本质,帮助学生理性地看待社会现实,帮助学生做好适应社会的思想准备。
  (二)高職院校学生意识形态的培养,需要新闻播报法的价值观引导
  高职学生未来处于社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从事行业分布广,人数众多,他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社会思想体系的基础,受众面广,所以加强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今国际、国内社会都处于大发展时期,纷繁复杂的局势以及鱼目混杂的思潮冲击着大学生,让大学生思想迷茫,无所适从,甚至错误判断,意识形态模糊化。而思政课承担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的任务,更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使用新闻播报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通过准备新闻事件始末,分析讨论新闻事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主流意识形态。
  (三)高职院校强化学生主体的教学改革,需要思政课新闻播报法的应用
  随着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广泛运用,以学生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改革时代已经到来。而高职院校由于生源条件的限制,学生入校成绩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烈,如何在思政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政课新闻播报法的应用,让学生提前准备好播报内容,走上讲台成为课堂主角,面向师生做专场汇报,与师生进行思想交流和价值观碰撞。课前和课上的探究性学习,每位学生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去探究问题,发表不同看法,集思广益,完成学习目标,正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把“灌输说教”变成“研究讨论”,实现了让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思政课课堂教学不再枯燥无味,让理论从空中落到地上,从书本进入学生心里。
  四、高职院校思政课新闻播报法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新闻播报法”教学实施原则
  1.独立性与依附性相结合
  “新闻播报法”的运用,构成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单独环节,与其他实践环节一起,构成了思政课教学实践体系。“新闻播报法”,由学生为主体独立完成,材料的准备是在课堂之外,不依靠教师,拓展了学生独立作业的能力,材料的展示是在课堂上,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弥补了教材内容滞后与抽象的劣势。
  同时,“新闻播报法”是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的一部分,是对思政课教学的完善和发展,是服务于思政课的教学,为课堂教学内容做辅助材料和铺垫。教师在实际运用中必须把握好实践方向,并适时渗透和主动引导,朝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去努力,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性,所以绝不能将“新闻播报法”与思政课教学内容脱钩,造成“两张皮”的教学结果。特别是青年教师,更应当花费时间和精力做足功课,明确“新闻播报”是课堂教学的依附,不能让学生的“新闻播报”成为占用课堂时间的无用功,甚至成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噱头”,陷入形式主义泥沼之中。
  2.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
  “新闻播报法”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参与式教学的“双主作用”,即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师为主导的导。高职学生关心现实、追求新异、乐于表现的行为特征,让学生更乐意接受开放性的“新闻播报”教学模式,不再被动接受教师的说教,而是主动做好资料的准备,积极参与,展示自我。教师在此过程中,引导舆论方向,在播报结束后及时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对于学生存在争议的问题,要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向,明确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出中肯的建议,有错必纠,不能忽视,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教学作用。除此以外,教师要把握好新闻播报材料中的核心观念,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自然过渡到教学环节,或者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所熟悉。
  3.能力培养与过程考核相结合
  “新闻播报法”的运用给思政课提供了教学素材,丰富了教学内容,给学生创建了了解国内国际时事的平台,增强了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以及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学生实践的过程,是能力锻炼的过程,是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的过程。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思政课的考核坚持动态考核、形成性考核等过程性考核办法,把重点放在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考查上,突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核。所以应当将“新闻播报法”的教学实践纳入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考查模块范围内,考核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考促学,以评促进,让学生能力锻炼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二)高职院校思政课运用新闻播报法的组织形式
  1.教学时间安排
  “新闻播报法”的教学实践时间安排一般安排在课前10~15分钟左右,每次发言时间控制在3~4分钟内,留出时间供老师和其他同学点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下要做好准备工作,熟悉自己要播报的新闻热点以及网络评论的几种观点,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根据学生播报的内容,结合思政课教学目标,进行适当的引导,明辨是非,去伪存真,及时疏通和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要引导舆论导向。
  2.教学组织形式
  “新闻播报法”的教学实践组织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种以学生个人独立完成材料搜集分析、课堂播报等,每节课以3~4人播报为进度安排,另一种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工协作,搜集材料、讨论分析和课堂播报,各司其职,各尽其力。这两种组织形式各有利弊,个人独立完成的形式有利于锻炼学生搜集信息、加工整理信息的能力,但研究不够深入;小组合作形式可发挥个人专长,但也容易产生组员矛盾。播报的形式可用课件式、专题式和访谈式等。
  参考文献:
  [1]王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大学教育,2013(7).
  [2]戴恩湘.关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新闻教学模式初探[J]. 世纪桥,2007(2).
  [3]张春宇.新闻播报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
  [4]王晓春,李群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闻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4).
  [5]宇文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回应现实关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6).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地将高职教育定位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让高职教育院校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应用型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承担着应有的人才培养责任。如何培养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建实训基地、设模拟实训课程是当今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主流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课程
期刊
[摘 要]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是学校和用人单位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从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毕业落实情况、就业质量、培养质量、校友评价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以全面促进高职院校发展。  [关 键 词]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高职院校;作用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45-01  通过解析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跟踪调查分析报告,基于毕业生
期刊
[摘 要] 创新高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更多有效载体,对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校园文化品牌;创新;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49-01  近年来,台州科技职业学院直面育人难题,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路径,开创性
期刊
[摘 要] 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在当前提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前提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要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变化,对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加强学生教育的前提。通过对新形势下加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讨,提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关 键 词] 新形势;高职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愈加严格,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也是高校不断思考的问题。大学精神作为大学生在高校中潜移默化产生的一种意识,结合大学精神,不断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展研究,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文化的提高。结合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的创新研究。  [關 键 词] 大学生;精神塑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期刊
[摘 要] 金华广播电视大学学生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较差,经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排查,2016级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排查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心理辅导策略。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问题;辅导策略;学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 G4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87-01  一、学生心理现状  我校的学生绝大多数
期刊
[摘 要] 为了适应卫生类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升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我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以《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问题解决能力》选修课为例,开创实施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模式,以期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  [关 键 词] 卫生类;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
期刊
[摘 要] 以遵义地区三所高职院校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网络信息时代我国西南部地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关 键 词] 网络信息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调查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9-0174-02  2016年7月发布的《2015年全国
期刊
[摘 要] 当前,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教师受多元文化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功利性强,出现了师德失范的情况。选取海南医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校的师德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合分析,探析师德建设的改进途径。  [关 键 词] 医学教师;师德;调查;分析;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0-0044-02 
期刊
[摘 要]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中国”的目标随之被提上日程,大健康产业也应运而生。以贵州医科大学为例,通过介绍大健康产业背景下贵州省医学生创业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