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学历较低的中专毕业生无疑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心理问题 分析对策
目前在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学历较低的中专毕业生无疑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一、中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几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1、自卑心理
中专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无能的、是失败的,认为上中专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专生、大学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专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专生在求专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2、自负心理
部分中专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做“白领”的,是国家干部。这种心理表现在择业上,则是他们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专生,从事的专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3、盲目从众心理
部分中专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們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4、冷漠心理
当一些中专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去努力,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5、攀比心理
中专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专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专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先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6、实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专生往往在招聘会上,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孰不知沿海城市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专业都适合在沿海和大城市发展,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也是同学们建功立业的地方。
鉴于上述种种现象,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专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专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重视中专毕业生就业心理疏导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专学校首先应从专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专毕业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专学校应积极开展中专毕业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专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专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专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专毕业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专毕业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专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2、要帮助毕业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专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专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这就要求中专毕业生一定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专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专的单位对求专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当然中专毕业生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经常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以及求专材料准备等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中专毕业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
心理问题 分析对策
目前在高校扩招和自主择业的形势下,学历较低的中专毕业生无疑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将这一群体成功转变为社会的有用之材,是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尽的义务。
一、中专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几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1、自卑心理
中专生普遍认为自己没有考上普高,是无能的、是失败的,认为上中专学校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大部分同学都认为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高专生、大学生。因此,他们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潜意识中就有自卑和压抑心理。再加上近几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不断地提高,而有些单位对中专生的认识又不够明确,这使得中专生在求专过程中处处碰壁,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情绪,从此他们对前途担忧,对未来丧失信心,缺乏自尊心,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
2、自负心理
部分中专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是做“白领”的,是国家干部。这种心理表现在择业上,则是他们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没有将自己位置摆正,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名中专生,从事的专业及岗位应是生产第一线,所做的工作必须从最基层做起,于是这部分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横挑鼻子竖挑眼,就出现了“高不成低不就”、“脚踩几只船”的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就业受挫,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产生心理失衡。
3、盲目从众心理
部分中专毕业生在择业时,“人云亦云”、“大多数人选择哪里自己就选择哪里;大多数人往哪里挤,自己就往哪里挤。”他們认为,大多数人钟情的工作一定是好工作,大多数人选择的一定没错。这些人毫无主见,缺乏开拓精神,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最终一事无成,空留一声叹息。
4、冷漠心理
当一些中专生在择业中因受到挫折而感到无能为力,会出现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情绪低落等反应。他们自认为看破红尘、心灰意冷,决定听天由命任凭发落。冷漠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是逃避,他们不再想主动争取择业机会,不再去努力,认为去什么单位都无所谓,这种心理与就业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是不相适应的。
5、攀比心理
中专毕业生中有一些人在求专择业中存在攀比心理,认为“我不能比别人差”,“我不能不如人”,“过去我一切顺利,现在我依然会顺利”的想法。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其他同学的就业单位或觉得平时其他同学什么都不如自己,却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单位,于是心理就不平衡,就彷徨放弃。这种攀比的求专观,不能从自身实际出发,常常会耽误先机,到头来却不利于自身价值的实现和长远发展。
6、实惠心理
持有这种心理的中专生往往在招聘会上,说不上三句话就问“能给多少钱,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他们的眼睛只盯在外资、金融、保险、电信类企业,错过许多很好的机会。他们往往“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边远地区一套房。”孰不知沿海城市的待遇虽高,大城市的发展机会虽多,但并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专业都适合在沿海和大城市发展,西部地区、边远地区也是同学们建功立业的地方。
鉴于上述种种现象,不良就业心理状态的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对中专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造成了实质性阻碍,因此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已是迫在眉睫。
二、中专生就业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重视中专毕业生就业心理疏导
学校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因此,中专学校首先应从专教的特点出发,应从中专毕业生特点出发,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形成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其次,中专学校应积极开展中专毕业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帮助中专毕业生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以及求专自荐、面试、考试、洽谈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促进中专毕业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另外,学校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对中专毕业生进行与择业活动有关的心理测量、社会适应性测量,帮助中专毕业生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及不足,指导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人-专匹配及科学地进行择业决策,并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咨询,以调适其心理状态。
2、要帮助毕业生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自信是对自己一种积极评价,中专毕业生要相信自己具备某项专业所要求的条件,鼓足勇气,参与竞争。但自信是以充分的就业准备为基础的,即正确地认识自我及就业形势,确立恰当的就业目标。这就要求中专毕业生一定正确认识自我,认真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气质、能力水平等,检查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竞争力如何,不要刻意追求现实中不可能达到的事情。同时还要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即考虑自己的专业和理想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量如何,竞争强度如何;自己的理想专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相符,如果不符合,该如何弥补;将要去求专的单位对求专者有何具体要求等等,综合加以考虑,确立就业目标。当然中专毕业生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就业意向,经常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信息、前景、培养目标及使用方向,不断汲取新的专业知识,不断修正就业意向,不断寻找就业信息以及求专材料准备等等,但自信心并非短时间内所能树立。树立自信的最根本途径还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中专毕业生只有搞好学业,发展特长,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面对招聘者才可能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