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信教授:仁心妙术 济世天下

来源 :杰出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23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陈大信教授,拥有国家卫生部签发的国家级全科医师资格证,担任亚洲电视《寻找隐世医术II》採访教授、並担任世界中医药学会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香港註册中医协会会长、广东省台湾同胞联谊会顾问、香港台湾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他是一位弛名中外的中医,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在医生这个圣洁的岗位上,履行着厚重而神圣的职责——治病救人,杏林春暖,用仁心妙术,惠泽四方;他酷爱中医这一传统中华文化,为弘扬国术,他沿着医学这条道路,执著行走五十餘载,虽历经崎岖,卻始终不离不棄,无怨无悔;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以一颗博大仁慈的爱心,书写爱国奉献、服务社团的佳话,不仅为中医行业的发展贡献良多,更为香港繁荣稳定尽心尽力、默默奉献。他,就是世界中医药学会会长陈大信教授。
  投身杏林 仁心妙术惠四方
  人类生存的历史,是与各种疾病不断抗爭的历史,也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历史。一部医学史,蕴藏着多少仁人志士历尽千辛万苦寻觅良方的艰辛历程,让生命健康平安地延伸,这是人类最基本、最美好的渴望与追求。
  陈大信教授祖籍台湾,父亲曾留学日本,太平洋战爭爆发後,父亲作为军医从东北来到广州,並作为台盟成员留在广州博爱医院,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受家庭环境的熏陶,陈大信教授从小就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1年,他毕业於中山医科大学本科,成为广州第九人民医院一名胸外科医生。十年後,他被调往广州市第十人民医院脑神经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研究针灸与脑电波的关係时,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与中医结下不解之缘。
  陈大信教授发现,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不愧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了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爭的极为丰富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们去发现、研究、弘扬,形成了今天百家爭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中医许多丰富的内涵並未被深度挖掘,他疯狂地痴迷於中医,自己学术主攻的方向逐步从西医转向中医。
  1979年,陈大信教授离开广州,来到香港开办中医诊所。然而,在当时的西医佔主导地位的香港,中医被港英政府忽略,中医的发展环境相对较差,在管制上也受到诸多限制,可谓任其自生自灭。然而,陈大信教授並没有被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所吓倒,他先後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九龙城和湾仔开设中医诊所,並率先取得首批註册中医资格,开始了中医在香港的拓荒之旅。
  俗语说:“医者父母心”,这是古人用来形容良医秉仁德之品、高超之术济人於病痛之中,如父母心切般挽救一条条生命。作为一名医生,陈大信教授不仅医术精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有一颗博大仁慈的心,给予他人无微不至的关怀。
  他不仅服务周到,收费也比较低廉,他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服务民众,每天慕名前去的患者络绎不绝。看到他们因病痛苦的表情,满怀期望的眼神,陈大信教授一一为他们解除病痛。他行医讲究对病不对人,前来应诊的从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他均一视同仁。他用药从不拘泥古方,而是因人而異、辨证施治。面对病人,他向来耐心细緻,询问周详。不论是病因、病史、临床表现,还是求医经过、用药情况,他总是刨根问底,寻个究竟。处方用药也是细细斟酌,思量再三。
  陈大信教授的妙手仁心不但深得业界同行的钦佩,更受到了广大患者的信赖和推崇。几十年来,他给无数个家庭带去健康和快乐,他悬壶济世,犹如杏林奇葩,在医界独放異彩。
  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历程,中医在香港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香港有註册中医7000多人,表列中医2000多人,香港还準备筹建中医学院。然而,对於中西医的区别和结合,甚至行业内的观点都不尽统一。针对这一问题,在中医、西医均深耕数十载的陈大信先生有发言权。他认为,香港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地,在浩瀚的中医文化里,中医强调固本培元,治疗手法层出不穷;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注重手术,中医强调调理。中西医应互相配合,相互辅助,用最有效的医术为病人解除病痛,才是中西医回归的正道。
  弘扬国术 異域拼搏数十载
  陈大信先生不愧为医学世家,他的哥哥陈大仁教授在美国中医研究院当教授。为推动中医的发展,陈大信教授曾被聘到美国中医研究院任教授 。在当时的美国,中医针灸並未被美国政府和民众所认可,中医不能自主地为病人看病,只有在西医治疗不好的情况下,将病人转给中医,中医才有机会展示医术。“吃别人的剩饭味同嚼蜡。”忆及当初,陈大信教授依然感触颇深。
  当时美国对中医的看法,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偏见:一是认为中医不科学、质量低;二是中医水平参差不齐、鱼目混珠;三是在美国的中医如同一盘散沙、人心不齐。找到症结後,陈大信教授和哥哥一起,开始了为中医爭取合法权益和地位的艰难历程。
  事情的转折点来自於一名叫罗斯的记者,他在北京协和医院隔着玻璃亲眼目睹了一个开胸手术,患者未使用任何麻醉药品,手术过程中仅仅使用了针灸,患者开胸後,未使用呼吸器等仪器,患者卻能与周围的人谈话交流。罗斯感到不可思议,回国後便写一篇文章报道这一奇蹟,这篇报道立即在美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陈大信先生与哥哥一起趁热打铁,针对记者罗斯的疑问,写下一篇《内啡素与针灸学》,只要针灸找凖了穴位,脑垂体就会分泌一种体液叫做内啡素,其化学结构与天然吗啡相似,其止痛能力是吗啡的200倍。文章先後在美国、中国、香港各大媒体发表,引起了全球五十多个国家相关专家的关注和认可。针灸止痛,针灸麻醉,针灸戒毒、针灸戒煙等都得到了充分的支持与认可,在美国掀起一股针灸热。
  随後,陈大信教授及哥哥在与美国加州州长交谈时,神气十足地说:“针灸、中医乃中华文化,有理有据,绝非胡来!”不久後,相关立法也相继修改,允许中医在美国开设门诊。
  为进一步推动中医在美国的发展,陈教授兄弟两人还在美国开设“美国东方医学博士班”,200多名中医利用周六、周日业餘时间参加,讲课、学习,两年之後,200多人全部撰写高质量的毕业博士论文,並通过了美国加州州长的检验。中医在美国如雨後春笋般蓬勃发展!   陈大信教授与哥哥还成立了加州针灸学科总会,每个月定期做学术报告、交流心得。同时,他们还组织了《加州针灸医师政治联盟》,参加人员包括华人、当地人、日本人、中国香港人、中国台湾人等。陈大仁教授还获取了美国针灸考试的考牌官,成为行业内名符其实的专家。
  经过长徒跋涉、精耕细作,陈大信先生与哥哥彻底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医的偏见。看着中医在美国乃至全球的蓬勃发展,陈大信先生充满了欣慰与自豪。1996年香港回归祖国前夕,陈大信先生回到阔别已久的香港,他要亲眼见证这一神圣、伟大的时刻,他要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这片深爱的土地!
  精彩人生 济世人间爱为本
  毋庸置疑,作为一名医生,陈大信教授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他不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尤其可贵的是,他对生命充满了虔诚的爱和敬畏的感情,对社会勇担责任。他担任多个社团领导职务,著书立说,传道授业解惑,传承经典,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服务社会,使他誉满杏林,声名海内外。他不仅是香港医学界的泰斗,更是一名德高望重的社会活动家。
  他拥有国家卫生部签发的国家级全科医师资格证,担任亚洲电视《寻找隐世医术II》採访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会长、美国中医研究院教授、香港註册中医协会会长、广东省台湾同胞联谊会顾问、香港台湾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等多个社会职务。
  出生在台湾,他平生最大的愿望是看到祖国的和平统一。在谈到南海爭端时,他说假如祖国统一处理的方式不同,结果将完全不同。他从美国回到香港後,见证了香港的顺利回归,更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在当时两岸关係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他与另外四名志同道合的发起人一起,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与台湾各方面的人士交流,克服重重困难,最後终於成立了香港台湾商会。
  他还倡导成立了世界中医药学会,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国的相关人员都加入了该会,他被推选为会长。学会成立之日,美国加州州长还特地发来贺信。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陈大信教授已在医学界奔走半个多世纪,如今的他,依然坚守在治病救人的岗位上,尽享人生的快乐,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病人经过他的治疗得到康复。繁忙的工作之餘,他最喜爱的运动是散步和游泳。
  健康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宝贵财富,如何才能保持健康、远离疾病,是每个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他认为,要想保持健康长寿,中医养生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平和的心态、二是均衡的营养、三是适量的运动、四是充足的睡眠。
  陈大信教授心胸宽广、心态平和,用他的话说“一天笑三笑,远离病和药。”他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庭,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儿子。在子女的教育上,他注重孩子自立自强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爱国,要有明确的政治立场。儿子12岁时就被他送到广州重点中学,睡硬板床,後来到加拿大读军校,在学校时曾组织台湾学会,品学兼优,後来被6所多伦多的重点大学同时录取。去年毕业後回到香港做生意,还加入了广东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两个女儿也都事业有成。
  情繫四海福祉,达者兼济天下。几十年来,陈大信教授为中医的发展所做的贡献令人叹服,但他那份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更令人肃然起敬!
其他文献
日前,“信合盃”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新闻发佈会在兰州举行。据介绍,活动按照体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国敬业、孝老敬亲”的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凖,最终评审委员会确定了樊锦诗、刘尚文、骆牧渊、孙得兵、薛晓慧五人为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  据悉,首批甘肃省“最美人物”评选活动历时两个月,此次入围的五位“最美人物”中,有把五十年华韶奉献给了祖国文化事业贡献卓越的傑出学者,有
期刊
【人物简介】  卫志良先生,加成科研有限公司董事、FW Consultants Limited Director、2000年被委任为香港大学校董、香港马主协会会长2002、香港马会竞赛董事,其参与设计了香港八成在九十年代修建的大型商场,目前专注於环保事业,希翼能造福人类。  《荀子·修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卫志良先生谦逊低调,崇尚实幹,所走过的道路,留下一片色彩斑斓。九十年
期刊
【人物简介】  麦沛霖先生,艾升集团有限公司及艾升评值諮询有限公司总裁,加拿大归侨,2008年与合作夥伴一起创办艾升集团有限公司,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评估、企业顾问、专业节流、人力资源(猎头)及技术顾问等服务,他以重责任的工作态度,赢得客户的认可,也让公司发展成为业内比较有实力的一员。  与内地加强交流合作,是香港加快发展的趋势之一。因为这不仅能为两地提供广大的市场,可能在双方沟通的中间层面,衍生
期刊
两岸长泳健日前首次携手泳渡,挑战百餘公里的台湾海峡。台湾泳渡教练刘崇熙、素有“中国横渡第一人”之称的著名泳渡名将张健二人均表示,对於两岸“泳将”首度合二为一横渡台湾海峡之举,既具挑战也充满信心;这不仅是两岸体育健将的一次“强强联合”,也将是两岸中国人齐心合力将“圆”的又一个梦想。台湾海峡横亘在大陆与台湾之间,是世界上尚未被人类横渡过的著名海峡之一。作为本次泳渡台湾方面的指导教练之一,刘崇熙也参与其
期刊
8月16日,第五届“闻一多诗歌奖”在武汉颁奖,女诗人潇潇以组诗《灵魂的挽歌》获得10万元大奖。  “闻一多诗歌奖”评委会一致认为,潇潇的组诗《灵魂的挽歌》深挚而热烈,朴素而饱满,以汹湧而澎湃的抒情力量和丰沛而鲜明的女性特质,传达了生活所赋予她的致命经验,这里有灵魂的审视与自剖,有爱情的悲歌与祭奠,有生命的坚忍与脆弱,有命运的承受与抗辩,给人以切肤的情感撞击与精神震撼。第五届“闻一多诗歌奖”的入围诗
期刊
【人物简介】  邝启涛博士,香港劲·艺田会会长、香港教育学院荣誉院士、辉涛·嘉涛护老集团主席、香港大埔小学校长会会长、香港大埔区文艺协进会谘议会主席、香港大埔区文艺协进会国际沙龙摄影会会长、香港墨耕书画会荣誉顾问、香港草书艺术研究社名誉社长、香港艺文创意学会名誉顾问、香港童军总会新界东地域主席、香港官立乡村师范专科学校同学会主席、香港大埔教育界文化交流协进会会长。  邝启涛博士是一名资深教育家,桃
期刊
釜山国际影展筹委会日前表示,香港著名电影导演许鞍华获得第19届釜山国际影展“年度亚洲电影人奖”。釜山国际影展筹委会表示,许鞍华创作过多部不朽的名作,为亚洲电影界发展做出莫大贡献,电影节将颁奖给许鞍华,向她的突出表现致敬。许鞍华曾执导过《女人,四十》、《桃姐》等20多部傑作。最新作品《黄金时代》已被选为第71届威尼斯国际影展闭幕电影。许鞍华也受邀担任威尼斯影展“地平线”单元的评审委员。
期刊
国际数学联盟“2014年世界数学家大会”日前在韩国首尔开幕。大会期间颁发了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兹奖,现年36岁的伊朗女数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玛里亚姆·米尔扎哈尼成为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女性。米尔扎哈尼1977年出生於伊朗德黑兰,2004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她证明了弦理论科学家威腾的猜想,获得极高评价。报道称,米尔扎哈尼获奖,加上国际数学联盟会长、美国杜克大学客座教授英格丽·多贝西出
期刊
日前,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14年全球挑战赛进入最後一个比赛日的角逐。中国队在季军战以106-119负於美国中西部队获得本届赛事的第四名。中国队後卫原帅最终被评为本届赛事的最有价值球员,成为首位获得全球赛MVP的亚洲球员。在这四场比赛里,中国队发挥最为抢眼的球员无疑是1994年出生的投手原帅,他在这四场比赛里分别贡献7分、23分、33分、33分,场均贡献24分,三分远投总计43中19,场均命中4.
期刊
【本刊综合报道】 2014年8月16—17日,中国摄影家协会函授学院深圳分院组织第25期基础班和艺术班学员赴东莞石排镇举办了第五次面授活动。  本次面授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名师讲座、创作採风、作业点评、国赛颁奖、义工换届,教学面授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参加面授活动的学员对此次面授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讚扬。  16日上午抵达东莞石排镇政府会议室後即进行了分班授课。基础班由广东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