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粮人的家国事

来源 :故事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wa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丈夫:步履匆匆,足下生辉


  这里的“丈夫”说的是毛陶然,因为长相老成,大家都亲切地喊他“老毛”。他出生在浙江省江山市——一个浙赣交界的县级市,在18岁那年就成了一名粮管所的防化员,从此一直在粮食行业里摸爬滚打,先后担任粮管所所长、饲料厂厂长、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地方收储公司总经理等职务,2008年,他进入中央储备粮衢州直属库工作。谈起工作,老毛总有说不完的话……
  1993年,老毛临危受命,来到一家濒临倒闭的饲料厂救急。那时的江山市第二饲料厂已经彻底断“粮”,银行的存款账户里没有一分钱,还拖欠着几十号员工一年的工资。老毛靠着粮管所的资源赊了180吨玉米,带着员工挨家挨户下乡调研,调整了过去不受市场欢迎的饲料配方。为了抓质量,他领着所有干部到一线检查每道工序,发现夜班的生产效率不高,就连着几个月专挑夜里查岗,发现问题后立即整改。半年后,饲料厂总算扭亏为盈,可老毛还没来得及歇口气,就被调到了江山国家粮食储备库工作……
  2008年,老毛被组织上调入中储粮浙江分公司衢州直属库工作。浙江辖区的稻谷收购主要集中在金華和衢州两地,每年7月份早稻成熟时,老毛往往是赶在早上5点前出门,那个时候天上繁星点点,星光照着他匆匆的脚步。作为领导,老毛哪怕不到场,所有工作也能照常进行,可他不放心,一定要亲自守着粮食入库,盯着车辆排队过磅,有时忙活到夜里10点才收工。
  2019年,老毛到玉环任职,为照顾他的口味,库里特意为他准备了辣菜,在发现员工吃不到这道菜后,他赶紧叫停了“特殊餐”。2020年6月,妻子朱超君在上海做了手术,但临近汛期,老毛放心不下工作,索性带她来玉环休养。每天中午,老毛都要跑回去给妻子做饭,食堂的厨娘劝老毛多带一份员工餐回去,老毛却坚定地拒绝了。他知道玉环菜价贵,员工的福利要实实在在地用在员工身上,不能因为私事占用员工的福利。妻子在玉环养病一个月,老毛却没请过一天的假。
  2020年8月,台风“黑格比”正面登陆浙江省乐清市,相距不到50公里的玉环直属库如临大敌,部分地区降雨量超过250毫米,风力一度达到17级。为了确保人安、粮安、库安,老毛领着干部、员工值守了几天几夜,一面排查,一面加固。台风登陆的那天夜里,爱摄影的同事给老毛拍了一段视频,画面里,老毛穿着雨衣,皮肤黝黑,眼神里透着坚定,又见他一伸手,狠狠地一把抹去了脸上的雨水、汗水,危难时刻,平时看着精瘦的老毛,硬是带领全体干部、员工撑起了整座粮库……

妻子:一树繁花,最美芳华


  老毛和妻子朱超君都来自农村。20世纪90年代初,老毛在江山县(今江山市)长台粮管所工作,妻子在塘源口小学任教。次年,朱老师考入城区学校任教。因为家庭生活拮据,夫妻俩先在熟人开的招待所租住了半年,又搬到了学校宿舍。宿舍是学校用一间老旧的平房改造成的,又窄小又闷热,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1994年,两口子开始筹划买房,可7万左右的购房款对老毛家来说显然是巨款,哪怕能分三期支付,每一期房款也要从亲朋好友那里东挪西凑。朱老师回忆,当时从朋友那里借到的最小的一笔钱是50元,买房后的第一个春节,夫妻俩还了一部分借款,居然只剩下了5元钱。
  朱老师爱教书、爱学生,一天,她意外得知消息,有四个陌生男子等在校门口,要来接班里一个姓徐的学生。朱老师本能地警惕起来,她叮嘱孩子不要离校,自己则悄悄从学校后门出去,到孩子小姨家求证后才知道,孩子父母在外有债务纠纷,对方讨债不成,就来打孩子的主意。她要孩子的小姨亲自来接,以保证孩子的人身安全。22年后,那位徐同学特意带上妻儿,专程从哈尔滨回到江山,登门向朱老师道谢。
  班里的另一个学生很爱哭,入学时有严重的注意力缺陷。为了让孩子能正常地和大家交流,整整5个月,朱老师每一节课都这样耐心地教导他:“请把你的手搭在我肩上,请你看着我的眼睛,请你听我说,请你跟我做。”她握着孩子的手一笔一画教他识字写字,其他孩子也学着手把手地教他。渐渐地,孩子的成绩从2分到23分,再到60分以上。每当孩子取得一点进步,朱老师都会使劲拥抱他,鼓励他。久而久之,孩子不哭了,总是像小尾巴一样跟在朱老师后面说:“老师,我跟你说……”
  朱老师因长时间站立授课,导致腰椎间盘严重突出,进而有致残的风险,被校长逼着回家治疗。做了手术拆了线,状态刚有好转,她就悄悄溜回了学校……


儿子:润物无声,一路前行


  从儿子小毛记事起,夫妻俩就约定,要给孩子充分的话语权和选择权,家里不管啥事,都要一起来商量决定。老毛说他儿子小时候不喜欢吃青菜,他就摆事实提建议:“我们是按三个人的量准备的,要是我和你妈全吃了,可能会吃撑了;要是倒掉,实在浪费,要不,你少吃一点?”小孩也欣然接受:“那我选最小份的。”瞧,尊重孩子就能得到理解!
  上了初中以后,小毛想和班里的同学一起选择私立学校,他们夫妻俩也不反对。2008年,老毛调到中央储备粮衢州直属库工作,想让小毛转学到衢州,但小毛也有自己的判断:“换个环境需要适应一个学期,不划算,我考过去读高中吧!”在复旦大学医学院读了一年临床系,小毛想过要换专业,老师们觉得可惜,老毛夫妻还是支持了儿子:“你决定了,就不要后悔。”不管对错,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
  说百遍不如做一遍,老毛是粮食企业人,对粮食有天然的亲近感。假期里,他们两口子经常抽出时间带着儿子,到乡下外婆家参加田间劳动。炎炎夏日,他们一起下田割稻,手臂被稻子叶片扎得又红又痒,却都坚持了下来。干完活儿,老毛就带着孩子一起捉泥鳅、摸螺蛳,让孩子实地体验大自然的神奇和生活的艰辛。
  在学业上,小毛向来心有方向,学得扎实而又轻松。2014年,小毛通过自主招生考入复旦大学; 2017年,小毛被学校选派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学习;2018年,经过层层竞选,小毛以优异的成绩,从3000多名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获得“复旦大学十佳优秀毕业生之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并如愿获得全额奖学金,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两年,一家人相隔得比以往更远:老毛在玉环守粮,朱老师在江山教书,小毛更是在远隔重洋的澳大利亚深造。人隔得远,但心却聚在了一起。这种良好的家风,不仅帮助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学习岗位上闪耀发光,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身边的人……
  (发稿编辑:姚自豪)
  (题图、插图:豆薇)
其他文献
田芳  前段时间,因为公司搬迁,我面临更为复杂的通勤状况。这天,和闺密碰头,巧的是,她的单位也搬迁了,通勤时间比我还长,但是她一点儿也不焦虑,我很好奇。  她解释道:“首先,焦虑没什么用。其次,预设有主观性,与事实不一定相符。”然后她问我:“你的通勤线路还有其他选择吗?”我查了一下,果然还有。  闺密说:“既然还有选择,就不算最糟糕。可以自己先试着走几趟,然后选择相对适合自己的线路啊!”接着,她给
期刊
民间是现代的认识,相对官方而言。如果说民间就是非官方,显然范围太广,没有办法论述。我想稍微偷换一下范围。韩愈《原道》说:“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四指士、农、工、商,六则在四以外再加上僧、道。僧、道流品很杂,且各有各的艺文谋划,可以不加考虑。士则出而从仕即为官,退而归隐就是隐士,身处官与非官之间,其身份为社会之精英,文化之掌控与创造者,则毫无疑问。另外的三类人,谋生方式不同,但从业的主要目标
期刊
镇上有一家“笑一笑面馆”,最出名的是长寿面,从头到尾只有一根,却装了满满一大碗,清香细软,回味无穷,是老年人的最爱。这天,面馆刚开门,就进来了三个神气的大妈,她们不约而同地选了同一张桌子,又点了同样的长寿面。服务员面带微笑,语气却有些犹豫:“我们店在做活动,每天为第一个进店的老人免单,可你们仨是一同进来的,这……”  听说能免单,三个大妈都来了精神,一个大妈抢先说道:“这事儿我最有发言权!我是黄旗
期刊
这天,乾隆与刘墉、和三人一起观赏番邦进贡的人参。刘墉说:“皇上,这是地里的人参,比水里的差多了。”  和听了,嘲笑道:“刘大人,你开什么玩笑呢,人参能长在水里吗?”  刘墉说:“和大人,这你就不知道了!水里的参才厉害呢,有它的地方,十里之内寸草不生。”  乾隆很好奇,问道:“刘爱卿,这种参叫什么名字啊?”刘墉答道:“河参。”  (凹凸曼)三心二意  强子问朋友:“你老大不小了,怎么还不结婚呀?”朋
期刊
20世纪70年代,在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村子里,有个叫文花的女人。她的丈夫生病卧床,借了不少外债,还有三个未成年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都指望着她。  眼看冬天就要到了,这天,文花找到队长想借钱。原来,当初为抢救生病的丈夫,文花东挪西借了整整300块,好多乡亲把准备买棉衣的钱都借给她了。她不想让好心人穿不上棉衣,就想借钱把欠乡亲们的钱还了。  队长听完,说:“你别光考虑还账,还是考虑考虑你们一家人往后咋过
期刊
從前,有位姓潘的县令。这天,他正在县衙里,一个叫王大的人来告状,说弟弟王二不遵父亲遗嘱,要潘县令为自己做主。  原来,王父在世时曾交代两兄弟,家中的鏊子、石磨和水井,是兄弟俩的共同财产,虽然都在王二的院子里,但王二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准王大使用。现在王二却借口天气干燥又天天刮风,害怕失火,所以不让王大用鏊子摊煎饼。  看着王大憨厚的样子,潘县令告诉他:“现在天气确实干燥,风也大,你弟弟担心失火很正常…
期刊
我们全家人都有各自的味道:我姐姐的味道是甜的,经常听到她男朋友夸她:你笑得真甜、你声音真甜。我妈妈是辣味的,经常有阿姨说我媽妈是个辣妈。我爸爸是苦的,因为认识我爸爸的人都说他很辛苦。我的味道是咸的,老师这么说我:这个孩子怎么这么讨人嫌呢?  (推荐者:离萧天)机智如我  ◆ 有次考试要交卷,我发现没写名字,一紧张竟忘了自己叫什么。我灵光一闪,打了同桌一耳光,只听他哭着说:“老师,××打我。”我赶紧
期刊
最近,大李所住的小区计划加装电梯,消息一传出,可把大李夫妇高兴坏了。大李家住六楼,大前年的时候,大李妻子得了脑中风,半身不遂,经过治疗后,能勉强走路了,但还是走不利索。而最难的还是爬楼梯,每次爬到六楼,大李妻子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现在小区要加装电梯了,你说大李能不高兴吗?但高兴之余,他又有几分担心,按照当地政策,旧楼安装电梯需要全体业主签同意书,有一户不同意,事情就很难办。结果一楼真有住户跳出来
期刊
闫福武两口子经营着一家小小的早餐店,得亏小店地段不错,他们赚得还算不少。两人辛辛苦苦供着儿子老虎读书,希望他有一天能出人头地。  老虎小升初成绩不错,如果按照学区分配,会分到八中,可闫福武想让儿子去外国语学校。这是一所私立学校,配备了全市最好的师资力量,好多家长挤破了脑袋都想把孩子送进去。  闫福武夫妇没啥过硬的社会关系,根本想不到该求谁办这件事,愁得整晚睡不着,做事难免丢三落四。这天早上,两口子
期刊
赵大晃是俗称的“三只手”,年纪轻轻不学好,总爱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儿。  这天早上,赵大晃路过一家五星级酒店门口,突然停下来张望。他倒不是盯上了目标,而是对进出的客人特别羡慕,听说连普通的标间都要上千,真想去看看这神仙住的地方。  好运说来就来。赵大晃目光一扫,正巧一位戴眼镜的中年男士拎着包匆匆出来,等在外面的司机着急地说:“花总,咱们出发晚了,您开会多半要迟到??”这位花总叹口气,抱怨着会要开一整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