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人群中暑的主要气象因素。
方法收集2011-2014年宁波市中暑报告病例,采用分段回归模型、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和反应面模型等方法,分析引起中暑的气温阈值、气象因素的滞后效应和交互作用等。
结果气温和湿度与中暑病例的相关性强于其他气象因素。多种模型均显示,日均气温对中暑病例的拟合效果优于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其阈值为29.1 (95%CI:28.7~ 29.5)℃,超过该阈值后中暑病例明显增多且效应可持续0~ 1 d;日均气温从第10百分位升至第90百分位时,中暑累积2 d的RR值为14.05 (95%CI:7.23 ~27.31)。日均相对湿度对中暑的影响呈非线性,低湿度(RH :60%)在滞后1~ 4 d时可造成中暑发病增多,而高湿度(RH :93%)的效应则无统计学意义;两者造成中暑累积5 d的RR值分别为2.35 (95%CI:1.27~ 4.33)和0.86 (95%CI:0.40~ 1.85)。研究提示气温和湿度对中暑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高温低湿条件下中暑发病风险最高。
结论宁波市人群中暑与气温和湿度有明确的关联,引起中暑的平均气温阈值为29.1 ℃,高温低湿条件下中暑发病风险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