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市一公交司机因一乘客不买票,僵持中,竟熄火,下车抽烟。乘客中“杀”出一位大姐,坐上驾驶室,点火、关门、起步,一气呵成。载着一车乘客一路狂飙,到了她自己要下的站,大姐停车、开门、下车。随后司机打车一路追来,全车人都呆了……C市,是一座你惹不起的城市!
—网上段子,转自:熊猫兔子
地点
这个地点就这样改变了,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从前的痕迹。当然,空气也变了,人亦是如此。似乎没有改变的只有阳光,它还是那样倾斜着,从30°的方向照射着C市,投下长长的影子—这是所有中国北方高纬度城市特有的现象—即使在夏天,太阳大喇喇地悬在天空,却从未有热得透不过气的感觉。这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阳光依然照射在这块土地上,就像它曾经照射在那个肩扛步枪的士兵身上。那是一个在巨大榆树下站岗的士兵,站在城市边缘的一处哨所门前。他胸前绕着厚厚的军需袋,面庞黝黑,眉眼等五官就像是被人轻轻划过一刀似地,微微裂开、翘起。这是一张属于那个时代的明信片,从异地寄去遥远的故乡,用一种似懂非懂的文字表述一个普通人的思乡之情。上面的邮戳印章,是不同图像学土壤生长起来的植物纹样。印象中的C市应该是老榆树的气息,街道上汽车驶过掀起尘土的气息,下过雨后泥水污渍的气息,堡垒一样的建筑,土黄色厚重的墙壁与狭窄的窗户。这就是C市,曾经的喜都,肃慎语中真正的“天空之城”,“书山有路勤为径”中“书山”的原意,一座历史上建国700余年的王城。但他又是一个经不经意都会被忽略的城市,一个常被他人左右、贬损从未尽情释放过的城市,一个风格混杂的城市,一种欲言又止的气息。
C街(之一)
C街是一段塞满了数万饥民的军事真空地带,几个月来他们被卡在这里不能南下也不能北上,只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地挣扎着。夜晚似乎还好一点,因为夜幕降临会将一切惨象暂时遮蔽,在昏沉的疲累与饥馁中无奈地睡去。白天就更恐怖,血肉的断垣在太阳的炙烤下变黑。大群绿豆苍蝇,趴在开始腐烂慢慢发臭的尸身上,欢快的舔食,食得都飞动了,只能在尸体上蠕动,赶都赶不走。相比它们,人却不知道还能吃些什么?“一切木质结构部分,大到房架,小到交通标志牌,乃至沥青路面,或用于修筑工事,或充作燃料;一切可以当做食物的东西—豆饼、豆腐渣、米糠、曲子面、狗、野菜、榆树皮、各种树皮、树叶,都被尽情地送入口中,化作维系有机生命体呼吸运动的热量。”如今什么都没了,所谓“粮食”想想都备觉煎熬。“我的亲娘啊,可把我给饿坏了!”—饥饿最终变成终结生命的方式一种,繁衍、律动和血肉一切关乎生命的东西如今都成了可鄙之事,就连夜晚的炮声都无法将饿殍满地的衰颓震醒。一个城市在对立双方彼此角力的战火中缓缓枯竭,夏热的风掠过城市上方,带来远处的哀号和恶臭的气息。很少有人会对一个满身疮脓、腥臭冲鼻的人心生怜悯,将他拥入怀中就更不可能,C市就这样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对自己嫌弃厌恶的饿鬼,在苟延残喘中即将倒闭而亡。这难道是一贯被忽略被贬损的悲惨宿命的现代延续抑或惩罚吗?
C街(之二)
这个地点就这样改变了,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从前的痕迹。尤其是当经历了漫长的冬季,榆树芽从春寒料峭的枝头探出一丝新绿,上黄下绿中间还油漆了一圈红线的有轨电车沿着C街缓缓驶来,售票员漫不经心地摇晃着铃铛提醒着斜穿鱼鳞道的行人,驶过曾经C市最重要的片厂,驶过店门口挂着灯笼的饭庄,驶过阳伞下吆喝着小豆奶油冰棍儿的大娘,驶过路两旁高大成排的杨树。起风了,成千上万片即将干枯的树叶瞬间翻转着爆发出灿烂壮丽的响铃般的震响,旋即又渐次纷落在青灰色的柏油路面上,穿着米黄军大衣的文青踩着脚下的咯吱声沿着倾斜笔直的街道一路走来,斟酌着诗意,转眼已到了秋季。
大庙
我曾经的高中地处C市繁华的商业中心,是一所方圆局促的学校,却拥有一栋巨大的阅览室。这个阅览室粉墙青瓦,巨大的歇山顶屋檐从屋顶倾斜而下。看起来古朴,却没有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和榫卯,而是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它孤独地呆在狭小操场的一侧,与教学楼看起来毫不搭界,似乎好像休眠了一般。 “大庙”—这是同学们对它的俗称,同学们私下相传这是日本人留下的建筑,储存过关东军战死士兵的骨灰盒,现在被用作阅览室。因此,大庙里的荫凉总给人一种莫名阴森的感觉。大家从不刻意提及它,就像课本里《寂寞的农场》,陪伴它的连野兔和狐狸都没有,除了孤独,还是孤独。“看见刘晶华了吗?”“可能去大庙看书了吧”—就是这样简单的问答,仅仅是为了有一个指代的名称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人刻意提及它,老师不会,校长更不会。人们不是唯恐避之不及,也尽量做到熟视无睹。印象中,从没有在大庙举行过任何正式活动,从没有被当做过开学典礼的背景,也没有人手拉手肩并肩地在它面前拍照留念,更不会把它看做一个历史传统的遗迹,甚至作为反面教材的专门讲解都没有过。一句话,只要是专门的、单一的、集束的指向和关注都不会发生。破败了会不会有专项资金用来维修?不清楚,或许除非它老朽到危及建筑里面看书的学生吧,比如漏雨。人们心照不宣地选择淡化它忽视它,有时我们倒希望它快些倒掉、消失,从这地点移除才好。所谓眼不见,心就安。我想,那些瑟缩在建筑隔断里罪有应得的异族孤魂应该随着1945年远遁的汽笛声早就飘散了吧,这个带不走的弃儿,本不该出生的孩子,无声无息无根无据地匍匐在那里,他已经被新的思想重新洗礼改过自新了吗?
焖子
食谱:淀粉一袋,肉丁、葱姜蒜少许,酱油、咸盐、味素调理好,淀粉放水放入各种调料,调匀,稀点无所谓,锅放油,把淀粉倒入锅里翻炒,时间久点,出锅,颜色有点发黑,是淀粉的自然色,没事。家常焖子,热的时候直接吃,凉了也可以炒点韭菜什么的回回锅,很好吃!
—很好吃?那是记忆里伊的厨艺,后来我尝试着做,却再也做不出原来的味道。如果细推敲,现在没有的除了自制的淀粉、荤油、锅台和灶坑,应该还有困顿的年代加上无乐不欢的年龄。记忆中,伊用苍老的手扶着灶台炒着菜,口中似乎还念叨着什么,然后迅速翻勺、锵锅、盛盘,一盘热腾腾、香喷喷、咸滋滋、颤巍巍、油汪汪,带着伽巴,裹着葱花和肉丁的焖子已经躺在印花绿边儿的搪瓷盘子里了。真的,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时似的好焖子了! 如果细推敲,焖子实在算不上真正的地产菜,由于伊祖籍河北,所以应该算是从关里带来的味道吧!到底哪道菜才能算做C市真正的名菜,还真不好说,因为C市本身就是由各个族群混杂捏合而成。或许真正算得上本地菜系的也就只有酸菜了,虽然西南、山西也有酸菜,不过味道还是差别极大。据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户都对酸菜倍加推崇,那种醇厚的酸香或许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挡的诱惑吧!但于我来说,酸菜每年冬天还能吃到,焖子的味道却随着伊的逝去永远失去,只能回味了。
卡伦
“卡伦”是指古代在边地设置的哨所,负责了望戍守。不过,这是我后来知道的事,童年的我确没有见到过守卫或囚犯,当时我只知道这个有着奇怪地名的小镇在C市东面不远的地方,而我告别了C市,来到这里,几年后我又会告别这里,回到C市。如今,就连C市也无可挽回地告别了。也许,正是从那时起,我意识到生命本身无非是一场场为了告别的聚会,哪怕这聚会分外温馨、闲适与绵长,结果都一样。
对于卡伦,印象最深的确是告别。他离开我有多久了?没计算过,即便是从他离开这个世界算起也很久了,他走了,从这个世界消失,不再占有空间和时间,只有凝固在记忆里,他不再与人交谈,不再生活在那里,那个小镇也离我远去,变得越来越不熟悉。火车站,简陋又整洁,总是他去打票,接我来送我走,火车拉响汽笛,把这个小镇和C市连接起来。你用粗糙苍老的大手拉着我,弓着腰、耸着肩,靠摆动双肩的力量带动身体向前走着,和每个路过的人打着招呼。还记得走过摇摇晃晃的木桥,走过有鹅群的人家,走在接近车站的田垄上夜里吹来的风,风将每棵谷穗的谷粒吹起又散落在每棵谷穗下。那个人告别了这个世界,也带走了小镇。就这么简单,故事就结束了。
回家
新闻里看到那些滞留在广州车站的人群,因为雪—一种他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而无法北上回家过年,这真是一个悖论。人群里的阿燕独坐在行李箱上闷闷不乐,对于这个舞蹈专业毕业的女孩子来说,南方有奇遇、热带水果和梦寐以求的赚钱的职业,哪怕这一职业难以启齿;北方似乎只有冰雪、亲情和盘旋在头脑中飘忽不定又难以实现的理想。但“过年回家”是任谁也绕不开的习俗。从南方回到北方,是从打工的职场回到短暂的休憩地,从一年的劳累回到一度恣情的家,从资本的剥削回到理想的田园,从漂泊的家回到真正的家。在北方倾斜的冬日阳光下,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守着暖气,独自吃着远方寄来的榴莲。而无论是湖北湖南,还是广东广西,在北方人眼里似乎都一样,都可概之以—“南方”。 千里迢迢,在山西挖黑窑的韩三明木讷执着地一路来到四川寻找久别的女儿,在淋漓的雨天,泥泞的路边,接过远在广州东莞打工的女儿的照片,不解地问—“这不就是南方吗?”—“是更南的南方……”。
“天之涯,海之南”,这种虚华的梦想,从录放机、蛤蟆镜、喇叭裤的时代开始,就在北方人的心中扎下了根,“到南方区、到南方去”—成为一种奇怪的思乡病,北方对南方的思恋,怀恋一个不是故乡的故乡。回到北方一度犹豫不决的阿燕最终选择留下来的,她无奈地目送列车上兴高采烈的朋友们离开故乡,奔向南方,奔向那个未知但又充满好奇的花花世界,那些代表胜利的“V”型手势在远去的视线里逐渐变得模糊。
而明天,除夕前夜,我将选择逆行而上,出山海关经葫芦岛、塔山、锦州,穿越宽阔的松辽平原,沿黑山大虎山、四平公主岭一线,一路向北,回到浓烈、强悍、真正的故乡—Chaachon市。
—网上段子,转自:熊猫兔子
地点
这个地点就这样改变了,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从前的痕迹。当然,空气也变了,人亦是如此。似乎没有改变的只有阳光,它还是那样倾斜着,从30°的方向照射着C市,投下长长的影子—这是所有中国北方高纬度城市特有的现象—即使在夏天,太阳大喇喇地悬在天空,却从未有热得透不过气的感觉。这是唯一值得庆幸的事,阳光依然照射在这块土地上,就像它曾经照射在那个肩扛步枪的士兵身上。那是一个在巨大榆树下站岗的士兵,站在城市边缘的一处哨所门前。他胸前绕着厚厚的军需袋,面庞黝黑,眉眼等五官就像是被人轻轻划过一刀似地,微微裂开、翘起。这是一张属于那个时代的明信片,从异地寄去遥远的故乡,用一种似懂非懂的文字表述一个普通人的思乡之情。上面的邮戳印章,是不同图像学土壤生长起来的植物纹样。印象中的C市应该是老榆树的气息,街道上汽车驶过掀起尘土的气息,下过雨后泥水污渍的气息,堡垒一样的建筑,土黄色厚重的墙壁与狭窄的窗户。这就是C市,曾经的喜都,肃慎语中真正的“天空之城”,“书山有路勤为径”中“书山”的原意,一座历史上建国700余年的王城。但他又是一个经不经意都会被忽略的城市,一个常被他人左右、贬损从未尽情释放过的城市,一个风格混杂的城市,一种欲言又止的气息。
C街(之一)
C街是一段塞满了数万饥民的军事真空地带,几个月来他们被卡在这里不能南下也不能北上,只能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地挣扎着。夜晚似乎还好一点,因为夜幕降临会将一切惨象暂时遮蔽,在昏沉的疲累与饥馁中无奈地睡去。白天就更恐怖,血肉的断垣在太阳的炙烤下变黑。大群绿豆苍蝇,趴在开始腐烂慢慢发臭的尸身上,欢快的舔食,食得都飞动了,只能在尸体上蠕动,赶都赶不走。相比它们,人却不知道还能吃些什么?“一切木质结构部分,大到房架,小到交通标志牌,乃至沥青路面,或用于修筑工事,或充作燃料;一切可以当做食物的东西—豆饼、豆腐渣、米糠、曲子面、狗、野菜、榆树皮、各种树皮、树叶,都被尽情地送入口中,化作维系有机生命体呼吸运动的热量。”如今什么都没了,所谓“粮食”想想都备觉煎熬。“我的亲娘啊,可把我给饿坏了!”—饥饿最终变成终结生命的方式一种,繁衍、律动和血肉一切关乎生命的东西如今都成了可鄙之事,就连夜晚的炮声都无法将饿殍满地的衰颓震醒。一个城市在对立双方彼此角力的战火中缓缓枯竭,夏热的风掠过城市上方,带来远处的哀号和恶臭的气息。很少有人会对一个满身疮脓、腥臭冲鼻的人心生怜悯,将他拥入怀中就更不可能,C市就这样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对自己嫌弃厌恶的饿鬼,在苟延残喘中即将倒闭而亡。这难道是一贯被忽略被贬损的悲惨宿命的现代延续抑或惩罚吗?
C街(之二)
这个地点就这样改变了,再也找不到一丝一毫从前的痕迹。尤其是当经历了漫长的冬季,榆树芽从春寒料峭的枝头探出一丝新绿,上黄下绿中间还油漆了一圈红线的有轨电车沿着C街缓缓驶来,售票员漫不经心地摇晃着铃铛提醒着斜穿鱼鳞道的行人,驶过曾经C市最重要的片厂,驶过店门口挂着灯笼的饭庄,驶过阳伞下吆喝着小豆奶油冰棍儿的大娘,驶过路两旁高大成排的杨树。起风了,成千上万片即将干枯的树叶瞬间翻转着爆发出灿烂壮丽的响铃般的震响,旋即又渐次纷落在青灰色的柏油路面上,穿着米黄军大衣的文青踩着脚下的咯吱声沿着倾斜笔直的街道一路走来,斟酌着诗意,转眼已到了秋季。
大庙
我曾经的高中地处C市繁华的商业中心,是一所方圆局促的学校,却拥有一栋巨大的阅览室。这个阅览室粉墙青瓦,巨大的歇山顶屋檐从屋顶倾斜而下。看起来古朴,却没有传统建筑中的斗拱和榫卯,而是用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它孤独地呆在狭小操场的一侧,与教学楼看起来毫不搭界,似乎好像休眠了一般。 “大庙”—这是同学们对它的俗称,同学们私下相传这是日本人留下的建筑,储存过关东军战死士兵的骨灰盒,现在被用作阅览室。因此,大庙里的荫凉总给人一种莫名阴森的感觉。大家从不刻意提及它,就像课本里《寂寞的农场》,陪伴它的连野兔和狐狸都没有,除了孤独,还是孤独。“看见刘晶华了吗?”“可能去大庙看书了吧”—就是这样简单的问答,仅仅是为了有一个指代的名称而已。除此之外,没有人刻意提及它,老师不会,校长更不会。人们不是唯恐避之不及,也尽量做到熟视无睹。印象中,从没有在大庙举行过任何正式活动,从没有被当做过开学典礼的背景,也没有人手拉手肩并肩地在它面前拍照留念,更不会把它看做一个历史传统的遗迹,甚至作为反面教材的专门讲解都没有过。一句话,只要是专门的、单一的、集束的指向和关注都不会发生。破败了会不会有专项资金用来维修?不清楚,或许除非它老朽到危及建筑里面看书的学生吧,比如漏雨。人们心照不宣地选择淡化它忽视它,有时我们倒希望它快些倒掉、消失,从这地点移除才好。所谓眼不见,心就安。我想,那些瑟缩在建筑隔断里罪有应得的异族孤魂应该随着1945年远遁的汽笛声早就飘散了吧,这个带不走的弃儿,本不该出生的孩子,无声无息无根无据地匍匐在那里,他已经被新的思想重新洗礼改过自新了吗?
焖子
食谱:淀粉一袋,肉丁、葱姜蒜少许,酱油、咸盐、味素调理好,淀粉放水放入各种调料,调匀,稀点无所谓,锅放油,把淀粉倒入锅里翻炒,时间久点,出锅,颜色有点发黑,是淀粉的自然色,没事。家常焖子,热的时候直接吃,凉了也可以炒点韭菜什么的回回锅,很好吃!
—很好吃?那是记忆里伊的厨艺,后来我尝试着做,却再也做不出原来的味道。如果细推敲,现在没有的除了自制的淀粉、荤油、锅台和灶坑,应该还有困顿的年代加上无乐不欢的年龄。记忆中,伊用苍老的手扶着灶台炒着菜,口中似乎还念叨着什么,然后迅速翻勺、锵锅、盛盘,一盘热腾腾、香喷喷、咸滋滋、颤巍巍、油汪汪,带着伽巴,裹着葱花和肉丁的焖子已经躺在印花绿边儿的搪瓷盘子里了。真的,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时似的好焖子了! 如果细推敲,焖子实在算不上真正的地产菜,由于伊祖籍河北,所以应该算是从关里带来的味道吧!到底哪道菜才能算做C市真正的名菜,还真不好说,因为C市本身就是由各个族群混杂捏合而成。或许真正算得上本地菜系的也就只有酸菜了,虽然西南、山西也有酸菜,不过味道还是差别极大。据说,无论是穷人还是富户都对酸菜倍加推崇,那种醇厚的酸香或许是任何人都无法抵挡的诱惑吧!但于我来说,酸菜每年冬天还能吃到,焖子的味道却随着伊的逝去永远失去,只能回味了。
卡伦
“卡伦”是指古代在边地设置的哨所,负责了望戍守。不过,这是我后来知道的事,童年的我确没有见到过守卫或囚犯,当时我只知道这个有着奇怪地名的小镇在C市东面不远的地方,而我告别了C市,来到这里,几年后我又会告别这里,回到C市。如今,就连C市也无可挽回地告别了。也许,正是从那时起,我意识到生命本身无非是一场场为了告别的聚会,哪怕这聚会分外温馨、闲适与绵长,结果都一样。
对于卡伦,印象最深的确是告别。他离开我有多久了?没计算过,即便是从他离开这个世界算起也很久了,他走了,从这个世界消失,不再占有空间和时间,只有凝固在记忆里,他不再与人交谈,不再生活在那里,那个小镇也离我远去,变得越来越不熟悉。火车站,简陋又整洁,总是他去打票,接我来送我走,火车拉响汽笛,把这个小镇和C市连接起来。你用粗糙苍老的大手拉着我,弓着腰、耸着肩,靠摆动双肩的力量带动身体向前走着,和每个路过的人打着招呼。还记得走过摇摇晃晃的木桥,走过有鹅群的人家,走在接近车站的田垄上夜里吹来的风,风将每棵谷穗的谷粒吹起又散落在每棵谷穗下。那个人告别了这个世界,也带走了小镇。就这么简单,故事就结束了。
回家
新闻里看到那些滞留在广州车站的人群,因为雪—一种他们再熟悉不过的物质——而无法北上回家过年,这真是一个悖论。人群里的阿燕独坐在行李箱上闷闷不乐,对于这个舞蹈专业毕业的女孩子来说,南方有奇遇、热带水果和梦寐以求的赚钱的职业,哪怕这一职业难以启齿;北方似乎只有冰雪、亲情和盘旋在头脑中飘忽不定又难以实现的理想。但“过年回家”是任谁也绕不开的习俗。从南方回到北方,是从打工的职场回到短暂的休憩地,从一年的劳累回到一度恣情的家,从资本的剥削回到理想的田园,从漂泊的家回到真正的家。在北方倾斜的冬日阳光下,在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守着暖气,独自吃着远方寄来的榴莲。而无论是湖北湖南,还是广东广西,在北方人眼里似乎都一样,都可概之以—“南方”。 千里迢迢,在山西挖黑窑的韩三明木讷执着地一路来到四川寻找久别的女儿,在淋漓的雨天,泥泞的路边,接过远在广州东莞打工的女儿的照片,不解地问—“这不就是南方吗?”—“是更南的南方……”。
“天之涯,海之南”,这种虚华的梦想,从录放机、蛤蟆镜、喇叭裤的时代开始,就在北方人的心中扎下了根,“到南方区、到南方去”—成为一种奇怪的思乡病,北方对南方的思恋,怀恋一个不是故乡的故乡。回到北方一度犹豫不决的阿燕最终选择留下来的,她无奈地目送列车上兴高采烈的朋友们离开故乡,奔向南方,奔向那个未知但又充满好奇的花花世界,那些代表胜利的“V”型手势在远去的视线里逐渐变得模糊。
而明天,除夕前夜,我将选择逆行而上,出山海关经葫芦岛、塔山、锦州,穿越宽阔的松辽平原,沿黑山大虎山、四平公主岭一线,一路向北,回到浓烈、强悍、真正的故乡—Chaachon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