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怎样掌握历史时间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史必有时间,历史时间是串连历史知识的网络。掌握历史时间是学习历史的一大难题,兹就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作一简述。
  
  1 记忆历史时间的策略性。首先,应把历史时间放到教材上的具体语言环境中去记忆,时间与史实相即。最好不要抛开教材的章节内容,而孤立地机械背诵书后所附的《历史大事年表》,这是因为背大事年表更枯燥难记,所记的知识又孤立零散,易于忘却。其次,历史时间应在学习过程中分散记忆,随时记忆,循序渐进,而不宜堆垒于后集中背诵。
  2 历史时间的计算与对换。①如果同是公元前或公元后的历史时间,计算时间差直接用“减法”。如果有月份差,一般是月差在半年及其以上者,就在年差上增加一年。如:太平天国运动(1851.1~1864,7)年差13年,月差6个月,故谓“坚持战斗14年”。如果月差小于半年,则舍去不提。如“文化大革命”(1966.5~1976,10)月差不足半年,故舍去月份而称“十年内乱”。②如果计算公元前后的时间差,则以公元前与公元后的时间直接相加,所得之和再减去一年。因公元前1年过后就是公元后1年,中间无“公元0年”的时界。
  
  3 世纪、年代及阶段的划分。①世纪。一般是100年为一个世纪,只有公元前1世纪和公元后1世纪分别为99年,因无“公元0年”,因此,从公元1年到99年为1世纪,而公元100年则为2世纪的开始。②年代。一般是10年为一个年代。如:1870—1879年为19世纪70年代。但每个世纪的最初20年,不称“××年代”而称“××世纪初”,如1905年同盟会建立,可说“建立于20世纪初”,不能说“建立于20世纪10年代”。③两个世纪之交的特殊称谓。一般把上一世纪的最后20年到下个世纪的最初20年称为“××世纪末××世纪初”,由于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教材上,很多大事集中于19世纪的最后10年和20世纪的最初10年,故习惯上把1890~1909年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
  
  4 中国历史教材涉及的几种纪年法。①公元纪年。教材上的历史时间,多采用公元纪年,但中国历史上正式采用公元纪年是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开始的。②干支纪年。教材上多有“甲子”、“戊戌”、“辛亥”等提法,但需注意,可以说1898年是戊戌年,不能说戊戌年是1898年。因干支纪年每隔60年又是戊戌年。③以皇帝年号纪年。如贞观元年、康熙年间等。中国以年号纪年开始于汉武帝时期,但中学历史教材上出现的第一个用年号纪年的时间是“汉灵帝中平元年,即184年”。④民国纪元。1912年孙中山宣布“以中华民国纪元”。
  上述各条,都是中学生掌握历史时间应注意的问题或遵循的原理。要真正把握好历史时间,还需科学地使用《历史大事年表》,还需探究记忆的方法,更需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
其他文献
1 强化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的现象。  一是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相对孤立。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衡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变
期刊
所谓多维就是多思考、多性能、多功效。多维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多角度、多系统地激励、开拓学生思维,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判断和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定向、单向思维式,使学生思维的角度灵活多变,思维的效果深刻巩固,为现代化思维方式的发展创造极好条件。采用多维教学法,可以突破学生机械接受的思维模式而形成一种积极主动、具有独创精神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因为它一反传统知识传
期刊
笔者从教多年,批阅过大量的学生习作,对待作文教学积累了自己的一点经验。为了抛砖引玉,我谈一下浅见。    1 作文批改要求实效,这是作文批改指导思想。讲求实效对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应当了然于胸,学生每次作文批改,一定要结合实际,明确提出批改要求。一般说来,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一是思想内容,二是学生的能力反映,三是文学表达功夫。  学生能力反映方面,一般指的是篇章结构能力、立意能力和思维组合能力,对这
期刊
[摘要]考场作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关键词]考场作文命题人 考生 阅卷老师 交流    写作,也和说话一样,是一种交流,是一种对话。而考场作文,则更具有一种交流性,只不过是一种不见面的交流。考场作文首先是考生与命题人的交流,其次是考生与阅卷老师的交流。  怎样才能做好这样一个不见面的交流呢?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从容应
期刊
[摘要]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诵读吟咏,能够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悟文章的韵味,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因此,加强朗读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示范美读 指导诵读 理解朗读 课外阅读 培养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培养语感。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
期刊
《争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了“我”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这件事,重点讲了“我”的心理变化,以及“我”对整个事件的感受,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  初读《争吵》,就觉得这是一篇很容易走进学生心里的文章,仿佛一位明白事理又爱面子的小男生在述说着所有孩子都经历过的,发生在身边的事。因此认为学生非常好理解,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并不像一些文章那么深奥,需要教师“剥笋式”的层层引导,
期刊
[摘要]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更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写作成了困扰农村广大语文老师和学生的一大难題。学生作文没少写,老师也没少批改,可是学生作文水平就是提高不快。久而久之,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了高耗低效、事倍功半的泥潭。这种现状,尤其需要一整套训练写作的有效方法,不断激起学生写作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写作的水平。  [关键词]积累 观察兴趣    长期
期刊
[摘要]笔者采用资料分析法和文献综述法,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发展、学习兴趣、技能提高和教师的教学艺术、品德教育以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对“快乐体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快乐体育”有利于发展“终身体育”的理念,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实施“快乐体育”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快乐体育 体育教学 应用    1 前言。2007年5月
期刊
1 温故启新式。即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以前(尤其是前一、二节课)所学旧知的回顾、复习过渡到对即将学习新知的教学上来。由于思想政治课基本理论知识之间,特别是同一册教材内部的章、节、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因此,安排这种温故启新的导语,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时,始终保持着与旧知的联系,而不感到突然、陌生,新旧知识之间连接得自然、顺畅。例如,在上《经济常识》中“劳动力成为商品”一节时,我们安排了这
期刊
学生在经过有意注意为主导的接受知识的紧张思维之后,要产生精力上的短暂疲惫,其课堂表现力开始出现涣散。这时,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改变刺激方式,设法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做一些题组型的变式分层性练习,让学生把“已懂已会”的知识当堂达到熟练,形成技能,促使学生产生新的兴趣和注意。可边讲边练,也可集中讲练。练习时,教师注意巡回辅导,一切视具体情况而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