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的平凡

来源 :青海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仁尼
  午饭又是土豆炒肉,伴着夹生的米饭。每天重复的学习内容和大家散漫的学习态度,让我从来这里的第一个月起就对这里的一切完全失去了兴趣。因为除了每天要早起做功课、念诵经文,还要排练《格萨尔》藏戏,重复那些唱词,老师还要对我们的韵调进行指导。
  在这里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趁着老师不在就做一点坏事儿。有一次我们把河对岸贡保家的几头牛从半路劫了回来,赶进正在修建的格萨尔大殿里。我们当中要数曼拉胆子最大,他是我叔叔的儿子,我是他弟弟,所以很听他的话。那天他龇着牙说:“来吧,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德尔文后裔。”话音还未落,胖嘟嘟的智美从地上捡起一颗钉子,直接插进了其中一头额头有白斑的母牛的尾巴底下。那头牛并没有嘶吼,只是喘着粗气原地打转。为了表示对兄弟的真诚和自己的勇敢,我们每个人都照做了,白斑头母牛没有再被伤害,其他三头牛都没有幸免。后来就这件事,贡保和老师进行了谈判,贡保念在与德尔文部落是亲家,只拿了少许赔偿就了结了此事。其实我们本来是打算对此死不承认的,柯曲大桥对岸那么多户人家,那么多小孩儿,别人怎么会想到是我们干的,这都怪班玛才让。班玛才让的妈妈是德尔文人,他从小出家,他的家里人便把他送来这里学习史诗说唱和藏戏。他的家庭特别富裕,他的爷爷就很有钱,爸爸也很有钱。他家在县城买了楼房,冬天就去楼房住,我去过他家,他家的邻居都是干部。他的奶奶拉忠,都快八十岁了,前几年开始迷上了电脑里一款青蛙嘴里吐彩色石头的游戏,每天都要去三岔路口的网吧。于是班玛才让的父亲给她买了一台电脑,就放在他家冬天住的楼房里。上一次班玛才让回家,就把我们伤害牦牛的事情告诉了他的家里人,他的家里人主动找到贡保赔礼认错,这才使我们的行为曝光。
  那件事情被大家知道以后,我们做坏事就更加小心了。曼拉因为这件事感到无比自豪,有一次在早课念诵经文时,他歪头倾向我,偷偷地对我说:“常言道,男子汉大丈夫,即使不能因为好而出名,也要因为坏而出名。我们勇武的行为,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其实打心底里,我不太赞成曼拉的所作所为,他虽然是我哥哥,但是他的想法和行为都太幼稚。
  午饭吃得太饱了。我们面对面两排盘腿坐在大堂中间,值日的智美依次在我们刚刚狼吞虎咽后被清空的饭碗里倒了黑茶,我把头靠在背后的木柱上,看着碗里的油漂浮在茶水表面,慢慢地旋转着,一阵困意袭来。我用后脑勺轻轻地敲打着木桩,想缓解一下困意,顺便用眼角瞟了一眼曼拉。曼拉正好瞧见我瞟他,便把身体倾凑过来,脸上含着一种奇特的却又不想发出的笑,凑近了我说:“兄弟,你知道吗!其实我刚出生的时候,家里给我取的名字是觉如,但是这名字太大了,毕竟是格萨尔王的名字,没有福报的人镇不住呀!万廓叔叔家的那个儿子也叫这名字,在扎溪卡和人枪战,被几个人打成肉泥了!还有兆莫奶奶的那个大儿子,也是这个名字,6岁就得了中风,嘴巴都歪到耳根去了!所以啊,我爸找顿保叔叔打卦,就把名字换了……”曼拉一直在我耳边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我转头看着神殿前方的格萨尔的铜像,他驾着江果神骏,怒目前方。恍惚间,他仿佛把头转了过来,怒气冲冲地看着我,我瞬间睡意全无,莫名地紧张起来,浑身感觉麻木,再也不敢望向格萨尔的方向。我定了定神,但是不知哪儿来的一股力量从我的脊椎直冲脑袋,使我的整个头皮发麻,汗水也顺着额头流了下来。我起身跑向殿外,隐约听见曼拉在后面喊着:“喂!你去哪里?”我已经完全顾不上别的所有的一切,低着头拼命地开始奔跑,看着脚下各色各样的植物从眼前一闪而过,它们都是那么的熟悉,我却只能叫出其中几种的名称,有时眼前似乎晃过未曾见过的草类,后知后觉却不敢驻足。任凭风声在耳畔划过,我尽力屏住呼吸,忍住喘气的声音,集中注意地听着身后是否传来老师叫唤我名字的声音,听了许久却只字未闻。直到后背的汗被路过的微风吹凉,我才开始真正回了神,开始思考我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我奋力奔跑,向着盖齐谷口—家的方向。
  旦扎
  三宝保佑,全家几口人到现在都没病没灾,健康平安地活着。仁尼出了家,家里七个孩子,其中能有一个出家的也是我家的福气。现在的世道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不能确保仁尼能一直安分地当一个僧人,但哪怕是一天也是福德。学校好像是今天放假,更旦应该快到了,更旦是个好孩子,温顺、懂事,让他去上学是正确的选择。以后其他的孩子也陆续送去上学吧,虽然送去省城上学的费用很高,这么多孩子,到时候还不一定能供得过来,但是有道是“有业便有路”,到时候应该有办法吧。尼多家的三个孩子大学毕业回来一直找不到工作,大儿子考了三年公务员都没考上,大女儿也只是安置在镇政府里做临时工,两个儿子闲在家里,希望我的孩子们以后不会这样。以前上学毕业回来都会分配工作,现在需要考试。正想着,门口的狗开始狂吠,是不是更旦回来了?
  哦,原來是多瑞,我们的支部书记。多瑞是个诚实公正的人,他依旧穿着那身人造羊皮袄的藏袍,戴着泛黄的白色礼帽,骑着红色的摩托车。我赶忙上前招呼他进门,但是被谢绝了。“我来跟你聊聊。”他说,“就坐这儿吧。”说着在离摩托不远的一块草地坐下,我也踱步过去盘腿坐在他面前。他晃动着身体,从面前拔起一根长长的草放进嘴里,寒暄了几句后便开始说明来由。最近政府出台了一个政策,就是每个村挑选几个人当草原管理员,国家发工资,听说每个月的工资积累起来,一年能领上万元。听说这个政策后,我也跟支部书记说了家里的情况,想试试能不能把我也选成草管员。“是这样的,亲爱的旦扎,你不能因此事生气或者不悦,你知道的,咱们村这么多户人家,每家的情况不同……”支部书记把情况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一遍,说得句句在理,我也很理解、很信服。他还说,明年开始我家能依靠夏季牧场的草山领到一份叫“草补”的钱,真的太好了。就像上次镇上的书记来我家时说的,大恩大德的国家给予了我们太多,孩子上学不收任何费用,每年还给我们钱。多瑞交代完事情就骑上摩托准备发动了,不管我怎么挽留都不听。
  午饭是土豆炒肉,今天妻子又在菜里加了些胡椒,我不是很喜欢胡椒的味道,吃进嘴里麻麻的感觉,但是孩子们很喜欢。孩子们捧着盖着菜的米饭跑到长桌前,开始争抢桌上一罐红盖子的辣椒酱。我责备妻子把吃辣椒的习惯教给了孩子们,听说经常吃辣对肠胃伤害很大。“上次去看病,医生不是告诉你说不要吃辣吗?”我质问妻子。“辣子都让孩子们吃了,我又没吃。”妻子无精打采地回答。女人总是这样,管不住自己的嘴,无论是吃东西还是说话。   午饭过后,孩子们要求我读《格萨尔王传》给他们听。我从佛龛前拿出那本老旧的《江岭大战》,随便翻开一个章节,开始读起来,每到唱词部分,便用韵律加以演唱。当然,这是我最拿手的,不同的人物用不同的韵调,只是不能像昂仁叔叔他们那样张口就来,滔滔不绝。据说昂仁叔叔他们都是岭国大将的转世,他们前生前世曾在格萨尔王身边亲身经历那些故事,所以他们讲起那些故事来就特别轻松,就像我们讲述前一天发生的事情一样。像我就不行,幸好我上过两年学,能阅读藏文。虽然只能唱诵《格萨尔王传》的个别桥段,但是看着书也能演唱整部《格萨尔》。我那两年学来的东西,也只能用来演唱唱读《格萨尔》了,因为没学好汉文,干什么都不方便,带生病的妻子去医院看病还要找一个帮忙翻译的。
  我捧着《格萨尔》部本演唱着,我的声音还算好听,仿照父辈们的韵调演唱着,我虽然不说,但是心里对自己的韵调和声音还是比较满意。坐在炉子对过小板凳上的妻子也手托着腮,安静、认真地听着。可能是快要下雨了吧,空气特别的沉闷,每次呼吸都会放跑身体里的一丝气力,每放跑一丝气力,呼吸便放慢一个节拍。孩子们接二连三地在我周围睡着了,看着妻子似乎还在聆听,我便努力坚持唱读。瞌睡一次次地攻击着我,我的上眼皮和脑袋变得越来越沉重,唱读的力气和声音慢慢变小,部本上优美的字符也慢慢变得模糊。这时,门口的狗又有了大的动静,狗脖子上的铁链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这时变得特别清楚,那狗喘着粗气,一定是家里人回来了,应该是更旦放假回来了。
  我突然清醒,起身走向门外。一打开门,是穿着袈裟的仁尼,他气喘吁吁地走到我面前,目光呆滞,顿了很久才开口:“阿爸,我回来了。”
  更旦
  自从上次在县文艺汇演上表演《格萨尔》说唱之后,全校的人几乎都认识我了。县上的干部中也有几个认识我的,有好几次,他们开着香喷喷的汽车来接我去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还带我去县上最好的饭馆吃饭。其实上台演唱一小段《格萨尔》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只是一开始的时候特别不习惯戴着帽子的摄像师扛着黑黑的摄影机对着我的脸晃来晃去,总是让我不知所措,不拿话筒的那只手也不知道该放在哪里,好在现在我已经有点习惯了,跟着韵律在胸前来回晃动就好了。
  我最在乎的,其实是我的学习成绩。我的学习成绩不是全班最好的,但是也不差,老师们都喜欢我,因为我听话。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把老师安排背诵的东西全部按时背会。上了初中以后,什么都变了,和小学完全不一样。数学变得特别难,除了数学、语文和藏文之外,还加了物理、化学、政治和历史,这些科目都太陌生了,课程都安排在让人瞌睡的午后,不管我怎么努力,就是学不会。我还是最喜欢学习藏文,最喜欢教授藏文的塔日公老师。他是我们学校里最年轻、最有学问的老师。他也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后来去了大城市,毕业以后就回来教书,听说政府要他去当干部都被他拒绝了。除了每节课教授课本上的内容,他还会在晚自习的时候把两个班的学生聚到一间教室里教授藏文语法,他要求我们背诵语法心诀《三十颂》,我用了一个星期就背会了,是全班第二个背会的人,第一个背会的是其美,他是我们班藏文成绩最好的学生。
  就要放暑假了,昨天考完了所有的科目,今天早上是大扫除,吃完午饭,收拾好行李拿到成绩单就可以回家了。午饭是土豆炒肉,食堂的大师傅对我特别好,在我的饭盒里多加了几块肉和一勺汤。餐桌上,才华加又和平时一样坐在我对面,他的家境很好,也是我的亲戚,他的哥哥和我哥哥一样在“史诗村”的格萨尔神殿学习《格萨尔》艺术。每次放假他都有机会去省城玩儿,所以总有讲不完的故事,我们也喜欢听他讲省城的游乐园、买票才能换到食物的美食城、人化装成鬼吓唬人的鬼屋,还有吹在脸上热乎乎的风。才华加是走读生,住在小区楼房里,他有一个热爱电脑游戏的奶奶。原本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都会每天持咒念佛,他的奶奶却痴迷于“祖马”游戏。“我表姐离婚了!”才华加一边咀嚼着嘴里的土豆菜,一边说。“她说她身体不舒服,要去省城看病。暑假我可能要在省城度过了,表姐还说要让我上省城的补习班。”“你们都走了,谁带你奶奶去网吧呀!”坐在一旁的根登才让笑着说。大家都笑了。
  上午打扫卫生时的阳光非常温暖,可能是因为考试结束了,大家都特别开心。我去宿舍收拾行李的时候才华加跟来了,在我收拾行李的间隙他凑到我旁边低声对我说:“今天你就别回家了,去我家住一晚吧。”这真的太让人心动了,才华加家住的楼房里有一台电脑,是他爸爸买给他奶奶的。如果去他家住,就有机会玩那台电脑了。我有点犹豫,爸爸妈妈可能在家里等着我放假回家,还有弟弟们,但是那台电脑真的太诱人了。“就陪我住一晚吧,我俩玩一天,明天你就回家,然后咱俩就一个暑假见不着了。”我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請,收拾好行李,开始盘算明天怎样骗过家里人。
  成绩单发下来了,果然不出我所料,除了出众的藏文成绩,其他科目几乎全军覆没。才华加拿着成绩单,说:“没事儿,藏文和语文及格了,其他的就跟家里人说是副课,及不及格无所谓。”我俩抬着我的行李走到学校大门,来接孩子放假的家长和等待家长认领的学生、老师们嘈杂在一起,突然有人在后面喊我的名字,转头一看是教导处的张老师。“更旦,过几天县上和你们‘史诗村’可能要办一个史诗演出,到时候你可能要上台表演,你回家让你家里人准备好看的藏装,到时候我们会通知你们家人。”答应过张老师以后,才华加的表姐已经站在我们身边了,因为我们是亲戚,便顺理成章地把我接走了。我们坐在他表姐的车里,才华加告诉他表姐我要在他家过一夜,表姐表示很欢迎,带我们去吃了麻辣烫,再给我们买了一袋零食便送我们到他家,自己又开车不知道去哪里了。
  “奶奶可能在她的屋子里睡着了。”才华加说,我坐在他家木雕的铺着精美毡毯的沙发上,眼睛总是忍不住移向左边阳台角落的电脑,黑黑的屏幕,像一块石板一样矗在那里。不一会儿他奶奶出来了,问几句好便说:“你们玩吧,你们玩吧。”这电脑真的太好玩了,我俩从下午一直玩到了半夜。才华加看看时间说:“都12点了,我先去睡了,你想玩就再玩一会儿吧。”我一直玩到了夜里3点多,完全没有困意,但是想想明天还要回家,就关了机准备去睡觉了。在去才华加房间时路过奶奶的房间,发现门是开着的,房子里有一闪亮光,仔细一看,是奶奶侧身躺在床上,一手拿着手机,睁大了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   仁尼
  不知道跑了多久,我家屋子侧边的小山脊已经出现在我面前了。这时我才想起来,我的东西还一件都没带地留在那边。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下午的课程有没有开始,如果开始了的话,他们应该发现我不在了,也许在四处找我。或许我这样一件东西都不带地跑出来是对的,因为父亲很有可能马上就送我回去。我这样回去父亲有可能会毒打我一顿,母亲肯定会特别生气,特别伤心,对我特别失望。如果送我回去的话,老师也有可能会教训我,兄弟们也可能笑话我出逃的失败,也许曼拉会称赞我的勇气和果敢。就这样想着,我已经快爬到山脊顶上了,随着奔跑时身體的每一次起伏,我家的小屋也在我面前时隐时现,屋顶的烟筒里冒着一股淡淡的炊烟,天气真的太沉闷了,我感觉浑身都湿透了,鞋子里黏糊糊的。我放慢了奔跑的速度,开始琢磨怎样跟父母解释我的这次逃离,现在回想起来,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为什么要那么突然、那么毫无准备地离开。恍惚间我已经走到了门前,蜷缩在狗窝前昏昏欲睡的老狗先看见了我,它起身在那圈用自己的脖链在绿草地中画出的黄色领地上来回走动,脖子上的铁链和地面摩擦,发出清脆的响声,它伸出舌头喘着粗气对我表示欢迎。这时房门突然开了,开门的是父亲,他头顶的头发翘起,眼睛红红的,好像是突然从酣眠中惊醒,他起初微笑着,但一看见我便突然一脸的诧异,他的嘴唇微微地颤动似乎想对我发问些什么。我突然变得紧张,就在那短短的一刹那间,格萨尔王转头看向我时的情形再一次浮现在我眼前,我瞬间感觉头皮发麻,连呼吸都变得困难,惊慌失措地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阿爸,我逃回来了。”我的心乱得一塌糊涂,但不知怎的,这句话清清楚楚地从我的嘴里跑了出来。
  父亲愣住了,我们面对面站着,父亲定了定神,“什么叫逃回来了!”父亲这才开口,情绪显得有点激动。我不再那么紧张了,只是感觉特别地羞愧,不知道怎么回答父亲,只能两眼直勾勾地看着他,希望他能跳过言语明白我的心思。父亲没有再说什么,直接转身进了屋里。我隐约听见他说:“仁尼回来了。”听这口气应该是给母亲说的。“什么?仁尼回来了,他们放假了吗?还是又闯什么祸了?”我慢慢地走进了屋子,母亲在火炉的另一侧站着,看我进门本来好像准备好要说些什么,但是在看见我的神情之后便顿了顿,突然抬高了嗓门有点生气地嚷道:“又怎么了!你是不是又闯祸了?”“没有。”我故作镇定地小声回答,转头看向长椅的方向,弟弟们横七竖八地趴在长椅上睡着了,长椅前的桌子上,我家那本老旧的《江岭大战》翻开并反扣在那儿,那里应该是部本中间部分最精彩的章节。岭霍大战的时候“辛丹虎狮合璧”:岭国失去了大将嘉察,但纳入了霍国猛将辛巴,他和岭国第一猛将丹玛冰释前嫌,两人合力,有勇有谋,在接下来与江域的战争中大获全胜,拿下江楚玉拉妥杰。母亲还在厉声质问着,我暂时没有回应她,慢慢走到长椅前坐下。这时才感觉到劳累和疲惫,非常口渴,嗓子干干的,桌上父亲的碗里还有一半凉了的黑茶,我拿起来一口气喝干了。这时酣睡的弟弟们接二连三地醒来,他们围在我身边,兴奋地问这问那,给了我一丝喘息的机会,得以逃避母亲的质问。父亲走进里屋,片刻后又从里屋走出来,走到火炉旁的黑色皮椅旁边,把坐垫上窟窿里凸出的黄色海绵往里塞了塞便坐了上去。“你为什么不想呆在那里了?”父亲严肃地问。“我也不知道,我就是有点厌倦那里,不想再在那里浪费时间。我想找点事儿做,帮家里分担一点,我是长子……”“嗯。”父亲打断了我的话,“你也不小了,你自己做决定吧。”父亲的反应让我有点惊讶,一时间不知道该回答些什么。“什么你自己看,当初是你自己要出家,现在说要还俗!当初南卡活佛给你哈达,为你祈愿的事情你忘了吗?”母亲在一旁苛责起来,说着说着几度哽咽。我学父亲一样,以沉默应对女性起伏不定的情绪,心里一直浮现着南卡活佛沙哑嗓音的教导和粗糙双手的爱抚,不争气地流出了眼泪,视线变得模糊。
  我一直没有说话,从流下眼泪的那一刻一直到晚上躺下睡觉。起初做这个决定时我并没有想很多,但是今天父亲对我这一决定冷漠的同意让我掉进了思虑的深渊。我突然感觉到恐惧和紧张,有一种从未有过的痛侵袭我的全身,我疑惑我是不是要大病一场。
  旦扎
  我愣住了,没想到打开门见到的不是更旦而是仁尼,也不知道他那句“我逃回来了”到底是什么意思。仁尼气喘吁吁,满头都是汗,很明显是一路跑来的,脸色却特别的苍白。我问他逃回来是什么意思,他不回答,安静地站在那里,两眼直勾勾地看着我,我似乎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
  我进门告诉妻子仁尼回来了,妻子表现得特别意外,作为女性,她似乎敏感地意识到了什么。她从火炉另一边的小板凳上起身,开始对随后进门的仁尼进行厉声质问,问他为什么回来,是不是又闯了什么祸。我无意识地走进里屋,开始考虑怎样回应仁尼的选择。当初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的母亲和双方的老人有意无意地告诉他出家是一件多么高尚的事情。他也表达了一心出家的意愿,我们两口子也为此感到荣幸和幸福,同意他的决定。现在孩子长大了,肯定有他自己的想法,他自己选择了这条路,这就是他自己的命运吧。不管怎么样,这都需要他自己去面对。
  我走出里屋,在火炉旁正对着长椅的黑色皮凳上坐下。仁尼坐在长椅上,一声不响地盯着桌上扣着的史诗部本,双手合在一起靠在膝盖上,他的弟弟们簇拥在他身边,叽叽喳喳的,妻子还在不停地质问着他,他报以沉默。“所以,你是不想待在那里了还是不想当僧人了?”我还是抱有一丝希望地问他。说实话,我还是希望他能本分地做一名僧人的。“我也不知道……”仁尼开始述说他的境地和感觉,我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了,我打断了他的话。“你也不小了,很多问题要自己想清楚,现在你自己做决定吧。”仁尼显然对我的答复显得不知所措,他母亲还在一旁不停地质问和指责。老四慢慢走过来轻轻地抱住了仁尼的一只胳膊,但是他似乎没有察觉。他一直安静地、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仿佛陷入了沉重的思虑,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这个样子,他也许真的长大了。妻子还在断断续续地进行责骂,以已故的南卡叔叔之名对仁尼进行质问,仁尼并不作声,我也没再开口。许久之后我看见仁尼的眼眶湿了,硕大的泪珠顺着他的脸颊流下,这样看起来,他真的依旧还只是个孩子。   仁尼一直没有说话,我和妻子也没再打扰他。晚饭时刻,不管小的们怎么喧闹嬉戏,仁尼还是一言不发。手机响了。接起电话,传来一个外地口音的男人的声音,他说是县文化局的,要我给更旦准备一套好看的藏装,过几天县上要举办什么大的演出,到时候需要更旦上台演唱史诗桥段。具体排练什么的到时候再打电话给我,让我保证电话能打通。我的手机是弟弟给的,用了很久,后盖坏了,电池总是掉下来,所以别人打过来经常是关机状态。听父亲说,在旧社会,我们部落因为对史诗演唱的狂热喜爱而被世人嘲笑,这几年开始包括政府在内,对我们部落会演唱《格萨尔》史诗这件事特别重视,每年夏天和过年的时候总需要我們的人去上台表演一段。事实上演唱《格萨尔》对我们部落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儿,茶余饭后谁都会来上一段。前两年有一次让我上台演唱,我有点不好意思,就让更旦去了。更旦长相可爱,声音清脆好听,能熟练完美地演唱几个桥段,从那一次以后经常有人请更旦上台表演。没有人比去世的昂仁叔叔唱得更好了,他有一个孙子和他的声音很像,唱得也很好,但是仔细听起来还是比不上昂仁叔叔。更旦肯定是不及昂仁叔叔这些老一辈了,自从上了学以后,他有时讲话很生硬,像是在读字面上的东西。虽然是学唱,但是也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唱上一段,不至于丢人。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吧,将来找个干部的工作。听部落里的人说,如果好好演唱史诗,有可能被国家吸收进单位成为一名干部,我对此表示怀疑,国家干部怎么可能靠演唱史诗完成国家安排的工作呢。
  晚上,孩子们头对着头,脚对着脚,在长椅上排列睡下。妻子似乎一直有话要对我说,却迟迟没有开口,我也没有主动去引出她想说的话。我想起仁尼的事,心里还是有些不安,我为这个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妻子开口了,“你还是劝一下仁尼吧。后面等着他的只有苦,没有甜。”我没有回答。但是心里觉得妻子的话也不无道理。辗转反侧,枕边的妻子好像也没睡去,纠结了许久,决定明天还是给昂庆尼玛打个电话吧。
  更旦
  “更旦!你的腰带呢!马上就要上台了,你怎么还没穿好藏装!”塔日公老师在我面前怒吼着,我紧张得不知所措,想哭又不敢哭出来,尿急得我下腹胀痛。
  “更旦!更旦!起床了!”睁开眼睛,发现才华加已经穿好衣服站在床边。“我都叫了你几回了,你睡得可真死。昨晚玩到几点了。”“哦,你睡以后没玩多久。”我敷衍地回答了才华加,踩着鞋子,跑向他家的卫生间。一出屋门,看见才华加的爸爸和奶奶坐在客厅的长椅上聊天,他爸爸向我问好,我简单回问之后便扭头进了卫生间。马桶是个好东西,唯一的不好就是尿尿的声音太大了,才华加的爸爸和奶奶还在客厅坐着呢,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在那个扭转一下就有热水的水龙头底下我洗了把脸,才华加给我送来了一支牙刷。“不用了,我的牙刷在包里呢!”我回答。才华加依旧伸着递来牙刷的手说:“你用一下,是高级宾馆的牙刷。”我刷了牙走出洗手间,顺带着把那支牙刷也带了出来,塞进了我书包侧面的网兜里。
  洗漱完毕来到客厅,已近午餐时间。才华加的奶奶坐在阳台角落的电脑桌前,脸贴近了屏幕,右手放在鼠标上熟练地点击着,我凑过去看了一下,果不其然,她在玩“祖马”。奶奶不停地重复着点击,深陷于转盘之中,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传来,才华加去应门,进来的是他的表姐,她手里提了一个透明的塑料袋,里面几个透明方正的餐盒整齐地摞在一起。“刚好,你还没走,我从四川小炒那儿买了几个菜,中午就吃这个吧。”她用汉语说。我们在茶几前围着坐下,开始享用这美味的午餐。不管才华加和他的爸爸,还有姐姐三个人怎么召唤,奶奶就是不愿意加入到我们午餐的队伍,她一直不耐烦地回答:“等一会儿,等一会儿,等一会儿就吃……”
  午餐时,才华加的爸爸一直询问着我俩在学校里的情况,时不时地拿才华加糟糕的学习成绩开玩笑,让我感到惊奇的是他的父亲似乎一点儿都不为他的学习情况感到愤怒和不满。“才华加有一个大毛病,”他的父亲笑着说,“周末一让他出去玩,他就和格萨尔去魔国降魔了一样,根本不知道回来。”大家都笑了。“格萨尔去魔国9年没有回来是吗?还是12年?更旦,你应该知道的,到底是几年?才华加也有可能知道,他的妈妈也是你们德尔文部落的人,他也可能知道。哎,儿子,你是不是也是哪位岭国大将的转世啊?”才华加的父亲笑着说,一粒米黏在他鼻孔下的八字胡上,我看着这滑稽的模样笑了出来,大家也跟着笑了,才华加的父亲以为是他幽默的言语逗乐了大家,笑得更开心了。其实才华加的表姐并没有真心地笑,她总是敷衍地轻轻笑一下,她放在茶几上的手机时不时地震动,只要一震动,她就把筷子插进端着碗的左手的指尖,拿起手机,用拇指在手机上快速地敲打,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隐约的笑容。
  午餐吃得很香,我感到特别的满足和开心,只是一想到一会儿要欺骗父母,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失落感,就像穿着刚刚洗干净的洁白的校服去上学,吃饭时却一不小心滴一滴油渍在胸前一样。刚吃过午饭,我就准备动身回家了,即使才华加父子一再地挽留我再住一天,即使我特别想再留一天,但是我必须回家了,爸妈一定在家等着我呢。才华加的父亲提出要开车送我回家,这怎么行呢,他送我回去肯定会碰到父亲,碰到父亲以后,父亲肯定会邀请他去家里做客,即使他不进门也会和父亲寒暄几句,这样一来,我留宿他家的事情不就暴露了嘛,千万不行!我用了各种说辞去拒绝,但是还是没用。“我刚好要去‘史诗村’看望一下班玛才让,不知道这下地狱的货最近有没有闯祸,上次他就和你哥哥他们一起,戳烂了贡保家四头牦牛的屁股。要不是班玛才让话多说漏了嘴,人家的家畜被谁整成那样人家还不知道呢。正好顺路!我们就一起走吧!”我特别不情愿地答应了,在我们一起出门时,才华加的爸爸用一条哈达裹了一张鲜红的百元大钞塞给了我,不管我怎么拒绝他硬是要给我。“你第一次来我们家,不能让你空手回去,这是咱们的礼节,你就收下吧!”这可如何是好!我怎么跟爸妈交代这一百元的由来,这样一来我留宿这里的事情又要暴露了。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和才华加的父亲一起下了楼,虽然一直到我们下楼为止,才华加还在苦苦央求同去,但还是被他爸爸拒绝了。上了车,我坐在方向盘右边的位置上,趁着才华加的父亲正准备发动汽车,急忙说:“叔叔,一会儿你不用往谷口里拐,在路边停车就行了,很近的,我自己走过去就行了。”“你还有行李呢,我安全地送你到门口吧。”他回答。“真的不用了!到路边就停车行吗?”他笑着点了点头,我忍不住盯着他的脸看,搞不清他这一点头的意思,他到底是同意还是不同意,真心还是不真心?   汽车行驶过凌乱吵闹的街头,每当遇到对过的开车的熟人,他就把车停下来,摇下车窗和另一辆车里的人寒暄几句,惹得后面的车辆疯狂地按喇叭,他却若无其事地继续说着,悠闲地完成自己的对话。“车子快没油了,去加个油吧。”才华加的爸爸说着在柯曲桥桥头将车头转向了加油站。车子在一个油柜前停下,加油的人很多,穿着橙色制服的员工还来不及招呼我们的车。前面停着一辆白色的汽车,从那辆车里走下来一位僧人,他下了车,背对着汽车,看着对面的山,双手叉腰伸展了一下身体,转过头来。“是昂庆尼玛哥哥!”我忍不住兴奋地嚷了出来,跳下车跑了过去。才华加的父亲也下车过来打招呼,原来他们都认识。昂庆尼玛哥哥说他刚好要回家,太好了!我就可以坐着他的车回去,如果在路上和他协商好,我留宿在才华加家一晚的事情就不会暴露了。才华加的爸爸帮我把装有衣物的大行李搬进了昂庆尼玛哥哥的车里,我抱着我的书包,跟才华加的爸爸道了别就上了昂庆尼玛哥哥的车,上了车以后才发现,插在侧面网兜里的高级宾馆的牙刷不见了。但是这都不重要了,我把书包扔向了后座,心情舒畅极了。昂庆尼玛哥哥大大的眼睛、突出的眼珠,和他向上翘起的八字胡在这会儿显得格外可爱。车上放着昂仁叔叔生前录制的史诗说唱的录音,我一听就知道是他,我还知道正在播放的是《格萨尔聚福经》。“今天怎么不放弹唱版的《莲师遗教》呢?”我问道,“上次咱们去狮龙宫殿朝拜的路上你不是一直在放吗?那个多精彩啊!”“你们在学校教授这些东西吗?”昂庆尼玛哥哥问道。“不教,我们只教课文和语法。”我立马答道。“你怎么在赞科的车上?”昂庆尼玛哥哥突然问。我这时才想起来,上衣的右手口袋里还有一张用洁白哈达裹着的百元大钞。我顿了顿,开始向昂庆尼玛哥哥述说整个事情的过程。
  昂庆尼玛
  早上刚念完晨诵,做完功课,手机便响了。电话那头是旦扎哥哥低沉的声音,“在哪儿呢,昂尼玛?”我的亲人都把我四个字的名字简化成三个字来叫,以此为昵称。“我在州上,哥哥。”我回答。大恩上师南卡多杰,也是我的叔叔圆寂后的这几年,我每年在白玉寺,我们曾经的家里闭关六个月。每年喧闹的虫草采挖季节结束后我就出山,奔波于寺院和果洛各县之间。上师生前在果洛各地有众多信徒,那些虔诚的信徒自发筹集资金,在上师曾经传法的各个地方修建纪念上师的经轮殿,而这些佛殿建设的施工和督促任务便理所当然地落在了我的肩上。当初为了便于前往各地传法,我和上师想法买了一辆汽车。我曾经开着这辆车,载着上师赴各地传法。我在州府大武验收刚刚竣工的经轮殿,在这里逗留了两天,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正在计划动身前往达日县一家上师曾经传法的养老院,看望那里的老人。
  “是这样的,仁尼想要还俗,昨天从那边回来了。想问问你怎么办,或者你来劝劝他。”哥哥接着说。“你是孩子的父亲,主要还是你自己看。这样吧,我今天回来一趟,咱们再商量一下吧。”挂了电话,我就准备动身出发了。我驾驶着汽车向家的方向走去。很小的时候我便跟了南卡多杰上师,他是我的叔叔,我跟他来到白玉寺,跟着他学习念诵经文,到后来学习实修打坐,再后来我成了他的“管家”,在他年迈和病重的时候陪在他的身边照顾他。我有两个家,一个是白玉寺,一个是盖齐谷口的哥哥家。哥哥的孩子们都管我叫哥哥,那个世俗的家总能给我不一样的温暖,尤其是在上师去世,我真正地变成一个孤儿以后。
  对仁尼的决定,我有点惋惜。他或许可以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修行人。但既然他这么决定了,那这可能就是他业力所致的命运吧。他既然已经萌生了这种念头,我还能怎么劝他呢?不知道更旦的学习情况怎么样了,他是个善良的孩子,热心又懂事,如果他能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干部的话,哥哥两口子年老以后也算是有个依靠了。他最近好像总是被请去表演史诗说唱,希望不要影响了他的学习。嫂子的肠胃不好,上次从卡洛医生那儿开了药,也不知道她有没有按时服用。哥哥的手机好像坏了,总是打不通,是不是应该想办法给他买个新手机,这样我们联系起来也方便。正想着,车里播放的《莲师遗教》也结束了,汽车绕过一个山脚,我便抵达了甘德县城,这时才发现忘了给车子加油,我便行驶过柯曲大桥,驶入了大桥另一头的加油站。
  在加油站我碰巧遇上了刚刚放了暑假的更旦,他本来是在赞科的车上,知道我也要回家后,便兴高采烈地上了我的车。他好像有什么心事,在回家的路上总是故意找些话说,直到我问他为什么在赞科的车上,他便把放假后没有回家,留宿在赞科家玩电脑到深夜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我,并央求我替他保密。
  “我离开他家时,赞科叔叔给了我一百块钱。”更旦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条卷起的白色哈达,哈达中间一张红色百元钞票的一头露了出来。“这钱该怎么办呢?拿了别人给的钱是应该交给父母的,但是如果交了,我昨晚留宿别人家的事情父母就知道了。要不这钱你拿去放生吧,你们不是经常放生吗?或者拿去供养给寺院,怎样都行,反正不能让父母知道。”更旦认真地说着,瞪大了眼盯着我,又时不时望向路的前方,仿佛急着在到家之前解决掉这一棘手的问题。“你说怎么办呢?”我笑着回答。“你要骗人,还要拉上我陪你一起打诳语?”我开玩笑地说。“不是,求你了哥哥,怎么办呢?”更旦苦苦地央求着。“这样吧。”我说,“你把上次在县上演出时唱的史诗桥段在这里一模一样地表演一下,我就告诉你怎么办。”“好!”更旦立马回答,说着便挺直了腰,清了清嗓子,开始演唱。
  汽车在凹凸不平的路上摇摇晃晃地前进着,不远处就是盖齐谷口,虽然看不见屋子,但是炊烟笔直地挂在天空之中,我们马上就要到家了。我調低了汽车音响的声音,但是昂仁叔叔的声音还是洪亮清脆地环绕在车子里,而更旦似乎对这一切一点都不在乎,他瞪大了双眼,左手叉腰,右手随着韵调在胸前晃来晃去,认真地唱着……
  作者简介:华桑诺吾,1991年生,果洛甘德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现供职于果洛州民宗委。
其他文献
春风  春天就在这里  却嗅不出春的味道  花也不见红  柳也不见绿  杨树们在料峭春寒中瑟缩  白雪依旧遮盖山峦  幸好春风总是关情  扮作春的使者  矜持着冬的冷峻  还是那样凛冽  还是那样奔放  如同怀春的情人  羞涩得不肯献出春的初吻  却萌动着春的豪情  正在吹开封冻的大地  在不久的某一天  人们将要播下收获的种子  冰雪一夕消融  迎春花盛开五颜六色  丁香花绽放嫩绿枝丫  草长莺
期刊
中年的雪  1  去年上墳  妻对岳父说  您在那边  安安心心的  我也在心里  默默念叨  今年上坟  妻没说这句话  我也在心里  用涂改液  抹去了这句  没有说出的话  2  少年至今  写雪  中年之雪  越来越少  两月未写诗了  雪静静燃烧  “雾霾里,诗歌浮现”  我今年的诗句  国家级贫困县  仅仅电视  见过雾霾  3  伸懒腰的雪  蓦然落地  要迟到了  出租车寥寥  斜
期刊
花期  你无固定的花期,一年四季都是你的花期。所以,你愿意在什么时候开放,就在什么时候开放,没有什么限制你的自由。  但你并不因此放纵自己,失去节制。唯其如此,你才在心里显得更加芬芳艳丽,珍贵无比。  我知道,你只为真诚而含苞吐蕊,你只为善良而展瓣竞放,你只为美好的心灵而奉献自己的幽香。  如果有幸目睹你的芳容,我对你将会倾心相爱。当你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可会把自己的花期从此固定下来么?  倾斜
期刊
北边  今天,我在北边  北边无关方位,只是  我的感觉,感觉带我走  感觉还告诉我,我  不是唯一在北边的人  还有许多人在北边  在湿地公园那边  耕田,种菜,闲逛  有的干脆坐在墙根晒太阳  还有一些人在更北边  应该已经到了昌平地界  或者怀柔,甚至河北  那些人此刻做什么  我感觉他们什么也没有做  只是背靠着树长时间接吻  我爱的事物  我爱屋前屋后随意长出的野草  品种繁多,有的挺拔
期刊
今年春季的一天,我们兄妹四人在村子里的哥哥家聚了一次。之前,哥哥一直打电话叫我们去坐坐,他说:“县上已经整体规划村子了,我的庄廓在拆迁范围内,你们再不来,恐怕老庄廓里坐的机会永远没有啦!”  于是,我们十几个人选了一个周日,去了。  庭院里梨花泛白,暗香浮动;树下的菜畦里绿意盎然,韭菜、萝卜、小油菜们竞相探头沐浴暖暖春光;几只鸡无所事事地在菜畦边散步游荡,仿佛我们的造访丝毫没有引发它们的兴致…… 
期刊
1   沙狐、狼、黄羚、野驴、猎隼、大鵟、斑头雁、野牦牛栖息的这片土地,5月的天空还下扑簌簌的雪粒,不一会儿,整个大地披上了银的雪衣,路更加难以辨认,车胎印迹仿佛从无路处开出一条路来,车窗外高山草甸的风尘挟裹着雪粒,打在窗玻璃上弄出斑驳的泥水滴印迹,但车窗外的雪还远远没打算变成雨水。颠踬中继续走,高寒草甸如山上起包的烫伤泡,但你不可能把它用针挑开,挤压出里面的血水,只能一颠一颠经历它,一波波如浪的
期刊
一  文学有时候像个媒婆,把原本不认识或不相干的人(哪怕是千里之外的人)撮合到一起,成为了志同道合的同行和朋友,这就是文学的魅力和强大功能。我和立新的相识并成为莫逆之交,就是文学这个媒婆促成了我们之间的“姻缘”。  上世纪80年代末,我从遥远的青南草原深处的果洛调到在海南的一所省属高校工作。对于一个作家来说,离开了原有熟悉的文学环境,得融入新的文学环境,交往结识新的文学朋友,这是文学人的生存之道,
期刊
一、宇 向   宇向打了个比方,说,她掀开了那块石头,下面的小虫子拼命逃跑,是的,它们需要黑,却猝遇了强烈的光线。光线如错爱。当父亲把6岁的宇向从乡下带进城里,她也失掉了小虫子之黑,在某种“暴露”里面展开了“并不健康的成长”。绘画,写诗,既是此种成长的成果和后果,也是从光线开始逃跑的路线。宇向,小虫子,谁的运气更好一点点呢?如果是宇向,她就不会绘画,更不会写诗。以是故,可以这样说——这样说似乎显
期刊
我的文学梦想,开始于那个青涩单纯又充满幻想的青年岁月。  《青海湖》编辑部来电邀约“本期推荐”之后,从来没有写过创作感想的我,对于其中的个人“创作谈”纳闷了几天,终不知从何起笔。在我的创作意识里,任何一个非自由流露的任务性或命令性的写作都是那么的寸步难行。越是想谈出个所以然,思想却越僵化而空无一物。于是我开始回忆自己与文学之间的缘起——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我的作文《我和
期刊
阿顿·华多太:每一个写作者都经历过自己的文学启蒙和写作初衷,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当初处于什么样的生活境遇?  完么措:首先感谢你的采访!不瞒你说,我是一个自小遭受过心理伤害的人,孤苦伶仃的家庭经历过早地成为我挥之不去的阴影,就像我的影子一直如影随形,直至最后萌发成为我的文学种子。在这个种子还没有发芽之前,我曾无数次地独自一人走到村郊的隆务河畔,或者到山脚的丛林边偷偷地啜泣,向河流和树木发泄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