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形成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本文试图从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深处,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文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到学生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现代文写作,来构筑高中文言文动态的文化认同,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旨趣。
关键词:文言文 文化认同
高中文言文教学,我们更多是关注语言教学,以期达到语言上的认读目的;自从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的大讨论后,从审美的角度去研读文言文的人更多了,开始对高中文言文进行文学上的欣赏。对高中文言文文化认同的深层次研究,却少有人提及。高中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处于一个高度成长的成熟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甄别中形成,所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形成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旨趣,而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
一、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浸润:体验一种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快乐
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因此对作品情感的探究,是教育本身的要求,是教育本质的回归。社会的演进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作为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却有着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引导人,引导人的灵魂、精神达到真实的境界。
文言作品中众多仁人志士的思想情感、人物心灵的描写恰好为学生了解自己提供了最好的参照物,使他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情感来审视自己的情感,通过人物的品格来审视自己的品格,借助书中人物发现自己身上从未被发现的东西,了解过去从未被了解的真实,达到对自身的真正理解。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之宫,具有无穷的诱人魅力,古文更是情感的艺术。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所说的“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褒扬、或谴责、或激情澎湃、或平静沉缓……无不流淌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文言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和人生的广阔天地,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透过对文言经典的解读,学生得以深刻而细致地理解人的心灵、情感和思想,饱览灵魂的丰富多彩,领略生命的万千风情,去最大限度地认识人、理解人。文言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别人的灵魂,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照出学生自己的灵魂。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一种强烈地想认识自我的愿望,但是,由于他们人生阅历的有限、思考能力的稚嫩,很难实现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种对“卑琐、势利、狭窄”的自责心理,就是读者在接受了屈原、陶渊明、李白的高尚、淡泊、豁达之后的反观效应。这种反观效应必将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格构成,使他们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体验一种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快乐。我们套用明代学者钟惺在《诗论》中的话,“古文,活物也”。③它不是字,不是词,而是作者用字组成的生命。她明眸皓齿,白皙的皮肤下流淌着鲜红的热血,强健的筋骨外是丰满的血肉,时而怒目金刚,时而顾盼生姿,时而双眉紧蹙,时而笑逐颜开,因此在教学这些优秀的文言作品时,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触摸作者的情感脉搏,着重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磨砺学生粗糙的心,使他们变得更细腻,真正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
二、文言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
文言文是古人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文言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经典文言文的选读,能够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品味这样的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古人的情感,也能引导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历史,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认识古代社会,从而感受古人美的语言、美的人格、美的艺术、美的文化。实际上,文言文教学就是将经典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为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深处,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转化为品味、感受美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发展其审美能力,达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的目的。
文言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的优秀文化,要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这是教学文言文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中国古典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它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和文化之根。于漪老师指出:“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训练,就会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它的生命力才会闪耀光彩,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哺育。”④
教学中如果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那么就能赋予每一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必然能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荡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⑤正是希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人是在文化中形成自己的本质和本性的。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接受千万祖先的思想与情感的果实,使得他们与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感。教学本身就是教师文化修养的展现,人格人品的折射。
三、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授: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我们的现代文写作
我们的祖先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化,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我们的现代文写作,则是语文老师的责任。
古人反对作文生搬硬套,言之无物,无病呻吟。钟嵘在《诗品》中指出五言诗的产生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⑥诗歌的产生是人们的性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召和激动而写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指出:建安文学“雅好慷慨”,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世积乱离,战乱不已,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便是诗”。伟大诗人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的作品、无不反映出这种创作思想。另外散文著作从司马迁“发愤著书”到欧阳修的“文穷后工”及韩愈的“不平则鸣”都可以证明古人“有感而发”的创作思想。
“有感而发”,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表征。
所感者,脱离不了作者所在的社会现实,因此文言文中的优秀作品,大多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曹王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⑦将作文与治国大业相联系。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鲜明地提出作品涉足现实,反映社会现象这一重大主题。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此类文章为数不少。如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人民反抗精神的作品《伐檀》、《硕鼠》、《窦娥冤》等;表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指南录后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表现勤学刻苦,逆境成才的《黄生借书说》、《送东阳马生序》等。特别是国破家亡、人民饱经战乱或异族压迫时,作品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大放异彩,成为永照千古的不朽篇章。即使在屈原的浪漫主义作品中,也处处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因此大量阅读文言文作品,在阅读中更深地体会古人的创作思想,学习古人立足现实,确立重大主题的创作原则,才能写出较高档次、积极向上的现代文作品。■
注释:
①张斌,男,1979年生,湖北恩施人,现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党政研究室科员,原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苏州大学2008级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员。
②③⑥⑦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④于漪.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文言文 文化认同
高中文言文教学,我们更多是关注语言教学,以期达到语言上的认读目的;自从进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困境和出路的大讨论后,从审美的角度去研读文言文的人更多了,开始对高中文言文进行文学上的欣赏。对高中文言文文化认同的深层次研究,却少有人提及。高中学生,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智,都处于一个高度成长的成熟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甄别中形成,所以,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形成学生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旨趣,而学习文言文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熏陶的过程。
一、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浸润:体验一种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快乐
教育的本质是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学习的目的,在于彰明内心美善的德性,在于使人自新,使人处于最美善的道德境界。因此对作品情感的探究,是教育本身的要求,是教育本质的回归。社会的演进变化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作为一个民族,在长期的文化积淀中,却有着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因此,学习文言文,就是引导人,引导人的灵魂、精神达到真实的境界。
文言作品中众多仁人志士的思想情感、人物心灵的描写恰好为学生了解自己提供了最好的参照物,使他们可以通过书中人物的情感来审视自己的情感,通过人物的品格来审视自己的品格,借助书中人物发现自己身上从未被发现的东西,了解过去从未被了解的真实,达到对自身的真正理解。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之宫,具有无穷的诱人魅力,古文更是情感的艺术。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所说的“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②作者的思想情感或喜悦、或忧伤、或愤怒、或思念、或褒扬、或谴责、或激情澎湃、或平静沉缓……无不流淌在作品的字里行间。
文言给中学生打开了认识人和人生的广阔天地,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审美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艺术环境。透过对文言经典的解读,学生得以深刻而细致地理解人的心灵、情感和思想,饱览灵魂的丰富多彩,领略生命的万千风情,去最大限度地认识人、理解人。文言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别人的灵魂,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照出学生自己的灵魂。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有一种强烈地想认识自我的愿望,但是,由于他们人生阅历的有限、思考能力的稚嫩,很难实现对自我的清醒认识。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这种对“卑琐、势利、狭窄”的自责心理,就是读者在接受了屈原、陶渊明、李白的高尚、淡泊、豁达之后的反观效应。这种反观效应必将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格构成,使他们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体验一种自我建构、自我实现的快乐。我们套用明代学者钟惺在《诗论》中的话,“古文,活物也”。③它不是字,不是词,而是作者用字组成的生命。她明眸皓齿,白皙的皮肤下流淌着鲜红的热血,强健的筋骨外是丰满的血肉,时而怒目金刚,时而顾盼生姿,时而双眉紧蹙,时而笑逐颜开,因此在教学这些优秀的文言作品时,要充分挖掘作品的情感因素,触摸作者的情感脉搏,着重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磨砺学生粗糙的心,使他们变得更细腻,真正起到陶冶性情的作用。
二、文言文教学的本体回归: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
文言文是古人情感的载体,古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文言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演绎。经典文言文的选读,能够让学生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崇高人格的历练。品味这样的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古人的情感,也能引导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历史,走进当时的社会生活,认识古代社会,从而感受古人美的语言、美的人格、美的艺术、美的文化。实际上,文言文教学就是将经典作品中美的语言、美的情感、美的意境对象化为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深处,自觉地感受、体味文言经典,受其熏陶和感染。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转化为品味、感受美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发展其审美能力,达到以美促教、以美育人的目的。
文言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积淀民族的优秀文化,要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而培养他们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这是教学文言文一个很重要的目的。中国古典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它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和文化之根。于漪老师指出:“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忽略了这一点,语文教学就会在有意无意间降格为技能技巧的训练,就会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宗旨。”、“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语言文字才是生动的,它的生命力才会闪耀光彩,也才能使学生得到祖国优秀文化的哺育。”④
教学中如果我们以传统文化为背景,对课文内容作适当的补充、扩展和延伸,以点带面,那么就能赋予每一篇课文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必然能点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荡漾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新课标》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⑤正是希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人是在文化中形成自己的本质和本性的。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接受千万祖先的思想与情感的果实,使得他们与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形成健康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民族情感。教学本身就是教师文化修养的展现,人格人品的折射。
三、文言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授: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我们的现代文写作
我们的祖先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它不仅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宝贵财富,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化,利用文言文深邃的语言内涵丰富我们的现代文写作,则是语文老师的责任。
古人反对作文生搬硬套,言之无物,无病呻吟。钟嵘在《诗品》中指出五言诗的产生是“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⑥诗歌的产生是人们的性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感召和激动而写出来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指出:建安文学“雅好慷慨”,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世积乱离,战乱不已,污浊黑暗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便是诗”。伟大诗人杜甫、白居易、陆游等的作品、无不反映出这种创作思想。另外散文著作从司马迁“发愤著书”到欧阳修的“文穷后工”及韩愈的“不平则鸣”都可以证明古人“有感而发”的创作思想。
“有感而发”,就是一种文化认同的表征。
所感者,脱离不了作者所在的社会现实,因此文言文中的优秀作品,大多表现出较强的思想性。曹王在《典论·论文》中说“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⑦将作文与治国大业相联系。白居易强调“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鲜明地提出作品涉足现实,反映社会现象这一重大主题。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此类文章为数不少。如揭露社会黑暗,表现人民反抗精神的作品《伐檀》、《硕鼠》、《窦娥冤》等;表现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指南录后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表现勤学刻苦,逆境成才的《黄生借书说》、《送东阳马生序》等。特别是国破家亡、人民饱经战乱或异族压迫时,作品表现出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大放异彩,成为永照千古的不朽篇章。即使在屈原的浪漫主义作品中,也处处贯穿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因此大量阅读文言文作品,在阅读中更深地体会古人的创作思想,学习古人立足现实,确立重大主题的创作原则,才能写出较高档次、积极向上的现代文作品。■
注释:
①张斌,男,1979年生,湖北恩施人,现为苏州高新区管委会党政研究室科员,原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教师,苏州大学2008级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学员。
②③⑥⑦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④于漪.站在文化的平台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