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思想品德课教与学的兴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an0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政治课教学中,教师们必须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再好好的开展快乐课堂。一、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二、转变教学方式,把枯燥的知识用感性、幽默快乐的语言表达出来。三、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需要我们不辞辛劳,细心积累,最好是随身携带素材记录本,随时准备记录有用素材。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兴趣 快乐
  静下心来,仔细地分析才发现,政治课之所以难教,不是因为政治课有多难理解或者是学生学起来有多难,准确的说应当是学生压根就对这门科目不感兴趣。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起来的”。因此我们要想在政治课上受到良好的效果,教师们必须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的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再好好的开展快乐课堂。
  与其他的科目相比而言,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两大难点:其一,一些基础的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或枯燥,与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的某些重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思想政治课。还有一些政治课教师也心灰意冷,抱着“你们不愿学,我也懒得教”的思想,照本宣科,支差应付,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作为一名年轻的女教师,我自然也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但终究还是“一定要把思想政治课教好”的意识战胜了我。我相信事在人为,唯其难教,方能见真功夫。而且我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一、转变教学方式,把枯燥的知识用感性、幽默快乐的语言表达出来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所以,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理于情,使抽象的理论闪耀出情感的色彩,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而且我始终坚持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而且,政治课本中有许多的知识点需要举例说明,才能让学生理解明白。我们在保证合适的前提下尽量选取“有趣”而能发人深省的案例显得尤为重要。往往一个有趣的案例就能引起学生强烈关注,并进行积极思考。浓厚兴趣是学生进行主动有效学习的强大动力。
  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像大姐姐一样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侃大山、说故事。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他们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有悄悄话也愿对我说,发生了争论请我评判。我的话,他们爱听,且坚信不疑。因此,老师们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臭架子,不要害怕学生“造反”,来挑战你的权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三、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体验并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1.“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不要等到上课时,临时抱佛脚去瞎编几个。每天都要上课,如何搜集这么多的“快乐”素材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多多积累。搜集素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功去做去想。比如细心留意身边或社会中的一些活生生的案例;多看一些书籍、杂志和报纸;上网浏览查阅有关资料;电视、广播等媒体上的获知等等。但一定要注意的是:“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有些老师不注意对“快乐”素材的适用性把握,全凭心血来潮,不管对本课有关还是无关,想到什么有趣都讲。结果学生是乐了个前府后仰,但却感觉与本课知识无任何关系,有点不知所谓。这样的“快乐”只会被证明是一种哗众取宠而无聊的举止。另外,一定要把握好“快乐”的度。如果“快乐”无度,不注意对“快乐”的及时引导,结果“快乐”会演变成一场灾难,导致教学失控。
  2.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快乐”神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快乐”教学。同样是《诚信做人到永远》这一课的教学,可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赵本三的著名小品《卖拐》。“快乐”的小品马上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诚信”的讨论上来。
  3.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所以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能胜任,有独创性。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这种“快乐”的激励性的评价,可以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创造天赋,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更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注意“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有时候,“快乐”的案例是举了,但老师没有加以恰当引导和延伸,结果学生乐不思学,没能及时把“快乐”转化为学习的动机。
  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而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戴静.思品课中对主体教学的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谢士民.思想品德课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J].初探学问·现代教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学习的根本.也是感知的基础.而对于政治这门学科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哲学思想的丰富多彩令人沉醉,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方方面面的交叉联系引人入胜。国际风云变换的紧张状态扣人心弦。无疑,政治课的内容是最让学生感兴趣的。但是由于教师在教授政治课时由于种种原因使学生难以成功地感知、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其成为一门比较难教也比较难学的课程。  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
期刊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和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丰富而健康的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得以高度发展和其他多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直接影响着人的学习和工作效果。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情感教育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发挥着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政治课 情感 教育  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以良好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
近些年方言电视广播节目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这一局面的出现,反映着受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反映着媒体对市场的应对,更反映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的保持与传承。本文讨论了
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现在正处在一个崭新时期的起点,资本市场正在从主要服务于国有企业转向为所有企业服务,投资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机构投资者超常规发展等转变,
摘要:网络已经走入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网络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网络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正确认识网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善于利用条件,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实效,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服务。  关键词:网络 辅导员 工作对策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传统高等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网络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大学生整体的道德素质都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道德观念淡薄、道德行为失控等现象。这就要求人们努力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促进高校德育工作顺利开展,铸就现代大学生道德品质。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大学生 道德教育  中华民族有着久远的文明史,向来以文化底蕴深厚、文明古国而著称与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道德精华,不仅能为构建现代化道德体系提
【提要】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改革中,我就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尝试。充分利用课本的活动材料,创设情境进行广泛讨论,让学生轻松地获取知识,在快乐中接受教育。经过总结,提升为理论性的文章以指导教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 讨论交流 创新意识 实践能力 轻松学习 快乐受益 不做“蜡烛”做“火种”  新修订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
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契机,完成教学预设,利用课堂生成,因势利导,思维顺延指引生成的正确方向使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和思维实际.
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健全人格的培育及其一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时期是精神疾病的多发期与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状态的不稳定性,认知结构的不完备性,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性,对家庭的依赖性和对社会的模糊性等使他们与成人相比有更多的焦虑和遭遇到更多的挫折,较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所以中学阶段是极易滋生心理异常的温床期,必须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因
期刊
从教十几年了,当班主任也有几年,常常有一些“学困生”,作为班主任,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一直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突出问题。“学困生”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拦路虎”,可以说,我们的工作一大部分是围绕着他们在运转。做好“学困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按部就班的跟着我们的学习任务“随队而行”都绝非易事,所以我只能说一些自己对于“学困生”的一些做法来和大家商讨,从而形成一个更好的转化“学困生”的氛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