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探究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k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通过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角度,提出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德育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中提出“课程思政”的理念,改变传统育人观点,围绕学生,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教育中受到广泛的重视。良好的心理健康是崇高的道德素养的基础,如何通过整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成为高校教育的关键问题。
  一、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现代高校德育工作由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四个方面构成,其中,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受到广泛的重视,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体系,因此德育实效性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大学生广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在求学、就业、生活等方面出现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的过渡时间,因此大学生容易产生一系列认知障碍、心理问题、各种压力和困扰。有研究表明,80%的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有部分学生可以运用心理调节的方法调整自我心理失衡同时帮助他人进行调节,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对促进德育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并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和学科建设,许多学生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误区。部分学生不能及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简单认为自己出了问题而无法正确对待,导致心理压力日渐积攒,最后造成了不可逆的心理疾病。教师没有将關注学生的个体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德育理念还停留在政治理论层面,心理健康教育也单纯解决心理困惑,并没有真正关注到心理健康发展的目标上。
  二、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教育为德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道德品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有健康的心智,对自己有正确的心理认识,乐观、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如果一个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无法正确认识自己与认识他人,对他进行再多道德品质的教育都无法提高其道德修养水平。正确的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德育发展方向,提供了德育的良好心理基础和保障。
  (二)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最初的德育体系只包含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三个方面,看似完整的德育框架里却存在众多的问题,缺少了心理教育的支撑,德育工作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众多挑战。传统的政治教育模式没有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产生实际的影响,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运用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也无法从根源找到心理障碍,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节,因此德育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在大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增强德育力度,拓宽德育范围,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使高校德育深入到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微观方面,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德育效果更为显著。
  三、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途径
  高校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各自不同的内涵,两者既存在区别又互相联系。将二者相融合,并不是意味着相除两种教育之间的差异,而是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全面整合,将理论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形成一个相互支撑、共同受益的德育模式。
  (一)改变传统德育模式,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无论是德育工作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对的对象都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这一群体之所以具有特殊性,是因为其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很容易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传统的德育方式采取说教的形式,用固化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标准来要求大学生。在教师的权威说教下,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方式表面上很容易形成某种行为规范,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双方平等灵活沟通的方式,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应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方式,用沟通和倾听的方式来感受学生的心理需求,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共情教育原则,是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深入对方的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和思维,并且将自己的感受代入到对方的心理活动中。将共情教育运用在德育之中,就可以更好的将教育内容内化成心理认同,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二)利用学生团体,构建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充分利用大学社团、学生会、校园网、校刊校报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一批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不单单是依靠心理咨询室,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例如,在社团活动中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活动,形成一种良性的德育方式。在学生进行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自发的获得思想和道德上的感悟。除了发挥学生组织的能动性,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心理教育:首先,在新生入学以后就进行广泛的心理普查,通过科学的心理测试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活动。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同学,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并积极提供帮助,早发现早干预。最后,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可以提供多种心理咨询途径,学生可以通过论坛、软件、邮件、信件等多种形成进行心理咨询,帮助大学生及时缓解心理矛盾、扭转认知偏差、提高心理承受能力、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结语
  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且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要做到二者的有效融合,就不能限制在几种固定的模式中,而应该随着大学生身心变化不断调整和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真正做到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符合时代的要求。
  作者简介:
  郭丽芳(1990-),女,山东威海人。当前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英语学科教学,英语语言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以真心真情入文,用心灵观察生活,涵养真情;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抒发情感;引导学生修改每一处可修改的语句。  关键词:真情实感;观察;自己的语言;见解  我们都知道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就读三年级的郦思哲写了一篇文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持续下降,因而国家越来越对于中学生的体质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分析体质健康的意义的目的就是在于了解中学生体质发展现状以及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旨在更好的帮助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发展,为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全面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中学生;研究;体质健康测试  一、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概述  (一)体质的概念  体质是指人体的质量,它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
期刊
摘 要:随着初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考数学试题呈现出了新的变化,特别是以考查学生数学素养为出发点,试题在新颖性、灵活性、实用性等方面愈加明显,这意味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本着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新要求,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中考命题趋势;学生;思维能力  数学学科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三大主科之一,在中考备考方面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对象。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
期刊
摘 要:游戏作为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途径,对幼儿教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游戏作为幼儿园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形态,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教师对角色游戏的规范指导可以使游戏的教育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有效的指导策略对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幼儿游戏;指导策略  观察时间:2019年4月15日  观察地点:大三班教室  观察对象:俊杰、佳乐  活动背景:  《三色
期刊
摘 要:抗联歌曲作为引导受奴役的东北民众进行不屈战斗的号角,不仅在战争年代对宣传团结抗日主张、鼓舞士气、瓦解敌人斗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抗联歌曲进行研究,通过对抗联歌曲的内涵、内容方面进行深入挖掘、研究,充分的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精髓,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涵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充分继承、弘扬、升华。 
期刊
摘 要:职校生由于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对数学课缺少兴趣,尤其是数学复习课。常规的数学复习课已经不能满足职校生的发展要求。因此,在职校数学复习课上,教师应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复习课的乐趣所在。  关键词:职校数学;复习课;现状;改进措施  在职校数学教学中,复习课对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系统掌握数学知识点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
期刊
摘 要:军民融合式培养模式是院校发展的新模式,其中背景专业面临支撑作用不强、内容照搬地方大学、要素缺乏整合等问题,因此教学面临转型,本文提出转型要做到加强理念先行、走特色创新之路、做好由点到面的转型。  关键词:军民融合;院校;背景专业;教学转型  随着军民融合作为一项战略提出,院校军民融合的步伐也逐步提速。融合式培养模式下的背景专业课程如何进行军民融合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院校
期刊
摘 要:区域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或小组性操作的活动。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它以其独特的“自由、自主、宽松、愉快”的活动形式深受幼儿的欢迎,为幼儿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活动的表现机会,最适合让幼儿進行个性化的学习,从中凸显其优势智能本文就如何真正地从幼儿的内心需求出发创设与开展区域活动进行讨论,以期对幼儿的终身学习、身心
期刊
摘 要:民间体育游戏富有娱乐性、趣味性,操作方便简单,游戏中的儿歌朗朗上口,边念边玩,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孩子们在茶余饭后、在生活的小区、在野外的郊游,人数不限,没有任何道具的情况下,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都能玩的开心。民间体育游戏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可以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不断改编游戏规则、增设角色,让游戏更符合幼儿成长的需要。怎样让幼儿参与到民间体育游戏的创新中来,我园开展了民间体育游戏的
期刊
摘 要:食育即食物教育、饮食行为教育,是反复“吃”的实践。它强化对食物、食品的认识,使食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建立科学的饮食模式,并逐渐形成健康饮食观和世界观,达到以食养德的目的。  关键词:食育;幼儿;游戏;生活  食育游戏化生活化在幼儿园的开展与实施。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幼儿园教学工作中要把”生活即教育”,“做人,做健康人,做幸福的健康人”的教育理念要渗透各个领域。幼儿园的营养膳食和教育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