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并形成学科素养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yyo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直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被“教”与“考”极度不匹配的情况所困扰。笔者通过分析一份小学六年级英语质量检测试题试,对如何通过试题命制推动和优化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最终将知识转变为能力并形成学科素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试题;主题意义;能力;素养
  一直以来,我们在教学中常常会被“教要这样教,考却是那样考”——“教”与“考”极度不匹配的情况所困扰。目前,小学英语的绝大部分检测题只是各种语法知识的简单拼凑、各种考点的机械堆砌。久而久之,“教”偏离大纲,为“考”而教,我们的学生也成为了只会“考”的机器,学到的仅仅只是知识,而非能力的提升,更无从谈英语素养的养成了。2020年7月23日,河源市市直小学六年级质量检测如期而至。看着手中的这份小学六年级英语质量检测试题,不禁感叹——通过试题命制推动和优化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时代即将开启。为何如是说?请跟随笔者一起来看看这份测试题呈现的三大特点:
  1.体现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整份试卷围绕一个特定主题下的相关话题设计相应的语言实践活动。本卷的主题是Ann去北京看望她的笔友Lily,而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十件事情就是题目中的十道题,每一道题都有相应的语境导语。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听、写任务,实现对主题意义的理解,进而考察学生在语境中恰当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如,听力部分第四题“听录音判断对错”的情境导语是这样的:Ann is visiting Lily’s school. They are in the school history exhibition room(校史室).Lily is introducing her school to Ann.情境导语的设置有助于迅速激活学生的元认知并利于学生恰当运用语言知识去解决问题。
  2.体现用英语做事情。试题听力部分4大题、笔试6大题合计10题,均是围绕统一主题语境下所要做的相关的10件事情,分别是:Ann在Lily家里进行自我介绍;Ann谈论她在北京的计划;Ann跟Lily的家人聊天;Lily在学校校史室里向Ann介绍她的学校;Ann和Lily玩猜谜语的游戏;Ann通过电话向Joe邀约;Ann写了一篇她在国家博物馆参观的日记;Ann写了一封邮件给她的父母;Ann、Lily和Joe参观北京动物园等,把小学阶段所有涉及到的话题全部都融进了试题里。学生既是参与考试做题,同时,也是在学习如何运用所学完整地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为此也是考察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3.体现知识、能力到素养的转化。试题的命制既涵括了PEP教材小学阶段主要话题、知识点的考察,又体现统一大主题下相关联性事件的问题理解、分析与解决,同时彰显不同生活情境下語言与非语言交际行为、意图的合理表达。让学生通过做题,不仅学会怎么做好一件事情,而且还懂得如何让事情做得恰当、有价值、有意义。
  本次试题既注重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又注重语言应用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综合考察。这样的命题方式与内容设计,有利于推动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英语活动观。可见,一份好的测试命题对教学行为能起到正向反拨作用。那么,如何结合此次质量检测的目标和导向,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引下,紧紧围绕“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内化为素养”这一教育目标,深入开展好教研教学实践工作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要更新理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调整教学思路和步伐,实施有效教学。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把教学视为学生通过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意义的建构者。同时还要改变教师单向传递知识的教学行为,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教师改变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语篇设计具有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特点的语言学习活动,更好地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为一体的活动,发展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促进思维品质与人文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内化为素养”这一教育目标。
  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命题研究实践,在“既注重知识考察,又注重能力与素养考察”的测试命题理念指引下,做好各年段各类测试的命题研究与命制工作,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考一致。试题命制绝不只是专家的事,也是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功,加强命题研究,提高命题水平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学校教育中,考试与教学是相对应的。我们无法考究“考”与“教”谁服从谁,但是如果“考”得高质,“研”得深入,“教”与“学”又岂会弱?
  参考文献:
  [1]李彦子.浅谈小学英语课堂变革[J].亚太教育,2016(1):40.
  [2]赵玉鑫.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8):108.
  [3]朱梅.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英语广场,2016(7):161-162.
其他文献
【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的学习重点,是为阅读和写作打下牢固根基的保障。识字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学习、探索和总结识字方法,发现汉字的规律,在生活中学以致用,并且不断巩固复习,还要引导学生发现汉字中蕴含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从而热爱语文、热爱生活,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笔者结合平时识字教学上常用的一些方法和经验,谈谈如何进行识字教学和生字复习。 
【摘要】有很多学生不喜欢甚至惧怕写作文,这是语文老师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从被动转为主动呢?笔者通过结合新教材的特点对课题“生活微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研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利用微训练为学生搭建习作进步的阶梯,通过一系列符合学生特点的训练与言语习得方法的指导去为学生打开一扇“善思乐写”之门。  【关键词】微习教学;低中高年段;言语习得;策略探析  一、认清现状,勤找对策  习作
【摘要】图可以作为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通过它能够将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其在生物教学中具有多方面应用,如,概念图、过程图等。本文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验,就对概念图、过程图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及作用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生物教学;概念图;过程图  生命系统是非常复杂的 ,生物内容概念繁多、过程复杂,微观至分子,宏观及生态。高中生物教材为了能直观形象地描述生命现象、生理过程,课本通过很多的图来
【摘要】主题班会指的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而开展的班会课,是班主任利用班集体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台。一节成功的班会课必须具备三大要素:鲜明的教育性、独特的形式、显著的教育效果。而独特的形式是激发学生们主动参与班会活动的必备因素。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创新精神,敢于探索,勇于尝试,发掘一些别样的形式,使学生们爱上班会课,并从中获益。  【关键词】主题班会;形式;创新;独特;探索  
【摘要】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家校共育是教育昌盛的重要途径。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部门应同泽同袍,直面新时代家校共育的痛点问题,梳理新时代下家校共育的成功举措和实践经验,不断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路径,努力促成良性、健全的家校共育机制的建立,以此推动学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推动新时代教育的繁荣昌盛。  【关键词】家校共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育人观  家校共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从学校诞生之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案例,从教学语言这个角度,阐明了打造魅力课堂先从精练语言开始,提出了“语言简练、指令清晰”“语言准确,表述规范”“语言亲切,情感投入”“语言生动,灵感闪烁”四种化学语言观,同时也提出相应的四种化学课堂观,即简约课堂、严谨课堂、轻松课堂、魅力课堂,是对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的理解和发扬。  【关键词】魅力课堂;化学语言;规范;简练   课堂教学是沟通
【摘要】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积极进行自我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独自学习;自主探究;数学课堂  新的课程需要新的课堂,新的课堂需要新的课程。为了大力推进新课程,高州市进行了课堂改革,并在全市实施“学导式学习化课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学习型学习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对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后进行指导,因此,学生自学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课堂教学成功
新时代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生思政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中职生有新特征,他们从结束九年义务教育到进入职业教育的新阶段,入学之时正是重要的教育契机。中职新生入学教育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符合他们实际需要和心理成长规律的教育活动,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好“入学第一课”。  一、改变观念,立德树人不忘初心使命——从“以学校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数学教学过程中,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读本,如何围绕这一读本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施学生由“学会了”到“会学了”的转变,是当前数学教师的主要教改方向。下面主要谈谈学生在学习数学课本过程中的首要环节——预习阶段如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一、预习阶段的目标  课前预习是教学全过程的首要环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后教的知识都要根据先教的知识,即理解新知识需要旧知识作基础。”预习可以使自己发现旧
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建设“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构建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阅读体系,并在这方面要求凸显特色,以更好地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倡议,达到课内外阅读总量400万字的要求。著名作家曹文轩说:“一个孩子必须阅读规模较大的作品,隨着年龄的增长,越是如此。”因此,在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