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河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T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想写写家乡的那条河,可一直无头绪,又感觉无从写起,因为这条河早已消失在乡人的视线里,甚或人们早已淡忘。正因此,我才要写写这条河,因为它已成为我对家乡永恒的记忆。一想起家乡,那条河便在我的脑海里浮荡,久久不能忘怀,它带给我太多的欢乐和欣喜,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欢乐、充满田园气息的童年。“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等诗意如在眼前。河流成了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家乡的河早已干枯,只留下深深的河沟和凌乱的蒿草以及毫无规则可言但又充满诗意的鹅卵石,看到这些,总让人充满遐想。每每回乡总要踏上这条小河,虽不曾见到流水,但流水已在我脑中扎根,儿时的河流总会浮现在眼前。青的山,绿的庄稼,清澈的河,开满山野的诸多花……大自然以它独特的美装点着自己,从不曾想要回报,用它的美给人类万物带来了希望和欢乐,让人陶醉,让人流连,让人充满幸福和愉悦。走在河道上,想起儿时过河时湿透裤腿的样子,想起儿时不小心掉入河中的窘境,想起儿时摘几个桃子扔在河里顺流而下自己去追逐的快乐,想起儿时在河里捉小鱼的故事……除了欢乐,还是欢乐,除了无忧还是无忧,除了幸福还是幸福。家乡的河,是我童年的梦,是我童年的希望,更是我一生的守护。
  卷起裤管,在清澈的河水中感受河水的亲和力,那沁入肌肤的凉时刻刺激着你麻痹的神经,让你头脑保持永远的清醒,时刻去提醒自己要像河流一样永远向前,生生不息地去奋斗,去实现充满希望的人生梦想。曾好几次在小河中行走滑倒,衣服顿时全湿透,特别是夏天,感觉完全是一个透明人儿,还不时会猛地在河里喝几口河水,那真叫呛个够啊!发生在河里的故事很多,但每个故事都会让你感到亲切,感到真实。最喜三五童儿携手渡河,在河中嬉戏,在河中追逐鱼虾,那份快乐,那份无忧,那份天真,成为了我们一生无尽的思念与遐想……
  在我十岁左右,不知什么原因,村里的河水一下子干涸了,临近几个村子的小溪也销声匿迹,只留下下游的台北和台南两个村庄仍有小河。河流在我们村庄成为了遥远的记忆,那份失落,那份无奈,那份迷茫,那份焦灼,那份刻在心里深深的痛,一直到今天我都无法释怀。那时候的我们盼啊盼啊,什么时候村子也能像下游那几个村子再有河流、再有山泉啊?这一梦就是二十多年啊!
  记得没河流的时候,村子在一段时间也一度缺水,村里的人们不得不靠村西和村北的两口水井度日,饮用水成为了村子里的难题,慢慢的,附近几个村庄也相继缺水,越来越多的邻村人也来村子挑水,那份辛苦,那份无奈,那份折磨,让村里人在一段时间痛苦迷茫,想想过去有河流的日子,脸上满是苦涩。慢慢地,仅有的两口水井也枯干了,人们变得绝望了。吃水基本要靠雨水了。记得当时,有一部分有点文化的人说这可能是上游的村子在开矿,把水线崩断了,让水改道了,流不到我们村子了;也有人说是村里人不懂得珍惜水,肆意浪费,玉皇大帝降罪村民,让龙王不得施水给村里人……等等,一时间,科学的、迷信的、愚昧的想法充斥人们的头脑。那时候,改革开放刚不久,我们村庄仍然处于刚度过温饱期,思想封闭、视野狭窄,不知道用科学的思想去想问题。村子里还一度举行了好几次求雨活动。说是有狐狸精进入水井作妖使坏,使得水井干涸,如果派一勇敢青年下井捉妖定能驱除妖魔;同时积极焚香祷告求得龙王降雨,一旦龙王高兴,打几个喷嚏,就能解决缺水的问题。我怎么感觉像《西游记》里龙王的故事,一段时间这种思想一度笼罩着村民,村中我一表舅就因此下井求雨而摔断一条腿,遗恨终身……
  大自然的无情捉弄了无知的村民,生存的艰难也磨砺着寻找希望的村民。没有水的日子很苦很涩,没有水的日子异常艰难。村里的大人把挑水、拉水作为每天的第一大事,村里的孩子也过早地懂得了人间的辛酸,小小年纪就做起了挑水的重担,无论男女老少,水成了村民谈论的首要话题。还记得我上初中时候,每逢周末回家,第一件事便是去村边的老井挑水。那时候,通往水井的路上就像赶集一样,农人络绎不绝。到了水井边,往往要等上半个小时才能轮到我用辘轳井提水。那时候,如果遇上年长的大伯大叔,他们会帮我提上水;如果遇上大妈大婶,我们几个小伙子也会帮他们提上水。这一幕幕,让我想起了当时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辘轳女人和井》以及人们爱唱的《命运不是辘轳》那首老歌。缺水的生活充满了诸多苦涩和无奈,但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淳朴的甜蜜。那时的生活,充满了诗意,特别是青少年的我们,充满了对美好幸福明天的渴望。用今天的话来说:生活真的不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在村中父老乡亲的脸上,我能看到土地的金黄,也能感到大地的沧桑;在村中父老乡亲的身上,我能感受到他们生命的坚强,也能体味他们对生活的希望;在村中父老乡亲的脚上,我能感知他们丈量黄土的力量,也能理解他们的责任与担当。这一条河,承载着家乡父老的生命和希望,承载着在外漂泊的家乡游子的梦想和归宿,承载着农村与城市交汇的亲情纽带。
  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家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着改革的东风,搭载着康养的快车,家乡飞速地发展着。今天的家乡,山更绿,水更清,小河蜿蜒如玉带,大湖碧波荡漾似明镜,农人笑脸喜迎八方客,暖意融融幸福无边。河流传递着幸福的声音,梦想呼唤着乡人前行。奮斗吧!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前行吧!前行的脚步更坚定;努力吧!努力的生命更有价值。
  想起作家聂还贵先生的一句话:“当河流成为传说,人类距离挽歌还有多远。”我相信,家乡的河流永不会干涸,家乡的河流永不会中断,因为那里有肥沃的土地,那里有淳朴的乡人,那里有我们美好的梦想。
  记忆中的河,留给我们的是对生命的珍惜,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对美好梦想的执着。而记忆中的那条河在经历了千万磨难后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现实,又深深流淌在我们每个乡人的心田,在我们的心里刻下了永久的幸福的烙印。
  记忆中的那条河,不就是现在这条河吗?现在的这条河,不就是给我们留下刻骨记忆的那条河吗?我爱这条河,因为她是我们家乡的母亲河。
  选自《同煤日报》
其他文献
自古而今,从今而后,无论何年何月,就像“瓜儿离不开秧”那样,人是永远都无法脱离树而存活的。人即使抛却豪车华屋,放弃电脑手机,都不能别离于树。人对树的依赖,仿佛鱼之于水,一经缺失,必有生存之忧和健康之患。春天,树像热情奔放的少男少女,用满树的繁花,给人以养眼的同时,也给人营造出优美的环境;夏天,树像宽厚的父亲,用蓬勃的枝叶,守护着一抹荫凉,给那些被阳光晒得无处躲避的行路者,以喘息的场地;秋天,树像慈
很多人很急,不愿等待。而人从出生就开始等长大、等成人,等爱情、等结婚,等工作、等升职,等机遇、等成功,处处需要等待。  可是,几乎人人都讨厌等待,习惯了快马加鞭、夜以继日,分秒必争、你追我赶,高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总以为等待只会白了少年头。可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最后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这两个词中:等待和希望……”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等待是一个必需的
最近因工作与一位前同事见面,算下来几近失联。他这个人比较情绪化,有时好好的,有时脸拉得老长,特别是有一次做活动他见到我像不认识一样。还有一次他打电话跟我解释一件事说了很久很久,怎么劝他都觉得委屈一直讲一直讲。总之我不太喜欢他的性格,渐渐地就不来往了。奇怪的是这次因为工作的关系要找他,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突然觉得这个人还是蛮多优点的,特别是对我的许多关照,每一件具体的事都历历在目。反而自省为什么完全
孔子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是一个人说话,不说则已,一说就能说到点子上,切中要害。这就是说话的水平。言必有中,要有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考。一个收藏迷拿出一块和田玉石给收藏大家马未都鉴赏,嘴里不无遗憾地说:“这块玉石,一端有裂纹,另一端有些杂质,不然的话,就是上乘之物了。”马未都端详一番后说:“这块玉石的中间段非常完美啊,可是你却不在意,偏偏关注两端的那些瑕疵,怎么能不遗憾呢?其实你把玉石的
我一个人静静地站在河畔,看夕阳从天际慢慢滑过对面山头、滑过树梢、滑过不远处的断桥……表面的平静无法掩藏内心的汹涌澎湃。近段时间心绪颇不宁静,单位面临公办与民办彻底分开的改制,不上不下的位置、不老不少的年龄,家里有几位老人和一个正在上学的孩子的负担,担心内卷太甚又不敢躺平我该何去何从?   知了猴!无意间转身,我的眼神一下被黏住了。粗糙的柳树干上,一只知了猴正缓缓地朝上爬着,爬得艰难却又从容,就那
大多数的时候,田野是安静的,但它一旦浪起来,是真浪。  最浪的是麦子。麦子还是青苗的时候,青涩、嫩绿、羞答答的样子,再说,那还是冬天呢,谁傻乎乎地在寒风中浪?到了春天,麦子拔节,呼啦啦长高,像少年长出了喉结,咕噜咕噜响着青春的嘹亮气息。这时候,它就有点春心萌动了,遇着一点春风,就摇曳生姿,一棵麦子摇了,又一棵麦子摇了,千万棵麦子一起摇起来,就有了浪的样子。不过,这还不算真正的麦浪,必得到了5月,麦
我想,如果把世間花木排列为两队,那无花果应该单独为一队,其余上万种、甚至亿万种花木只能拥拥挤挤站在一个行列。或许有人质疑,让无花果独当一面,独树一帜,而让那么多花木簇拥为一队,这似乎不大合理。没有什么不合理,我列队的标准不是比枝干魁梧,不是比花朵娇艳,不是比果实硕大,而是比品格朴实。这样比较不是我故弄玄虚,是古人早有先例。阡陌山野,花木无数,君不见经常登堂入室显赫于墙壁的画幅无外四种:梅、兰、竹、
记不清是誰唱的,新疆是个好地方。直到去乌鲁木齐海关巡视,才真正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都承认新疆确实是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好地方。它无比丰富的物产、多样的地貌、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深厚灿烂的文化积淀……都让人周身发热,血液沸腾,甚至不止一次地产生类似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时的冲动——仿佛要趴在新疆的大地上亲吻她炙热的土地……从新疆回来已两个多月,脑海里还常出现阿尔泰山深处藏着的神秘喀纳斯湖。但在梦里
夜里闷热难耐,从冰箱里拿了根冰棒来吃。冰在体内消融,燥气不知不觉间退去大半,顿时感念冰雪的好。随手翻开一书,偶见“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两句,心里顿觉凉爽无比。  这两句诗出自白居易的《夜雪》。深夜里詩人从睡梦中醒来,他判断雪下大了,依据是能不时听见竹枝折断的声音。想想,院落里大雪纷飞,提升了夜的亮度。泛白的竹林里,飞鸟走兽都已睡去,而雪却慢慢地在枝叶上堆积,许多竹子弓起了身子。遥远的年代,寒冷
风有些大,无遮拦的,悠悠荡荡而过。时令是春夏之交,风里有春意,吹面只觉得熨帖。想起陶诗平畴远风、良苗怀新的意思,果然如此,一眼良苗开着新出的芍药。一时心旷神怡。  人渐渐走向花丛深处,心里漫漶出浓浓淡淡的墨色,淋漓在古旧的宣纸上,是许多写芍药的诗词歌赋,毕九歌《春农绝句》最应景:“芍药花残布谷啼,雞闲犬卧闭疏篱。老农荷锸归来晚,共说南山雨一犁。”毕九歌是明朝人,官宦之后,虽能诗,却甘当隐士,清初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