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来源 :文理导航·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r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简析
  《愚公移山》是六年制小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对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玉帝派大力士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具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本文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寓意深刻。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移山原因,移山经过,移山结果三个部分。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本设计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课程的把握和感悟,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敢于奋斗、自强不息、博大自信的民族精神。教学中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
  1.认识“霄、渤、箩”等7个生字;理解痴心妄想、风烛残年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3.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愚公与妻子、智叟的对话。
  2.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我们一起来听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听完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故事吗?(愚公移山的故事)
  愚公移山的故事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可是到今天,为什么还一直被人们传唱呢?他让人们铬记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愚公移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
  2.谁知道“愚”是什么意思?(愚蠢、蠢笨、傻)
  公又是什么意思?(对年老男子的尊称)
  愚公又是什么意思?(愚蠢的老头)课文里写的真的是一个愚蠢的老头吗?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是怎么移山的?他成功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请同学们先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用笔标出来。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同时纠正字音。
  试着用上“因为……所以……结果……”的句式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可以按移山的原因,移山的经过,移山的结果这样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精读课文,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读第一段。
  2.(出示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图片)用书上的词来说,这是两座什么样的大山?(直插云霄的大山)你认为这样的山能移走吗?说说自己的看法。
  从“直插云霄”你体会到什么?(山非常高,体会到移山困难)
  此时你就是90岁的愚公,看着大山说出你的想法。
  面对他的想法,你想说点什么吗?
  当他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家人会是什么态度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他的子孙是同意的,他的妻子有不同的看法。)你从哪看出来的,读一读。
  愚公妻子对丈夫的话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呢?(劝告,关心)
  你从愚公妻子的话中体会到了什么?(移山困难,人少、 山大,石头、土块没地方放)
  愚公的想法改变了吗,找一找。
  让学生试着读一读。分角色对话,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人物的语气。
  “这个不难”,移山真的像愚公说的那样不难吗?
  他们移山的时候遇到了哪些困难,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他们肩挑担子,手拿箩筐,往返一趟要大半年时间)
  (工具简陋、路途遥远)
  听到了愚公和他的儿孙们每天挖山不止的消息,惊动了四面八方的人。谁来帮忙了?(邻居孩子)
  只有邻居孩子一个人吗?同学们看图想象一下还有谁来了?
  刚开始是愚公一家人在山上劳动,号子声应是(嗨哟嗨哟),后来人越来越多,号子声是(嗨哟嗨哟……)。
  很多人都來帮忙,智叟也来了,智叟是什么意思?他是来做什么呢?
  愚公要移山,智叟反对移山。到底谁是谁非呢?你同意谁的观点呢,在书上划出你的理由,读给同学听一听,再与同学辩一辩。
  引导学生说出智叟的观点:移山不能成功(山那么高;风烛残年等)。
  愚公的观点:移山能成功(是的,我是老了,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了。但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有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平不了)!
  引导学生体会智叟的目光短浅,愚公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说一说从“风烛残年”“痴心妄想”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用什么语气读?(嘲讽)
  指导学生朗读愚公和智叟的话,体会他们的不同态度。
  练习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你认为智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以为是、嘲笑别人、盛气凌人)试着练习读一读。
  愚公的话共有两句,最后以感叹号结束,表现出了愚公什么样的精神?
  你现在认为愚公还愚吗?智叟还智吗?(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3.愚公移山成功了吗?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玉皇大帝派人把山移走的,说明愚公不能移山成功,你同意吗?
  想一想如果没有玉皇大帝的帮忙愚公能成功吗?
  你认为在愚公身上有一种什么精神?(锲而不舍,坚持不懈)
  4.写话练习
  当大山被移走后智叟再次见到愚公,他们会是什么表情,又会有怎样的谈话呢?练习写一写。学生练习评价写话。
  拓展延伸
  说一说你在哪些人的身上感受到了这种愚公移山的精神?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受到了哪些启示?
  (做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教师小结: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何来八年抗战的胜利;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何来三峡工程的竣工;没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何来地震后灾区的重建。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会遇到一座座阻挡你前进的大山,希望你们也能像愚公一样,下定决心,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和大家一起共勉: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其他文献
“临界生”的辅导工作问题,是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临界生”这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作用举足轻重,对于学生本人而言,意义更为重要。对于老师而言,临界生的辅导是一项极具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工作。众所周知,临界生这个特殊群体成因复杂、个体差异大、反复性强,作好辅导工作一直被视为老大难。  随着高三学习的不断深入和高考的临近,一些临界生也曾试图再做努力,但迎接他们的可能是再一次失落。一部分临界生的学习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倡导互动式学习,让“互动”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泉之水。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互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一、学生与文本互动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叶圣陶先生提倡“潜心会文本”,真正实现
期刊
【摘 要】目前的中学作文中存在着过分追求语言华美的不良倾向。作文教学要实现向学生、向生活的回归,以生活为基础,从平淡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以真情实感为基础,抒写学生的真性灵;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实现写作面的拓展;关注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扩大写作面,指导学生将课外阅读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关键词】作文写作;生活为基础 真情实感;热点问题;课外阅读  作文写作的本身就是作者咀嚼快
期刊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当一节课摆在面前时,诸多的教师在想同样的一个问题:如何把这节课程内容灌输给学生、如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何能够得到更好的反馈效果等等。然而却忽略了一个我认为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你如何开头,也就是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继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会迎刃而
期刊
【摘 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理解;信任;和谐  塑造人类的精神和铸造人的灵魂,这是时代赋予教育的重
期刊
名言名句蕴含着深邃的哲理,闪耀着理性的光辉,在议论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其作用之大,不可低估。  名言名句作为中心论点具有一矢中的的作用。在作文时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论点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往往拖沓冗赘,词不达意,但若能找到一句恰当的名言来替代,那就会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界,给人一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感受。若把名言名句作为文章的题目,往往能够开宗明义,统摄全篇。例如:章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为语文课堂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但在热闹非凡的表面景象中却出现语文教学效益低下的严重问题。因此,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既要师生交往互动起来,又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入教材,抓重点,突难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提高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从细节入手,从实际着眼,追求教学实效,是构建有效语文课堂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有效;语文课堂  在新课改形势下,许多教师都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是我国国民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是学生内在素养和外在行为表现的体现,所以初中语文教学时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既承载着教学任务,又承载着教育任务,甚至教育任务的意义要大于教学,所以一个语文老师对课堂驾驭能力的高低可以说决定了所教学生的学习素养和行为素养,是学生精神面貌的直接体现。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机智而灵活地教育学生、用精彩但不乏味的语言吸引学生、抑扬顿挫的语调和细腻情感吸
期刊
新的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体验学习的快乐,品味成功的喜悦。  一、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学习起点不同,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在小组合作时,应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小组学习的积极性呢? 
期刊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任务。这些年来,我一直有个困惑,我教过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小学时数学成绩很好,但到中学后数学成绩却直线下降。经过思索、与学生交流我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小学衔接没有搞好。下面我就中小学教学衔接来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关键  1.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  刚上初中的学生年龄不大,也就十一、二岁,升入中学后学习科目陡然增加。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