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教学中语用训练的理念呼吁我们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而文本的言语形式绝不仅仅是单指语言,还应该包括文本中的标点符号。阅读教学应放大标点符号的语用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提升。具体策略有: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紧扣形式,体悟标点符号的内在情感;开辟窗口,想象标点符号的深刻留白。
[关键词]语用训练;标点;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59-01
语文新课标首次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已开始逐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对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的体悟上。但很多教师所关注的只是文本的语言,而忽略了文本中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标点。事实上,看似普通的标点符号其实蕴藏着表达内涵、流露情感、展现留白等语用价值,理应成为语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维度。
一、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
在文本表达体系中,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相辅相成,既是作者表达情感、阐明观点的工具,也是作者理解感知、洞察文本的依据。语用训练不能忽视对标点符号的关注,而要在结合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引领学生感知标点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如《鞋匠的儿子》一文,在写林肯演讲时,有这样一处描写:“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赞叹的掌声……”文中的这一处省略号的运用可谓意味无穷,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内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研讨:“从课文的省略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在场的那个嘲笑林肯的参议员,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对林肯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从林肯与参议员两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文中的省略号进行了充分的解读:首先,从林肯的角度来看,省略号极好地展现了人物泣不成声之后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林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从参议员的角度来看,这个省略号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将参议员内心想法的变化融入其中,给予了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省略号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二、紧扣形式,体悟标点符号的内在情感
文本并非无情物,每一篇文本都是作者内心情感和价值认知的集中体现。事实上,标点符号在凸显文本情感时也有着鲜明而直接的作用。因此,语用训练时,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运用独特的标点符号,引领学生在辨析揣摩中感知其中蕴藏的丰富情感。
如在《黄河的主人》一文中,作者在岸边数着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时是这样运用标点符号的:“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若仅仅关注文字,这句话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甚至还有重复啰唆之嫌。但将其标点符号整合在一起来看,就蕴藏着丰富的价值。教师引领学生将文中的标点修改成为普通的句号、逗号,在对比的视角下,学生从文中的省略号感受到作者内心涌动的怀疑:如此小巧的羊皮筏子怎么可能坐上这么多人?有的学生从文中连续运用的顿号中读出了作者的惊讶之情:面对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份风险,作者的心就随着这些数字漸渐地提到了嗓子眼,惊讶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学生从文中的惊叹号读懂了作者的担心,最终确定是六个人,这是作者无法想象的……
正是对文本中标点符号的揣摩体悟,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惊讶与怀疑,感受到了文字符号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情感,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
三、开辟窗口,想象标点符号的深刻留白
很多文本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常常故意省略故事发展的情节,形成了文本表达的空白之处。而标点符号也可以成为文本表达的重要留白点,因而也能为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训练提供扎实有效的资源。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观察画面、联想补白的过程中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如教学《莫泊桑拜师》的第七自然段,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关注文本中连续运用的九个感叹号。学生紧扣马车经过的场景还原了当时的语境,从这九个感叹号中逐步发现豪华马车和简陋马车之间的差距,想象出不同天气下马车行走状态的不同,更结合具体路况的不同想象出马车行进过程的迥异之处……
在这九个感叹号的感知与揣摩过程中,学生逐渐打开了自己的想象意识,强化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拉近了实际认知能力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训练理念呼吁我们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而文本的言语形式绝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应该包括文本中的标点符号。阅读教学就应放大标点符号的语用价值,引领学生在深入辨析的过程中品析内涵、体悟情感、感知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语用训练;标点;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4-0059-01
语文新课标首次提出“语用”教学理念以来,阅读教学已开始逐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对文本言语形式和写作策略的体悟上。但很多教师所关注的只是文本的语言,而忽略了文本中表情达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即标点。事实上,看似普通的标点符号其实蕴藏着表达内涵、流露情感、展现留白等语用价值,理应成为语用训练中一个重要的维度。
一、结合语境,揣摩标点符号的丰富内涵
在文本表达体系中,标点符号与语言文字相辅相成,既是作者表达情感、阐明观点的工具,也是作者理解感知、洞察文本的依据。语用训练不能忽视对标点符号的关注,而要在结合具体语境的情况下,引领学生感知标点背后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如《鞋匠的儿子》一文,在写林肯演讲时,有这样一处描写:“说到这里,林肯流下了眼泪,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赞叹的掌声……”文中的这一处省略号的运用可谓意味无穷,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内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研讨:“从课文的省略号中,你读懂了什么?如果你就是在场的那个嘲笑林肯的参议员,你会想些什么?又会对林肯说些什么呢?”学生纷纷从林肯与参议员两个不同的视角出发,对文中的省略号进行了充分的解读:首先,从林肯的角度来看,省略号极好地展现了人物泣不成声之后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林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从参议员的角度来看,这个省略号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将参议员内心想法的变化融入其中,给予了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省略号引领学生真正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揣摩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到标点符号所蕴藏的丰富内涵。
二、紧扣形式,体悟标点符号的内在情感
文本并非无情物,每一篇文本都是作者内心情感和价值认知的集中体现。事实上,标点符号在凸显文本情感时也有着鲜明而直接的作用。因此,语用训练时,教师可以紧扣文本中运用独特的标点符号,引领学生在辨析揣摩中感知其中蕴藏的丰富情感。
如在《黄河的主人》一文中,作者在岸边数着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时是这样运用标点符号的:“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若仅仅关注文字,这句话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甚至还有重复啰唆之嫌。但将其标点符号整合在一起来看,就蕴藏着丰富的价值。教师引领学生将文中的标点修改成为普通的句号、逗号,在对比的视角下,学生从文中的省略号感受到作者内心涌动的怀疑:如此小巧的羊皮筏子怎么可能坐上这么多人?有的学生从文中连续运用的顿号中读出了作者的惊讶之情:面对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多一个人就意味着多一份风险,作者的心就随着这些数字漸渐地提到了嗓子眼,惊讶之情溢于言表;有的学生从文中的惊叹号读懂了作者的担心,最终确定是六个人,这是作者无法想象的……
正是对文本中标点符号的揣摩体悟,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惊讶与怀疑,感受到了文字符号背后所蕴藏的深厚情感,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
三、开辟窗口,想象标点符号的深刻留白
很多文本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为了表达效果的需要,常常故意省略故事发展的情节,形成了文本表达的空白之处。而标点符号也可以成为文本表达的重要留白点,因而也能为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训练提供扎实有效的资源。教师可以在引领学生观察画面、联想补白的过程中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如教学《莫泊桑拜师》的第七自然段,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关注文本中连续运用的九个感叹号。学生紧扣马车经过的场景还原了当时的语境,从这九个感叹号中逐步发现豪华马车和简陋马车之间的差距,想象出不同天气下马车行走状态的不同,更结合具体路况的不同想象出马车行进过程的迥异之处……
在这九个感叹号的感知与揣摩过程中,学生逐渐打开了自己的想象意识,强化了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拉近了实际认知能力和文本之间的距离。
阅读教学中的语用训练理念呼吁我们要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而文本的言语形式绝不仅仅是指语言,还应该包括文本中的标点符号。阅读教学就应放大标点符号的语用价值,引领学生在深入辨析的过程中品析内涵、体悟情感、感知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