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号嘹亮颂英魂

来源 :大众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GK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间种种事物与迹象,必有源头。这是自然规律,这是真理。
  春光明媚,群山滴翠。在距离句容市东南二十公里茅山脚下的望母山顶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前面广场中轴线上,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馆长史建和陪同我们拜谒先烈们时,点燃了一桶鞭炮,一声“轰然”炮响,一串“嘀哒”军号,顿时,眼前似乎出现了新四军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场面,那样壮观,那样激动人心……我们亲眼亲耳见证了来之前听到的“纪念碑下放鞭炮,纪念碑上响军号”的神奇传说。
  史建和馆长告诉我:新四军一位老将军前来拜祭先烈们,在“纪念碑”前听到这军号声时,非常激动,脱口而出,说,这分明是我们新四军部队的司号员小王吹的军号,很熟悉,很亲切。
  据查,这奇特现象,确是在“纪念碑”建成后出现的……有人说,这是新四军英魂显灵;有人说这是“声学”的“回声”原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这绝不是“凭空而来”的,一定有其声学原理,只是我们尚未能破解而已……等着吧,这是科学,后人一定能够研究破译的……当然,这“军号声”正好寄托了我们对先烈们的哀思,也正好激励着后来人的奋进心。
  
  先烈们安宁的灵魂家园
  
  1995年9月2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新四军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一千多人汇集到茅山镇,参加“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落成典礼。一位身患癌症的新四军老战士,被人抬上了317级台阶后,仰望着高耸入云的“纪念碑”,紧紧握住馆长史建和的手,老泪纵横,颤声说道:“谢谢你们!我原以为这辈子再也等不到这一天了……现在,纪念碑建好了,纪念馆也建成了,长眠在这里的老战友们有了归宿,我死也瞑目了……”
  在史建和的率领下,茅山不仅建起了这座36米高的“纪念碑”,而且建成了规模巨大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
  “一个好单位不是天生的,一个坏单位也不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我立志要在这个地方拼搏奋战,为茅山做出贡献。”这就是史建和的初衷、志向、目标。
  史建和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而且已经做出了惊人的成绩。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坐落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城东南的国家4A级茅山风景区内。1938年夏,陈毅、粟裕等同志率领新四军东进抗日创建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绩,教育后人,经江苏省委批准,在史建和的带领下,1985年9月建成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之后,二十多年来,不断翻建扩建,日趋完善。现在,这个纪念馆占地面积达16.3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为11000平方米,展区设有“新四军苏南抗日斗争史基本陈列”和“新四军将帅馆”、“新四军英烈馆”两个人物专题陈列,这个纪念馆的规模和陈列文物数量档次,在全国同类新四军纪念馆中名列前茅,是为佼佼者也。
  现有基本陈列展厅分为:“苏南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新四军东进北上”、“苏南根据地的艰苦坚持”、“苏南人民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五大部分。展出各种珍贵文物和历史资料4000多件。陈列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以及图表、灯箱、蜡像、雕塑等不同形式,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陈毅、粟裕、谭震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七千英烈事迹和当年千千万万抗日军民浴血战斗的悲壮场面……尤其是3.2米高气势雄伟的陈毅铜像,更是震撼参观者的心扉……
  史建和与他的同事们心里明白,走完了场馆的建设之路,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十分漫长而艰辛。
  史建和馆长深刻地认识到,一定要有丰富翔实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要有新四军在苏南抗日战场上英勇杀敌流血牺牲的7000英烈的动人事迹和遗存,以及他们的伟大精神和思想光芒,才可能建成一个有吸引力、感染力且名副其实的优秀纪念馆。
  “雄关漫道从头越”。史建和带着他的部属们,开始了长达30年的追踪搜寻新四军老将军、老战士们在茅山在江南的革命文物和战斗故事的历程。“我们四处奔走,八方求助,无论天寒地冻、盛夏酷暑、艰难曲折,痴心不改……”史建和回忆起来,仍然一脸沉重的样子,“我们没有钱,我们只有热心与笑脸……心里永远记着,我们是在为先烈英魂们做事!”
  馆长他们当了二三十年的 “文化痴子”……经过艰辛的努力,他们的执着与真诚终于感动了许多新四军老将军老战士和他们的家人们,还有各界有关人士,先后募集了几千件珍藏的革命文物和遗存。
  “只要打听到当年在茅山或江南一带战斗过的新四军老战士的消息,史馆长就会马上出发!亲自上门拜访……”纪念馆办公室主任,跟随老史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张修禄说,“史馆长常说,这些老战士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现在他们的岁数已大,时光不等人……万一去世了,记忆流失了,文物也可能流失……那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要争分夺秒……”
  有一次,史馆长和张修禄一起赶往福建收集文物……接着,又坐船辗转到大连,再到沈阳,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一口气收集到100多件革命文物。
  “想不到我这辈子还能再见到曾经战斗过的茅山来的亲人,我很高兴,现在,建了纪念馆、纪念碑,可以让先烈们英灵长存,让后人记住他们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很好,很好!”新四军老战士杨焕章一边激动地紧握着史建和的手,一边讲述着当年的老战友们的战斗经历……杨同志搜寻家中保存的物件,一下子捐出了十几件革命文物。
  有一年,春节快到了,史馆长关心大家的生活,筹措了一笔钱,准备发“过节费”,让大伙儿过个舒心年。可是,突然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有个规模不小的“纪念馆”为了筹钱过年,准备卖掉一些“新四军的文物”……史馆长听后,欣喜若狂,立即赶去接洽,飞快买下这些文物。有人问,你哪来的钱?他说,大家的钱。他赶回单位,上下动员,劝说大家,“我‘先斩后奏’了。今年的过节费都捐出来,买下这些文物……行吗?”大伙儿早就有“艰苦建馆,为先烈尽责”的精神,馆里所有的人都举手赞成:大家一起“克己奉公”一次,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从这里,我们读到了两个“纪念馆”在“过年”关键时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境界……这事被全国纪念馆界传为佳话!
  一件文物就是一个英雄故事和一段革命历史;一件文物就是一种精神和一道思想光芒。这就是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馆魂”!现在的展厅里,陈列有陈毅同志当年用过的茶杯等物件,有1938年颁发到县团级以上干部的新四军证章,有新四军到茅山张贴的第一张宣传抗日的布告,有当年缴获日本昭和16年制造的大炮,有茅山抗日根据地民兵自制的土枪土炮,有参加中共延安七大的代表证,有全国第二版、华中第一版的《毛泽东选集》,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编印的第一本彩色画册。
  2007年11月23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一行在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省委副书记张连珍等领导的陪同下,专程来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进行视察。曾庆红副主席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将帅馆”,聆听了堪称“世界一绝”的神奇军号声。曾庆红副主席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扩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参观后,我有三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展馆如此有气魄,展厅空间很大,给观众以深深的震撼;第二,没想到展出的内容如此丰富,资料翔实,文物多,给观众以很大的教育;第三,没想到陈列布展的水平如此高,吸引观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旁的省委书记梁保华对扩建新展厅工程也表示满意,他要求纪念馆一定不要辜负首长的嘱咐,不要辜负新四军老同志的殷切希望,要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资料征集和研究工作,进一步充实内容,提高办馆水平,把纪念馆办得更好,充分发挥纪念馆的作用,为实现江苏的“双率先”、“又好又快地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5年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史建和组织纪念馆同志们编写的《新四军与苏南抗日根据地》(上下集,180万字)出版了。同时,史馆长早已着手加强软实力建设,致力于把纪念馆办成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和新四军文献资料研究中心。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越办越好,成绩越来越突出,影响更是越来越大,参观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2002年40万人次;2003年50万人次;2004年60万人次;2008年向社会全面免费开放后,激增到80万人次,进入2009年以来茅山红色之旅更是异常火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先后荣获了“江苏省优秀博物馆”、“江苏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如今,每天,尤其是周末、节假日,均有大批的大中小学学生、部队官兵和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前来参观。特别是免费开放后,低收入群众、农民工、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的参观人数大量增多。全面免费开放示范基地,提升了服务水平,促进了社会功能的有效发挥,满足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
  茅山以道教圣地而著称,是道教上清派发祥地,创始人是西汉年间来自陕西咸阳的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此“三茅君”修炼成仙创立“道教”上清派。此圣地被后人称为“第一福地,第八洞天”,享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美誉。茅山山峰景色怡人,素有九峰、十八泉、二十六洞、二十八池美景……元代诗人僧惟则的《登大茅峰》诗中写道:“白云剪作瑶台雪,寒旭蒸开玉洞花;山北山南看更好,炊烟朵朵是仙家。”明朝诗人笪昕的诗篇《大茅峰看雪》中写道:“一夜高云四幕凝,西风吹雪雪如崩;花飞福地三千里,人在瑶峰十二层……”《茅山志》载……玄帝命东海神埋铜鼎于山顶,入土八尺,用盘石镇压。山巅常现神光、天灯、左有龙池。汉建石坛石屋和三茅君石像。南朝齐梁年间易为殿宇。元延三年(1316年)建圣观,专祀大茅君茅盈。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改名为九霄万福宫。
  茅山风景依借山下新四军纪念馆的美誉,而新四军纪念馆则依借山上美景……交相辉映,互辅互助,誉传万千里,游客更为神往。
  英魂神仙和睦为邻,均为祖国的物质精神文明财富,更是当代人以及后来人之福地胜景。
  
  “新四军的儿子”当“红色乞丐”是种使命
  
  史建和创办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所走过的路,是极为艰辛的路,真正是一路荆棘,一路坎坷……史馆长他们收集文物和史料、遗存难,而基建建馆更难……当然,正因为经历了这样的磨难,才有苦尽甘来,才会有一路阳光,才会有一路鲜花。
  史建和是当地茅山镇人。抗日战争年代,他的父亲史元善是新四军老战士,解放后任过句容县水利局局长。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茅山建设管理处十分不景气,工作人员纷纷另谋出路……1981年,上级领导找史建和谈话:“你是革命后代,是单位骨干,希望能留下来,把茅山管理处的工作做起来……”
  “我是新四军的后代,就是新四军的儿子,有责任做好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筹备工作……现在,虽然什么也没有,一片空白……但是一张白纸好作画……”史建和心里琢磨着,“我一定要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带领大伙儿把茅山纪念馆搞起来!”
  万事开头难。茅山建设管理处当时只有3间破旧平房,包括史建和在内的3名工作人员,几处遗址,几件遗物,几本事迹故事资料,更难的是没有什么经费。要自力更生,就要找出路。史建和发现管理处从常州转给镇江时,有个“文件”记载说,常州的太湖煤炭公司尚欠管理处8万元的办公公款。他喜出望外,便开始在脑子里转悠,想着用什么办法把这笔钱要回来。
  史建和带着“文件”赶到“太湖煤炭公司”,找到总经理李小春。尽管人家客气接待,但要钱没有,碰了个“软钉子”,人家不承认这“8万元欠款”。史建和早有思想准备,想去讨这笔款子,肯定要吃苦受挫的……他不厌其烦地一次两次,三次五次,七次八次……上门“拜访”。
  他每次去都并没有空着手。他是很有心眼儿的。他看到煤炭公司李小春总经理办公的那个小院子空荡荡的,没有什么绿化,很乏味,不好看。他每回去找李总,不光讲新四军的先烈故事、战斗故事,还悄声无息地顺手带去两三盆好看的盆景,摆放到公司的院子里。前后跑了近二十次,就带去了近四十个“盆景”。结果,把李总他们的院子布置得有红有绿,花儿鲜艳,绿叶滴翠……花钱不多,却蛮体面的;结果,把李总和公司的同事们都感动了……李总说:“你做事精细、真诚、执着……我给你们拨2万元……不过,这可跟8万元公款无关。我这是支持你们搞纪念馆的。怀念先烈,我们责无旁贷……”
  “2万元,怎么建馆?”史建和心想,不算还公款也可以,只要李总支持搞纪念馆,支持我们的工作就行。于是,他又勤跑了几趟,李总又拨了2万元。这就有4万元了。此时,此公司的后勤处处长戴大为很看重史建和的为人,也支持他的事业,就给出了一个主意:“老史,你直接去找财务处处长。他是支持你的工作的”。
  结果,在史建和的游说下,财务处长又拨给2万元。后来,戴大为想方设法,帮老史又搞到2万元。这样8万元齐了,等于要到8万元“公款。”
  接下来,史建和或自己奔走或带着他的“兵”,开始走上了漫长的“红色乞丐”之路,到南京、上海等苏南地区各县各镇去“化缘”……他的心里已有一个明确的信念,想尽各种办法,其中就是“化缘”,一定要把“纪念馆” 搞起来,搞大搞强搞好……这是责无旁贷的使命和天责。他们上各个县委县政府,上企业,上机关,上单位,挨个上门“化缘”,吃尽“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苦头……尝尽酸甜苦辣,严冬挨冻挨饿、酷暑饥渴难忍、旅途上节俭吃住……有时5元捐款也要;空跑、毫无收获是常有的事……有时跑10天半个月的,一分钱也没有拿到……但是,这世上,必然是好人多,支持“纪念馆”事业的人多。这就更增添了史建和及他的同事们的信心。
  有一回,史馆长带人到武进市找到市长,向他讲述了他们建“纪念馆”的意义,新四军的光荣事迹。市长十分通情达理,说:“你们的运气好。我今天还是市长,可以批款。明天我要当市委书记,就批不了款了……”武进捐给5万元。
  另一回,到宜兴市募捐,市委书记也姓史,与史建和是本家。他很热情地给了捐款,还要请老史他们吃午饭。他说:“无锡市委书记来了,我得陪他。我请办公室主任陪你们吃午饭。”
  “谢谢书记和主任。你们都忙,就不必了。”史建和感激地说,“我们下午也还要赶去溧阳,午饭就不吃了,要是能再多加1万元捐款,就更好了。”
   “你老史心里总是念念不忘为纪念馆捐款,好感动人呀……好,好,多给你们1万元捐款。”市委书记爽快地答应了。
  有一回,史建和等人到高淳县,一下车,看县里的建筑、街道都很差很破旧,一副贫困的样子,便想回头走了。
  “既然来了,就去试试吧。”另一位同志说。
  史建和等找到县长。县长说,你们也看到了,我们县没钱,很穷呀。
  史建和又找到了县委书记,说尽好话,宣传建“纪念馆”的意义。县委书记终于受感动了:“好好,我们捐给3万元吧。这可是从我们建高级中学的款项中挤出来的呀……”
  “太感谢了!我替先烈们感谢你们,感谢高淳县父老乡亲!”史建和感激万分。
  下面的故事,看了,一开始叫人心酸极了……但最后,却十分感人。
  有一次,史建和到金坛县,好不容易找到了县长,费尽口舌,流尽口水,说动县长批了5万元捐款。可是到财政局要款时,却碰壁了。
  “你们这样的捐款方式,是违背党中央的规定的,是不符合中央精神的……这种捐款,必须上报,经上级批准……”财政局局长头也不抬一下,把史建和批评数落了一通之后,仍然坐在办公桌后面埋头工作。
  史建和当然不会放弃。他耐心地站在那里,反复劝说财政局长,可不管史建和怎样讲“意义”,讲困境……以情以理,想劝说劝动对方,并反复做了一些检讨求情,说咱们都是革命老区,有情感,有历史缘分……但财政局长均不为所动。
  说了好些好话,磨了好长时间……史建和看着大概没有什么希望了,就只好打住。但他还是非常客气地伸出手去,要向局长握手告别。不料,局长依旧坐着不动,不吭声,连头也不抬一下……这下子,可惹怒了史建和了。
   “我们都是共产党,都是为人民服务工作的……”史建和忍不住心中的怨气和怒气,说话的声音也大起来了,“我们彼此没怨没仇,你何必这样……我走了……但我还要感谢县长,感谢你们县……欢迎你到茅山来,欢迎你来指导我们茅山新四军纪念馆的工作。”虽然没拿到钱,但史建和临别时又说了一大堆好话,感谢人家。
  史馆长怏怏不乐地回到了茅山。他做梦也没想到,第二天上班时,会计高兴地告诉他:“史馆长,金坛的5万元捐款到账了。”史馆长一听一愣!这是怎么回事?金坛县财政局长给我那样的冷眼和脸色,还给钱了?不可能呀?!弄错了吧?可会计再核定,确是金坛财政局汇来的。史馆长脸红了,直怪自己那天不该跟人家局长发脾气,人家局长可能也有他的难处。
  更有趣的是,过了几年后。有一天,一位来参观“纪念馆”的同志迎面而来,和史馆长打招呼:“史馆长,你不认识我了。我是金坛县财政局长张……”
  “张局长,张局长!”史建和一下子没认出来,经对方一提醒,便愣了,连忙上前,紧紧握住了张局长的手,“唉呀!太感谢你了!太对不起了!感谢你来指导工作呀!”
  史馆长热情地接待了张局长,感谢的话语说了又说,心里总是觉得欠了人家什么似的。
  金坛县捐款之事,真是一波三折……不过,捐款之事有时也很顺溜。有一回,史馆长他们一天跑了常州、溧水两个地方的一些单位,居然拿到了29万元的捐款,大家高兴得跳了起来……从1995年至今,史馆长带着同事们跑了“数万里募捐长征路”,总共跑了五百多个单位,收到捐款300多万元。
  募捐筹款之艰辛,史馆长体会最深。他想,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不能只靠捐款,他异想天开,要自己“办工厂养纪念馆”。经调查研究,还有别人的指点,他下决心办个茅山工具厂,专门生产出口刀具……这是1986年。史建和动员馆里的员工和亲属亲戚等先筹到30多万元……接着,他跑去找镇江市文化局胥局长求援。
   “胥局长,我想办个工厂,赚钱帮助扩建和养护纪念馆。我们已经筹了一些资金,但还不够,求你帮助我们贷款40万元……”
  “小史呀,市里给我这个文化局每年拨款才37万元呀,你的胆子够大的呀!?”胥局长听了史建和的话,吃了一惊。
  “纪念馆不怕,工厂办好了,生产的刀具有销路,把钱赚回就还贷呗。”
  市里个别领导反对办工厂,劝史建和说:“小史,你好好搞你的纪念馆吧,不要不务正业……风险太大……”
  “太平官当然好当,办工厂有风险,纪念馆办工厂风险更大。但不冒风险,纪念馆怎么能大发展?”史建和坚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经史建和软磨硬泡,还是贷来了40万元。工厂正常开办投产了……而后开始赚钱了,每年都有十几万元支援“纪念馆”……如今,工具厂每年上交税收100多万元,不仅支持了地方财政,还解决了当地近300人的就业问题。
  茅山工具厂办了几年,见成效了。人们也认同了史建和的“办厂养馆”方针,都赞扬史馆长有眼力、有魄力、有毅力。
  “小史呀,你走的路子走对了!”镇江市委副书记、原新四军的老战士宋亚欣对史建和说,“当初,我也对你的做法不大看好呀……但是,你毕竟年轻有为,还有,你对新四军有真感情……”
  建纪念馆的募捐活动,不光是捐款,也收到了一批捐献的建材,如水泥、钢材和砖瓦等。其中水泥有几百吨,钢材几十吨。
  史馆长在扩建新馆时,前去江阴水泥厂求援。厂长批给50吨散装水泥。史馆长请求当地驻军开车去拉水泥,硬是拉回了三十多吨水泥,解决了建馆的需要。
  常熟轧钢厂和溧阳钢材厂都捐过钢材。有一回,溧阳钢材厂批给3吨钢材。史馆长他们开车去却装了7吨。结果,出门时,被门卫卡住了,不放行,硬要他们退回多拉的部分。史馆长上前求情,反复向门卫讲述新四军的战斗故事,先烈们感人的牺牲精神,硬把门卫给感动了,放行了。
  在建设纪念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石子,沙子。购买这些建材,要一大笔款项。为了节约开支,史建和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自己动手弄沙子。在酷日炎炎的夏天里,老史带着员工和亲属们,将老馆拆除下来的砖头上的沙浆刮下来,通过滤钢轧沙,轧出4000多吨沙子;老史带着员工和家属、亲戚们上山采石头,运下山来自己动手轧石子,也轧了好几千吨;建馆工地上,老史和员工都去当小工;缺运费,老史到当地驻军求助,解放军战士开着卡车,免费帮助运砖头。
  基建时,租借的建筑支架共有钢管8千米长,扎头6万多只,卡子13万只……最后归还时,钢管和扎头一点也不差地归还了,只有卡子少了几十只……损失这么少,这在大的建筑工地上是极少见的。因为老史明白,租借的东西损失得越多,赔偿就越大……每每到最后收工时,老史就发动大家满工地收捡钢管、扎头和卡子……这也是他们的节俭精神之一。
  通过向社会募捐款项和建材,办厂养馆和自己弄沙子、轧石子、当小工……在史建和带领下,茅山新四军纪念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今近三十年中,总共做了十一件大事:(1)1984年他向常州太湖煤炭公司争取了8万元,兴建茅山抗日斗争历史纪念馆;(2)1986年他想方设法筹资80万元用于茅山工具厂的投建扩大再生产,以提高创收能力,做到以厂养馆;(3)1987年筹资6万元铸造了陈毅铜像;(4)1989年从茅山工具厂拿出13万元用于纪念馆充实陈列内容,扩建大陈列版面;(5)1992年花了30万元建造了办公楼;(6)1995年筹资200万元,在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建成了一座高36米、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碑名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7)1997年,为了适应茅山旅游事业的发展,提高纪念馆接待能力,筹资800多万元建造了5000平方米集餐饮、娱乐、旅游、商业为一体的“茅山宾馆”,从而闯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加压力、自强自立、自我发展的新路;(8)1999年筹资900万元翻建了建筑面积3700平米、陈列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的新馆;(9)2001年筹资150万元改造茅山宾馆,提高了纪念馆接待条件;(10)2003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教育基地的范围,拉动茅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纪念馆的知名度,又筹资2200万元实施了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二期工程;(11)2006年起抓住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多方筹资实施了新展厅扩建和将帅馆、英烈馆陈列布展工程。
  现在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已是一个以“纪念馆”为主集文博事业、旅游、餐饮、商业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固定资产8000多万元,馆址占地面积比原来扩大20倍,职工增加15倍,固定资产增长400多倍。
  现在的“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颇具规模,名扬海内外……克己奉公是史建和的人生追求。
  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生仔打地洞。一脉相承的遗传基因,是有一定道理的。当然不是绝对的。
  史建和的父亲史元善在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年代,曾被造反派贴上“叛徒”、“特务”、“走资派”等标签,押上县城大街游街示众,把他关押在县政府大院……但不管怎么批斗关押,他父亲都一直坚定地宣布自己是真正的新四军战士!刚上中学的史建和尚幼稚无知,被同学们骂他是“叛徒”的儿子,心中难过……曾埋怨过父亲……有一回,他翻过政府大院的院墙,潜入关押“走资派”的暗室,去追问父亲,到底怎么回事?
  “孩子,这是一场误会……”父亲含着泪水,轻轻地拍一拍儿子的肩头,“长大了,你就会明白的。”
  父亲和父辈们在抗战、解放战争和“文革”期间面对残酷斗争、挫折和不幸时的那种坚定信念,让少年史建和留下了深刻记忆,也使他明白和树立了一个革命者的崇高思想境界……为他的人生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下决心要做一个真正为人民为国家奉献的人……
  在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创建中,为基建等筹资,为追寻收集文物等等,奔波操劳,史建和的事迹已经透彻地演示闪亮出了他的人生光辉。现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他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亮点……
  在为庆祝抗战胜利60周年而进行的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二期工程进入到最紧张的时刻,也就是2005年8月27日,正在开会的史建和接到电话,家里人说,他的母亲病危……他急忙安排一下工作,立即赶回家。平时,虽然纪念馆离家不远,但他总是以工作为重,一忙,就忘了自己的小家。
  回到母亲身边,母亲已昏迷不醒……他陪着母亲,握着母亲的手。母亲微睁眼睛,手指用力握紧儿子的手,嘴唇动了动,没有声音。
  史建和心里明白,母亲已知道孝顺的儿子来看她了……她是在无声地说,儿子,娘知道你工作忙……你要做你父亲那样的人。
  “娘,儿子不孝!儿子那儿的工作实在放不下,不能久留。过几天就要举行抗战胜利60周年庆祝大会了,儿子要赶工程呀……”史建和握着母亲的手,内疚地说,“儿子这就走了,等工作做完,大会开完,儿子立马赶回来陪您,您一定要等儿子呀!”
  8月30日下午,抗战胜利60周年庆祝大会成功召开,一切工作顺利,现场宾客和主人们都十分满意。大家都说,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史馆长办的事都是正道光荣的事!因为背后一直有新四军英烈们的英灵在庇佑着,正像10年前纪念碑落成典礼那样。
  1995年,“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落成揭幕那天,倾盆大雨下个不停,数百新四军的老将军老战士和一千多位各方人士等在现场,以为揭幕仪式搞不成,要推迟了。绝没有想到,快到揭幕时刻,雨停了,一道霞光从云隙间穿射下来,天开亮了……揭幕仪式后,天色一变,雷声一响,天幕低沉,转瞬之间,倾盆大雨又劈头盖脸倒了下来……新四军英魂显灵了!
  开完会,史馆长飞车赶回家,亲人们都说他妈走了……但老史仍在心里祈祷着,母亲一定会等他的。
  他大步跨进屋门,握着母亲的手,此时是下午5点08分。史馆长握着母亲的手,他分明感觉到母亲的手还有微温。
  “娘,儿子回来看您陪您……”过了几秒钟,奇迹出现了,母亲的眼睛微微动了一下,微微睁开了一条隙,分明是在看着儿子……她心里明白,她一直在等儿子回来。
  “娘、娘——”史建和轻轻地呼喊着母亲。
  母亲的眼睛又动了动,嘴唇微微地,微微地又动了一下。
  下午5时30分,母亲终于走了……她带着微笑,带着对儿子满意的笑容走了……她最后一次看到了儿子像他父亲那样地做人……她没有任何牵挂地走了。
  史建和就是这样克己奉公地做人,在跑捐款和搜集文物中,刻苦节俭;在搞基建中,经常和员工们一起义务当小工,搬钢材、水泥、砖头,上山捡石子,扛楼板上楼……有一天,他一个人就扛了48块楼板上楼,双肩都压肿了;有一次,他居然在工地上一边提着吊瓶打点滴,一边检查工程质量。
  在“纪念馆”的建设项目和经营项目承包中,史建和一律采用对外招标的形式,从不暗中操作。有一次,一家建筑公司为了争到投标,想请史建和吃饭并送礼,但被谢绝了。这家公司的经理趁老史没在家,晚上悄悄提着几瓶好酒几条好烟,还有一个“信封”,往老史家里一放,就走了……家人追赶出来,追不上,也不知送礼的人是谁?为难了。
  “这些东西是你送的吧?请赶快拿走,否则明天什么业务也不谈了。”史馆长回家后一看,心中明白,连忙叫人把这个经理从宾馆里请来,耐心地跟他说。
  “对不起,下不为例。”那个经理求情道,“我们会遵守投标要求,并保证建筑质量……”
  “一次也不能为例!”老史很坚决,“你去问问,我老史的为人……要合作,就得光明正大,公私分明!”
  “……”那个经理只好把送的礼品和“信封”拿走。
  “我们走南闯北,还真很少遇到像史馆长这样清廉的人……”包工头们说。
  在20多年的纪念馆的所有项目中,不管是史馆长,还是他的同事,从不吃请,从不收受礼品礼金。
  有一回,史建和的妻弟来“纪念馆”借车到金坛办事,还车走人后,史建和立即掏出100元交给单位,作为借车耗油的费用。
  史建和有两女儿,都已经就业工作了。但这都不是父亲安排的,全是靠她们自己考试就业的。
  史建和辛辛苦苦为文博事业奋斗一生,从不追求升迁或寻找更好的职位,而且主动放弃了一些好机会。组织上曾经几次要提拔他,把他升为处级干部,但他都谢绝了……他只热恋他的文博事业,他舍不得离开他的岗位。他说,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是他的生命,他是为“纪念馆”而生的,他要在这里走完他的人生。
  史建和奉献自己,克俭自己,但却尽力关心群众,关心别人。
  2002年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来馆工作的周再兴,把家安在茅山镇。但他年轻,远离老家,工作不久,收入不多,要弄个住房很不容易。他想买一小块地皮,自己盖房子,费用可省些。史馆长听说后,便想尽办法帮小周亲自奔波好几趟,终于办好手续……盖房子时,还动员馆里的员工来帮忙,小周很受感动:“房子上梁时,史馆长亲自带领大家来支援,我心中涌上一股股暖意,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能在纪念馆这样好的单位工作,能在这样体贴周到的领导下干事创业,也很有奔头,我感到很幸福!史馆长是个热心人,对馆里所有员工,他都一样关心。他是个大好人!”
  “史馆长在纪念馆工程建设上,能省一分钱就省一分钱,但对发展教育事业却毫不吝惜。”茅山中心小学校长曾水宝感慨地说,“多少年来,纪念馆每年都捐几万元给我们学校,支援学校建设。我们只要有求,史馆长必应。学校请他参加活动,他必到。”
  茅山社区主任项晓根说,一提起史建和馆长,茅山的村民们都直竖大拇指,赞扬他。村民们遇到什么难事,都愿意找他聊聊,请他出主意,帮忙……有两个小学生的父母相继去世,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史馆长知道后,立即送去捐款。之后,还常年资助这两个小学生;有个孤寡老人无亲无故,身体不好,史馆长常年帮他抓药,买生活用品。老人生病了,也是史馆长送他上医院看病的;史馆长经常抽空到当地福利院走走,看望那里的孤寡老人,送些慰问品……乡亲们常说:史馆长生在茅山,长在茅山,根在茅山,心在茅山……他和乡亲们感情深呀!和茅山的先烈们感情深呀!
  史建和馆长的乡情深呀,对先烈们的感情深呀!这不禁又让我想起了我们文章开头写到的纪念碑上响起的嘹亮军号声。
  这嘹亮的军号,
  是新四军的司号员小王吹的?
  是新四军的英灵们吹的?
  还是茅山新四军纪念馆长史建和吹的?
  ……我想,总之,不管是谁吹的,这已经不重要了……我以为,这军号声喊出了新四军英魂们的呼声: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本,才有将来,才能更好地建设美好的明天……
  遵照先烈们的意愿,史建和做到了。他和他最早的两个“兵”,他和他的后来近三十年合作的这群“兵”们,都做到了……史建和与他们一起奋斗,一起谱写了一支歌,这支歌就是《军号嘹亮颂英魂》。
其他文献
《今生今世》是《小团圆》的阅读伴侣    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我是且笑且骂,对于这样一个男人,实在无法明确自己的态度,只能说:如果不读《今生今世》,我将永远不会知道,世界上的男人还有这样一个品种!  虽然一直为张爱玲抱屈,但仍残存着最后的安慰:无论如何,胡兰成是最会爱悦张爱玲的那个男人。唯有他,最懂得她的好;他最懂得的,也唯有她的好。因为此前就读过他的《民国女子》等,知道“天下人要像我这样喜欢
期刊
一,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  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
期刊
他,曾经是英国香港移民局驻维多利亚监狱警察,由于经不起诱惑,迷失方向,经济诈骗沦为阶下囚,服刑大陆监狱。他母亲从美国来探监时,发现却是故地重游,发出“真是因果报应,儿子是来还愿的”感叹,原来他的外祖父是国民党时期第二任监狱长,关押过陈独秀、何葆珍(刘少奇夫人)等名人。真相大白后,他从此开始了心灵的救赎……    百年监狱祖孙情缘,几多酸楚    2009年3月4日,雨后初晴的南京,空气分外清新。原
期刊
1939年6月的一天,汪曾祺告别故乡江苏高邮,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出外求学之路。家中人送他到大运河畔的轮船码头,他留恋地一再看熟悉的故乡小城,看送别他的亲人,心中酸酸的,双眼湿湿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离家时的他年仅19岁,风华正茂,青春焕发;他日再返故乡,已是满头华发、饱尝人生苦酒的花甲老人了……    一    汪曾祺离家出外求学的目标很明确,到昆明报考西南联大。而这,又与他所景仰的沈从文先生在西南
期刊
“1984年7月18日,当年苗族独立团的政委、时任江苏省军区顾问的谢中光同志,受王震同志委托,又专程来到大方,看望当年并肩战斗的苗族兄弟王义佳。阔别48年后的两位战友,互相拥抱、紧紧握手,共庆这幸运的重逢。  7月20日,王义佳陪同谢中光同志驱车八堡乡,赶到他们当年战斗过的苗乡上寨。苗族人民穿着节日的盛装到寨前欢迎。谢中光同志看望了已故苗族代表的家属。王义佳对谢中光同志说:‘分别四十八年了,您和苗
期刊
2012年5月28日16时,由南京理工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举办的南理工五月诗会(朗诵会),在南理工艺文馆多功能厅举行。冯亦同、方政、徐明德、陈永昌、海马、紫衣、陆新民、雪丰谷、海波、巩孺萍、雷默、古筝、修白、马永波、江雪、树宁、张宗刚、炎石、桂鬼、孟秋、愚木、阿美、宋宁刚、王晓辉、顾耀东、刘畅、崔馨予、徐泽、南京小草等40余位老、中、青诗人雅集紫金山下,共同诠释南理工这所“诗歌大学”的人文内涵与卓异风
期刊
2009年3月18日,受邀约朝礼南华寺,10点45分,仿如梦时,随机箭发广州。  春日和风,南华在即,树茂林碧,心净无染。看山不是山,看云不是云。台湾觉净法师指山曰莲。顺指望去,“果真!”我们恰在莲心中央。惊喜回望,几片莲瓣飘远;转首时,朵朵莲花飞来;凝神间,一尊佛像倏忽移去……  山中国道,宽阔平坦。遥见塔尖入云,忽已近廊下山门,幽纳逸出。好一个心中的华藏,近在眼前。抬头望,门楣:曹溪横亘,下直
期刊
先君讳俊生,生于民国二十年夏历七月初九日,终于共和国五十六年夏历七月十一日,寿七十有六。先母周孺人讳旭兰,生于民国十八年夏历九月十一日,终于共和国五十一年夏历二月三十日,寿七十有二。先是,母亡无所厝,乃藁殡于公墓;越六载,父亦去,文与诸弟方奉柩合葬于先祖之墓。又三年,因葺而碑之。  吾祖之所从来者久矣。高祖讳曰康,曰康生曾祖锦秀,锦秀生大父步楼,步楼生我皇考俊生。五世以上,余不敢有闻。族谱载曰:吾
期刊
战火岁月中的亲情    在战火燃烧的年代,也有生活,也有激情。革命队伍中,像我父亲一样的许多干部,经过长征到达陕北,有了稳固的根据地,生活安定了,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于是组织上开始关心团以上干部的婚事,帮助他们组成家庭。1937年,警备三团驻清涧县高杰村,警备三团团长阎红彦和时任政委的我父亲感情特别深厚,阎团长是陕北人,已有家室,于是亲自为政委做媒,他为我父亲介绍了当地姑娘高翠云,她聪明漂亮,因
期刊
不及舞落春天的霓裳,  便携带凌乱的步伐  娇喘地追逐。  夏季那抹淡定的冰凉,  拈着薰风微微,  轻拂着曼妙的裙裾。  茉莉的芳香醉人肺腑,  可谁能知道  芳香过后的迟暮?     离落的风裳,就这样悄无声息地,  眷恋在岁月荏苒的蹉跎中。   于是爱情,也在风裳的呢喃里  氤氲如诗。  不是朵朵情缘都会成为风景,  而你忧郁孤独的情思,  却是你生花妙笔中  永恒的靓丽。    我曾用生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