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发红,问题不小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鼻子又叫“面王”,中医里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可见在面部望诊中鼻的价值颇大。鼻子位于面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围候六腑,下部应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肤色泽能够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
  比如,当人出现恶心、呕吐或者腹泻之前,鼻子上会冒汗或者鼻尖颜色有所改变。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也比较多见。
  当然这只是鼻子预测的一个小征兆,从鼻子的表现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的健康问题。如果鼻子的色泽十分鲜明,这是有“留饮”的征兆,说明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通俗一点说就是,这个人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湿滞留在胸膈,导致四肢关节疼痛。
  如果鼻头发青,是“肝木乘脾土”的表现,而且一般会伴有腹痛。这时候就要用一些泻肝胆和补脾胃的药。
  如果鼻子发黄,说明腹内有寒气,脾之主色出现在了脸上。这样的人体内中阳不足,脾胃失于运化,吃下去的食物积滞在脾胃。如果鼻子发黄,但光泽明润,那就可以放宽心了,这说明“脾气来复”,是即将康复的好兆头。
  那么鼻子发红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遭受鼻子发红的困扰,其实这是由于毛囊虫在作怪。毛囊虫是一种针尖大小的节肢动物,成虫长为0.1~0.4毫米,在显微镜下窥其全貌,可看得一清二楚。由于虫体长,外形呈纺锤状,很像蠕虫,故名蠕形螨。毛囊虫主要是接触传染的。在新生儿身上一般查不到毛囊虫,以后通过喂乳、亲吻等,可传染给婴幼儿。据调查,感染者最小年龄为48天婴儿。儿童中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15岁以上感染率可达95%。大多数为健康带虫,对皮肤无损害,也无任何感觉。
  毛囊虫寄生在皮肤的毛囊和皮脂腺内。用其针状的口器官刺入人体组织细胞内吸取营养,并不断地排泄其代谢产物,其对人体的危害与否取决于感染虫数的多少及机体免疫及代偿能力的高低,造成细胞组织的损伤和破坏程度。一旦发病,主要表现是皮肤潮红、粗糙,出现红斑丘疹或脓疱丘疹等。大多数发生在面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鼻尖、鼻唇沟、额部及颈部。由于鼻部皮脂腺特别丰富,故容易形成红鼻子。也可发生在口周围,称口周围炎;发生在眼睑部即是眼睑炎;有时可累及两颊,甚至整个面部的皮肤。
  鼻子发红,还有一种情况是酒糟鼻。
  中医认为,酒糟鼻是因饮食不节,脾胃积热上蒸,外感风邪,血瘀凝结所致。饮食上应避免进食促使面部皮肤发红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蒜、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食物、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B2及维生素A类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
  注意不要用手抓患处,以防感染,同时不要用碱性肥皂洗涮。
  鼻的保健
  鼻子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它外与自然界相通,内与很多重要器官相连,既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又能防止致病微生物、灰尘等侵入。平时就要做好鼻子的保健工作。
  1.鼻子也要“洗澡”
  人们在外界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被各种废气污染的空气打交道,这些污染物会在鼻腔内留下大量污垢,逐渐侵害鼻腔黏膜的健康。因此,我们要经常给鼻子“洗澡”。在此特别推荐冷水洗鼻,尤其是在早晨洗脸时,用冷水多洗几次鼻子,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子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感冒及各种呼吸道疾病。
  2.鼻外按摩
  用左手或右手的拇指与食指夹住鼻根两侧并用力由上至下连拉12次。这样拉动鼻部,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利于鼻黏液的正常分泌。
  或者,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30次左右。接着,按摩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旁的鼻唇沟处)15~20次。每天照此方法按摩鼻部3~4次,可大大加强鼻腔的耐寒力,对伤风感冒、鼻塞不通均有治疗作用。
  3.按摩印堂穴
  用中指的指腹点按印堂穴(在两眉中间)。此法可增强鼻黏膜上皮细胞的增生能力,并能刺激嗅觉细胞,使嗅觉灵敏,还能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
  4.按揉素髎穴
  用右手掌心(勞宫穴)按鼻尖(素髎穴),逆时针揉50下,再用左手掌心按鼻尖,顺时针揉50下。
  5.鼻内按摩
  将拇指和食指分别伸入左右鼻腔内,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向下拉若干次。此法既可增强鼻黏膜的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黏膜正常。在冬春季,还能有效减轻冷空气的刺激,减少鼻炎、咳嗽之类疾病的发生,增强耐寒能力。拉动鼻中隔软骨,亦有利于防治萎缩性鼻炎。此健鼻功记载于古代医学典籍《诸病源候论》,书中说,向东坐定,屏气连做3次,再用手捻鼻两孔,可治鼻中疾患,也可通治脚上痈疮,还可祛除涕唾,使鼻道通畅,能分辨香臭。长做此功,能提升嗅觉。典籍中还提示,蹲坐,合拢两膝,张开两脚,吸气后屏气,连做5次,可治疗鼻疮。
  健康提醒
  当鼻腔里的分泌物黏稠,吸进去的气体将其中的水分蒸发、风干,剩下的分泌物就会堆积在鼻腔的角落,结痂后就变成鼻屎。鼻屎太多,说明鼻腔分泌物黏稠,同时纤毛功能有问题,没有及时将脏物“自净”。鼻屎多,有可能患有慢性鼻炎或慢性鼻窦炎。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得了萎缩性鼻炎,此类患者的鼻黏膜萎缩,黏膜功能受损,鼻屎多,且有点臭。
  (摘自青岛出版社《防老抗衰有一套——跟着中医来养生》  主编:李群  闫珂)
其他文献
艺术……必须不仅使人愉悦,还应与我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用以提升我们的精神能量。——[美]肯尼斯·克拉克爵士《看画》  卡莫尼卡山谷位于意大利湖区,谷内有一万幅摩崖石刻。这里的岩画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曾经生存于此的佐证,它用生动的画面讲述着那时候人们的故事。其中一些画着奇异的长角的野兽,看上去瘦得皮包骨头,似乎不是祭祀牲品;还有一些画着持棍的人群挥舞着手中武器追猎野兽。另一块岩石上刻着一只蝴蝶——我去
期刊
“知识产权”一词是个“舶来品”,最早于17世纪中叶由法国学者卡普佐夫提出,随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成立,“知识产权”一词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它的定义是“人对自己智力劳动成果享有的权利”,在我国台湾地区也被称为“智慧财产权”。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多指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知识产权”听起来很高大上,感觉上很深奥,看上去又很遥远,但实际上却离我们很近。在自媒体时代,你精心编写的一条微博、小杂
期刊
“知道你自己”,这句名言为一般哲学家公认为希腊人的最高智慧的结晶。世间事物最不容易知道的是你自己,因为要知道你自己,你必须能丟开“我”去看“我”,而事实上有了“我”就不易丟开“我”,许多人都时时为我见所蒙蔽而不自知,人不易自知,犹如有眼不能自见,有力不能自举。你本是一个凡人,你却容易把自己看成一个英雄;你的某一个念头,某一句话,某一种行为本是错误的,因为是你自己所想的、说的、做的,你的主观成见总使
期刊
那时的养鸽人都有一个自制的网,叫抄网,用竹片搣成圆圈,上面松松垮垮地蒙上线网,有锅盖大小,专为逮鸽子用的。  我从小是跟姥姥和5个姨长大的,您想想,这个组合得对我纵容到什么份儿上。所以鸽子没养多长时间就从地下转为地上,堂而皇之地把鸽子窝搬回了家,大规模地发展起来。姥姥还特地清出半个厨房给我做鸽舍,最多时鸽群发展到三十多只。记得在刚养不到一个月的时候,新买的鸽子还不能放飞,只能捆好翅膀每天蹲房儿。蹲
期刊
父母的欢乐藏而不露,他们的悲哀与恐惧也是这样。欢乐他们无法说,悲哀与恐惧则不肯说。子女使他们的辛苦变甜,也使他们的不幸更苦;子女增添了生的忧虑,却减轻了死的记怀。传宗接代是动物的通例,而名声、德行和功业则为人类独有。人们一定看到,丰功伟业总出自无儿无女的老绝户之手,因为这种人力图在他们肉体的形象后继无人的情况下表现他们精神的形象,所以没有后代的人反而最关心后代。创立家业的人对子女最纵容,因为他们把
期刊
仁者爱人,义者行宜,乃是做文明人的根基;用生活化语言说,就是心地善良,行为端正。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说:“君子学道则爱人。”“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义以为上。”孟子说:“君子以仁存心。”“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君子莫大乎
期刊
每一天,都会有助于自我追踪健康状态和幸福指数的小工具或是应用程序(App)上市。市面上有很多自我追踪式应用程序可以下载到智能手机里,而自我追踪式的穿戴装置市场则正在急剧增长中。  你今天走了多少步?昨晚睡觉的时候,你处在多梦的快速动眼睡眠状态的时间有多久?你午餐吃得多快?你的脉搏多少?你燃烧了多少热量?你血液中的含氧量有多高?你大脑的电活动在夜间如何运作?你的压力有多大?你的情绪状态怎样?  假如
期刊
当陈寅恪与傅斯年相遇,便奏出了中国现代学术最动听的乐章。古人有闻弦而知心,陈寅恪与傅斯年则是携手共谱华章,相互砥砺,在学术之途上肝胆相照,共历风雨。  陈寅恪和傅斯年相识在1915年的春天,当时,傅斯年正在北大预科班读书,而陈寅恪也正是刚从德国留学回来不久,两人由陈寅恪的弟弟陈登恪介绍认识。但由于这次的相识比较普通,只是一次简单的见面而已,所以两人并没有太多的留意,也没有预料到几年后两人竟然会在异
期刊
位于伦敦西部郊区的邱园树林里,一栋砖砌建筑隐约可见。这座看似普通的房子就是英国王室最小的宫殿——邱宫。这座有着弯曲山墙的房屋最初是一个17世纪商人的居所,后来成为王室的乡间别墅。  在1818年7月11日这个星期六,王室宫殿邱宫气氛阴沉。下午,这里将举行一场不同寻常的双重婚礼。英王乔治三世和夏洛特王后的两个儿子将同时迎娶两位德国公主。不过,因为是出于责任,氛围并不喜庆。  两位新郎的母亲夏洛特已经
期刊
“宅在家里不出门!”这句话从专业角度说,就是医学和公共卫生专业的术语“隔离”。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关键时期,证明“宅在家”确实是有效控制传染病传播的有效方法。老师和学生选择线上教学和网上学习,可能成为未来几个月,乃至今后重要的教育和学习形式。同时,中小学生的眼睛健康,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只有找到有效的举措和方法,才能做到抗疫、学习两不误,取得“宅家学习”、防控近视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