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脂肪瘤3例

来源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drm225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们经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切除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胸腺脂肪瘤3例,现总结经验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2例女患者,年龄25、27岁;l例男患者,年龄41岁.2例女性均眼睑下垂,肌无力症状晨轻暮重、休息后缓解,无家族史;Jolly试验(疲劳试验)及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肌电图示神经重复频率电刺激检查阳性;

其他文献
2002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MG)共150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67例,女83例;年龄13 ~72岁,平均31.2岁.Osserman Ⅰ型(眼肌型)82例,Ⅱ型41例(Ⅱa型28例、Ⅱb型13例),Ⅲ型21例,Ⅳ型6例.合并甲亢31例、视神经炎8例.AchR抗体>2.99 μmol/L 97例,<2.99 μmol/L 57例.术后病理诊
期刊
胸部手术易引发术后各类并发症,尤其是肺部并发症,严重者将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预防胸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近年来,胸外科手术中高龄患者增加,如何避免高龄且肺功能差的患者发生术后肺部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关注.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可促进排除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减少黏液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功能[1],已广泛用于伴痰液分泌不正常及排痰功能不良的急、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
期刊
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我们为500例患者实施了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检查,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男325例,女175例;年龄22 ~ 84岁,平均57.01岁. 术前胸部CT发现肺内、纵隔病变和(或)叶支气管以上淋巴结、纵隔淋巴结肿大≥1.0) cm.所有患者均无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等手术禁忌证,患者或其家属术前均被告知检查程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期刊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室间隔厚度对主动脉瓣跨瓣压差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273例,全部为单纯主动脉瓣狭窄.根据手术时使用的主动脉瓣不同品牌,将患者分为3组:Regent组、On-x组、其他品牌组.定义术后跨瓣压差大小为:轻度(0~30 mm Hg,1 mm Hg=0.133 kPa)、中度(30 ~60 mm Hg)及重度(大于60 mm Hg)
目的 评价Fontan类手术治疗心房异构、内脏异位合并心脏畸形的效果.方法 2002年4月至2010年12月,25例心房异构、内脏异位合并心脏畸形共行手术治疗28次.男10例,女15例,年龄2~18岁,平均(9.1±5.5)岁.右心房异构18例,左心房异构7例.左心室双入口合并肺动脉狭窄15例,左心室双入口和双出口合并肺动脉狭窄5例,右心室双出口合并肺动脉闭锁2例,合并肺动脉狭窄1例,二尖瓣和三尖
体重低于3 kg危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纠治手术在我国还未普遍开展.现总结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外科治疗24例体重3.0kg以下的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婴的体会,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全组男13例,女11例;体质量1.69~2.97 kg,平均(2.56 ±0.33) kg.早产儿8例,双胞胎2例.出生后2 ~ 84天手术;术前诊断、术前状态、术前处理及麻醉/体外循环、手术处理情况见表1。
期刊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手术5年后无复发患者晚期复发的风险和意义.方法 以496例行完全性切除术的Ⅰ期、ⅡA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术后前2年每3个月至门诊复查1次,2年后每6个月复查1次.包括查体、影像学检查和检查肿瘤标志物,必要时进行病理学检查.5年无复发者336例继续随访3年,并收集相关的临床、病理资料,主要观察终点是肺癌复发,数据收集至2011年1月.采用Kapla
目的 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超声影像特征对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9月422例经EBUS-TBNA检查术前未经抗肿瘤治疗的肺癌患者,病理明确诊断为肺癌且术后6个月随访胸部增强CT.肺癌患者683个纵隔/肺门淋巴结入组研究,其中男335例,女87例;年龄24~82岁,中位61岁,EBUS淋巴结超声图像结果与最终病理、
目的 探讨主动脉缩窄矫治术后近、中期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20例确诊主动脉缩窄(CoA)并行手术矫治的患儿(CoA组),其中单纯性主动脉缩窄6例,复合性主动脉缩窄(合并其他心内畸形)14例;同期2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SD)患儿(VSD组)作对照,均于术前至术后1年监测血压,超声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20例健康儿童(健康组)进行1年的随访.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迅速发展,21世纪迎来了心脏外科医疗模式的重大变革.介入和微创技术已成为部分先天性分流性心脏病、冠心病和主动脉夹层等疾病治疗中的优选方法,给传统心脏外科带来了挑战,而终末期心衰及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也有了很大进展,胎儿心脏外科也在悄悄起步,成为近代心血管外科发展前沿的热点话题.现就21世纪心脏外科的几个热点问题综述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