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深水区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w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始于2009年的中国新一轮医改初见成效。
  2011年9月1日,国务院医改办公室宣布,中国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已超过12.7亿人。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经建立了基本药物制度。70%以上的地区拥有了达标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的清理化解工作也计划在2年内全面完成。全科医生制度已经获得国务院的审批通过。医生“多点执业”试点已逐步展开。
  截至2009年,中国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为38.19%,与2000年的58.98%相比,已经出现大幅下降。
  在完成了基础性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之后,“看病难、看病贵”这两大痼疾得到一定控制,大医改正沿着既有路径向核心区域递进。
  作为医改最为关键的一环,公立医院改革将突破口选在了300家县级公立医院,同时在全国选取了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开始试点。改革的决策层透露,今年年底至明年初,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具体方案将推出。
  “鸡蛋上跳舞的艺术”
  公立医院的改革方案出台,并没有外界想像得那么容易。一些部门和地方机构开始“死守”固有利益,这是横亘在大医改面前的一大难题。新的改革方案,不可避免会在相关部门之间来回“研究”,其中也不排除有“踢皮球”的现象。既要冲破固有的利益格局,实现改革的“小步快跑”,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改革主体的利益诉求,充分调动利益各方的积极性,这是改革的设计者们必须要突围的又一“地雷阵”。
  “医改是一个地雷阵,今后的工作就交给你们去完成了。”一位内部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起当初接手医改工作时的情形:“老领导在离任时,曾经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医改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你们一定要对其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所准备,既不可畏难,又不可冒进。”
  “地雷阵”的说法或许只是戏言,但却从侧面透露出改革的艰巨性。
  上述人士向记者解释,医改无法回避对现有体制和既得利益关系的调整。既要让人民群众满意,也要让相关部门、医院、医生、药厂、药商可以接受。
  “医改是一个在鸡蛋上跳舞的艺术,舞跳不好,人民群众不满意,然而,踩破蛋壳,整个医疗体系又要出问题,群众同样受损失。作为医改的政策制定和实施者,这就需要拿出十二分的勇气和高超的政策艺术。”上述人员说。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公立医院改革政策与管理培训班上表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就是一个不断调整和理顺各种利益关系的过程。随着医改的深入,难点问题开始显现,利益格局发生调整,体制性矛盾集中暴露,改革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复杂性更加凸显。医改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
  纵观新一轮医改从社会反思到政策讨论,再到总体方案的制定和具体方案的实施,每一步的前进几乎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
  “来到国务院医改办已经两年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方式。医改的每一项措施几乎都是在巨大的压力下完成的。”有关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新机制阻力
  “坊间习惯把这次医改称为‘新医改’,其实,是对政策的误读。”相关人士说,“整个医改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不存在新旧之分,没有前人的不断探索,此轮的医改也难以呈现出比较全面、平衡的局面。
  由于整个医改的复杂性和系统性,改革触及多个层面、多个系统的,因此在民间,此轮医改被赋予“大医改”的概念。
  严格地说,医改近期重点并非针对医疗卫生体系存在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改革,而是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等五个大的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与改变。
  从此轮医改推进至今的结果来看,在基本保障方面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有部分需在执行中攻坚。
  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了12.7亿人,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建成了世界最庞大的医疗保障体系。在基本药物制度方面,经过整整两年时间的努力,截至7月底,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实现了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底,基本药物在基层的销售价格较制度实施前平均下降约25%。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医保报销比例明显上升,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已经达到60%以上,超过90%的统筹地区开展了门诊统筹。
  对于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综合改革,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的运行机制才是此次改革的重点,而不仅仅是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一项内容。其中,建立公益性的管理体制、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建立激励性的分配机制、建立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等其他四项改革工作缺一不可。
  尤其是在经费补偿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经费要由政府负责,运行经费通过服务收费、政府补助等多渠道补偿,政府对基层机构经常性收支差额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予以补助。同时,发挥医保支付的重要补偿作用,调整基层机构服务收费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更是此次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综合改革的核心所在。
  但是,目前基层医疗机构的新机制建设明显滞后,特别是基层综合改革明显滞后于基本药物制度覆盖面的扩大。有的省只是简单地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而没有按照国务院补偿机制文件(国办[2011]62号)的要求实施综合改革,机构还是在老的体制机制下运行。
  5月26日,国务院医改办、卫生部联合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督促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会上,孙志刚强调,建立新机制是保基本、强基层的根本举措。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推进综合改革,才能在基层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新机制。
  卫生部党组书记、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张茅在会上指出,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是各地今年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目前,距离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综合改革初步目标的完成,已经进入了最后的百天倒计时。
  角力基本药物制度
  作为此轮医改的基础性改革之一,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始终在利益的博弈中前行。
  在基本药物制度建立过程的初期,对于基本药物品种的确定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目前,联合国卫生组织推荐的基本药物不过200多个品种,充分考虑到中国还有中医药的特色,所以,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2009版)规定了化学药品和中成药共计307个药物品种。
  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一能够满足基本需求的药物品种数量,却在实行中遭遇非议。
  一时间,“药品种类不够”、“基本药物难以满足基层医院需求”的呼声不绝于耳——基层医院绕道基本药物制度,违规使用进口药、高价药似乎找到了合理的依据。个别地方政府更是疏于管理,基本药物制度名存实亡。
  为了解决这一非议问题的核心,有关部门组织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问题并不在基本药物种类上,而是长期以来乡镇医疗机构严重商业化,严重脱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有的基层职能,依靠进口药、高价药谋取利润,有的药品提成比率甚至能够达到40%甚至100%;并且违规增设手术种类和级别,一些并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甚至敢于增设开颅手术、心脏支架这样的高级别科目。以满足基础医疗需要为目标的基本药物制度,自然无法满足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不合理需求。
  此后的基本药物的招投标中,利益争夺则更加明显。
  在基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首先实行了药品统一招标采购,避免了在过去招标中,只招价格不招量的做法。
  “如果没有量,药厂没办法核算价格,那么招上来的价格就不是最低价。”有关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介绍说。
  然而,这种招标方式却遇到了诸多药厂的集体抵制。在某医药协会的一间会议室里,一些国内大型制药厂和外资药厂的代表集体指责这种招采合一制度唯低价是取,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以及他们对研发的投入。
  “事实上,我们实行的是双信封制,第一个信封是质量,在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取低价。”上述人士说,“药厂习惯了过去的高利润,实行招标采购后,让他们把利润拿一部分出来,当然不愿意。而且,基本药物制度所用的药都是仿制药,不需要研发。”
  在抵制无效的情况下,很多药企开始参与投标。2011年6月29日,华北制药集团一纸违规竞标申诉递到有关部门。华北制药集团“状告”石药集团中诺制药公司低于成本违规竞标。
  这份“申诉”称,石药集团相关人士公开宣传“石药将以负利润血拼也要争夺河南市场”,并在今年6月份河南省基本药物招标过程中,以低于成本价投标,违背了河南省基药招标文件中明确的“招投标企业不得以低于药品生产成本价报价,严禁企业低价恶性竞争”的规定,违反了国家《反不正当竞争法》,要求废掉注射用青霉素80万单位、160万单位产品的中标结果。
  接到华北制药集团申诉后,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要求认真核实、严肃处理。
  而当相关部门组织调查后却发现,此次招标的80万单位和160万单位青霉素,石药集团中诺药业分别以0.21元/支、0.35元/支的价格中标,而华北制药的报价与中标价相比,仅分别高出0.02元/支和0.01元/支。以这一差距微小的结果为申诉理由,缺少客观依据。反而,此次招标过程中,华北制药由于其中有一个品规的报价居然为“0”,存在恶意竞标的问题。
  从比较华北制药和石药集团的产品结构可以发现,此次竞标的实际情况是,两家公司的主要产品都以抗生素、维生素、心脑血管用药为主,产品同质化造成竞争激烈,最终石药集团以规模效益好、生产成本低取胜。
  在基层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中,政府集中招投标采购,还触动了一些过去习惯了拿药品回扣的医院的利益,个别医院也出现了明显的抵制行为。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个别医院,今天给中标厂家打电话,要求马上送2盒青霉素注射液过来,明天又要求送一盒青霉素注射液,故意增加中标企业的流通成本。”
  “这次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触及了原有制度下的很多利益方,这一制度运行的好坏,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执行。”一位医疗行业的业内人士说。
  真正的深水区
  从2009年4月以来,医改已走过两年多的历程,从基本药物制度的试点、推广,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基本遵循了“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原则,在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第一阶段的收尾工作后,下一步的改革重点将围绕着公立医院的改革逐步展开。
  “医改采取的是先易后难,先农村后城市,先外围再攻坚等工作安排,明年,医改工作将逐渐进入真正的深水区。”有关人士表示。
  2011年3月7日,国办发布《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明确,公立医院改革将分层次推开,今年以县医院为改革重点,进行综合改革。
  2011年3月19日,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指出:“目前,我国基层以药养医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今年继续解决县医院以药养医的问题,为公立大医院的改革提供经验。”
  而《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近日在广东、江苏、河北等地调研发现,相当数量公立医院将重点放在优化医院服务功能上,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畏难情绪重、有效措施少、实质性进展慢,尚未探索形成一条清晰的改革路径。
  改革方向是什么?是公立医院改革面临的最大困惑。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说,公立医院改革现在是在深水区摸着石头过河,在“公、私”两岸上漂浮。现在公立医院改革还缺少明晰的顶层设计,不知道到底要改成什么样,这让地方不知从哪里下嘴。
  “虽然我们知道改一定比不改好,但不太知道如何改,所以只好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来缓解患者看病难。”东莞市医院协会会长黄锦麦说,作为广东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东莞市尚未开始对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实质性改革。
  这种“遇着困难绕着走”的做法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发现,尽管目前参与改革的公立医院达2299个,但改革内容多为改进内部医疗服务。比如全国1200所三级医院实行预约诊疗和分时段就诊,1300多所医院开展100个病种的临床路径试点等。
  上海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善联认为,尽管医疗服务改革可以惠民,但这与政府投入巨资的初衷有很大差距。而从目前情况来看,效果也不很理想地说,缺乏体制机制改革的公立医院就像“无底洞”,会吃掉目前医保等措施的改革成果,而且将来被“养胖”的公立医院改革成本会更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公立医院改革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即中央政府热情十足,老百姓更是翘首以盼,而部分地方政府、部分公立医院以及部分医生,对改革大多“嘴上拥护、暗中抵触、不推不动”。
  首先是部分地方政府怕担责。改革本身就是探索,可能成功,也可能不那么成功,谁来承担改革失败的成本,是地方政府的最大担心。作为广东省医改试点城市,东莞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已在卫生系统历经23次修改,却始终不能出台。地方政府的一些决策者抱有保持现状、不出乱子、等等再看的心态。
  其次,公立医院缺乏改革主动性。一些公立医院负责人谈起公立医院改革大都是一句“按照上级指示进行改革”,并强调改革难以启动是政府补偿资金不到位,没有财政资金就没有公益性等。有的还谈到,财政投入一般只占医院运营成本的十分之一左右,其他都是医院自己挣,一旦改革尤其是“医药分开”,会使医院收入锐减。河北唐山一家公立医院的负责人说,医院一年的人头费就要1.5亿元,而政府财政只给1000万元左右,除非财政能够将缺口兜底,改革才可能实质性推进。
  此外,医生普遍担忧公立医院改革会影响收入。而一些有灰色收入通道的医生,心中的盘算可能会更多一些。
  有关人士说,“今年年底至明年初,就要对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要拿出具体方案。公立医院改革不会总停留在惠民便民措施上打转转。”
  目前,北京、成都等城市已经相继成立了医院管理局,对旗下的市属家公立医院的国有资产、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实施统一管理、监督和考核,指导所属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
  北京市医改办主任韩晓芳表示,医管局成立后,北京市将重点从建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并实施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体现工作绩效的分配制度等工作入手进行改革,全面打破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实行全员聘用制,把所有员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对市属公立医院建立以公益性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调节、财政补偿和医保付费机制等一系列措施,逐步改变以药养医局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在公立医院改革政策与管理培训班上指出,当前医改进入深水区,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重点和难点。在优先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的前提下,再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只有这样,医改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正确的方向,才能走出这种极其复杂的利益博弈的迷宫。
其他文献
“你的目的是什么,是让大家提到第一个去台湾盖房子的大陆开发商时,就想起冯仑吗?”台湾地区节目主持人蔡康永不无调侃地问。“这样董事会会把我开除掉。”冯仑哈哈大笑,“我们希望做别人没看到的东西,做市场的开拓者。”  自今年4月份卸任万通地产(600246.SH)董事长后,素以“守正出奇”为信条的冯仑,以这个不足3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开启了自己的新征程。此前,冯仑和万通控股(万通地产母公司)参与了纽约世贸
期刊
瑞士银行(下称瑞银,英文简称:UBS)正在经受严峻考验。  这家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巨亏170亿美元的欧洲银行,又陷入了“魔鬼交易员”的黑洞漩涡,造成交易损失23亿美元。  就在8月份,UBS宣布成本削减计划,通过裁减3500个岗位在内的多项措施实现节省20亿瑞郎(23亿美元)的目标。魔鬼交易员的损失让这项成本消减成果化为乌有。  9月21日,瑞银大股东——新加坡主权财务基金(英文简称:GI
期刊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现实常是过去的重演。不论是做短期的投资,把握瞬息万变市场;还是做中长期投资,做最后的胜者,都是要回归到最为根本的人性和对全球大环境的掌握。  在世界著名投资大师中,索罗斯用超越金融的哲学分析各国的政治与时弊;巴菲特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而吉姆罗杰斯则一边享受着自己的生活,一边整理着他的多元投资策略。  罗杰斯有时候被媒体称为是最会“做秀”的一位,他在各个
期刊
9月初,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泛海控股”)发布消息,质押所持联想控股5%股权,信托融资5亿元,所募资金投到包头的能源化工项目。这一动作引发了外界对“泛海系”能源化工战略的关注,“泛海系”新的资产格局也由此逐渐清晰。  此次融资投向的包头煤化工项目,对资金的需求远不止5亿元,后续投资将以百亿计。加上2007年起在山东枣庄兴建的新能源项目等,“泛海系”在能源领域的投资计划累计有200多亿元。
期刊
智库在推动气候变化与新能源发展方面,惯用的是“自上而下”的模式,——通过影响决策层面,引导宏观气候政策的制定。如今,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式正在生长。该模式的要义,是选择性地扶植标杆式的中小企业,来影响行业标准的制定,从而引导环保产业的稳定发展。  世界资源研究所“新经济”项目即属“自下而上”模式的先行者。该项目的全球首席运营官张涛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介绍,该项目首先为中小企业提供商务培训,然后为
期刊
9月下旬,内蒙古草原天气渐凉。从中国“稀土之都”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向南蜿蜒的公路上,星星点点分布着满载黑色矿石的重型卡车。  “许多重卡说装载的是铁矿石,其实是偷运稀土”,一位稀土行业内部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包钢的稀土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在今年稀土整顿之初,这里一度出现几百辆偷运卡车排成长龙的壮观场面。  虽然经过多次整治,稀土偷运的情况已经没有那么猖獗,然而,据当地人士估计,这条路上每
期刊
中国建筑节能技术从自愿到强制推广的步伐正在加快。但绿色建筑的国家认证标准至今争议未决。  11月12日, 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的第八届中外绿色人居论坛上,《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在行业人士的多年推动下,以“每平方米耗电多少”为计量标准的建筑节能新评价体系,正在逐步进入政府决策视野,这或将为今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也首度透露,正在研究对大型公共建筑
期刊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渭北家乡那个封闭的小镇里,有两家木匠铺子。一家姓梁,一家姓蔡。后者也就是我家。梁家的后人个个聪明,所以他们都忙着念书做事,没有给自己木匠父亲助多大力。我的几个兄长,因为在学业上都不怎么灵醒,反而能在老爹的带领下,老老实实地做木活。每当茶余饭后傍晚休息,当父亲和几个兄长在那里不间断地探讨着“活泛”“窍口”等等一类木工活的技术术语时,而在街对面的木匠梁家,只落下老梁师傅一人,在那里抠
期刊
2011年第二季度,美国境内装有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的手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51%,成为最大的智能手机平台。  在三大手机操作系统中,安卓系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开源(open source)”──它的源代码是开放的,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操作、修改,自主地开发应用程序。  “安卓是第一个移动设备上运行的、真正完全开放的全面的平台。”在2007年安卓推出的时候,Google在官方博客上对
期刊
“在钟表界有很多公司拥有几百年的历史可以讲述,他们有两百年前被某位已经去世了150年的人所制作的腕表。而我们要做的是将注意力放在在世的著名制表师上,而不是挖掘两百年前的老旧故事。”Maitres du Temps(时间大师)的创始人斯蒂文霍茨曼(Steven Holtzman)在9月22日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钟表展上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  在钟表发展日益呈现复杂和复刻两极化发展的时候,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