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enie123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中学生学习的一门主要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往往呕心沥血,钻研教材教法,探索教改之路;学校所开展的语文教研活动之活跃远非其他学科所能比肩;组织的各级语文研讨会和观摩教学可以说是空前之盛,且日见频繁和规模,但学生的语文成绩始终未能见佳。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
  最近,笔者看到一篇一位作家回忆自己中学语文教师的文章,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位老师,说自己崇拜他,喜欢听他的课,因此也就喜欢上了语文课,乃至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观其所为,这位老师有以下特点。这位老师血气方刚,锋芒毕露,在学生面前非常自信,切合了青年学生渴望名师的心理;他讲课不拘一格,新鲜有趣,褒贬兼备,符合了学生求知心切、好标新立异的特点;他教书无意于嚼烂课文,留给学生许多余地,有效地避免了学生容易产生的厌倦情绪。所有这些,足可以使在教学中昏昏欲睡的学生耳目一新,激起学生对老师崇拜的热情。老师的一言一行极能得到学生的注意和追求,使学生增长对语文的兴趣,从而带来了课外阅读的主动性。而在大量的阅读面前,书中新鲜的知识反过来又刺激了学生,巩固和推动了学生的读书欲。
  笔者作为一名普通的乡村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致从以下3个方面,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做了大胆的尝试。
  一、注意生发,开拓与课文有关的知识
  比如在上《春》这篇课文时,我对自古以来的咏春诗文从内容方面做了概括介绍。在上《天净沙·秋思》时,又对咏秋诗词做了分类。学生由此兴致勃勃地收集了许多咏春和咏秋的诗文。有的学生还根据诗文内容、情调和风格的不同做了分门别类的归项,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在教学中,笔者总是不失时机地挑开论题,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而又做到微露端倪,引而不发,促使学生有益思考并进而查阅课外文章。
  如在学习过《桃花心木》一文后,我向学生推荐阅读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该文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树。”我从这句话中的“普通”与“不平凡”的使用上,向学生提出:一前一后是否矛盾?如何看待“普通”与“ 不平凡”的关系等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学生深思、阅读、讨论的兴趣。在阅读课上,学生们对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饶有兴趣,我问学生:“文中的马克·吐温这样一个美国政治上的天真汉,是否在美国存在?”要求学生思考,由此提出了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概念,简单阐明两者的关系,引起了学生联系实际的深长思考和热烈的讨论,从效果的最低限度看,至少是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热情,反过来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讲座与讨论结合,尊重学生的见解
  从学生的心理状态看,凡能引起分歧意见的作品往往也能引起他们的兴趣。而通过对这些作品的介绍,通过讨论鼓励个人见解的标新立异,这样又能使学生的钻研积极性空前高涨。至于论题的发现大多取自学生的话题和笔端。如有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对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结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就顺水推舟提出了关于小说和电视剧的结尾优劣的问题。通过讨论,引导学生读了这部名著,并对其中的诸多问题做了思考。由于这类教学内容出自课本而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论辩性,所以很符合学生的胃口,学习起来就增加了主动性。
  对学生而言,一挥而就成功的作品不能说没有,但毕竟是凤毛麟角,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笔者抓住修改一环,或个人几易其稿,或以语文小组为单位,集体修改,在讨论的基础上评出本组最佳文章,然后组员轮流修改一遍,标上第一执笔,第二执笔……全组满意方能誊清交卷。全班每组上交1篇,全部打印出来发到学生手中,最后课堂评比,评出全班最佳组和最佳文章,一改过去讨厌修改的状况。评比时大家各抒己见,踊跃之状十分可喜,最后使学生在对比、揣摩、体会中领略了文章的做法。
  三、重视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
  有经验的语文老师十分注重读写的有机结合,但对学生来说,这只是一种外因,这种外因只有在学生本身具有浓厚兴趣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事实上,大多数学生视训练为负担。其实,作文教学同样有一个“兴趣”的内因问题。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从命题、修改和评分3个方面进行了试验。
  首先,学生害怕作文,讨厌写文章的原因与命题有关。命题或囿于传统一套,或用自己的想当然来代替学生的认识实际,既无新鲜性,又少争辩性,就无法激起学生写作的冲动。针对命题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注意了命题投学生之所好,选择那些学生关心的问题作为文章的材料和题目;其次,题目本身要有思考价值,必须是耐人寻味或富有哲理、寓意的。与此相联系的是题目要容易激起争论和便于各抒己见。为此,笔者往往对学生本身提出的一些问题经过提炼、加工、点拨,整理成若干作文题,供学生选择。如有1个学生在读《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三气周瑜,使周瑜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而死,但诸葛亮祭周瑜文中却有“从此以后,更无知音”两处时大惑不解,笔者便引导学生在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同时,联系社会上流行的竞争意识发表看法。学生思路顿时开阔,写作情绪陡然高涨。
  要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还应注意评分。一般情况下,教师批改作文时总是写上一个不痛不痒的分数,幅度往往在60~80分之间,这其实是取消了学生写作热情的。大凡学生总是在得到了鼓励后才确立自信,随后产生兴趣乃至热情。作文评分应打破沉闷的局面,要搞异峰突起,要搞意外发现。布置作文时对目的和要求有所侧重,评分时自然不应全面苛求,达到了某一目的,符合了某一要求,就应不惜高分予以鼓励。就全班而言,每次作文都应有几个重点鼓励的对象;就个人而言,应当有大大褒奖其某一次作文的机会。从分数上来看,无论是全班还是个人,都应该有大起大落的表示。这种评分法,有人说它是“分数刺激”的老一套,而笔者认为,这是“搞活”的新招,不可等闲视之。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无论是课文教学还是作文训练,都要十分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师方面来说,这个方法要求教师成为一个杂家,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时时重视知识的更新。只有常常供应给学生各方面的最新知识,教师才
  有可能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介绍了稀土氧化物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稀土纳米氧化物的发展趋势.
“预设”与“生成”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左膀右臂,预设是对教学计划和目的的明确,生成是对教学过程可变性的概括。在预设与生成之间寻求最佳的契合点便是对教师教学智慧的考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作为生长于中华大地的炎黄子孙,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成果亦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引导学生领略古诗文之美,灵活应对古诗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兴趣激发,让学生争当乐之者  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如果在课堂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具体的学习内容为依据,精心设计具有趣味性、启发性、思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
摘 要:小学数学教育阶段,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是衡量数学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对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c)-0054-01  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历来是中小学教育中主要的基础性和工具性课程。
课堂中学生独特性的展现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必须加强对课堂的有效管理,本文从良好学风的树立、教师的白我能力与修养,教学的方式方法三个方面切入,探讨了有效课堂建立
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是培养高质量医疗和科研人才的重要保证。本文介绍了医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三个体会,包括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营造学术氛围和学术环境加强的实验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