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常规教育误区 优化班级精致化管理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a0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生活是儿童感受集体和社会、接受集体生活的纪律以及规则约束的最主要场所,在常规教育中,如果老师无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一些高控制的、能够立竿见影的教育手段来达到让幼儿即时顺从的目的,那么教育活动有序开展的常规教育目标很难得以落实。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如果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长大以后他们也会把爱撒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到那时,处处有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关键词:常规教育;班级管理;行为习惯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中普遍出现的误区
  (一)教师为主体,幼儿为辅的班级管理
  传统意义上,班级常规管理是为了教师“管住”班级中的幼儿,幼儿是“受管制”的对象,课堂上都是教师在说,幼儿在听,回答问题需要举手,游戏时要遵守老师制定的游戏规则,画画按照教师的示范,绘画作品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开展角色区域游戏时为了班级纪律不那么混乱,幼儿总是“被安排”地游戏,在这样的做法下,常规管理抹杀了幼儿活泼调皮的天性,也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忽视幼儿主体地位的管理做法也是收效甚微。
  (二)强调有序性而忽视了自主性
  在教育实践中,经常通过检查评比来检测班级常规,这就迫使教师在常规教育时,还是会延续着“一步到位”或“到什么时候就必须做什么事情”等来要求幼儿,导致了教师在抓常规时忽视或无视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年龄特点。有时为了有一个安静、有序的教学环境,强制性地要求幼儿要遵守成人制订的规则,即使有些教师偶尔会组织一些让幼儿参与的讨论,其实仍然是教师控制着讨论的主动权,讨论最终以符合教师意愿的结论而收场。将常规视为限制,从而使常规失去了对幼儿行为指引的作用。幼儿园新纲要颁布后,指导教师在常规教育观念上进行了转变,更强调教师在教育中尊重幼儿自主性的特点。
  二、如何走出误区,使常规教育更趋合理
  (一)教师转变观念,走以幼儿为主的班级管理模式
  1.教师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管理的问题,首先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之上的,幼儿园教师心中要充满爱,深刻地明白和重视幼儿才是教育的主角,不论是班级常规还是行为习惯的培养上,都要以幼儿为先,考虑到幼儿情绪情感的变化。师爱是一种力量,师爱是教育之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必须有一颗热爱幼儿的心,这是调整教师与幼儿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教师道德规范。只有热爱幼儿,教师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幼儿,才有了解幼儿各方面情况的愿望,热情主动地引导和帮助幼儿,真心诚意地尊重幼儿,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心扑在孩子身上,才能更好地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2.教師要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要求,变空泛的教育为适时适度的引导。以幼儿为主体,调动幼儿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量。为了探究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师幼互动质量,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幼儿园环境是儿童所接触的,能给予他以刺激的一切物质。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智力开发及个性形成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环境的熏陶对于培养幼儿的品质来说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爱的教育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活动之中。如在语言活动中,多给孩子读一些以互助友爱为主题的童话故事,还可以把孩子身边发生的事编成故事讲给孩子听,熏陶培养孩子的爱心。
  (二)常规的内容由一刀切转变为随年龄逐步深化
  1.常规的功能由限制幼儿活动转变成以幼儿发展为目的。常规教育不仅要落实维持教育秩序的短期目标,更要追求儿童发展的长远目标,通过纪律、管理等手段促进学生“自律品性”的发展,才是课堂纪律和管理所要达到的“真实性的教育目的”!用这一观点去反思,有助于确立正确的常规教育目标。
  2.很多老师认为小班是常规教育的关键期,于是,对这些刚入园的幼儿,教师通常会花很多的精力刻意地进行常规训练,当然,这样的想法并非毫无道理,正是基于孩子之间存在的这些客观因素,我们更需要改变以往过多的统一管理模式,不断调整不同年龄幼儿的常规教育重点,面临着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的过渡,常规教育的重心要放在培养幼儿认知活动的自控能力上,帮助幼儿理解和内化规则。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监督和控制应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处理好“牵手”和“放手”的关系。
  总之,幼儿期是人生的奠基时期,随着孩子认知能力的增强和视野的扩大,还可以引导孩子将爱心从熟悉的人迁移到一些陌生的人身上。班级的常规管理应该是充满爱的教育,孩子的心就像一片广袤的土地,种植仁爱,就会收获尊重、关心、宽容、同情,因此从小给孩子的心播下爱的种子,进行仁爱品质的培养,比给他任何财富都强。如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长大以后他们也会把爱撒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到那时,处处有鸟语花香、欢声笑语。
  参考文献:
  [1]钱琼.幼儿园班级管理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2).
  [2]姜凤坤.浅析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有效策略[J].新西部(下半月),2009(9).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要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依据,还要以科学的教学理论为支撑。教育心理学就是支撑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实践证明,将教育心理学知识恰如其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以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为例,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据,浅显论述教育心理学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有效运用  教育心理学,说到底,就是将
摘 要:主要列举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的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学习的促进作用,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探讨  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并且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去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但是这只是理想状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个班级往往有几十个学生,并且一般一个教师都是教几个班级,这样的学生基数就意味着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以,要在小
摘 要:众所周知,数与形是数学中最为古老的两个研究对象。数形结合作为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借助直观的图像引导学生认知抽象的数量关系,借助明确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赋予图像以实际意义,进而实现抽象问题直观化、抽复杂问题简单化。立足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谈一谈如何实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应用方法;寓数于形;以形解数  作为数学中最基本的
一、授课内容  《营养午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课由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自行设计营养搭配午餐,意在提高学生对于数学与生活联系的意识与能力。  二、案例描述  本课的主线是由“凭喜好吃”—“科学地吃”—“合理地吃”—“营养地吃”,内容涉及计算、统计和应用。  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了以下五个数学活动:  活动一:了解营养含量,明晰基本指标。
摘 要: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这篇课文,历史久远,学生很难产生共鸣,所得从教学方法上艺术化,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所以“闯关”这一形式非常适合这样的课文。教学中分三关:第一关:生字关,唤醒学生小主人的角色意识,打好学习课文的基础。第二关:彰显个性,走进文本关,鼓励质疑、引发争论、启迪想象。第三关:回归基础,写好生字。“闯关”成功方可与女英雄木兰并肩作战,延续下文。  关键词:闯关;角
摘 要:审美知觉是一种有别于日常知觉的特殊知觉形式,这种知觉组织的目的不是要建构一个认知结构,而是要建构一个审美结构,通过对外部输入的同化与整合,以达成对审美客体的建构,这也就是审美活动。而手工教学是小学低段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创新教育理念下,小学手工教学应该注重美感的熏陶,彰显个性,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审美知觉;审美活动;手工;低段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培养自己具
摘 要: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三月是雷锋月,雷锋式的好战士盛习友就是从经开区这片热土中走出去的,20世纪70年代被毛主席、中央军委授予“爱民模范”称号并追授一等功,在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学习热潮,皖鲁两地同时建起颇具规模的盛习友烈士纪念馆。新时代,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领导人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传承“爱民模范”精神,讲好英雄故事,
摘 要:儿童诗作为诗歌的一种,以其独特的形式和生动的内容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在不断实践教学中发现,利用现成的儿童诗作品,运用“模仿”这一手段,特别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可以大大降低儿童诗创作教学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水平。  关键词:诗歌;厚积薄发;创作  一、读——厚积才能薄发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丰富了,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如果肚子里颠来倒去就那么几个词,表情达意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教师
摘 要:幼儿园里,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自主学习活动,区域也为幼儿提供了自由展示自己的空间。幼儿园良好的区域环境是幼儿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发现、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的空间。在幼儿园里开展环境教育的同时,也要从小启蒙幼儿的环保意识,灌输环保知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就如何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环境的环保教育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区域活动;环保教育;幼儿;变废为宝  区域活动又名区角游戏、
观察是教师为儿童提供适宜性教育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在充分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行为特点、兴趣倾向和学习风格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符合儿童特点的活动方案,并在活动过程中根据儿童的表现及时做出调整,从而保证活动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在强调通过师幼互动实施课程的今天,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观察记录现状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以下几种情况:  1.观察有名无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