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这篇课文,历史久远,学生很难产生共鸣,所得从教学方法上艺术化,拉近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所以“闯关”这一形式非常适合这样的课文。教学中分三关:第一关:生字关,唤醒学生小主人的角色意识,打好学习课文的基础。第二关:彰显个性,走进文本关,鼓励质疑、引发争论、启迪想象。第三关:回归基础,写好生字。“闯关”成功方可与女英雄木兰并肩作战,延续下文。
关键词:闯关;角色;个性;延续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利用“闯关”这一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活课堂。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这课时,由于故事的内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久远,要让孩子理解,必须要创设一种情境。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师:木兰在这堂课中为我们设置了三道关口,只要我们能闯过去,她就让我们上战场和她并肩作战。(师在黑板上画三座山头)此处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挑战性的闯关形式,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形式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一、闯关——角色意识
教学的本真在于唤醒,而不在于灌输。“闯关”将学生置身于文章的角色中去,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我们的课堂。于是,我设置了第一关。
闯一闯
第一关学会生字
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交流:(1)读生字词,读你最拿手的一行,读得好的当小老师。
(2)指出多音字并分别组词。(降 燕)
(3)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此处让学生发挥特长读自己最擅长的一行,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让学生去做小老师,其实学生不仅闯过了生字关,更树立了自信,不自觉地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闯关成功,在第一座山头上插上小红旗。)
二、闯关——个性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在第二关中我深有体会。
师:闯一闯
第二关细读课文
要求: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交流)
1.闯关——鼓励质疑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我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木兰怎么能从得了军的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地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焦急万分”“年老多病”“理应”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衷心赞叹。
2.闯关——引发争论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木兰从军的原因。指导学生弄明白当时的社会情况、家庭情况。此时交流“木兰是怎样想的呢?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可家人会让一个小姑娘上战场吗?木兰会如何说服家人呢?”那就得先设置一个场景,家人们是怎样阻止的,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特点的语言,这样,一场劝阻的口语交际就可以开始了。
师:小朋友们,一听说我女儿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就着急,谁来当我的女儿木兰啊?我还想请一个人来演我家木兰的父亲和弟弟。
生:(纷纷举手)我指了三名同学。把他们叫到前面来,让其他同学继续读课文。我们四人耳语了一番。
生(木兰):朝廷已经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现在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我理应为国家分忧啊!
师(妈妈):女儿啊,你可不能去,战场上都是男子,你一个女儿家,怎么能抵挡了他们呢?
生(木兰):妈妈,我从小练功习武,身体强壮。您就放心吧!
生(父亲)孩子,还是让我去吧,大不了战死疆场,你还年轻,不能白送命。
生(木兰):父亲,咱们家可不能没有你,我去替您从军,说不定还能立下战功呢!
生(弟弟):姐姐,不要去,我舍不得你。
生(木兰):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顾父亲、母亲,我走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你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在情境中,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书中人物的内心,不仅理解了木兰的做法,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闯关——启迪想象
在感受木蘭这一人物形象时,我抓住一个问题,“我想说:木兰,你……”此处展示了学生与文本独立对话的空间。曾听有位教师教学此环节时出了这样一个填充题:你认为木兰是个( )的姑娘。教者本身的目的可能是让学生谈谈木兰这种挺身而出的勇气和为国为家分忧的感人品质,但事实上学生交流起来很困难,往往是词不达意。后来我思索这可能是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和文本獨立对话的空间,学生被紧紧地束缚在一个小小的匣子里,而将问题转化为:“我想说,木兰,你……”这样对话的空间大出了许多,学生则乐于表达。(闯关成功,在第二座山头上插上小红旗。)
三、闯关——延续意识
师述: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木兰闯战场,我们闯生字关。
师出示:闯一闯
第三关写好生字
兵 病 将
生字是二年级教学中的重点目标。在和学生认识“疒”时,我深刻地感受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让学生了解“疒”的含义,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带“疒”的字,总结出一般“疒”与生病有关的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学生掌握记字规律,感受中华文字的精妙。(闯关成功,在第三座山头上插上小红旗。)
师述: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共同努力闯过了三关,这下,我们可以上战场和木兰并肩作战啦!在与木兰并肩战斗时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关口呢?下文分解。
简简单单地“闯关”,学生为达到与木兰并肩作战的愿望,积极地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文本,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申士保.闯关学语文:《木兰从军》教学案例[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2).
关键词:闯关;角色;个性;延续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利用“闯关”这一形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激活课堂。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木兰从军》这课时,由于故事的内容离我们的现实生活久远,要让孩子理解,必须要创设一种情境。播放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花木兰》片段。师:木兰在这堂课中为我们设置了三道关口,只要我们能闯过去,她就让我们上战场和她并肩作战。(师在黑板上画三座山头)此处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具有挑战性的闯关形式,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形式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一、闯关——角色意识
教学的本真在于唤醒,而不在于灌输。“闯关”将学生置身于文章的角色中去,可激活学生的思维,激活我们的课堂。于是,我设置了第一关。
闯一闯
第一关学会生字
要求: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交流:(1)读生字词,读你最拿手的一行,读得好的当小老师。
(2)指出多音字并分别组词。(降 燕)
(3)去掉拼音再读词语。
此处让学生发挥特长读自己最擅长的一行,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再让学生去做小老师,其实学生不仅闯过了生字关,更树立了自信,不自觉地成为课堂的小主人。(闯关成功,在第一座山头上插上小红旗。)
二、闯关——个性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争论”的起点,有了“疑”而又能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才有了“敢于争论”的思想基础。在第二关中我深有体会。
师:闯一闯
第二关细读课文
要求:木兰为什么女扮男装,替父从军?(交流)
1.闯关——鼓励质疑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上我介绍了当时女子不能从军的背景,孩子们自然产生疑问:为什么木兰要从军?木兰怎么能从得了军的呢?于是就这样的问题,孩子们积极自主地学习了文本,在扣住“紧急”“焦急万分”“年老多病”“理应”等词一次又一次深入体会后,在痛快的读中表达了对木兰的衷心赞叹。
2.闯关——引发争论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首先让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木兰从军的原因。指导学生弄明白当时的社会情况、家庭情况。此时交流“木兰是怎样想的呢?木兰决定替父从军,可家人会让一个小姑娘上战场吗?木兰会如何说服家人呢?”那就得先设置一个场景,家人们是怎样阻止的,要根据人物的身份,想象出适合特点的语言,这样,一场劝阻的口语交际就可以开始了。
师:小朋友们,一听说我女儿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就着急,谁来当我的女儿木兰啊?我还想请一个人来演我家木兰的父亲和弟弟。
生:(纷纷举手)我指了三名同学。把他们叫到前面来,让其他同学继续读课文。我们四人耳语了一番。
生(木兰):朝廷已经下达了紧急征兵的文书。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现在父亲年老多病,难以出征。弟弟又小,还不够当兵的年龄。我理应为国家分忧啊!
师(妈妈):女儿啊,你可不能去,战场上都是男子,你一个女儿家,怎么能抵挡了他们呢?
生(木兰):妈妈,我从小练功习武,身体强壮。您就放心吧!
生(父亲)孩子,还是让我去吧,大不了战死疆场,你还年轻,不能白送命。
生(木兰):父亲,咱们家可不能没有你,我去替您从军,说不定还能立下战功呢!
生(弟弟):姐姐,不要去,我舍不得你。
生(木兰):弟弟,你在家要好好照顾父亲、母亲,我走了,家里的一切都交给你了,你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在情境中,学生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书中人物的内心,不仅理解了木兰的做法,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闯关——启迪想象
在感受木蘭这一人物形象时,我抓住一个问题,“我想说:木兰,你……”此处展示了学生与文本独立对话的空间。曾听有位教师教学此环节时出了这样一个填充题:你认为木兰是个( )的姑娘。教者本身的目的可能是让学生谈谈木兰这种挺身而出的勇气和为国为家分忧的感人品质,但事实上学生交流起来很困难,往往是词不达意。后来我思索这可能是没有给学生充足的和文本獨立对话的空间,学生被紧紧地束缚在一个小小的匣子里,而将问题转化为:“我想说,木兰,你……”这样对话的空间大出了许多,学生则乐于表达。(闯关成功,在第二座山头上插上小红旗。)
三、闯关——延续意识
师述:木兰告别了亲人,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来到了前线。在多年征战中,她为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木兰闯战场,我们闯生字关。
师出示:闯一闯
第三关写好生字
兵 病 将
生字是二年级教学中的重点目标。在和学生认识“疒”时,我深刻地感受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让学生了解“疒”的含义,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带“疒”的字,总结出一般“疒”与生病有关的汉字构字规律,帮助学生掌握记字规律,感受中华文字的精妙。(闯关成功,在第三座山头上插上小红旗。)
师述: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样高兴,因为我们共同努力闯过了三关,这下,我们可以上战场和木兰并肩作战啦!在与木兰并肩战斗时又会遇到什么样的关口呢?下文分解。
简简单单地“闯关”,学生为达到与木兰并肩作战的愿望,积极地走进了课堂,走进了文本,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申士保.闯关学语文:《木兰从军》教学案例[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