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激发后进生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字经》里提到:“人之初,如玉璞。”这句话引申到班级管理中,也就是说:班级之中的后进生并不是天生就是后进的,他们的后进,很可能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激发后进生、转化后进生?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课堂是教学的重要阵地
  后进生因为不能很完整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老师的眼神就较少投注在“后进生”身上,而此时教师的眼神是传播知识的感情通道,这就很容易使那些后进生有被遗忘的感觉,从而大大挫伤了学习的热情,抑制了学习兴趣,产生了失落的心理。 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做到:
  1.备课工作到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的方案,给后进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其找回自信,激发其内在动力,开发其潜在的能力。问题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难度要适中,尤其是使后进生“跳一跳,摘果子”,让他们在能力范围内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课堂训练到位。在教学时,要设计好提问的坡度。对于长于思考的学生,所提问题要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对于缺乏勇气的学生,所提问题可以简单些。后进学生回答问题答非所问或模棱两可时,教师就要根据反馈的信息,调整提问的角度、难度,使学生排除思维障碍、理清思维线索,从而使其打通思路,充分发挥其才能。
  3.及时表扬到位。课堂上教师及时表扬后进生是激发其积极参与的有效方式,那些平时不善发言、不敢发言的后进学生,他们偶尔的举手、偶尔的回答若被教师肯定了,往往能使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所以,在课堂上,老师不要吝啬一个点头、一次微笑、一句表扬鼓励的话语,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温馨的氛围。
  二、帮助后进生克服内心中的自卑、依赖、厌学、矛盾、戒备
  1.排除自卑心理。后进生常因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埋怨、家长的训斥,感到在班级上抬不起头来,老是觉得自己不如他人,进取向上的心理失去了平衡,消极地对待学习,信心不足,自甘落后,形成了自卑心理。其实“后进生”身上也有可贵的闪光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鼓励,引起其进步的心理冲突。对于自卑心理较强的后进生,我们可以通过经常性的个别谈话,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2.排除依赖心理。部分后进生由于本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较差,加之家长、老师的包办代替过多,往往会产生依赖心理。他们在生活上离不开家长的精心照料,学习上离开老师就寸步难行。他们通常课前不去也不会主动预习,课堂上只依赖老师的讲解,不去深入领会消化所学知识,作业只会做见过的,否则便会不知所措。日益严重的依赖思想,不仅使他们失去了主体的地位,放弃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会养成懒惰的习惯,给他们的个性和心理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对于依赖心理较强的后进生,我们应该一方面帮他们分析其严重后果,促使他们产生独立自主的欲望;再有意安排一些实践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某些力所能及的任务,逐步树立他们自主学习的信念。
  3.排除厌学心理。后进生的成绩差,对他们的期望值过高,他们努力了,可总是不尽人意,总是换来批评,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表现为“对上学毫无兴趣,提起上学就头疼,厌恶学习”。要排除这种心理障碍,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思想,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其次,要想方设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多让后进生在学习中有成功的机会,给他们一个可以达到的目标;只要他们获得了一点成功就要鼓励,使他们能尝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同学们的赞扬能促使他们去争取新的成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而且能“下苦功夫学”,觉得乐在其中。
  4.排除矛盾心理。矛盾心理是后进生的主要心理特征,表现在心境上:愉快时想努力学习,苦闷时又以“反正已经是这样了”而自暴自弃。情绪起伏较大,自制力差,忽冷忽热,学习上不能持之以恒,容易出现反复。这种矛盾的心理,一是悔恨心理的作用;二是由于缺乏上进的自信心,走不出失败的阴影。 要帮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由于极少甚至没有成功的经验,后进生早已丧失了上进的信心,对于矛盾心理较强的后进生,我们应该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获得成功,进而从小的成功走向大的成功。
  5.排除戒备心理。后进生受到的批评特别多,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他感到不管怎样,老师和同学总是不会相信的,好像自己怎么努力也没有用,对周围的人总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了“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事”、“破罐子破摔”的戒备心理。为此我们应该给后进生多一点信任,多几分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些怨恨,多几分关爱。
  我们教师要认识到后进生只是暂时后进,他们将来同样可以成为国家栋梁。我们要抛开偏见,多给后进生一点爱,多给他们信任和尊重,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奋进的源泉。教育家斯宾塞指出:“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因此我们要好好地研究这些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从排除心理障碍入手,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只要我们以热爱学生为出发点,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其心理,做到对症下药,一定可以调适有度,使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事半功倍,为大面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更为未来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合格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其他文献
数学总复习并不是对以前所教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回忆和再现,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复习,使每一章节中的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找出其变化规律、性质相似之处及不同点,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以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成体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一、章节复习——善于转化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指出:“学习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从薄到厚,一个是从厚到薄。”前者是“量”
期刊
愉快教学乃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需要而取得良好效果的一种指导思想或操作模式,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蕴意。它往往是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表现出来的独具特征的精神风貌。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并能被人们所品评与体验。也正因为愉快教学涉及到如此之多的教学要素和方方面面,如何将它们协调统一起来形成某种易于操
期刊
数学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
期刊
摘 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学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一句话,为了学生的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注重学法指导。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发展。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创新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培养学生的学法指导,对打好数学基础、发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
期刊
摘 要: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决定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为了落实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在课堂中创设数学情境,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实际,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无穷魅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 贴近 生活  数学由于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抽象性、逻辑性,这也正是小学生难以学好数学的原因。小学生处于儿童时期,长于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直
期刊
摘 要: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教学观念,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要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善于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要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心态 主体 情境 合作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指出:“硬塞
期刊
小学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缺乏耐心和毅力,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如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我就谈谈我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重视学生的情感参与,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没有情感参与的学习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对老师有一种敬畏感,在老师面前往往比较拘谨。而学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中思想品德课单元整体教学方法。首先分析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及其原因,接着进行了改变现状的探索,为单元教学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实践探索 主体参与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改变现状已迫在眉睫。为此,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单元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地位,成为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
期刊
摘 要: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的精神,导学式教学法应运而成。本文笔者就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应用导学式教学法,从代数、图形、统计概率、综合实践这四个方面做出了深入的解析。  关键词:导学式 教学法 小学数学 教学  一、导入式教学法在小学代数方面的教学应用  小学代数在小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教学方式过分追求计算数值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忽略了代数的本质,学生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对小学课堂教学中“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表现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弱势群体”产生的成因进行分析,探讨了课堂教学中关注“弱势群体”、促进学生均衡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弱势群体 成因 课堂教学 策略  一、课堂教学中“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表现  1.自卑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在62位弱势群体中有38位认为在学校中几乎处处不如别人,占总数的62%;有41位学生认为自己表现一般,没有出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