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河码头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风渐紧,北雁南归,时而排着“人”字阵形,时而排着“一”字阵形,从靖思村外的芦河上飞过。
  这天傍晚,邹氏站在芦河码头上,望着靖思村发呆。
  靖思村三面环山,二水护田,村后芦河从东北角向西绕村而过,直折南下,注入抚河,村前有条从涂岭下来的小港自西向东流,与芦河接口。靖思村是块风水宝地,迟早要出大官,村里老辈总这么讲。邹氏对靖思村太熟悉了。
  邹氏就出生在芦河对岸鸣山脚下的邹村。十六岁那年,邹氏嫁到靖思村,嫁给秀才蔡国用。哪知丈夫是个十足的书呆子,经常独自蹲在芦河码头上读书,对家务事不闻不问。邹氏到河边找他,他装没看到,还故意放大嗓门读书。时间久了,邹氏不再指望丈夫做家务,只盼他早日考取功名,自己也跟着享福。
  时光就像芦河水静静地流淌。五年过去了,蔡国用依旧是个寒酸秀才,连半个举人也捞不着。百无一用是书生。秀才不中举,抵不上半斗米。神气什么?眼见家徒四壁,缺衣少米,邹氏心里憋屈。
  一天早晨,邹氏去芦河边洗衣,看见丈夫又蹲在码头上读书。邹氏气不打一处来,用手指着他的鼻子说:“你每天从早到晚读书,也不见你考取举人。你不害臊么?”
  “娘子,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蔡国用回答道。
  “读书读书,你就知道读书,你考虑过我和靖儿的生计么?跟着你过日子,真是活受罪!”邹氏埋怨道。
  这时,同在河边洗衣的李婶忙劝邹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国用有志于功名,高中举人是迟早的事!”
  邹氏叹气道:“别安慰我了。我早听腻了这种奉承话。不是我说他,他就算考到胡子白也考不到举人。他要是能考取功名,我愿打赤脚蹚水过河回娘家,不再回靖思村!”
  蔡国用望着河边洗衣的村妇们,气愤地说:“你说话算数?”
  “算数!”邹氏低头洗衣,用棒槌狠狠地捶打着衣服,溅起一片水花。
  暮色渐浓,秋风透着阵阵寒意,邹氏望着眼前清冷的芦河水,又回到往事中。
  就在她三十六岁那年,蔡国用考中了举人。亲朋好友纷纷前来贺喜。她却早早收拾行李,打着赤脚,蹚水过河回娘家了。她还记得,那天早晨,芦河水很冷很冷,冷到彻骨。村民站在码头上喊她回来,而她却没有回头。她还记得,几天后,蔡国用带着儿子靖儿到邹村接她回靖思村,但她断然拒绝,说自己绝不会食言。
  她本想在娘家风平浪静地度过余生。可是,没过几年,蔡国用居然又高中进士。难得的是,蔡国用又带着靖儿来到邹村,说什么也要接她回去,就连娘家兄弟也劝她回心转意。可她越发羞愧难当,觉得没脸见人。是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活一张脸,树活一身皮。尽管父子俩再三恳求,还说当年说的气话当不得真,但她还是不肯回去。
  暮色苍茫,芦河码头上秋风飒飒,吹动着河畔的枯草,也吹动着邹氏的满头白发。
  她还记得蔡国用官场得志、飞黄腾达的情形。他为官清廉,不畏权贵,敢于同魏忠贤奸党作斗争,深受崇祯皇帝的信任,一度官至宰相,大红大紫。可是,他仍没有忘本,每次回乡都带着靖儿来邹村看望她,说糟糠之妻不可拋,劝她一起去京城享福。她犹豫再三,决定还是留下来,绝不食言。
  夜色深沉,芦河上渔火点点,一群纤夫拖着一只乌篷船缓缓靠近码头。
  邹氏看见船上走下两个男人,老的白发苍苍,驼着背,拄着拐杖,边走边咳嗽,小的搀扶着老的,登上码头。他们俩正是蔡国用和靖儿。
  靖儿见到邹氏,赶忙上前抱住说:“娘,爸丢官罢相,告老还乡了。我们回家吧!”
  邹氏“嗯”了一声,泪流满面。
其他文献
文学写作如大浪淘沙,亦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波远去,一波涌来,高沧海是近年涌现出的小小说新锐作家之一。良好的文学天赋,加上后天的不懈努力,她的小小说创作数质兼具,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上,赢得广泛关注,脱颖而出。随着她对小小说创作技巧的领悟与把握,逐渐进入自由写作的状态。语言优雅鲜活,遣词造句简洁而富于表现力,文理间的文学意味,在作品中滋润并氲氤开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读者。  2018年,高沧海获得
期刊
我乘坐的从南京飞往昆明的航班,恰是月圆之夜,一朵月亮擎于暗蓝天幕之上,像极了三月里的桃花来,梨花来。  我想象我以后对老刘说起这一晚时,老刘正坐在桌前,吸一根烟,室内较暗,他的脸有些模糊,窗外,与他比肩的是老别山主峰大雪山。  我十二岁时,有着小小得意,发表过几首小小的童谣。老刘那时断断续续给我写一些信来,到我十八岁时被我的父亲发现了。父亲在全家人面前念老刘的来信,而老刘恰好在那封信里写道:妞妞啊
期刊
他数到三十个数时,问了一句:“都藏好没?”  没人回答。  于是他睁开眼睛,转身回家了。  这里是农村,有很多藏身之地,稻草堆、猪圈、墙角……每一处都可能有一双眼睛盯着他。  所以,他并没有真的回家。他还得装模作样,时而停下来思考,时而往犄角旮旯看一看。因为他知道,他在明处,他们在暗处。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天已經黑了,而且这里是农村,所有的人,牲畜,连同稻草堆、猪圈、墙角……都被笼罩在黑暗
期刊
璧人来了,快去看啊!洛阳城万人空巷,人们争相前往观看。  但見前方一少年,正坐着羊车缓缓而来。羊有四只,通身雪白,如棉,似云。再看少年,羊就不显白了,如黄棉,似阴云。少年肌肤白皙,身材高挑,眉清目朗,手细颈长——恰似一尊白玉雕塑,冰清玉洁。羊车踽踽前行,犹如翩翩的白天鹅,默默游弋后留下的一道水痕,又似逆风蜻蜓的透明薄翼,万千扑扇后的不胜迎举。  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啊。英俊豪爽,风度翩翩的骠骑将军王
期刊
嫩江边上德里屯,有一大半的男孩名叫“布库”。  布库是达斡尔语,可译成大力士、摔跤手、勇士、英雄等等。这么多人叫同一名不易区分,就叫一布库、二布库、三布库,或者牛布库、马布库、铁布库、柳布库……布库只是个孩子小名,等身高长得超过勒勒车大轱辘,就算成年了,屯子的大事小事就可以参与了,就可当兵出征作战了,那就得另起大名,就不再称布库,这是几百年的规矩。这就出了“二牛反背”:男孩子个个喜欢被叫布库,又个
期刊
女人是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来的,没有人知道。  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儿来到瑞河场,举目无亲,遂在青石板街尽头的一个破落小院的柴房住了一宿。用后来女人的话说,他们住了一夜后发现院落似乎荒了很久,坝子里长满一人深的蒿草,堂屋大开,屋里凌乱得像屋外的坝子。女人开始收拾屋里屋外,洗干净了屋子里发酸的衣服,发臭的棉鞋,发霉的被褥,锅里长了绿毛的碗筷,小男孩用生锈的镰刀割了坝子中的蒿草,女人担来干燥的垒土,垫实
期刊
大唐孔雀  当您取出最后一面铜镜时,我眼睛一亮。  这是一面双鹊云龙月宫镜,八出葵花形,圆钮。内区纹饰四分,两侧为展翅飞翔的衔绶双鹊,钮下为海面腾龙,龙两侧有祥云陪衬。还有桂树一棵,两边分别是蟾蜍和玉兔。  您送我这面铜镜,我爱不释手,我叫它嫦娥镜。  “孔雀衔来向日飞,翩翩压折黄金翼!”不远处,一只初出的孔雀,正从大唐的天空飞来。  回想起当初,15岁的我正在自家庭院里,翻晒《诗经》《千字文》等
期刊
初见虞时,虞正值豆蔻年华。宴会之上,一舞倾城,入了项羽的眼。  在虞眼中,正席之位,不過是位粗莽武将,献舞也不过是父亲的意愿,这样的人,怎会入了虞的眼,舞毕,便转身离开。  那时正值牡丹花开,院子里大片大片的红,倒衬了虞的肤白黑发,可谓回眸一笑百媚生。项羽再无法忍耐,第二日便将虞纳为美人。虞本来是不乐意的,但奈何父意难违,便嫁了。又是红衣,项羽是那样喜欢虞的一身红衣,美却不娇艳,倒有丝出淤泥而不染
期刊
张联纬领受了朝廷指令,千里迢迢到甘肃礼县上任。他曾是左宗棠麾下的幕僚,因在隴县造福一方,而被派往礼县出任知县。  到任后,他细心体察民情,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礼县的老百姓,无论贫富,几乎家家都存放着灵柩。  “这是本地的风俗吗?”张联纬问。  “回大人,埋不起哩。”一个黑衣农人说。  张联纬越发糊涂了,家里死了人都埋不起,百姓这么穷啊?  黑衣农人告诉他,礼县的赋税很重,埋一次人要交十两纹银。一
期刊
三月,一纸律师函传到他手上。  他神情恍惚从宽大的老板桌向外眺望,遥远剪不断的村落,沟壑与黄土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他周身裹得很紧,这么多年终究无法挣脱。  他喜欢三月,春风一吹,河面敞开。母亲牵着年幼的他来到地里田间,与草色清香为伴。他蹲在桃树下面无拘无束挖蚯蚓,逮蚂蚱,不时发出欢愉的笑声。母亲弓着身子看着他笑得合不拢嘴,太阳的光芒在母亲脸上留下黝黑印记,很难分辨出实际年纪。有一天,他忽然发现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