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我国水环境状况依然不容乐观,1/3的湖库水质不达标,1/4的湖库处于富营养化,改末端治理为流域统筹治理将成为各界的共识。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和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入,PPP模式将是流域整治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在国内的实施情况及目前存在的障碍等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对我国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环境;投资;PPP;创新
一、前言
截至2015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4 亿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1.97%。然而,当前水环境状况却依然不容乐观,1/3的湖库水质不达标,1/4的湖库处于富营养化。因此,目前水环境治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思路,转变为“全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水污染的治水模式。当前,国家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高度,同时配套出台“水十条”等多项环境治理支持政策和计划,催生了一大批综合环境服务商,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例如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正在实施的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流域面积300km2,投资规模123亿元。随着项目规模的迅速扩大,传统的“政府包干”环境治理模式存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化解“水危机”困境,政府已经捉襟见肘,PPP模式在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已成必然趋势。
二、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所存障碍
1.项目模式存争议
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的运作,通常有单体项目和整体打包两种模式。很多政府部门认为,单体模式项目边界条件清晰,更易设计和厘清合作模式、回报机制和风险分配机制等,更利于规范、公平、透明化操作;社会资本参与门槛低,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能够形成有效竞争,降低成本,依然在大力推行单体模式。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环节合理统筹、相互协调,需要更全面的统筹治理,才能真正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因此,承担水质提升任务的企业更推崇整体打包模式。
2.绩效考核尚需探索
与项目目标关联的则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政府对项目风险进行把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跟项目公司收益密切相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常涉及范围较大,子项众多。同时,其内容也很复杂,包括水质、景观、截污纳污、生态修复、雨水收集等各方面。如何在绩效考核中設置各子项、各内容的占比,兼顾投资、重要性、难易度等因素至关重要,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3.持续发展有经济瓶颈
水环境综合整治属于公益性工程项目,主要依赖政府财政可行性补贴和购买服务。而从各地债务率来看,债务率超过80%(红色区域)的包括贵州、云南、等西部省份,其他中西部省份及东北地区则在30%~80%(红色区域)之间,负债率已经较高。据研究,在西部部分市县,因近年推出并落地一系列PPP项目,“10%”额度已接近用完;这些区县若要再上马PPP项目,必然触及“10%”红线,未来西部不少地方政府可能出现无法上马PPP项目、PPP进入发展瓶颈期的局面。
三、新形势下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趋势
1.流域治理将成水环境综合整治主流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践与认识的逐渐深入,先后出台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对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6年1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习近平也提出了十六字治水方针“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已逐渐清晰。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基于源于江河和全产业链服务的优势,结合我国流域治理现状,提出了“全流域统筹、系统化治理”的水环境治理理念,破解水环境治理碎片化的乱象。通过实践已取得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随着国家治水思路的清晰,企业对系统治理的实践,将流域看作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流域治理或将成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主流模式。
2.市场爆炸发展,技术并购或成趋势
2016年,振奋人心的通州280亿元水环境项目,分为6个工程包,其中最大的两河片区PPP项目,投资额63亿元;2017年,包头市城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PPP项目静态总投资196亿元,在水环境市场引起不小的反响。水环境综合整治PPP 项目不断大型化,综合实力强劲的公司尤其是大国企将占据绝对优势。对小公司来说,抱团取暖将成为介入PPP 的唯一选择,这也解释了近年环保行业订单大型化、并购事件增多的现象。发达国家在治水历程中积累了大量技术,国外技术公司也已成我国大企业的重要并购对象。
3.环保转向生态,联盟将成共识
流域治理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单纯的环保工程,也是涵盖内容更广大的生态工程,整个行业正在从大环保过渡到大生态。目前,大型的流域治理工程往往采用联合体的方式进行招标,建筑、园林、水务、环保企业通常以联盟的方式共同承担流域治理工程,各展所长。从长远来看,环境治理的目的是让人们享受到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更高质量生活,因此环境产业将会进一步升级,如结合健康、生态旅游、环水农业等,这样环保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因此,随着产业发展,孤军作战将逐渐转变为联盟式共发展,共同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创造绿色。
参考文献:
[1]邵琳琳.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度研究报告. 2017.
[2]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关键问题浅析.2016.
[3]水环境PPP市场机会的发现之旅.2017.
作者简介:
兰远明(1986—),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项目投资业务。
【关键词】水环境;投资;PPP;创新
一、前言
截至2015年底,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1.4 亿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已达到91.97%。然而,当前水环境状况却依然不容乐观,1/3的湖库水质不达标,1/4的湖库处于富营养化。因此,目前水环境治理理念已经从传统的以“末端治理”为主的思路,转变为“全流域统筹、系统治理”水污染的治水模式。当前,国家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新高度,同时配套出台“水十条”等多项环境治理支持政策和计划,催生了一大批综合环境服务商,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例如中电建水环境公司正在实施的茅洲河流域(宝安片区)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流域面积300km2,投资规模123亿元。随着项目规模的迅速扩大,传统的“政府包干”环境治理模式存在资金不足、技术落后、效率低下等问题,化解“水危机”困境,政府已经捉襟见肘,PPP模式在水环境综合整治中的应用已成必然趋势。
二、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所存障碍
1.项目模式存争议
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的运作,通常有单体项目和整体打包两种模式。很多政府部门认为,单体模式项目边界条件清晰,更易设计和厘清合作模式、回报机制和风险分配机制等,更利于规范、公平、透明化操作;社会资本参与门槛低,有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积极性,能够形成有效竞争,降低成本,依然在大力推行单体模式。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各环节合理统筹、相互协调,需要更全面的统筹治理,才能真正实现水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因此,承担水质提升任务的企业更推崇整体打包模式。
2.绩效考核尚需探索
与项目目标关联的则是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政府对项目风险进行把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跟项目公司收益密切相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通常涉及范围较大,子项众多。同时,其内容也很复杂,包括水质、景观、截污纳污、生态修复、雨水收集等各方面。如何在绩效考核中設置各子项、各内容的占比,兼顾投资、重要性、难易度等因素至关重要,目前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3.持续发展有经济瓶颈
水环境综合整治属于公益性工程项目,主要依赖政府财政可行性补贴和购买服务。而从各地债务率来看,债务率超过80%(红色区域)的包括贵州、云南、等西部省份,其他中西部省份及东北地区则在30%~80%(红色区域)之间,负债率已经较高。据研究,在西部部分市县,因近年推出并落地一系列PPP项目,“10%”额度已接近用完;这些区县若要再上马PPP项目,必然触及“10%”红线,未来西部不少地方政府可能出现无法上马PPP项目、PPP进入发展瓶颈期的局面。
三、新形势下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趋势
1.流域治理将成水环境综合整治主流模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流域水污染防治实践与认识的逐渐深入,先后出台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对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6年12月,中央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习近平也提出了十六字治水方针“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已逐渐清晰。中电建水环境公司基于源于江河和全产业链服务的优势,结合我国流域治理现状,提出了“全流域统筹、系统化治理”的水环境治理理念,破解水环境治理碎片化的乱象。通过实践已取得各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随着国家治水思路的清晰,企业对系统治理的实践,将流域看作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的流域治理或将成为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主流模式。
2.市场爆炸发展,技术并购或成趋势
2016年,振奋人心的通州280亿元水环境项目,分为6个工程包,其中最大的两河片区PPP项目,投资额63亿元;2017年,包头市城市水生态提升综合利用PPP项目静态总投资196亿元,在水环境市场引起不小的反响。水环境综合整治PPP 项目不断大型化,综合实力强劲的公司尤其是大国企将占据绝对优势。对小公司来说,抱团取暖将成为介入PPP 的唯一选择,这也解释了近年环保行业订单大型化、并购事件增多的现象。发达国家在治水历程中积累了大量技术,国外技术公司也已成我国大企业的重要并购对象。
3.环保转向生态,联盟将成共识
流域治理工程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单纯的环保工程,也是涵盖内容更广大的生态工程,整个行业正在从大环保过渡到大生态。目前,大型的流域治理工程往往采用联合体的方式进行招标,建筑、园林、水务、环保企业通常以联盟的方式共同承担流域治理工程,各展所长。从长远来看,环境治理的目的是让人们享受到环境质量改善带来的更高质量生活,因此环境产业将会进一步升级,如结合健康、生态旅游、环水农业等,这样环保才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因此,随着产业发展,孤军作战将逐渐转变为联盟式共发展,共同为企业创造效益,为社会创造价值,为国家创造绿色。
参考文献:
[1]邵琳琳.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度研究报告. 2017.
[2]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关键问题浅析.2016.
[3]水环境PPP市场机会的发现之旅.2017.
作者简介:
兰远明(1986—),男,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综合整治和项目投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