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张东荪五四时期的“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分析

来源 :新生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45416220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走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是张东荪五四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内容,是继“开发实业,发展资本主义,先资本主义再社会主义”阶段论的延续和发展。本文以张东荪的“走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其中国走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的主张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张东荪 五四时期 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 分析
  一、张东荪的社会主义思想
  在他《一个申说》一文中也有体现。张东荪认为,社会主义必兴,但社会主义派别很多。究竟选择哪种社会主义?在此,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张东荪所理解的社会主义。张东荪所理解的社会主义,不是具体的哪种社会主义,而是一种趋势;社会主义是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学说,其中有“比较上圆满的社会主义”。张东荪认为“现在各种社会主义都有缺点,不过在我看来,基尔特社会主义比较上最圆满罢了。”这段话,足以说明,张东荪所主张的社会主义乃是基尔特社会主义。他公开主张:只有基尔特社会主义适合于中国。所谓基尔特社会主义是20世纪初出现于英国的一种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有潘蒂、霍布逊、柯尔、罗素等人。基尔特即行会和协作之意。它的基本主张是恢复中世纪的基尔特精神和方法,通过工人与经营管理人员的联合,建立不断扩大的基尔特,对企业实行自治、从而逐步地实现企业公有,使整个社会达到自治,进而和平地从内部瓦解资本主义。对于未来社会结构它坚持“二重组织论”,即一个国家要有两个议政机关:一个是消费者的“国家”,管理政治事务和消费事务;另一个是生产者的基尔特,管理经济事务和生产事务。
  二、张东荪对基尔特社会主义的理解
  张东荪是五四时期在中国宣传基尔特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较早介绍这一思潮的文章是发表于《解放与改造》创刊号上的《罗塞尔的“政治理想”》,这篇读书录主要是按照他的理解来介绍罗素的基尔特社会主义思想。他在文中认为:“罗塞尔的意思与国家社会主义不同的地方在反对集产于国家,主张各业自治,可以说是根本上不同,他与工团主义不同的地方在反对各业独立不要国家,可以说是一部分的不同。”可见,张东荪认为基尔特社会主义比较接近工团社会主义。他接着指出:“他 (罗素)的学说是自治的社会主义之一种……这个主义的特色就是把权力分配给三个机关——职工组合、民族国家与世界政府。”张东荪认为这种关于权力的分配“非常平均”,是一大“优点”,“在近代的改造运动中,以此说为最妥善。”所以他很乐意地把它介绍过来。1921年张东荪表示:“现在各种社会主义都有缺点,不过,在我看来,基尔特社会主义比较上最圆满罢了”,因为它是最晚出的,“大凡最晚出的比较上必是最圆满的”;它是英国的产物,引入到中国来“不能不有多少变化”,然而 “其根本原理可以普遍应用”。
  三、张东荪对中国走“基尔特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
  张东荪很早就已确立了基尔特社会主义最完善、最切合中国国情的认识。当然,张东荪系统表达对于基尔特社会主义见解的代表性著作还是为《社会主义研究》所写的创刊宣言。在该宣言中,张东荪首先公开声称:“我们怀抱基尔特社会主义的思想,……宣言我们是基尔特主义者。”接着他全面阐述了自己对于基尔特社会主义的基本见解。张东荪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人类生活的新形式”,因而“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只要人类感觉有这种过活的必要,社会主义就立刻可以实现”。显然,张东荪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依赖于人类心理上的需要,只要人们有了这种愿望和要求,社会主义便能实现。因而他接着说,促成社会主义实现的“正当的方法”,“不在于革命的宣传,而在于思想的传播”,现在传播基尔特社会主义原理就是为了“努力给大家一个更妥善的到‘自由之路’”。强调只有基尔特社会主义所研究的才是社会的全体改造,即“总改造”,而不是“特改造”。张东荪认为人类存在的根本方针就是“职能的民主主义”。他强调,基尔特社会主义是“民主主义思想的穷极”,认为为了贯彻这一方针,便应该本着“把社会组织置放在自由、自主、自己管理的基础上,排斥为人所治。
  总之,张东荪关于社会主义的见解,归纳起来讲,主要有一下几点:虽然厌恶资本主义,但认为这是无法避免的,不能超越的历史阶段,所以不能不加以采纳;社会主义虽然是他们欢迎的,但却不是目前要采纳的;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仅是社会主义的一种,中国所要采纳的社会主义,不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而是温和的社会主义;如果说在开始的时候,他还有 “浑朴的”社会主义倾向的话,那么在后来,他便明白地将“基尔特社会主义”作为温和社会主义的代表,加以提倡。
  四、总结
  张东荪在五四时期提出的阶段说,鼓吹的改良主义道路,都是与科学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是违反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因而,有碍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理所当然地会遭到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但是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主张,有助于扩大当时社会主义宣传的声势。特别是他公开主张开发实业,发展资本主义,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东荪.罗塞尔的“政治理想”[N].解放与改造,1920,2(14).
  【2】張东荪.长期的忍耐[N].新青年,1920,8(4).
  【3】张东荪.社会主义研究宣言[N].时事新报,1921,9(16).
  作者简介:乌云萨娜(1986.12.19)女,蒙古族,内蒙古兴安盟,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办公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团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积极探索、总结新形势下国企党建品牌创建的规律和经验,对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一、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建党建品牌,是加强企业党建的需要。党的十八届六中
期刊
【摘要】:苯教在藏区由来已久,是藏族本土宗教,是藏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止贡赞普时期,原始斯巴苯教就已经传入甘南藏区,虽然在历史上遭遇几次次法难,但至今我们任然可以目睹苯教寺院、经文以及其他藏族苯教文化元素,它如同于藏族几千年来生活在青藏高原的活化石,透过苯教反射出来的各种文化都包涵藏族祖先聪明的智慧。  【关键词】:苯教 藏文化 自观 他观  苯教是藏族人
期刊
【摘要】:教化之本,出于学校,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都应该是讲究质量的,讲究发展的 。为了追求学校的办学理念,体现学校的办学宗旨,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必须是一个和谐的校园。只有在一个和谐的校园里,学校的各项工作才能高效的有条不紊的开展。根据工会的职能,做好工会工作,尽量的发挥工会的各项职能,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 职能 教代会  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人才、传播先进文化的多功能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种媒体的曝光和社会关注力度的加大,涉及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的话题得到广泛关切,并在2016年和2017年的“两会”中都被提及且热议,说明校园欺凌这种恶劣事件已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是青少年、儿童这群未来祖国的“栋梁”。而在女性作为天生较为弱势的群体与女性逐渐雄起的时代,不管女性作为欺凌的施暴者还是充当遭到伤害的受害者,涉及女性的校园欺凌事件在严重程度与曝光率愈来愈引起大众关注
期刊
【摘要】:农业生产对于我国整体经济而言有着决定性影响,农业属于我国第二大产业,对于人们的生存、经济的增长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农业生产中农田灌溉的重要性较高,灌溉质量会直接决定农产物的成长和产量。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本文简要分析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中水泵动力系统的配套作用,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农田经济 水利灌溉 水泵动力系统 配套作用  我國属于农业生产大国
期刊
【摘要】: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论述中提及“美好生活”概念,建构了一个富有逻辑、内涵丰富而系统的美好生活观。深入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美好生活观的形成过程、科学内涵及其实现对于全面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美好生活 新时代 习近平 思考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始终强调要把人民
期刊
2011年11月,黄道炫《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以下简称《张力与限界》)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本研究发生在中央苏区的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学术著作。该书以42.5万字的篇幅,全面阐述了1933-1934年中央苏区由全盛到败走这段时期,中共是如何建设和巩固苏区以及动员改造民众,使其转变角色成为中共前线上的一份子,以严谨客观的态度、客观的分析与描述史料,着重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博、微信、贴吧等网络平台逐渐占据人们的时间吸引人们的目光,而传统的书刊报纸等读物则被关注的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大学生身上尤为明显。伴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政教育也正在主动或被动的进行变革,而无论如何变革,其本质目的是一定的,即让学生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更高效的接受思政教育,并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  一、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摘要】:在中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中,明确指出的只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而在中国现行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项刑罚,其施行的范围却似乎大于宪法的规定。由此,“政治权利”变成一个不确定的概念。从我国现行宪法中政治权利的规定入手,探究立法者本意;结合刑法中“剥夺政治权利”的规定,力求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之下,探寻政治权利更深远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政治权利 宪法 刑法  一、关于政治权利的概述  政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元素在中国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千百年中国历史内涵的象征,更是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审美方向。现在越来越多的品牌融入传统元素,将传统图案加入品牌文化中,同时做到把传统元素融会贯通于其中。在这种融合设计中,传统元素图形的重构,需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认识之上,并提取经典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进行融合,赋予品牌文化内涵的同时更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关键词】:传统文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