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作家阿城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阿城是谁?
  阿城的身份不少,会的事情很多——是编剧,是电影美术指导,也做过电影评委,还会木工,能做木匠。
  但阿城成名却是因为文学。
  1984年,钟阿城的短篇小说《棋王》首发在《上海文学》,这一部14000多字的小说引爆全国,接下来《树王》《孩子王》,生生震动中国文坛,一时洛阳纸贵,钟阿城开始变得炙手可热。全国各地的编辑纷至沓来,纷纷向他约稿。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拨,有时一拨要来好几次。
  那段时间的钟阿城约稿太多,甚至没有时间做饭。每次吃饭都是吃方便快捷的面条。他更是迷恋上了香烟。一个大陶瓷碟做成的烟灰缸中总是满满的烟头,以致于有朋友看不过去了,告诫他不要抽太多的香烟,对身体不好。但是一贯对朋友言听计从的钟阿城,这一次却没有听朋友的忠告,依旧一只手写着约好的稿件,一只手夹着香烟,乐此不疲。
  多年之后有人请他谈创作《棋王》的经过。他平静地说,其实那只是一篇随意的作品,自己根本没有耗费过多的精力,只是花费了三到四天就完成了创作,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引起轰动。而据后来钟阿城的妻子回忆,《棋王》的创作阿城甚至还没有花费到四天的时间。
  后来得了诺奖的莫言,那时还在读书,眼里没几个看得起的,但是阿城把他彻底征服:那时他在我的心目中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偶像,想象中他应该穿着长袍马褂,手里提着一柄麈尾,披散着头发,用朱砂点了唇和额,一身的仙风道骨,微微透出几分妖气。他是个想得明白也活得明白的人,好話与坏话对他都不会起什么反应,尤其是我这种糊涂人的赞美。当时文学系的学生很想请他来讲课,系里的干事说请了,但请不动。我心中暗想:高人如果一请就来,还算什么高人?
  02
  阿城的人生选择似乎总是出人意料。
  第一条,就是当红之际,飘然归隐美国。
  80年代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评论界、读者好不热闹。他自己呢,却一点不贪恋名利,悠然飘往美国。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阿城自己事后说,不过是因为当时在美国更容易找工作,比较好养活自己。
  安身立命,阿城说安身在先。
  结束十一年知青生活,回城之后,好多知青发现城市容不下他们。十多年不在这个城市,没有人脉,哪里找得到工作?三十多岁的人,什么都没有,在父母家搭个行军床,每月还要父母给一两块钱零花。不能自立,在这个城市生活的耻辱感特别强。阿城到美国去了,一看,唉,这地方好,打工不必认识谁,好活。于是就留下了。


  到美国做的是什么工作呢?打短工,给有钱人家遛狗、刷墙……因为不需要用脑,回家之后留着脑子继续“摸摸想想”。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也是如此。
  远离华语写作圈的阿城,不受诺奖、国内评论界、文学圈的裹挟,没有为了养活自己,努力写出畅销书的压力。这种超脱使得他的语言、思想都抱持着自己独有的风格。你一看就知道,这是阿城的东西。
  03
  至今提起阿城,大家知道的多还是他的小说。阿城自己却不怎么看中这个。他觉得小说就是讲故事,人人都能讲,只是讲得好不好的问题。所以,阿城心里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过作家,而是称自己“失足文学青年”,更没想靠小说扬名立万。阿城写小说,大概是偶然来了闲情雅致,才会把他脑子里的故事写出来。
  冯唐一直嚷嚷着要用文字打败时间;阿城却可以因为自己的电脑坏了,说不写就不写了,这得看得多开啊。
  可以说,这些年阿城笔头真正出来的,不及他脑袋里闪过灵光的十分之一。他也似乎根本不珍惜自己的才力,总是将灵机妙语就那么随意讲出。
  王朔、陈丹青、朱天文心心念念,口口称赞的莫不是:听阿城聊天,那真是一种天大的享受!
  王朔讲过一个故事:在美国的时候,大家经常聚会,阿城叼着个烟斗,即使低着头不说话,也总是人群的中心。等到他一开始讲话,那个精彩,同去的女生笑得神魂颠倒,几个星期还心心念念。而且阿城可以十几年夜夜讲,丝毫不带重样。
  04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自29岁决定写小说起,他的一切就为了写作而存在。他跑步、戒烟、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写作,雷打不动。陀螺一样地一直转了几十年,一直到现在。阿城的活法和村上不太一样,他更重视活着的这个过程,写作只占据了一小部分。他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织布、种植、木匠、摄影,都达到了可以养活自己的地步。平时也研究青铜纹理、东北萨满、大麻与巫术、庞德和艾略特。对物质这方面也看得很淡,基本都是够用就行:“我的生活指标要求也不高,我也不需要有个房子,或者有个多好的车,跟我在乡下插队的生活比,这已经是非常好的生活了。”
  王朔的一句话一针见血:“这个人对活着比对写文章重视。”
  05
  许多和阿城接触的人说,阿城最吸引人的除了博学、睿智,还有他的心态——从他的言谈中真的可以感受到一种叫“Inner Peace”的东西。
  《八十年代访谈录》里,查建英问阿城出国后有没有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国内别人都知道你,你很出名了,国外一个人都不认识你。查建英问的是得失心。
  阿城说,不啊,我还高兴,因为常识还在。到了美国才知道,边缘是正常的,没人理你是正常的,大家都尊重对方的隐私,这是个常识。所以在外国,我反而心里踏实了。他说自己的生活轨迹跟大部分中国人一样:找工作,结婚,生子。这样的经历不超出任何中国人的想象。
  “大家怎么活过,我就怎么活过。大家怎么活着,我也怎么活着。有一点不同的是,我写些字,投到能铅印出来的地方,换一些钱来贴补家用。但这与一个外出打零工的木匠一样,也是手艺人。因此,我与大家一样,没有什么不同。”
  有记者采访他,问了这个问题:即使您过去一度因为家庭背景无法考进大学,等到考试恢复了亦不动心,仍旧选择过着“闲时写写画画”的日子,我们很好奇您的生命态度或价值观是什么?
  阿城回答说:“我过日子的方式是过程形态而不是目的形态──目的形态常常会造成所谓的死不瞑目。其实你看得多了,看事情就比较宽、不会那么绝对,你也就不会变成任何观念的人质。”“我知道什么是底线。无非是,如果现在天下又乱了,我又回去种地去,不就是这样吗?没有什么可怕的。而我是有受得了的苦,有享得了的福。”
  06
  他看得就是这么通透。
  阿城说:“知识结构决定你。”他练的是童子功,从琉璃厂的旧书店就开始了。
  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通透境界呢?我们现在开始还有可能吗?阿城的建议是“素读”,就是不带你的意见去读。就是认真听别人把话说完了,理解了其中的意思,之后再去批判。
  我们现在都习惯批判性地听别人的话。别人说了没两句,你就说:“哎,你这个说的不对。”急于表达,这样并不利于彼此的理解与沟通。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知道别人完整的东西,否则我们学到的东西就会少。
  读阿城真正的意义,大概就是能开阔你我的眼界,让人知道文学、艺术这些东西跟人生之间的关系,它是可以依赖的。
  如果能像阿城一样“游于艺”,你可能会把人生过得更好。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是个牛人,活了将近90岁,在位60年,说好了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过祖父康熙,但退为太上皇之后,依然把持朝政,实际等于做了63年的皇帝,在年头上,做成了清朝第一帝。  乾隆的自我感觉,是十全老人,其实,他是想做“十全圣人”,说是“十全神人”也不错。反正他是文武全才,什么都会,什么都行。打仗,有十全武功,天下无敌。弄文,则有御制诗一屋子,还亲自解经,于历史也多有见解。打仗原本是满人的看家
期刊
爱好广泛、幽默风趣的冯骥才先生,一直被称为富有情怀的“文化学者”。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田野调查和民俗文化抢救工作。同时他又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神鞭》《三寸金莲》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令人欣喜的是,虽然他年近八旬,但依旧笔耕不辍。这一次,他选择深入独特的物质和心灵空间——书房,写出别具风格的散文随笔集《书房一世界》。作者通过书房中的一物一景和静思遥想,展现着自我内心中的大世界,进而建构独特的书房美学。 
期刊
林语堂曾说:一个谦卑渺小的生命能快乐地过一辈子,是宇宙间之至美。一生太短,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才不负光阴。  浮生·初见  乾隆40年,苏州夏正浓,13岁的沈复随母亲去舅舅家。进屋的第一眼,就被一个灵气十足的女孩吸引,母亲跟他介绍这是表姐时,他愣了一下,接着瞳孔骤然收紧,“哦哦”了好几声,才说:“原来你就是芸娘啊!”  那天,是沈复第一次见芸娘,从前听过她的一句“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沈复就觉
期刊
要说古代最热衷于当官的国家,可能很少有超过中国的。那么,为什么古代的人,那么热衷于当官呢?  一、成功标准  我们现在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说,成功的标准很多,各行各业都能取得成功。但是古人并不这样认为。古人认为,只有当官了,当大官了,才算取得了成功。  古代对成功人士的描述,一般是“拜将封侯”“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这三个词,分别代表着个人、祖宗和后代。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
期刊
2600多年前,古希腊诞生了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位哲学家,而这位被称作“人类科学与哲学之祖”的哲人泰勒斯,也是历史上第一位曾被普通人嘲笑的伟大思想家。  那是一个满天星斗的夜晚,泰勒斯走在旷野之间,他夜观乾象,预言第二天准会下雨。可就在他踌躇满志仰望星空的時候,却没有留意脚下的泥坑,一个趔趄掉了进去,摔个半死。面对把自己救上来的好心人,泰勒斯的第一句话却依然是:相信我,明天准会下雨!  据说,一位看热
期刊
乞丐往往是无名的,但他们留下的事迹却足以震撼人心。  故事发生在清朝嘉庆年间的通州。天气奇寒,太阳初升,早市还未开门,街上空空荡荡,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像往常一样,怀揣一把拾粪叉,拎着一个麻布袋,趁着天空蒙蒙亮、还没人的时候捡上一会儿。  老者步履蹒跚,眼睛却很尖,突然他在官道的沟辙里面发现了一个被冻僵了的乞丐,破破烂烂的衣物潦草地遮盖着乞丐瘦削的身体,身体表面结出了一层白霜,看样子已经死去多时了。
期刊
浦东芍药花正红  一个人与一座城,既是一种岁月的邂逅、人生的约定,也是一种命运的相守。自称“一耕夫来自田间”的吴昌硕,对浦东这块土地有着深深的眷恋。从浙江安吉的鄣吴到江南名城姑苏,再从苏州迁徙上海,浦东是吴昌硕“移家海上”的重要驿站。这种人生格局的变动、从艺之旅的拓展,充满了憧憬与艰辛,从吴昌硕踏上浦东这块土地的第一步起,就注定这是一次生命的涅槃与艺魂的洗礼。  1887年初冬,在驰往上海的船上,
期刊
周清云是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外国哲学系硕士,他的2000余本藏书将寝室活脱脱地变成了“图书馆”。这些书大多是周清云从二手市场淘来的,他不爱玩微博、微信,爱读书、爱思考,弹得一手好吉他,以后他还打算开个公益图书馆。  得知自己寝室的藏书“火”了,周清云十分惊讶。在他看来,自己并无特别,川大藏龙卧虎,有很多更厉害的人。提起为什么买这么多书,他坦言,“只是出于个人的阅读习惯”。他喜欢在书上随手做批注,而
期刊
人们都在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那么,所谓“书香社会”到底应该是什么模样呢?我心目中的“书香社会”,一定是一个全民阅读的社会,它至少该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人人溢书香;第二,处处有书香;第三,时时闻书香;第四,好书飘书香。  人人溢书香  全民阅读,从书香家庭到书香社区,从书香学校到书香机关,从书香企业到书香乡村……它应该是全方位,涉及所有人群的。从群体来说,重点有三个方面:即领导
期刊
刘邦一生只写了一首诗,而且这首诗只有三句。但就是这样一首只有三句的诗,可以说千古扬名,妇孺皆知。那么问题来了:刘邦这首诗真的很好吗?为什么其知名度会这么高?  其实,要说刘邦这首诗真的有多好,其实不见得。为什么这么说呢?  实际上,刘邦的这首诗,就是当时很一般的楚歌。楚歌在刘邦那个时代,是比较有名的,很多人都会唱。而刘邦的这首楚歌,其艺术手法也并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开篇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也就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