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真正成为生活的需要——“记一次科学实验”习作活动策划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tend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要实现习作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关注学生习作活动的过程,精心策划,想方设法让习作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一次科学实验的习作教学,做了不同的活动策划.
其他文献
各位棋友读者,2009年我们将继续开设有奖指错和有奖征答活动。大家可以通过邮信、发E-mail的方式参与我们的活动。其中有奖指错的奖品为下一期《棋艺》杂志,有奖征答活动的一
期刊
继去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在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教基二[2011]4号)》、今年2月颁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之后,最近,教育部又推出《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进入第三学段,《语文课程标准》对叙事性作品的阅读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叙事性作品涵盖很广。有人认为,叙事性作品应包括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四类文章。也有人认为,叙事性作品仅仅是指写人、记事这两类文章。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我认为,看一篇作品是不是叙事性作品,关键要看它的叙
刚入学的小朋友一接触到拼音会觉得很好奇,张大了嘴巴跟着老师读“a、o、e”。但在短暂的兴趣过后,马上就流露出烦躁、不耐烦的厌学情绪。不是孩子们懒惰,而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学龄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使然。如果此时批评甚至责怪学生,就会导致他们对拼音产生厌恶感,再也不愿意去碰了。那么,怎样让学生爱上拼音呢?我结合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课上课下不断地摸索,终于发现了一些小妙招。  妙招一:儿歌先行领进门  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非常荣幸地受邀参加了《七彩语文》杂志社举行的“七彩语文2012年颁奖典礼”。活动在南京市百年老校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举办,十多位教育界、出版界领导、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学生代表欢聚一堂。结缘凤凰母语,共话七彩语文。感受现场热烈、喜庆的氛围,心胸激荡、馨香满怀。  活动中,张庆老师向七彩凤凰母语发展基金会和获奖孩子捐书的一幕最令人感动。张庆老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
作家叶兆言说,当年确有许多大师,但我们没有珍惜他们,今天大师非常稀缺,但称为大师的人很多。大师,顾名思义是大有学问的人。季羡林先生名满天下,晚年敬谢“国学大师”的称号。季先生博大精深、多有建树,但学问主要不在“国学”而是印度学,印度学方面与季羡林先生并驾齐驱的还有金克木先生。金克木是著名诗人且精通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乌尔都语、世界语、英语、法语等,翻译的语种和内容十分驳杂,小说散文之外还翻译过两
寓言短小精巧,语言浅显,情节简单,蕴含的道理又不难懂。那么,让学生学什么呢?  一、从理解走向表达  1.画龙点睛写寓意。有人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这东西,就是小小故事中蕴含的道理。道理学生读读寓言就明白,但他们未必能用语言来表达。而用三言两语来表达,应该是高年级学生学习寓言要达到的目标。  苏教版五上《伊索寓言》中的《牧童和狼》《狐
【课堂回放】《一个石榴有多少颗籽》习作教学实录  一、激趣  师:今天早上,一位同学从自己家的石榴树上采了一个石榴送给老师,老师想与你们一起分享,好吗?(生:好)  师:(拿出石榴)这个石榴怎么分呢?  生:我有剪刀。  师:试一试。  生:不行,太钝了。剪不开。  生:我用嘴巴咬,也不行。太不卫生了。  生:老师,我发现这个石榴的肚子上张开了一个大口子,我来掰一下吧!  师:好,你来试一试。(生
不久前,笔者在本校五年级学生中进行了有关语文预习的问卷调查,题目和调查分析如下:  1.你喜欢语文预习吗?从数据统计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自主预习语文感兴趣和没有兴趣的是极少数,而较有兴趣和不太感兴趣占的比例很大。如何使大部分学生对自主预习语文有兴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实践中,我们明白,有兴趣的自主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使之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培养学生预习兴趣,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