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理念要求化学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观念,选择和实施新的教学策略,能否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直接影响到新课程目标的实现和课程改革的成败。初中化学教学实施可行的教学策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化学经久不衰的求知欲,促成高效的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从教师方面看
(1)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教师不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理念,不能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要求与程序心中无数,教学方向不够明确,对教材钻研不够深刻,没有挖掘、理解教学内容,甚至不知道这节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教学停留在对文本的复述、浅层次的分析与归纳。
(2)教师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训练严重不足,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不够注重,探究性实验少,也没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及操作方案。
(3)教师的反思意识不强,有些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通过何种途径进行有效反思,教师没有认真思考:教学中为什么还存在这些困惑,教师怎样从教学反思中体会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2、从学生方面看
(1)学习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重视课堂听课而轻视课前预习、归纳、整理;重视作业练习而轻视总结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重视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轻淡。其原因可能是学生作业多,没有时间,抑或是没有掌握方法。
(2)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学生的参与方式主要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次上,把回答问题和课堂参与等同起来,缺乏对其它参与方式的挖掘,学生的参与更多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是对教师的呼应,而缺乏思维的同步和情感的共鸣。要提高参与性就要解决: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等等。
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下:教师观念的陈旧、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束缚、对新课程认识的偏差、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因为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段就注意构建高效的课堂,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三、实现化学课堂教学高效的策略
第一、营造强势学习文化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角色的自觉进入者和学习乐趣的主动享有者,这样就会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为高效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第二、实行合作学习形式
指导化学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实行小组学习形式,按平时学习成绩均衡搭配,合理分组、分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强弱学生结对子,形成一帮一结对子的学习形式。
第三、强化学生自主预习
实行学生没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好的课不上、自习不上课和讲评。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自学的自我支配指导,逐步过渡到将预习自学纳入正课环节,做到有预习提纲,有目标设计,有预习检测,有预习反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质疑。学生亲自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并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
教师要认真督察学生的自学,不走过场。对不善于自学的学生,要加以方法的指导;对于自学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对于自学认真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保证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师还应到学生中去,做细致的调查,主要是中差生,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并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解决,典型问题在教后中评讲。
第四、指导学生课堂学习
课堂上充分地让学生交流,交流预习课中的学习内容,以及做题过程中的一些疑难等,找出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交流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拓展和注重交流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要求课堂学习的基本方式,即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重视课堂动手习惯的培养,即随堂笔记、随堂练习、黑板板书及课后作业等。
第五、实施以观念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设计
形成“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延伸拓展”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思路。
第六、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确定不同课型
可以按: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全班展示,解决疑惑—当堂巩固,落实到底的基本流程设计课时教学程序,也可设计成单元教学。
第七、突出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化学实验直观性强,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 生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开足开齐化学实验,增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注重化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思想、观念思考问题。
第八、课堂教学实施“少教多学”
一节课教师讲授、质疑问难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反馈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
第九、要强化反馈矫正和落实力度
要根据不同學生的需要分配学习的任务,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有区别的帮助和适度的反馈。教师要率先垂范并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展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抓好纠错、补偿。
第十、改善作业布置和批改
为学生提供选择性作业,多布置预习性作业,尽量不选用现成套题。作业批改要有错比纠,倡导采用互批互改、面批面改,提高作业批改质量。
一、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从教师方面看
(1)课前准备阶段,大部分教师不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教学理念,不能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对教学要求与程序心中无数,教学方向不够明确,对教材钻研不够深刻,没有挖掘、理解教学内容,甚至不知道这节课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教学停留在对文本的复述、浅层次的分析与归纳。
(2)教师在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方面训练严重不足,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培养不够注重,探究性实验少,也没有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及操作方案。
(3)教师的反思意识不强,有些教师不知道反思什么,通过何种途径进行有效反思,教师没有认真思考:教学中为什么还存在这些困惑,教师怎样从教学反思中体会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2、从学生方面看
(1)学习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重视课堂听课而轻视课前预习、归纳、整理;重视作业练习而轻视总结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重视了解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及化学学科的特点而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轻淡。其原因可能是学生作业多,没有时间,抑或是没有掌握方法。
(2)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不高。学生的参与方式主要停留在教师问学生答的层次上,把回答问题和课堂参与等同起来,缺乏对其它参与方式的挖掘,学生的参与更多的是教师组织教学的手段,是对教师的呼应,而缺乏思维的同步和情感的共鸣。要提高参与性就要解决: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设计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等等。
二、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中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如下:教师观念的陈旧、传统课堂教学思想的束缚、对新课程认识的偏差、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有效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
因为初三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段就注意构建高效的课堂,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
三、实现化学课堂教学高效的策略
第一、营造强势学习文化
教师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角色的自觉进入者和学习乐趣的主动享有者,这样就会形成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为高效的课堂打下了基础。
第二、实行合作学习形式
指导化学合作性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实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思维,勇于实践的能力。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实行小组学习形式,按平时学习成绩均衡搭配,合理分组、分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强弱学生结对子,形成一帮一结对子的学习形式。
第三、强化学生自主预习
实行学生没预习的课不上、预习不好的课不上、自习不上课和讲评。加大学生课内外预习自学的自我支配指导,逐步过渡到将预习自学纳入正课环节,做到有预习提纲,有目标设计,有预习检测,有预习反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解决问题或提出问题质疑。学生亲自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使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并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
教师要认真督察学生的自学,不走过场。对不善于自学的学生,要加以方法的指导;对于自学自觉性不高的学生,要批评教育;对于自学认真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保证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师还应到学生中去,做细致的调查,主要是中差生,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并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解决,典型问题在教后中评讲。
第四、指导学生课堂学习
课堂上充分地让学生交流,交流预习课中的学习内容,以及做题过程中的一些疑难等,找出本节课中的学习目标。交流要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拓展和注重交流的方式。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六行并举,即真听、实读、勤思、善问、能议、敢评。要求课堂学习的基本方式,即提问、对话、复述、争辩、阅读、默写、摘抄、作业、实验、设计、小结、表演、游戏。重视课堂动手习惯的培养,即随堂笔记、随堂练习、黑板板书及课后作业等。
第五、实施以观念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设计
形成“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延伸拓展”为基本内容的教学思路。
第六、按照不同教学内容确定不同课型
可以按: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全班展示,解决疑惑—当堂巩固,落实到底的基本流程设计课时教学程序,也可设计成单元教学。
第七、突出化学学科特点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化学实验直观性强,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 生形成化学概念,提高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开足开齐化学实验,增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注重化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学会用化学思想、观念思考问题。
第八、课堂教学实施“少教多学”
一节课教师讲授、质疑问难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反馈练习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
第九、要强化反馈矫正和落实力度
要根据不同學生的需要分配学习的任务,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有区别的帮助和适度的反馈。教师要率先垂范并通过多种方式及时展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重点抓好纠错、补偿。
第十、改善作业布置和批改
为学生提供选择性作业,多布置预习性作业,尽量不选用现成套题。作业批改要有错比纠,倡导采用互批互改、面批面改,提高作业批改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