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a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从来不敢说结局可以控制,因为没有人能够真的控制。
  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长寿,他们还有其他优先考虑事项;建构个人故事的机会是维持人生意义的根本;通过改变每个人生命最后阶段的可能性这一方式,我们有机会重塑养老机构、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对话。
  毕竟,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有一天,我接到我女儿亨特的钢琴老师佩格·巴切尔德的丈夫马丁的电话。他告诉我:“佩格住院了。”
  我早就知道她有严重的健康问题。两年半以前,她右臀部开始疼痛。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她的病被误诊为关节炎。疼痛加剧后,有一位医生甚至推荐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并给了她一本讲解“如何忘掉你的疼痛”的书。但是,仪器检查最终证实她长了一个直径接近13厘米的肉瘤。这是一种不常见的软组织癌症,深入她的骨盆,在大腿处形成一个巨大的血块。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以及手术——切除1/3的骨盆,然后用金属进行重建。那是地狱般的一年,因为并发症,她在医院住了几个月。她本来喜欢骑自行车、做瑜伽、和丈夫一起遛她的喜乐蒂牧羊犬、演奏音乐、教她亲爱的学生,但是现在她只得放弃这一切。
  然而,佩格终于康复,又能够授课了,学生马上就招满了。她需要用加拿大式拐杖(前臂处装了护腕的那种拐杖)才能走动,除此以外,她仍然维持了固有的优雅。她62岁,高个儿,戴着又大又圆的眼镜,一头浓密的红褐色头发剪得短短的。她温柔可爱的性格使她成为学生极其喜欢的老师。每当我女儿拼命努力掌握一个音符或者技巧时,佩格从来不着急。她会让亨特试试这个,试试那个,当亨特终于做到时,佩格会由衷地欣喜,紧紧拥抱她。
  回家一年半后,佩格复查时发现长了由放疗引起的恶性肿瘤。她回到医院做化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她继续教学。每隔几周,她就需要重新安排亨特的上课时间,我们只好给当时才13岁的亨特说明情况。但是佩格总是设法继续上课。
  这一次,她把上课时间推迟了整整两周。就在这时,我接到了马丁从医院打来的电话。接通后,他将电话交给了佩格。佩格已经入院几天了,听起来她很虚弱,每说一句话都要停顿很久,但是她清楚地表述了自己的状况。她说治疗已经停止几个星期了。由于免疫系统缺陷,她受病菌感染而发烧。影像诊断显示,原来的癌症又出现在臀部和肝区。癌症复发开始引起臀部疼痛,这种疼痛使得她大小便失禁。她住院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我问她:“医生说他们能做什么?”
  她说:“没什么办法。”她说得很平淡,但绝望的情绪很明显。
  我问她如何看待自己的状况。
  她说她知道自己快死了,他们已经没什么办法了。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变得愤怒起来。
  我问她有些什么目标,她说看不到任何可能实现的目标。我问她对未来有什么惧怕,她罗列了一长串:面对更多的痛苦,因无法控制身体而遭受屈辱,无法离开医院……她声音哽咽,说不下去了。在医院这么多天,她的情况不断恶化,她担心日子不多了。我问她,医生有没有同她谈过善终服务。她说谈过,但是她不明白那能对她有什么帮助。
  处于她那种状况的一些人,一旦被允诺“有尊严地死亡”,在没有其他更好选择的时候,可能会把它作为唯一可控制的机会。我和马丁劝佩格试试善终服务。我说那至少可以让她回家,而且她得到的帮助可能超出她的想象。我给她解释,至少在理论上,善终服务的目标是给人们尽可能最好的临终时光,尽管所谓的最好是他们定义的。我说,她好像很久都没有过一天舒服的日子了,那似乎值得期望。
  48小时之内,她出院回家,接受了善終服务。我们把消息告诉了亨特:佩格不能再给她上课了,她将不久于人世。亨特很受打击,因为她非常喜欢佩格。她想知道能不能再见佩格一次,我们不得不告诉她不可以。
  几天后,我们接到一个令我们吃惊的电话——是佩格打来的。她说,如果亨特愿意,她乐意继续教她,如果亨特不想来,她会理解。她不知道还能上几次课,但是她想试试看。
  善终服务使佩格可以重新授课,这超出我的想象,当然也超出她的想象。后来我得知,她和善终护理护士讨论了她生活中最在意的事,以及最好的日子对她意味着什么。然后她们一起努力实现她的愿望。
  最初,她的目标只是应付日常生活困难。善终服务团队在一楼为她安了一张病床,这样她就不用爬楼梯了。他们在床旁安了一个活动便桶,并安排人帮助她洗澡、穿衣服。他们给她用吗啡、加巴喷丁和氢可酮镇痛,利他林则有效解除了这些药引起的精神恍惚。
  问题得到解决以后,她的焦虑得到了极大缓解。她有了新的目标。马丁后来说:“她清楚地了解自己想要如何度过余下的时日。她要回家,她要教学。”
  每上一次课都需要计划和很强的专业技术。善终护士教她确定自己的用药量。上课之前,她会多吃一些吗啡——既要保证足够的量,让她身体舒服,能够授课,又不能多到让她虚弱乏力。
  准备上课和上课之后的几天她都会变得更有活力。因为她自己没有孩子,学生弥补了她的这个缺憾。在告别人世之前,她还有一些事想让别人知道。和亲爱的朋友们道别,给学生们临别建议,这些对她很重要。
  接受善终服务后,她活了整整6个星期。她给亨特上了4周课,然后举行了最后的两场音乐会。一场的主角是佩格从前的学生,他们都是有成就的音乐家;另一场主要由她现在的学生表演,他们都是初中和高中的孩子。他们聚在她的客厅,为他们敬爱的老师演奏勃拉姆斯、德沃夏克、肖邦和贝多芬。
  技术化的社会已经忘记了学者所谓的“垂死角色”,以及生命接近终点时,它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
  佩格要完成自己的“垂死角色”,并在死亡前三天完成了这件事。之后,她神志不清了,时而清醒,时而迷糊。
  我对她的最后记忆,是她最后一次钢琴演奏会接近尾声的时刻。她把亨特从人群中叫到一边,给了亨特一本音乐书让她保存,然后用手臂搂着亨特的肩。
  “你很特别。”她轻声对亨特说。她希望亨特永远记着这一点。
  (望 春摘自浙江人民出版社《最好的告别》一书,李晓林图)
其他文献
音乐是很强的催眠手段,而且是最古老的催眠手段。孔子将“礼”和“乐”并重,我们到现在还能在许多仪式活动中体会得到。孔子说过听了“韶乐”之后,竟“三月不知肉味”,这是典型的催眠现象,关闭了一些意识频道。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作品《追忆逝水年华》,用味道引起对往事回忆的过程,正是以“暗示”进入自我催眠的绝妙叙述。  电影是最具催眠威力的艺术。它综合了人类辛辛苦苦积累的一切艺术手段,将其展现在一间黑屋子里
期刊
忍冬花荫〔比利时〕彼得·保罗·鲁本斯  文艺复兴之后的画家几乎人手一幅自画像,但是,在画布上描绘过自家妻子的画家却为数不多,而愿意让妻子与自己“同框”的更是只有特别爱老婆的那一小撮人。如果要在其中再深入寻找优秀画家的出色作品,那我可以断言只有鲁本斯和伦勃朗的画作了。  这二位虽然风格不同,但都是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若要说两个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出身于市民阶层,都娶到了名门的美人为妻,婚姻生活
期刊
黄锡璆  2020年1月23日13时06分,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下属企业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元”)收到了一封加急求助函。函件的发出方为武汉市城乡建设局,他们请求中国中元对武汉市建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医院给予支持。  一个小时后,2003年设计制作的小汤山医院“非典”病房建设图纸传到了武汉。这份图纸正是出自中国医疗建筑设计泰斗黄锡璆之手。  1月24日上午,年近八旬的黄锡璆在工作
期刊
大宋的雪落在大宋的版图上。落在汴河的桥上,落在冻滞的酒幌上,落在东京鳞次栉比的瓦片上,落在宫殿的飞檐上。那匹驮着麦子走过熙熙攘攘长街的骡子,也驮着一身白雪和一团移动的热气。街角卖烧饼的大伞旁,一对久违的老友已经聊了很久的家常,雪落满了他们的双肩。  又是好大的一场雪!雪如杨花,他们的面庞在雪中隐现。他们似乎言尽了,眼望着远方,透过朦胧的雪幕,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后的我,就像一场梦。三百多年,足够慢慢
期刊
谈及中国科技大发展,人们总会不吝赞美互联网这个“三好学生”。但盛名之下,互联网是否如人们所见、所想、所希望的那么神乎其技?2019年年末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枚试金石。互联网公司捐款捐物固然好,但已无法满足人们的“技术想象”。直面疫情,互联网公司到底能做点什么?神乎其技,考之以疫  直到今天,控制疫情的最好方式依然是简单的物理隔离,其本质是切断“关系链”。与之类似,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商业模式也
期刊
◆艺术是有法则的。如果我是一个艺术家,如果库图佐夫被我描画得很好,那么,这不是因为我愿意这样(这样与我无关),而是因为这个人物有艺术条件,而其余的人没有。  ◆在我写作的时候,我希望的只有一点,就是别人——跟我心性相近的人,能乐我之所乐,恨我之所恨,或泣我之所泣。我并未感到有向全世界说点什么的必要,但我知道无人分享喜悦或者无人排解忧患的痛苦。  ◆艺术家的目的并不在于无可争议地解决问题,而在于迫使
期刊
第一杯酒,我要敬的是山桃花。那满坡满谷的山桃花,并不是一树一树,而是一簇一簇,从黄土里钻出来的。或从岩石缝里活生生挤出来,铺展开来,偶尔中断,渐成连绵之势,再被风一吹,就好像世间的全部酸楚和穷苦都被它们抹消了。我知道,在更广大的地方,干旱和寡淡、荒瘠和贫寒,仍然在山坡与山谷里深埋。但是,风再吹时,这些都将变成山桃花,一簇一簇现身。山桃花,它们是多么赤裸和坚贞啊:满树满枝,几乎看不见一片叶子,唯有花
期刊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那赠人蒜头会怎样呢?  这真是文学青年们不可想象的情景。他也许应该颤抖着双手,走过几条街,找个干净妥帖的洗手的地儿,如果那儿没有肥皂,就还是不行。  无论如何,蒜头的味道可不会太收敛,它们像是被严加管教却依然调皮的小学生。如果你只是用清水洗了几遍手,那只能是自己闻着没事了。但当你忽然遇到你一直很想打招呼的美丽女郎时,就算你的手在背后攥成拳头,蒜味依然会若无其事地、恰到好处地
期刊
小时候住在山里,每当黄昏来临,如果没有别的事情,我就会出神地望着远处山腰上的那棵大樟树。传说黄昏是一天当中灵魂开始出没的时候,月光落地,清风入夜,这些都是它的背景。  女儿尚小的那几年,家里前后请过几位小保姆。之所以做不长,多是因为她们思家心切,但也有两位例外。  早来的那个女孩,初中毕业。朋友特地介绍说,她家离大樟树只有两里路。大樟树是一棵有名的树,那地方原本叫满溪坪。也就二三十年的时间,作为地
期刊
叶兆言  我想从自己生活经历中很重要的一件事说起,这件事发生在1970年,那时候我十三岁,刚上初中。  那是一个不用去上学的日子,好像是星期天,老師突发奇想,把我们一个个都喊到学校去。去了也没什么事,都在操场上玩。在和同学们嬉闹的时候,我不幸被一块石头击中了眼睛。这完全是一个偶然事件,祸从天降,谁也没想过它的后果有多严重。并不是很疼,我捂着眼睛跌倒在地上。印象中有一位工宣队师傅走了过来,他草草地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