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8日,作为2013年度中国纪录片年会暨第19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颁奖盛典的重头戏之一,中国纪录片创作论坛在南宁隆重举行。这是去年7月央视纪录频道牵头成立中国纪录片联盟之后,为实施“高端人才”培训计划而推出的重要举措。
一线制作人、导演
分享创作经验
创作论坛上,主持人,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与频道两个项目组的制片人张旭、朱乐贤一道,邀请国内一线纪录片制作人、导演,以“国际纪录片语境下的中国叙事建立”为核心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从题材到选题的确立”、“传播效果和文案写作”、“忠实记录与影像复原”、“成本控制和流程管理”、“纪录片的国际表达”,“纪录片的创意与借鉴”、“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故事”、“影像设计与制作技巧”等。这些话题,是纪录频道精心筛选出来的,对纪录片人尤其是年轻导演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受邀发言的嘉宾,有《激战-江山》的导演姜又兮、《嘿!小面》的导演曾磊、《海峡攻心战》的导演龙淼渊、《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导演王冲霄,《新青年》的主编王穆丹等。他们都从自己的实际创作出发,与同行真诚分享了经验技巧。没有故弄玄虚的炫技,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他们以深入浅出的讲述,真切质朴的情感,得到了在场业内人士的赞许。用陈晓卿的话来说,就是“来听这个培训讲座很值,很实用,好比上了北大EMBA的课,交的却是蓝翔技校的学费。”
例如,王冲霄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阐述了他对纪录片创作国际化的理解。在题材选取上,他选择了茶这一国际公众所熟知和喜爱的题材为拍摄对象;在叙事策略上,摒弃了宏大叙事,而是以普通茶人的故事结构全片;在影像风格上,向电影化和广告化靠拢;在创作流程上,严格按照国际惯例执行,重视前期调研、试拍后做成片花与国际买家交流、全片完成后举办看片会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再修改……“我对国际化的理解,一是要说人话,就是说全人类都能够听懂的话,你讲的故事尽可能让更多的受众理解、熟悉、被感染。二是在创作的理念以及制作的流程。工艺的手段都尽量接近目前观众的审美取向,在程序上也要尊重国际惯例。”他的这番话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思考。而年轻的王穆丹,是纪录频道委托制作的节目《新青年》的制片人,她在成本控制和流程管理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她特别谈到了风险控制,拍摄现实题材纪录片,会有很多的突发状况和不确定的因素,要对风险有预估。“在拍摄阶段,我会反复和导演讨论拍摄大纲。拍摄大纲除了结构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故事潜在的发生发展方向做一个预判。预判会有三个层面:一是详细的调研、对任务的理解、对环境和背景的理解;二是总结,在总结出类型化故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预判;三是自己个人的经验、世界观和人生智慧,从这三个方面对于故事进行一些预判,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出一些评估,有时候要有备用方案。”科学化的周期管理,保证了《新青年》制作的高效率,目前已推出了七季节目,深受观众欢迎。
培训高端人才快马加鞭
去年7月,在中国纪录片联盟成立大会上,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就曾指出,高水平创作人才的匮乏,是困扰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才匮乏的观念有两层:一是指数量上的匮乏,纪录片创作人才中优秀人才的相对偏少;二是指创作质量的差距,即便是在现有的纪录片从业人员中,能具备国际化创作理念和市场意识的人才也少之又少。”刘文说。在此次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发布了《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纪录片行业,主要缺乏运营人才;金融,营销人才;有国际视野和执行力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制片、导演等制作人才。”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认为,在纪录片领域有两类人才是关键人才,第一类是通才类,第二类是专才类。“通才就是跨学科、跨领域、具有跨界施展才能的综合型人才,包括项目制片人、总监或者项目策划人等等,这些综合性人才是我们一定需要的;专才就是优秀的摄影、优秀的音效甚至优秀的解说等,当市场化推进到一定程度上,大家一定会感受到,特别合适的专才特别不易找。”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纪录片联盟在此次年会上正式推出高端人才培训计划,通过联盟的合作平台,促进各省市电视台能够积极参与到人才培训的合作机制中来,形成一个共同打造、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高端人才培训平台。据了解,根据纪录频道牵头启动的人才培训计划,该频道将投入资源,分类型、分层次对各省市电视台创作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引入包括类型化题材创作培训、摄制项目、管理实践培训、交流互访培训等多种模式,打造一批优秀纪录片导演及纪录片项目管理人员。
这个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培训计划,引起了各省市电视台负责人的浓厚兴趣,纷纷要求加入合作。天津广播电视台祖光工作室的主任祖光甚至在会上当即表示,要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导演输送到纪录频道的创作团队,“让他们为纪录频道工作3个月到半年,我们来发工资。”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一斑。
一线制作人、导演
分享创作经验
创作论坛上,主持人,央视纪录频道项目运营部主任陈晓卿与频道两个项目组的制片人张旭、朱乐贤一道,邀请国内一线纪录片制作人、导演,以“国际纪录片语境下的中国叙事建立”为核心进行了探讨,内容涉及“从题材到选题的确立”、“传播效果和文案写作”、“忠实记录与影像复原”、“成本控制和流程管理”、“纪录片的国际表达”,“纪录片的创意与借鉴”、“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故事”、“影像设计与制作技巧”等。这些话题,是纪录频道精心筛选出来的,对纪录片人尤其是年轻导演来说,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受邀发言的嘉宾,有《激战-江山》的导演姜又兮、《嘿!小面》的导演曾磊、《海峡攻心战》的导演龙淼渊、《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导演王冲霄,《新青年》的主编王穆丹等。他们都从自己的实际创作出发,与同行真诚分享了经验技巧。没有故弄玄虚的炫技,没有高深莫测的理论,他们以深入浅出的讲述,真切质朴的情感,得到了在场业内人士的赞许。用陈晓卿的话来说,就是“来听这个培训讲座很值,很实用,好比上了北大EMBA的课,交的却是蓝翔技校的学费。”
例如,王冲霄以《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为例,阐述了他对纪录片创作国际化的理解。在题材选取上,他选择了茶这一国际公众所熟知和喜爱的题材为拍摄对象;在叙事策略上,摒弃了宏大叙事,而是以普通茶人的故事结构全片;在影像风格上,向电影化和广告化靠拢;在创作流程上,严格按照国际惯例执行,重视前期调研、试拍后做成片花与国际买家交流、全片完成后举办看片会听取各界人士意见再修改……“我对国际化的理解,一是要说人话,就是说全人类都能够听懂的话,你讲的故事尽可能让更多的受众理解、熟悉、被感染。二是在创作的理念以及制作的流程。工艺的手段都尽量接近目前观众的审美取向,在程序上也要尊重国际惯例。”他的这番话引发了在场听众的思考。而年轻的王穆丹,是纪录频道委托制作的节目《新青年》的制片人,她在成本控制和流程管理上也很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她特别谈到了风险控制,拍摄现实题材纪录片,会有很多的突发状况和不确定的因素,要对风险有预估。“在拍摄阶段,我会反复和导演讨论拍摄大纲。拍摄大纲除了结构以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对故事潜在的发生发展方向做一个预判。预判会有三个层面:一是详细的调研、对任务的理解、对环境和背景的理解;二是总结,在总结出类型化故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预判;三是自己个人的经验、世界观和人生智慧,从这三个方面对于故事进行一些预判,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出一些评估,有时候要有备用方案。”科学化的周期管理,保证了《新青年》制作的高效率,目前已推出了七季节目,深受观众欢迎。
培训高端人才快马加鞭
去年7月,在中国纪录片联盟成立大会上,央视纪录频道总监刘文就曾指出,高水平创作人才的匮乏,是困扰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人才匮乏的观念有两层:一是指数量上的匮乏,纪录片创作人才中优秀人才的相对偏少;二是指创作质量的差距,即便是在现有的纪录片从业人员中,能具备国际化创作理念和市场意识的人才也少之又少。”刘文说。在此次年会上,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发布了《2014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纪录片行业,主要缺乏运营人才;金融,营销人才;有国际视野和执行力的项目负责人;项目制片、导演等制作人才。”而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现代传播》主编胡智锋认为,在纪录片领域有两类人才是关键人才,第一类是通才类,第二类是专才类。“通才就是跨学科、跨领域、具有跨界施展才能的综合型人才,包括项目制片人、总监或者项目策划人等等,这些综合性人才是我们一定需要的;专才就是优秀的摄影、优秀的音效甚至优秀的解说等,当市场化推进到一定程度上,大家一定会感受到,特别合适的专才特别不易找。”
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纪录片联盟在此次年会上正式推出高端人才培训计划,通过联盟的合作平台,促进各省市电视台能够积极参与到人才培训的合作机制中来,形成一个共同打造、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高端人才培训平台。据了解,根据纪录频道牵头启动的人才培训计划,该频道将投入资源,分类型、分层次对各省市电视台创作人员进行重点培训,引入包括类型化题材创作培训、摄制项目、管理实践培训、交流互访培训等多种模式,打造一批优秀纪录片导演及纪录片项目管理人员。
这个内容丰富、注重实效的培训计划,引起了各省市电视台负责人的浓厚兴趣,纷纷要求加入合作。天津广播电视台祖光工作室的主任祖光甚至在会上当即表示,要把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导演输送到纪录频道的创作团队,“让他们为纪录频道工作3个月到半年,我们来发工资。”对高端人才的迫切需求,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