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人生不可缺失的一课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PAD_sl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门强调生命教育对人的一生有着潜移默化且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同时,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社会经济快速转型及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当下,死亡教育也应纳入生命教育的讨论范畴内。
  由死观生,找寻生命的意义
  开展死亡教育的目的不是教人们如何去结束生命,也不是美化死亡,而是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死亡,领悟死亡的本真价值,由死观生。
  死亡教育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末,发展于20世纪中期,60年代西方社会曾掀起过一场“死亡觉醒运动”。1963年,罗伯特·富尔顿率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
  死亡教育推动死亡知识的普及,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求生惧死是人与动物的自然本能,人类对死亡的最初思考,常通过神话传说和宗教仪式等表达,这导致死亡充满了神秘感。死亡教育可以加大科学知识的传播力度,打破有关死亡的信息壁垒,瓦解社会上对死亡的扭曲认知、态度及情绪。同时死亡教育也有利于突破社会传统中“重生忌死”的文化制约,消除或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教育宣扬“向死而生”的理念,教育人们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现代社会自然灾害、暴力冲突、自杀等因素导致的死亡事件频繁发生,死亡教育以一种对死亡、对生命的反思,指引迷惘中的人们思考“何以生、以何生”的问题,激励人们以有限之生命创造无限之价值。
  死亡教育理论的宣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公众应对死亡事件的处置能力。死亡教育课程通过介绍不同国度和不同文化语境下关于临终、死亡与丧亲等议题的行为和态度,建立一种对多元死亡文化的尊重。死亡教育学习平台的搭建,可以向社会传达临终护理和丧葬仪式等方面的知识,有利于人们从容理智地面对自我和亲友的死亡,有尊严地告别生命。
  死亡教育的普及能够提升社会的临终关怀水平,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随着全球老龄化时代的到来,高龄老人的临终照料和死亡质量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衰老不仅仅意味着生命老化、器官衰竭,更是一系列连续不断的丧失,死亡教育的开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对老年人的物质照料和精神支持水平,增强人们为临终病人提供帮助的能力。
  死亡教育,一门正在发展的学科
  从国际视野看,我国死亡教育的起始相对较晚,目前尚属于新开拓的研究领域。在知识推广方式上,主要以出版图书为主,辅之以其他舆论宣传手段;在学校教育上,主要依靠在大学开设选修课等方式,从高等教育阶段自上而下地带动死亡教育的普及与发展。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死亡教育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我国死亡教育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成果。我国死亡教育目前存在研究内容相对泛化、研究实践欠缺的问题,呈现出重哲理轻实证、重个体轻群体、重生物性轻社会性、重普遍性轻偶然性的发展特点,尚未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死亡教育理论体系。第二,我国死亡教育的推广和规范化建设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推进速度较慢。相关政府部门仅出台了有关生命教育的系列政策,却未对死亡教育作出明确的长期规划,死亡教育缺乏专业机构提供宣传和服务。第三,学校层面开展死亡教育缺乏资金、人员等必要条件的支撑,缺乏标准化的教学体系。作为新领域,死亡教育难以申请专门的研究经费支持,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课程标准和统一教材,因此其教学内容和实施方式很大程度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个人能力。第四,死亡教育的舆论化建设不足,社会化发展受限。当前我国死亡教育的施行集中于特定领域,覆盖面小,研究和实践上跟普通公众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在全社会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关注。第五,死亡焦虑影响医护人员临终护理工作, 临终关怀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当前我国临终关怀医护人员中存在死亡知识缺乏、死亡事件应对能力较弱等问题,难以有效安抚、调节患者及其家属面对死亡的情绪。
  面对死亡是人生的必修课
  死亡教育向人们传递死亡相关知识、培養与提升应对死亡事件的能力,旨在帮助人们树立科学正确的生死价值观念。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仅仅是死亡本身,还包含生命的意义,涉及个人的价值观、人生目标、人际关系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感悟生命的意义以及如何充实地度过生命、有尊严地与这个世界告别。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一种形式,有利于培育全面发展的人。那么,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如何开展死亡教育呢?
  第一,制定死亡教育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相关部门机构,推动死亡教育领域建设。政府作为教育的宏观推动者,应以先进的理念统率全局,用长期战略规划引领死亡教育理论和实践方向。与此同时,还应为新兴学科发展提供经费支持,建立相关管理和宣传机构,有序开展死亡教育活动。此外,还要注重死亡教育配套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完善,确保死亡教育的发展有轨可循、有法可依。
  第二,培养从事死亡教育的专门人才,鼓励学术共同体组建。国家应设立死亡教育研究专项基金,举办国内外专业学者交流年会,促进学术界的思想交流;扶植死亡教育专业期刊,推动理论成果的即时转化和系统化产出;通过组建专业研究团队,促进死亡教育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化与扩展。
  第三,将死亡教育纳入学校课程系统,推动死亡教育体系本土化与标准化。在借鉴国外死亡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翻译介绍国外死亡教育专著教材,组织编写中国特色死亡教育教材,为死亡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统一遵循和广泛参考。开设独立选修课程,明确课程标准,不断创新教学模式。要特别注重实践性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通过参观体验等方式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体验生命的喜悦、理解生命逝去的尊严,体悟生命的可贵可畏之处。
  第四,从社会、社区、家庭三个层面加强临终关怀护理服务,提升公民死亡质量。政府要进一步细化临终关怀事业的方案设计,加大临终关怀工作者的培养投入,落实医疗补贴和相关服务。社区层面重点推进医养结合模式,并将志愿服务模式引入临终关怀服务。家庭教育中不应一味对青少年回避死亡话题,在日常教育中可适当渗透死亡教育,引导青少年及早树立正确的死亡价值观,不再谈“死”色变。
  第五,合理利用舆论力量,推动死亡教育现代化。要通过不断拓宽宣传渠道来提升死亡教育的可及性,广泛应用报纸杂志、文学影视作品等途径解读死亡,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形式实现群众性、普及性的死亡教育宣传,使人们对死亡不再无知。
  人之一世,生死固有之。死亡教育可以看作是以死亡为主题,推动人们不断改变自身的想法、价值观乃至行动的过程,将死亡从所谓的“人生缺憾”转移至“人生必然”的同时,也以内心的淡然逐渐替代对未知的恐惧。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能让人们不断认清死亡、直面死亡,从而更加珍爱生命、仰视生命。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责任编辑:樊效桢
其他文献
<正>奥运会结束后,奥运场馆管理经营权已经被下放,推行场馆市场化经营,没有大的投入,场馆要根据市场要求进行改造,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缺乏。结合奥运场馆特点,我们提出
会议
<正>在金属矿电法勘探或工程、水文电法勘探中,复杂的地形往往使有用异常面目皆非。因而,在用电测资料进行地质解释时,克服地形影响一直是重要问题之一。理论研究和大量野外实践
<正>研究目的:奥运场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证。但是,奥运场馆的"高投入"和"高消耗"也是有目共睹的,这给政府财政带来了巨大压力。加快奥运场馆
会议
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和重要内容。望城区城乡产业发展现状为:农业产业化水
目的: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艾易舒)是一种已应用于临床的抗癌中药。其疗效已得到肯定,但其抗癌机制并不十分清楚。已有研究表明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继
小城镇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促进城乡统筹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平台。新形势下提高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迫在眉睫。笔者通过梳理美国不同城
在这纸减小用圆形的领子在一些二和三墩附近搜索在制服上为清楚水的流动的盒子被执行了沉积。领子的效率,在一些二和三墩通过实验与在墩之间的不同尺寸和空格被学习。结果表明
发展草食动物养殖向社会提供无公害畜产品是现代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从资源、市场、环境等方面分析了昭平县发展养牛业的有利条件,指出其存在问题,提出通过扶持养牛龙头企业、
本文通过分析朗读与语言各分项技能之间的关系说明朗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近期,南亚恐怖袭击事件不断。5月11日,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酒店遭遇该国分裂组织武装分子袭击。5月8日,巴基斯坦东部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一处苏菲教派圣殿附近发生一起自杀式爆炸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