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教育应尽早走进政治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高考越来越倾向于考查能力,这抽象的能力培养使中学政治课不仅面临不断更新知识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的考验。传统做法为了提高能力,在高三阶段大搞题海战术,试图通过集中训练获得能力,但效果往往不佳。因此我主张:从高一开始把时政引入课堂。有人说,基础年级学习时政没用,高考时新闻都成旧闻了,殊不知,时政虽然过时但用时政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却留下来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析、综合、归纳、评价等高层次的能力。把时事热点材料与教材基本理论知识相结合,突出了对学生的理解、分析、运用等能力的综合考查,并体现出知识、能力、觉悟的有机统一,对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为此我积极地进行了一系列培养能力的实践,现将一些做法总结如下。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的放矢地引入时政
  
  要使学生学有所获,知行统一,就必须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出发,有目标地引入时政。这要求教师必须掌握教材,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处理教材,抓住关键,用精练的语言准确地传授基础知识,教会学生在体系中把握知识。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本事例,恰当引入时政。为了使引入的时政事例具有针对性,教师要注意博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都是选材的常用信息渠道,要注意精挑细选、归类存档。我常从《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法眼观察》、《说事拉理》、《苍梧晚报》等学生熟悉的媒体中选择材料。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渐渐地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这种平凡中寓神奇的感觉。这种教学使学生体会到政治课对生活的指导性,由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并培养了良好兴趣下的自主学习精神。这比传授知识本身具有更大的意义。
  
  二、在预习中引入时政,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般预习设置要讲究方法,否则预习变成了家庭作业,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根据教材合理设置问题,巧妙引入时政是设置预习的关键。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地位、作用、执政方式”等考点内容前,要学生收集中国共产党抗震救灾、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庆典阅兵、两会上党关于民生部分内容的建议等重大时事材料,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党的伟大。这样的收集和分析,恰到好处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多元化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时政训练
  
  传统政治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往往造成“一言堂”的结果,为提高参与意识,我主张积极进行教学形式的改革,变政治课的“引人入睡”为“引人入胜”。我主要用以下几种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时政训练。
  1.知识点评
  这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发表观点,列于副板书。然后,通过传授分析新知识,提高学生认识能力,课堂小结之后,请学生点评之前列的观点,教师予以总结。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基本理论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培养了学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顺利完成知识迁移。
  2.时政快讯
  政治课不仅要重视课内所学,还要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为此我特别设置了时政快讯栏目。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若有重大事件发生,甚至可以一天两次及时报道,组织者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班内或学校的新闻。期末评选出反映知识点、热点的最佳新闻和典型材料的报道,对报道事件及时准确、报道效果反映很好的通讯员予以奖励。时政快讯活跃了课堂气氛,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培养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
  3.自由论坛
  在这个自由的时间里,学生就某个问题畅所欲言,或辩论、或演说,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论题的确立、会场的组织都是学生,教师是配角。讨论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水平和能力,教师可以发表意见,但话不宜多,重引不重论,否则,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在自由讨论里,学生感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主动发现问题,明是非、辨美丑,不经意中形成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高层次的能力。
  
  四、抓住时机,提前开设热点专题课
  
  传统做法一般都是在高三下学期开设热点专题课,但由于学生以前很少接触时政,突然要在短时间内消化整整一本热点书,学生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知识接受效果差,更别说活学活用了。有人说,基础年级开设热点课实属浪费时间,到高考时热点都变冷点了,毫无意义。我们应该明白,昨日的“旧闻”和今天的新闻往往有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了解历史才能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助于更深层次地把握知识,更重要的是用知识分析实际的能力是决不会过时的。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常言道:“教无定法,教贵有法。”素质教育要求全方位的能力培养,实践证明,从基础年级引入时政教育,积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形成,体现了教改与考改的一致性,是提高政治课实效、完成政治课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文章论述了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管理运行中应做好的一些基础性工作.
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活动,现代教育必须立足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教师在开发学生潜能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在开发自己的潜能,另一方面也是在实现自己的教育价值。在教师的教育
“定号”是三角函数求值、化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般可通过题中所给定的角的范围确定,但有一些题需要通过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来定号,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下面笔者精选一些题目分类解析,以供参考.  一、通过值域定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归纳思维是逻辑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归纳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之一,本研究课题是在物理新课程改革要求下、从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出发,通过探究教学,培养初中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获取、处理、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一、归纳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总是先由认识个别事物开始,逐步地扩大到认识一般事物,从而达到对事物一般规律的认识,这个认识过程是用归纳法完成的,归纳在
目前中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十分严重。许多学生一到作文课就感到头疼,不知该写什么,即使写了也是语言苍白、材料贫乏。如何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写作材料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切的。阅读包括两方面:一是阅读语文课本上的文章;二是阅读课本以外的好文章。语文课本里的文章
目的:探讨青少年儿童各类屈光参差分布,及各类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治疗。方法:用阿托品扩瞳1wk后检影验光,两眼屈光参差≥3.00D的青少年儿童120例,年龄3~20(平均8)岁。在扩瞳情况
期刊
农村骨干教师的成长依赖于所处的教育环境,而关乎其成长规律的研究与思考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以专业发展理念为导向,对农村骨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的目
农村学校的思想品德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存在很多困境,如教学中常出现教师讲学生听的情况,教师永远只是讲授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调动他们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之中。这种课堂环境下,教师讲得辛苦学生收获也不大。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经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使用“问题式教学法”,对于解决教学困境效果较好。  应用问题式教学法的要求
高校扩招,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整体吸纳毕业生的增幅不大,用人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新时期师专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做的客观原因.寓思想教育于就业指导,加强心理咨询,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