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安详,静等花开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需要安安静静地从事
  有人说“教育要有静等花开的情怀”。我非常欣赏这一句话。谢云老师说:“教育的要素,更多是固定的、恒常的、变动不居的。教育关乎生命的成长和培养,无论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生命的成长都是缓慢的,教育的变动和变迁,也必然是缓慢的。它需要耐心的浸润,而不是猛烈的冲刷;它需要恬然和淡定,而不是急躁和冒进;它需要沉稳渐进的变化,而不是摧枯拉朽的革命——自然界的狂风暴雨,或许可以洁净空气,教育界的狂风暴雨,往往只能破坏水土,败坏风气。”
  而当下以应试为主的教育,只是一味地向学校、向老师、向学生要分数、要成绩,是一种急躁、冒进和功利的教育。当前不少的课堂改革,为了起到所谓的轰动效应,往往形式化、模式化、行政命令化居多,不遵从教育的规律。
  记得博友郎言君曾经说过:“教育,只要有常识就够了。”对现实的教育来说,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例如走马灯一样的各种检查;例如各种风起云涌、屡禁不止的教育造假现象;例如学习这模式,那模式的跟风现象;例如变本加厉的一味追求分数……
  就如我们这地方,前几年学习杜郎口,于是砸掉讲台,在教室周围全部弄上黑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教师退出主讲角色,让学生来讲,乱乱腾腾,热热闹闹的。后来,某领导来看了之后,说这算什么,课堂这么乱,学生看黑板那么费劲,于是,就又把学生桌凳全部面朝前。再后来,又实行小组学习,把学生桌凳围了起来。再比如,从去年开始,我县勒令各学校必须安排大阅读课,让学生读书,这应该是好事,但有的学校只是一味应付。检查来了,就从图书室把书借来,检查走后,就把书还给图书室。究其原因:一是学校应付各种检查习惯了,上级一有活动,就摆出一副应付的姿态来;二是这种推动,采用行政命令的方式,以检查为目的,形式的东西居多,实际的内容太少。
  谢老师说:“对教育而言,‘乱作为’比‘不作为’更可怕!”“教育,需要安安静静地从事;课堂,需要安安心心地经营。”我们的教育不能再瞎折腾了。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回归了常识,也许就会变得越来越好了。教育常识的回归,当然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策略、导向,但就目前教育体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更需要的是教师自己的力量。谢老师说:“没有哪个时代的教育,会像今天这样,特别需要教师的内心力量,特别需要教师回到自己的心灵;看护好自己的心灵,关照好自己的心灵,调养好自己的心灵。”“心灵改变,世界就会改变。”
  我们要做的,也许就是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安静下来。然后慢慢地让自己变得更加坚信、坚韧,做教育最忠心的守候者。
  教育,要有静等花开的情怀
  其实,学生就是一粒种子、一棵庄稼、一株树,我们“需要平静和平和,需要细致和细腻,需要耐心和耐性,需要足够的期待和守候”。 魏智渊说:“所有的播种,总会在某一天你回头的时候,开出一朵朵花来,只是你现在未必知道,甚至未必相信。”
  有人说,当前以追求学生成绩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教育,忽略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贻害无穷的。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孩子们的成长应该是缓慢的,应该是润物无声的,就像杜甫诗中写的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现今的情况是,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们都在做揠苗助长的工作。“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成了每一位家长、每一位老师的励志铭。
  在孩子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就让他们过早地学习各种知识,上各种特长班,剥夺了他们本来应该快乐的、游戏的童年。孩子上了学,在节假日,又忙着让孩子上各种学习辅导班,把假期变成了孩子们第三个学期。
  现在,假期刚刚来到,各种辅导班就铺天盖地而来,简直是应接不暇。就我们小小的镇政府驻地,据我知道的就有4个辅导班。有的辅导班为吸引家长和学生,打出了“用成绩说话”的标语。不少的家长和老师以为,这样做都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这样做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但我们必须明白,“比爱更重要的是:会爱。”“不会爱,反倒有害”。就像有的家长过分地溺爱孩子,反倒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有的老师过分地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反而捧杀了他们。教育就是陪伴,教育就是等待,教育要“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任何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不符合成长规律的做法只能毁了他们。
  常种花的人都知道,尽管花急切需要水,但如果在夏天炎热的中午给花浇水,花要被“烫”死的。我是爱花之人,也一直在养着十几盆花,刚开始养花的时候我曾经做过这样的事情,结果有几株花就被我这样浇死了。谢老师说得好:“我们的学生,就像种子,有自己的生命胚胎和自然生长的可能性——生命的本能,就是成长,成长就是生命本身的自发行为,只是其间需要有人来浇水、施肥、培土、除草。” 叶圣陶也说:“所谓办教育,最主要的就是给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合适条件。”“生命的成长是缓慢的,教育事业是缓慢的。教育的本质,就是等待;教育的秘诀,就是‘三分教,七分等’。”
  教育,就是你所坚守的样子
  我相信今天的教育对不少教师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当应试化、功利化掩饰了一切教育本质规律一类的东西,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时,不能不令许多人为今天的教育感到无奈和悲哀。僵硬的体制、僵化的模式令不少有志之士奔走相告,痛心疾首。但尽管这样,我们其中的大部分人还不得不守着这一方土地,并用自己的方式播种、耕耘、收获。
  在这样一种逼仄的形势下,站在教育最前沿的教师怎样才能获得职业的认同感,享受到职业的乐趣,获得身心的愉悦呢?读谢云老师《跟禅师学做教师》中的《无限相信,就有奇迹》一部分,或许能够从中寻觅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谢云老师说:“教育是理想主义者的事业。理想,首先是一种信念,一种对未来的‘坚信和坚定’。我甚至愿意说,教育应该是有信仰的,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信仰——有一个自己‘相信’、值得始终‘仰望’的目标。”“教育的今天,很多时候就是一种坚守:对人类既有文明和传统的坚守,对人类既有的美德和信念的坚守——坚守,首先意味着相信其值得坚守。”
  我更愿意说,教育就是你所坚守的样子。我们坚守什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讲,你眼里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是什么样的教育。你以悲哀的眼光看教育,你的眼里就满是悲哀;你以希冀的眼光看教育,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希望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埋怨、忧愤、悲观、失望,我相信我们不但得不到从教的快乐,甚至还因此弄得自己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如果我们能够坚信教育,坚信自己;如果我们能够换一个角度,看到其中美好的一面,相信教育也一定会朝更美好的方向发展,相信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越变越好。
  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某镇上有一个小女孩,一天,她打开窗户,正巧看见邻居在宰杀一条狗。那条狗平时常和小女孩在一起嬉戏,小女孩看着这悲惨的场面,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母亲见状,便把小女孩领到另一个房间,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窗外是一片美丽的花园,明媚的阳光暖和地照着,鲜花五彩缤纷,蝴蝶和蜜蜂在花丛间飞舞。小女孩儿看了一会儿,心里的愁云顿时一扫而空,心境重新开朗起来。母亲抚摸着女儿的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子。”
  我们平时看教育也应该“打开另一扇窗户”来看,不要只是看到其中的不足,更要看到其美好的一面,这样,你就会看到别样的风景,享受到看“风景”的乐趣。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技术而已。” 朱自清也说过:教育者对于教育,应“有坚贞的信仰,如宗教信徒一般”。作为教师,就应该看护好自己的心灵,关照好自己的心灵,调养好自己的心灵。只要坚信,就会有奇迹;只要坚信,就会有希望;只要坚信,就会有未来。
  教育就是我们所坚信的样子。坚守自己,坚守自己的教育信仰、教育信条,宁静安详,静等花开。(作者单位:山东省东平县大羊镇中学)■
其他文献
创建“童心文学社”网站第一年,网站发表学生稿件1000多篇,点击量达20万余次。社员孔儒风成长为长沙县最小作家,发表了几万字的儿童小说。这是湖南省长沙县星沙盼盼小学语文教师彭慧琴创造的奇迹,她也因此被评为湖南省优秀课题研究教师、优秀辅导员、长沙市优秀语文骨干教师。  彭慧琴是长沙县教师队伍“金字塔工程”中成长起来的一个教师代表。近年来,长沙县全力实施教师专业素养提升“金字塔工程”,打造了一支高水平
期刊
2015年江西省教育工作会议近日在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江西将完善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严格师德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聘任聘用、评先评优、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首要内容,实现“一票否决”。同时,江西今年将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重点扶持一批高水平中职学校。  “今年,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要严格师德考核,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聘任聘用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实施建议”特别提到: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知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知识是什么”而是“学生如何才能获取知识”。要达成这个目标必须将实践性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抓手。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学生掌握好这个工具,只靠口提面授是不行的,需要引导他们在语文实践中自悟,去获得语言能力,锻炼用语言去吸收,去交流,去储教学
期刊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李卫东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引导学生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了解各部分之间在内容和逻辑上的关系,训练了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之后,他又带着学生对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句、段质疑问难,很好地处理了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整体(篇章)与部分(词、句、段)的关系,值得一线教师学习借鉴。  【片段一】  师:这篇文章中描写德国人养花的语段还有两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把提出问题作为“四能”之一,并且指出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基础。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创造力的想象”。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是一个从发现数学问题到表达数学问题的过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著名特级教师刘松通过师生对话的方法,有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现采撷几个精彩片段和大家分享。  [片段一]
期刊
弋阳县地处赣东北、信江中游,是上饶的西大门、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故乡。2013年春季,弋阳县启动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以此推动课内大量阅读,推进语文专业化变革。教育,让弋阳这片红土地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阅读,让弋阳县千万个家庭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专业,正在全方位地改变弋阳教育教学的现状。  幸运邂逅带来的机遇  2012年暑期,弋阳县启动了全县范围的课堂教学改革,课改引发了弋阳教育教学的全面转型。
期刊
钱梦龙老师在《听李镇西老师讲课》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成功的教学必定是目中有‘人’的教学。镇西的过人之处,也就是最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就在于此:‘人’不仅在他的‘目’中,而且进入了他的‘心’里;不仅进入了‘心’里,而且占据着‘中心’的位置。”钱梦龙老师对李老师的课堂研究是很深刻的,阐述是很精辟的,因为这也是我这样一个在李镇西老师带领下的、天天与他接触的、能经常走进他的课堂的普通语文教师最真切的感受
期刊
胡炜老师用六年时间编写出《周德清散曲作品选读》,这对一位长期在农村高中任教的老师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该书由“阅读鉴赏”“综合实践活动”“附录”三部分组成。“阅读鉴赏”部分按周德清散曲内容分成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选若干首散曲,每首散曲附有比较详细的注释和相关资料链接,帮助教师指导阅读或学生自主学习,每个单元设计了序列鉴赏探究题,启发和引导学生分析鉴赏。  “综合实践活动”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期刊
工作以来,前前后后听了李镇西老师不少课,每次听课都有不同的感悟与收获——  一、不落俗套激发疑问  第一次听李老师讲课是在刚参加工作不久,那时他正参加四川省赛课,上的是《孔乙己》。李老师没有按常理出牌,依次分析小说的三要素,而是一来就鼓励同学们提出问题:“今天这节课,不在于老师给你们讲了多少,而在于你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对课文‘悟出了多少’。好,请同学们快速阅读一遍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期刊
记者去于都县第二中学采访的那天,正赶上该校“文化大讲堂”开讲,主讲老师是陈荣驹,主讲的是《万紫千红百花吐艳——诗、歌、舞之综合艺术欣赏》。很快,学生们纷纷走进讲堂,井然有序地坐下,没占到座位的学生,干脆站在过道上或者讲堂的门口。陈老师首先问学生:“戏曲是什么?”然后利用多媒体从毛泽东的诗《沁园春·长沙》开始进入,伴随着音乐,诗歌朗诵者的声音铿锵地响起,接着屏幕上出现各种画面,学生们都看得入迷。待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