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色如歌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课堂,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现在语文课堂由于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或多或少的泛起了许多泡沫,就像美好事物的产生总会出现一些负面的东西,在接受这美好事物的同时应当去除那些“杂质”,辩证的去接受这一事物。其实语文课堂也一样,如何追求其有效性已成为当下必须探讨的问题。我认为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能否更大程度的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实现其“真实性”,是课堂最大价值的体现,应当重视。本篇论文将对此浅谈笔者的浅薄见解。
  关键词:淡雅教语文;简洁教语文;朴实教语文
  五花八门的教学模式、方法层出不穷。但只有质朴、原始、本色的课堂,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那么如何打造“原生态”的本色语文课堂?
  一、淡雅教语文
  平实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平淡为真,返于自然之色,归于纯净无期。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淡之中,有时也会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有柳暗花明。平平淡淡教语文,方露语文本色。
  教学《称赞》一文,我没有过多地分析、讲解,而是充分创设情境,以情感为纽带,把课文用得到称赞一欣赏称赞一称赞他人的主线串边连起来,以“称赞”为基点,自主感悟“称赞”的神奇魅力,体会“称赞”带来的快乐。课堂上,学生在学习中称赞,在称赞中学习。
  二、简洁教语文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学会削枝强干、扣准目标,突出重点,确保课堂流程简洁流畅,提高教学效率。我在教学《美丽的小路》一文,我就对学生提出了一串问题:小路原来是怎样的,后来小路因为什么变了,又变成了怎样的?最后呢?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很快便能找到答案。这,其实可看成课文的一条主线,只要顺藤摸瓜,自然水到渠成。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避免了让学生逐字逐句地学习课文,避免了教师把课文进解得支离破碎。除此之外,我常根据简洁的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而学生喜欢并易于接受的自然是简明思路和简便的方法。如,一年级课文大部分都是短小优美的故事,我在教学时,主要是采用指导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对生字的教学,则主要是采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猜谜语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如在学习《两中鸟蛋》一文,我就让学生读读,想想,演演,说说,在不着痕迹的引导下让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对于词语的理解,我采用“做动作”“看图片”等多种方法来理解。有的生字,我把它进行了“归类”,如“捧、抬、投”这三个字,都与动作有关,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体验。这样的形象记忆对一年级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简约课堂并非“简单化”而是返朴归简,简约高效。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要删繁就简,彰显充实、平实之品格,凸显简约之美。
  三、朴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
  朴实的语文课堂不是乏味,而是摒弃条条框框.同时让课堂散发出浓浓的语文昧。所以我们应善于查找“可为”的地方,扎实地聚焦、放大,彰显可“为”之处。如《迷人的张家界》一文.我先指导学生抓住题眼“迷人”然后通过进一步认真阅课文,找到课文从哪些地方描写了张家界的迷人,接着引导学生理解张家界的“美学价值”在课文中具体表现为自然山水的美;而“科学价值”具体指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四季如春的气候特点。正因为这些,张家界才称得上真正的“迷人”。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地体会世界级风最名胜的迷人。
  教材无非是例子.文本只是教学的个小窗口。教师应借此窗口创造性地链接文本以外相关的内容,适时推荐给学生,为深度理解文本服务。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亲情”,通过《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几篇课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在进入这一主题教学的同时,我给学生推荐了《弟子规》。因为学生的年龄小,主动学习的欲望不强,我就利用每天的早读课,把《弟子规》的内容抄写在黑板上,教学生读读背背,同时还适时地讲有关典故。一段时间过后,有许多家长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言行举止有了明显的变化。“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朗朗上中的短句,在学生的心里播下了孝顺的种子,它必将茁壮成长。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干学万学学做真人。”新课程语文课堂追求的是“真”课堂。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以“真”为贵,课堂才有洗尽铅华般的素雅。而这,正应该是本色语文如歌所在吧。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们校外教学活动中,努力营造“快乐课堂”,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入手,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教学评价一直扮演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的指挥和向导的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评价模式。  关键词:课堂评价;真实真诚;智慧评价  如今,美术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等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得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我们校外教学活动中,努力营造“快乐课堂
期刊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八个字是作家冯骥才在雄浑的贺兰山前,面对着一幅幅原始古朴的岩画,内心有感而题下的字。他看到岩画中 逝去的光阴岁月,看到远古先民以文化符号表现对生活的勇气。岁月已逝,是什么留了下来?那些留下来的历史又是通过怎样的载体使后人得以看到?岁月失语,但文化能言。文化是纽带,承载起过去,连接着未来。  文化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产物。我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文化资源丰
期刊
刑事自诉案件是法院最难审理的-类案件,也是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安定因素,由于这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行为已构成轻微犯罪,因此双方的矛盾往往较深,很难调和,如果处理不当
摘 要:赣南采茶戏是赣南地区特有的剧种,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音乐教育中,将赣南采茶戏的内容引入音乐课堂,可以营造较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促进音乐的教学。本文对赣南采茶戏走进音乐课堂的有效方法进行浅要的分析探讨,旨在促进音乐课堂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赣南采茶戏;音乐;方法  作为我国江西赣南地区特有的剧种,赣南采茶戏具有极高的音乐鉴赏价值。赣
期刊
摘 要: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开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一切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在都市化、法治化建设的背景下,全新地价值体系开始悄然兴起,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现代性”为标识。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单阐述了相关看法。  关键词:现代舞蹈;艺术创新;创新环境  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它能够反映出人的内心情感与心理表现,在现代审美思想与美学意识的影响下,就必然
期刊
摘 要:林兆华先生的“春秋三部曲”中关于舞台设计的特色与创新为它们的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我们一起探索,从布景、灯光、道具的角度看一部成功的剧作是如何出彩地在舞台设计方面进行调度策划。  关键词:布景;灯光;道具  谈起林兆华先生“春秋三部曲”的成功,大家都会联想到别出心裁的剧作改编,演员张弛有度的表演,融合多种古典现代元素的音乐,其实,优秀的舞台设计也是三部曲能取得口碑与票房的一大利器,下面就让
期刊
摘 要:剧本质量直接决定着电影的效益,舞蹈创作也直接关乎着最终的艺术效果。由此可知,舞蹈创作是弘扬与发展舞蹈艺术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社会正处在转型阶段,存在多种艺术潮流并且相互摩擦,这为舞蹈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舞蹈创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笔者将围绕街舞,对舞蹈创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街舞;舞蹈创作;运用;思考  在当代舞蹈作品中,舞蹈创作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人们愈发重视街舞与其它舞种的融
期刊
调查背景:  除了学习,同学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度过的,休息娱乐,谈心交友都离不开宿舍,宿舍是大学生之间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场所之一,宿舍就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宿舍文化是什么呢?宿舍文化是一宿舍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体,以宿舍成员的言谈举止、所作所为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性文化。它既包括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也包括师生的价值观念、群体心态、校园舆论等等。那么,宿舍文化是怎样形成的,他又是怎样
期刊
摘 要:《西厢记》作为元代剧坛上的一树奇葩,它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丰富、饱满、真实的人物形象,其中女性的形象尤为突出,并通过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反应了封建势力的外强中干,歌颂了大胆追求恋爱自由,勇敢反对封建礼教、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门第观念的青年男女,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戏剧的杰出代表。  关键词:女性;反叛;机智;封建  一、勇于追求—崔莺莺  在王实甫笔下,崔莺莺无疑是一位大家闺秀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