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守护者,唐以金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jian20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老祖辈留下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我们人人都有责任。”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唐以金;今年六十六岁,全州县全州镇邓家埠人。身上常穿一件唐装棉布衫,脚底踏着一双在市面上三、五块就能买得到的塑料拖鞋,走在路上毫不起眼,是一位你绝对不会多看一眼外表极为平凡的老人,可你想不到就是这样一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却是一位在全州建筑行业里颇有名望的建筑师。在乡村,在城镇,甚至在桂林都有许多由他亲自设计并建造的房屋大厦。多少年来,日复一日,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中,他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谱写着一代人为社会建设努力拼搏的美丽篇章。
  离不开的乡土情,作为全州人,唐以金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有着极深的感情,对全州的历史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尽管这些年在桂林的事业红红火火,但是,劳累之后,心静之余,总会使他想起家乡的那轮明月,那份父老兄弟情,那个儿时的梦想……。由于他自幼家境贫困,初中刚毕业,就被迫中途辍学,“若有所失,必有所得”,虽然失去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却使他有了这样一个机遇:打从16岁起,就开始跟長辈们学习木、砖、瓦工等建造房子的技能,在与老工匠们的朝夕相处中,得以从劳作者的角度体会一砖一瓦在建造中的奥妙,从一招一式的操作到匠师们的秘传点授,使他逐渐步入了一个古老的建筑艺术殿堂。他惊异于匠师们的精湛技艺,一根普通的木料,一块平凡的石头,在匠师们的手中转瞬间成为了一件传统寓意深刻的艺术精品,尤其建造一座房屋,从选址风水、布局的精心考量,到建造中瓦作、石作及土作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的严格要求,再到建成后房屋的透气、采光排水的科学讲究,这些近乎完美主义的追求,集中体现了中国建筑艺术的魅力所在,使他沉醉其间,在传统建筑的行业中一醉就是十几年,尽管以后转行现代建筑,但是独对传统建筑有着挥之不去的情结,以至于花甲之年,仍然不忘关注家乡的兴衰,一直心系着全州传统建筑的保护状况。
  这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加快,生活环境的变迁,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乡村,一些饱含传统文化内涵的老建筑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步消失,取而代之是一些毫无地方民族特色和美感的平房。这些,对于一个经历过十年动乱,对文化遗产损失的事件有着极其深痛记忆的他,是一件多么痛心的事情,尤其今天,看到现存的一些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再次受到了严重威胁的时候,他更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常常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保护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袖手旁观,放任文化遗产的消亡,那么我们就等于犯罪,是对社会、对下一代的不负责任。每当回全州听说哪里的旧房倒了,哪里老房子的构件又挨盗了,他的心就一刻也无法平静,是该为家乡的传统建筑保护事业做点什么的时候了。于是,他的脑海里便有了筹办民俗博物馆的初步构想。
  2010年,离全州县城仅有4公里的灌江河畔枧塘乡珠塘村委白地头自然村(全州镇邓家埠的对岸)古水车(该水车已成为全州“湘山文化节”的标志性摄像建筑之一)旁的一片开阔地上,出现了一派人头攒动,机声隆隆,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过去这儿是一片荒芜的田地,可是在一夜间仿佛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已经成为了热闹的施工场地,场内堆满了建筑材料及各式陈旧的老建筑木构件,虽然还有一些古建筑的搬迁复建工作还未完成,可场面仍然十分壮观,一座座传统建筑平地而起。看得出来,这是一个投资巨大、规模宏伟的古建保护工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组整体搬迁恢复的古民居。这个工程的宅基地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前临灌江,后靠乌龟山,南侧是一片稻田,北面有菜地;远远望去,犹如一幅美丽的青山绿水民居图!
  是谁能够让这里得到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他——唐以金。
  2009年,唐以金从一朋友的口中得知,在永岁乡沙子湾和好铺村的一组老房子由于湘桂高速铁路扩建的需要将被拆除的情况后,连忙向县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县有关部门也有意搬迁保护,但由于财政经费困难,搬迁保护工作始终无法进行。在地方史上,这个村庄位于官道旁,是南来北往商贾贸易的集散地,村上有很多的清代民国时期建筑,而要被拆除的这组老房子,是代表了桂北地区传统建筑特点的老建筑,是研究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一旦损毁将无法挽回。他联想到自己正有着筹办民俗博物馆的打算,如果把这组建筑整体搬迁到将来的民俗博物馆内保护起来,这不正好可以丰富博物馆的内容吗?正在思量之际,湘桂高速铁路扩建办的同志为了抢抓时间,已经在督促村民尽快拆除。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情急之下,他不顾家人的反对,并排除种种困难,出资按文物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实物摄影后编码下架,采用大卡车运输了140余车,历时近两个月,方才将该建筑群整体拆迁到县城内临时的库房和场地暂时保管起来,以备日后原貌恢复到创办的民俗博物馆内进行保护。可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不到一年,很快他就发现:那些陈年木制构件,接触湿地很容易朽坏,甚至一些木构件已经出现腐朽的现象。他想:不宜在地上久放,必须尽快设法找到馆址用地,早日原貌恢复为妥。唐老就是这样一个雷厉风行的人,一旦确定了的事,说干就干,那是谁也阻挡不了的;为了找了一个合适的办馆场地,他前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跑遍了全州县城附近的山山岭岭,初步进入预选的有五、六个点,通过深思熟虑的精心筛选后,最终确定在现选址旁筹建民办博物馆。他的这一举动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接下来就是做规划,在建筑行业常年的摸爬滚打加之勤奋好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已经是轻车熟路。因而,用时不到两个月,一幅民俗博物馆的宏伟蓝图通过图片展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其规划布局合理、功能明确,项目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人民币5000万元,预期五年分两期工程完成:
  第一期工程:清代古民居群(搬迁修复)、古街区、文物陈列厅、灌江水利工程纪念馆、古戏台、图书馆、礼堂、戏院、贤达会馆、千幢古粮仓、土锅米酒厂、办公室、职工宿舍、猪牛栏、鸡舍、储藏窖、文化广场、停车场。
  第二期工程:沿江古街道及铺面为吊脚楼,两边为古铺面商业街,古水筒车、水渠、古代小青瓦窑、木榨油厂、石榨粮厂、全灌驿站(全州县至灌阳县驿站为小四合院马栏组成回式,楼高三层,集餐饮住宿服务)、临江石刻碑林。
  民办博物馆的选址所在的白地头自然村旁原无与外界相通的交通道路,为了该工程的顺利实施,2009年,唐以金投入资金120万元,经过半年的施工,修通了自枧塘乡珠塘村委排后自然村至白地头自然村、六十丈自然村后延伸至界塘自然村的村级公路,也结束了该地区一直尚未通车,农机不能耕作的被动局面。路的开通,既有利于博物馆项目的实施,又为当地百姓办了一件好事。现通过九年多来的艰辛工作,民俗博物馆各项基础工程进展顺利,已基本完成第一期工程,特别是已建成的结合地方文化古建筑的风格所设计的陈列厅,其展呈不久即可向社会开放。
  这次当我们一行人到达这个工地的时候,正值七月天气,骄阳似火,集工程设计、指挥、施工、协调于一身的唐老,在工地里的脚手架边忙忙碌碌。别看他已年近七旬,但精神面貌依旧不减当年,爬上爬下,跑前跑后,不知疲倦,大到建筑的整体布局,小至每一个木构件的修复,绝不放过每一个细节的施工。从项目的启动到现在,他就象上了发条的闹钟,一刻也未曾停歇,虽然天气炎热,挥汗如雨,但是一工作起来,还是那样的拼命,用他的话说“我今年已经六十六岁了,争取在我七十岁前全部完成这个项目,所以,我必须要与时间赛跑”。许多亲人和朋友难以理解,“都一把年纪了,还这样拼命,图个啥呀”,他听后一笑了之。
  唐以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生活中对自己很吝啬,身上没有一件象样的衣服,可对传统建筑的守护事业却一掷千金,毫不心疼。试想在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多一些唐以金这样的守护者,那么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更加顺利地得以薪火相传,世代传承。最后,就让我们用唐老最爱说的一句话来结尾吧“人活在世上,不能光顾着自己,总得为后人留点什么”。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书法艺术逐渐引起学者的注意,大量研究者采用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对书法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积极意义的成果,本文通过综述这些研究成果,旨在能理清思路,能为书法心理学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意义。  国内书法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著名学者虞愚[46]把自己书法修习心得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撰写了《书法心理》一书。这本书首次进行了关于书法
期刊
一、语义饱和现象  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长时间重复朗读一个单词会导致个体对于该字的知觉变化  语义理解程度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的现象(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以及字形的分解、变形(deformation and distortion)的现象(Esposito & Pelton, 1971)。  汉语中也存在饱和现象,其研究开始于Cheng 和 Wu(1994
期刊
摘 要:潘天寿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各地战乱不断,纷争四起。在这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渐渐使潘天寿变得坚忍不拔,这种品格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他的整个作品中呈现着一种大气磅礴之感,具有强烈的力量感与沧桑感。代表作品有《灵岩涧一角》、《雄视图》、《晴霞图》等。《灵岩涧一角》就以不同以往的长条、立轴方式的构图,而是以方形构图去描绘这一美景,也是不同于以往那种只会描写壮阔的景色却是以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视觉
期刊
摘 要: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情感的视觉艺术。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营造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成果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核心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舞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现代教育艺术的应用因此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本文针对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含义、表现特点及应用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学 现代教育 创新 发展  在众多艺术领域中,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情感交流的视
期刊
这个时节正是杭城最寂静的时候。  岸边的杨柳在寒风中细细地掩了新绿,枯黄的枝条随意地点着水面,少了几分流连。梅花的虽未曾损了傲骨,却也依稀流露出些暮气,正是将落未落的时候。野禽也还留恋着更南边的“温柔乡”,偶尔才见到几只不惧霜雪的鹅连着身子划开清波。  游人的身影并不稀疏,却未能打破西子湖畔的沉静内敛,那湖衣柳裳的袅娜少女粉黛未施,隐在一片蒙蒙的青色中,静听大地的气脉。  不过那些被埋葬于清水绿水
期刊
摘 要:《彼岸》是山来东的一部最新力作,与以往作品相比,《彼岸》仍带有来自于蔚蓝海洋的魅惑与大胆冒险的航海精神,但同时又为我们呈现出一个与陆地生活并轨的海上“风浪”,这里人性与欲望的交锋,裹挟着这座浮动的“孤岛”,如何抉择、如何坚守?本文主要从人性、权利、欲望、信仰以及文中的象征意义等角度去解读《彼岸》。  关键词:《彼岸》;航海;人性;孤岛  《彼岸》作为一部航海题材的小说可以说弥补了中国当代文
期刊
摘 要:美术欣赏课是提高儿童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课程以图片为媒介,将图像中的形式语言通过教师的指导转换为书面语言传达给儿童,促进儿童的读图的能力,建构出儿童自我的美术语言。随着文化自信脚步的进程,美术欣赏课逐步摆脱了固定思维的定时,慢慢转变为互动式的创意教学,开始利用因材施教的手段去开拓儿童的思维,通过多角度的研究,界定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和利用各种开放式资源扩宽欣赏课的认
期刊
摘 要:张大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中国甚至是国际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尤其是张大千在晚年创作的“泼墨山水画”更是具有非凡的艺术意义。  关键词:张大千;泼墨泼彩;特征;创作启示  张大千的泼墨山水画浓淡相宜,简繁交错,其风光藏匿于掩映之际,每次欣赏都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愈览愈新。泼墨山水画中的色彩和墨迹交织一起,形成独特的造型,景色合成与收敛之间,逼真传神,另观赏者似乎到达了氤氲绝
期刊
美好的是  以前的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谈笑  遗憾的是  现在的我们  偶尔联系,偶尔关心  期待的是  未来的我们  找回時间,找回温暖  本以为来日方长  只不过一段旅程  庆幸的是  我们都还未遗忘  还可以翻回过往  作者简介:  吴文玉(1994-),女,汉族,籍贯:安徽省,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方向:实验语音。
期刊
摘 要:韩愈的《师说》一文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但大多数老师都是肢解文本或是文言串讲的形式来教读《师说》,使得《师说》选入语文教材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本文主要从文体形式入手解读《师说》,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理清文本的脉络和论说的层次,从而使《师说》回归到文体的教学上来。  关键词:《师说》;辨体;教学  《师说》一文选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这一单元选入的都是古代议论性散文。而纵观老师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