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近代文学中利欲与情爱的特征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治维新后,近代知识分子寻求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解放的近代人文主义意识开始苏醒,但在现实中总是与内心根深蒂固地追求功名利禄的理性意识之间产生矛盾,这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日本的这场近代化改革是西方近代文明与德川以来的东方文化的碰撞,明治初期的日本就是处于这种新旧交替的过渡性质的特殊时期,文明开化的背后是强大的封建残余势力,在这一点,近代的文学作品也形象化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矛盾特征。情爱是衡量自我觉醒和个性自由的试金石。本文就近代文学作品中人物在利欲与情爱的漩涡中纠结、踟蹰,来透视分析明治维新后自我意识的觉醒是如何与现实矛盾激烈碰撞的。
  【关键词】: 近代文学;自我意识;觉醒;利欲;情爱
  前言
  我们不得不承认明治时期日本兴盛的原因也有赖于大财团等实业家贪欲的活动,明治时期对西方的模仿与向往开启了民众意识觉醒之路,同时也把人的精神逼进了暗淡的迷路。因此总的来说是一个失去了精神自我的时代。近代日本文学作品中主人公是坚持追求自我觉醒的自由之路还是迫于现实作出理性选择,都集中展现出了当时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强大的现实,揭露了明治初期追求自由与传统道德束缚的激烈矛盾冲突以及对现实深刻的无奈感。是从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期的必然社会迷茫。人们虽然享受了高度的开化文明,但内心依然迷茫,这种迷茫是处于繁荣文明中的人性的迷失,这是当时明治初期的知识分子的普遍困境。在追求自由觉醒和传统道德的束缚过程之中,二者殊死斗争,在文学作品中形形色色的爱情悲剧由此产生,这也成为近代日本文学的鲜明主题之一。
  一、鄙视利欲、失去情爱
  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先驱二叶亭四迷的代表座《浮云》,描写了一个明治时代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平凡小人物内海文三,具有近代个性觉醒的意识,不愿与黑暗的官场同流合污,不善于阿谀奉承、曲意逢迎,也不肯卑躬屈膝,被撤职后也不顾势力的婶母阿政的指责和劝告,不肯向科长求情,因此在所爱的阿势面前也无力和精明强干、擅于溜须拍马的本田升竞争,两人在宦海的沉浮,在情场的得意失意形成鲜明的对比,本田升顺应时势,极端利己不择手段,竟能够平步青云,加官进爵,内海文三纠结于内心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就是不愿向世俗出卖自己的灵魂,即使幻想“以前也有过被撤了职,不久就复职的人,明天也许会接到复职通知书。”宁愿在现实面前苦闷、彷徨、迷惘,甚至痛苦、失望,也依然不会强迫自己变成和本田升一样的人,甚至大骂本田升是“禽兽不如的人”“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蚊蝇之辈”。以致于被横刀夺爱,也只能默默承受痛苦,这其中阿势的情变固然与她的用情不专、两面三刀不无关系,但更多的内海文三鄙视官场的利欲,宁愿失去爱情,也不愿玷污自己的灵魂,不会为了夺回爱情,而在顺应当时的社会潮流中失去自我。作者二叶亭四迷通过塑造了正直但又境遇悲惨的内海文三,出卖灵魂却成为明治社会得意者的本田升,嫌貧爱富、趨炎附势的婶母阿政,和外表西化开明但实质刻薄,空有皮囊的阿势,反映了明治的文明开化的肤浅性和虚伪性,在封建专制主义政权的压制下,具有自我觉醒意识的小资产阶级虽然想坚守自己的精神纯洁的阵地却对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苦闷、彷徨。
  从作品中,我们看出长期以来决定社会主流意识的顽固的封建思想,不会伴随着学习西方的改良或革命而消失消亡,这说明了精神领域改革的长期性和持久性。深刻地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矛盾特征,揭露了当时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
  二、选择权欲、抛弃情爱
  日本近现代大文豪森鸥外的处女座《舞姬》便描述了立志于“出人头地,为国效力”的留德日本青年官员丰太郎在德国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向往个性和思想的解放,沉醉于身份并不对等的热烈奔放的舞女的爱恋之中,但最终因难以放弃官宦仕途之路而抛弃了纯真的爱情,让我们看到了这种自我觉醒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在矛盾的挣扎当中依然选择了外在的功名利禄,屈从、妥协于社会现实,导致了爱情悲剧的发生。作者将自己对现实持冷静清醒态度的“理性”移入到作品当中,并通过纠结于“感情”和“理性”的丰太郎展现出来。《舞姬》悲剧的发生表面上看,被免职的丰太郎失去经济来源,在贫困中别无选择,听信了朋友相泽兼吉的劝告,实际上主人公丰太郎懦弱的性格和脆弱的个性都直接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悲剧产生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对悲剧的产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长期形成的根深蒂固的社会准则一度摧毁了觉醒了的自我意识萌芽,作出了妥协封建专制势力,选择现实权欲,抛弃舞女的选择,使他与舞女的爱情成为黑暗官僚制度的葬送品。
  《雁》也是森鸥外作品中的精品,其主人公与《舞姬》主人公丰太郎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为了仕途权欲无情地抛弃了爱情,委身于高利贷主的女主人公阿玉渴望追求新的幸福生活,虽然身处社会底层,却爱慕着医学专业大学生冈田,冈田也是“经过无缘坂,都本能地想起阿玉,朝窗口投上几缕注意的目光”,尽管女主人公阿玉自我意识抑制不住地觉醒,但冈田在面对着功名与爱情时刻意保持着与阿玉的距离,过于理智的冈田其感情世界隐而不彰,这就意味着在封建旧势力还很强大的社会当中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毫无结局的,就如同那只被冈田石头击中的大雁,爱情的希望随之破灭,自我意识的觉醒终究在现实的矛盾面前化为了泡影。森鸥外渲染了主人公的恶运,揭示了情感解放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激烈冲突。
  三、深陷俗世、情爱麻木
  正宗百鸟的短篇小说《破调平调》中的主人公川村虽然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向金钱屈服,妥协于世俗的“义理”和利欲,终究无法获得理想的爱情和婚姻,失去了精神,只剩下肉体的躯壳,过着“每天八点离家,午后四点由会社下班回家,走同一条路,迈同一样步子,往复于自家和会社之间。成了账簿和算盘的奴隶。”般的行尸走肉的麻木的生活。《破调平调》于明治39年2月刊载在了《新小说》上,川村自我意识的觉醒表现在尽管父亲死后留下债台高筑的烂摊子,自己负有养家糊口的重任,债主又通过川村能够娶自己奇丑无比的女儿做交换来解除债务,虽然每天面对周围人不断的非难,川村还是拒绝这门亲事,并一心想要和自己心仪的女子在一起,并积极策划与之私奔。强烈的个性解放和追求爱情婚姻自由可见一斑,他极度地憎恨毫无情感的强制性的婚姻枷锁,却因为朋友的从中作梗而阴差阳错地错失真爱,与其说是命运的安排,不如说是在现实与理性的环境面前理想的破灭,最终流于妥协于现实,甘愿过着单调偏狭循环往复的生活。封建思想观念无法抑制住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但情感解放与现实之间的激烈矛盾却无法调和。   尾崎红叶创作的长篇小说《金色夜叉》通过塑造阿宫、贯一这样的典型人物,来描写明治时期人日本社会正处于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程之中,人们对金钱利欲有着狂热追求。阿宫的价值观是认为美貌是换取金钱利欲的资本,所以贯一真挚的爱情对于她来说是那样的一文不值。而阿宫感情的背叛更让贯一从此麻木了自己的情爱世界,放弃追求情爱自由之路,更扭曲了价值观,将灵魂出賣给了金钱利欲,做了自己曾经最不屑甚至不耻的高利贷者,在现实矛盾面前关闭了自我意识觉醒的大门。
  四、出卖情爱、换取利欲
  明治时期的“文明开化”,很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日本女性受西方新思想、新道德的影响拥有自由、独立的自我觉醒意识,但另一方面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又在变革地不彻底的社会中迷茫、彷徨、苦闷和不安。日本文坛的另一位文学泰斗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三四郎》中的美弥子是在都市自由氛围中成长的“新式”女性,思想开放,自由不受拘束,因为对三四郎抱有好感,所以经常在与其接触的过程中显得积极主动,经常流露出不可掩饰的好感与亲近,在当时的社会的条件下大胆而热烈,但就是这样一个外表“新式”的女性在内心深处也依然摆脱不了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因为经济的原因或者说是三四郎无法满足她的物质的需求而排除了三四郎作为理想结婚对象的人选,内心的迷茫造成了她行动上的对三四郎的若即若离、时亲时疏。只是徒有其表地模仿西方的表象,而真正属于西方女性的自立、自强则半分都没有学到。在爱情和经济来源面前,依然选择了后者,在自我觉醒意识号召下追求幸福,却在这一过程中矛盾、纠结于现实,最终回到了原点,成为了男性的附属品,过着传统女性相夫教子的生活,经济依附于他人,也没有独立的人格,无无法获得最终的解放。
  明治维新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封建专制制度经历了深刻变革,社会文化、思想都得到了空前的解放,日本近代文学的觉醒,简洁说来就是个人意识的觉醒和自我的独立,这种精神倾向,首先在知识分子身上尤其鲜明。但這场变革却是不彻底的,大量的封建性因素被保留了下来,明治时期官僚制度和官场的黑暗。
  美弥子作为明治时期走在前沿的女性,最终都难以摆脱找个能让她有稳定生活的男人,爱情变得无足轻重,甚至成为换取物质生活的筹码,说明当时的日本社会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对自由、平等的追求需要建立在牢固的经济基础之上,然而强大的封建男权社会现实都无法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因而造成了女性在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精神与肉体双双落败。
   结语
  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一大批优秀的文学家都围绕着人的自由觉醒、爱的萌生以及遭遇现实的矛盾发展成悲剧命运的结局,在日本文坛上留下了历久弥新的艺术精品。利欲与情爱关系不仅是文学上一个鲜明的主题,也是人类文明中值得探索的永恒话题,处于明治时期的文学家们纷纷将自身的自由觉醒与现实矛盾冲突的近代与传统的矛盾心理通过塑造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历史矛盾特征。针砭时弊明治维新资本主义改革的不彻底,封建专制制度落后和官僚制度的黑暗。他们的作品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郭勇.“恋爱”的困难:论二叶亭四迷的《浮云》[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01).
  [2]肖玉林.试论二叶亭四迷长篇小说的批判性意义[J].郴州师范高专学报.2005(01).
  [3]蓝泰凯.二叶亭四迷与《浮云》[J].金筑大学学报(综合版).1999(11).
  [4]邱培培.论森鸥外的思想矛盾及其艺术特色[J].国外文学.2000(04).
  [5]候丽颖.森鸥外的文学之旅与思想历程[J].日本文学论坛.2008(01).
  [6]张丽维.《舞姬》中主人公丰太郎的悲剧性格分析[J].林区教学.2012(10).
  [7]刘九令.《舞姬》主人公的近代自我意识的再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02).
  [8]平善明.论正宗白鸟在文艺评论上的贡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5(09).
  [9]李然.从《金色夜叉》看日本时代变迁中的精神冲突[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8(01).
  [10]梁潮.《三四郎》的恋爱心理描写剖析[J].日本研究.2010(06).
  作者简介:袁芳(1987-)女,辽宁大连人,文学硕士,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日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日语语言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郭璞的游仙诗,立足于游仙的主题,以歌咏隐逸、畅游仙境为内容,塑造了一系列诗歌意象。本文旨在以诗中的人物意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这些意象的人物形象特征,探讨郭璞游仙诗中的人物形象与游仙主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郭璞;《文选》;游仙诗;人物形象  郭璞是东晋时期著名的学者,在文字学、训诂学、文学及道学术数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游仙诗为其在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郭璞所作《游仙诗》,《文选》
期刊
【摘要】:阅读鲁迅的杂文,时而觉得晦涩难懂,时而又如醍醐灌顶,被其中精辟的段落或文字感染,从而产生共鸣。通过阅读杂文集《华盖集》和《华盖集续编》中的部分文章,再联系曾经学过或读过的鲁迅的小说,能感受到鲁迅是一个时刻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的人,他不会像普通人一样盲目草率地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充满怀疑与否定地看待世界和自我。  【关键词】:鲁迅;“非此即彼”;质疑   一、对经典和权威的质疑  “
期刊
【摘要】:五四早期文学是早期启蒙思想和中国传统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的有机融合,其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对旧传统、旧道德的分裂。早期由于政治环境以及创作主体的限制,这种现代性的特征是不成熟的。本文从五四早期小说现代性特点入手,分析其在小说思想和内容的表现,对于探索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源头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五四早期小说;现代性;真情實感;女性  一、五四早期小說的现代性  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之
期刊
【摘要】:晚晴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孽海花,通过描写金雯青,傅彩云及周遭各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科场士子,封建官僚的众生态揭露十分深刻,讽刺淋漓尽致,具有极高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除却讽刺和批判之外,其中的女性形象傅彩云也刻画得十分成功,在她身上显示出强烈的对于女性解放和地位争取的抗争,然而这种抗争又是盲目的的,不成熟的。这个人物也正因此具有复杂的魅力。  【关键词】:孽海花;傅彩
期刊
【摘要】:从古至今,文章从来就是和国家、民族命运休戚相关的大事。文人的始祖孔子,一生著述就致力于把礼义教化渗透到黎民百姓的心中。白居易的“文章合为事而著,歌诗合为时而吟”将文人的良知与使命体现的淋漓尽致。所有文学作品都应该真实地反映社会情况,为民生着想,从而使得为政者能够通过作品真实地感受时下的社会情况。一个优秀的作家是人类灵魂的清道夫,是国家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每一个文学创作者都应具有社会责任
期刊
【摘要】:“趣”作为中国古典美学术语,泛指人们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包括人们在审美过程中的趣尚、趣味以及对艺术美的认识、理解。“趣”字在历代书论中最早出现在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中。唐代书法得到长足的发展,促使书论大家频出,出现了许多经典书论,“趣”字也多有出现。  【关键词】:“趣”;书论;意味  一、唐朝前代书论“趣”字分析  通过研读历代书论,不难发下“趣”字在唐代以前的书论中有两个方向,一
期刊
Vanity Fair is a masterpiece produced by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 in the Victorian age, and is also the one of greatest stamina and vitality among all his other works. It is aimed at satirizing the
期刊
【摘要】:本文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重新解读索福克勒斯的经典剧作《俄狄浦斯王》,通过展示文本本身所呈现出的非理性景观,以及在这种非理性景观中俄狄浦斯所进行的自由选择,最后揭示《俄狄浦斯王》中存在的幻灭。  【关键词】:俄狄浦斯王;存在主义;非理性;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流行于欧美的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作为一种对处于深重危机中的西方现代文明和现代人的存在困境的曲折反映,它是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的
期刊
【摘要】:典雅蕴藉之美,一直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不懈追求和最高标准。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便单列出“典雅”、“含蓄”一节,讲求“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红楼梦》以情开端,以情收束,并以情贯串,布局精巧,语言蕴含诗味,虽不是诗,但若论“典雅”,却丝毫不逊于诗歌。本文主要从女儿群像、场景刻画、诗词世界、茶道艺术四个方面浅析其典雅之美。  【关键词】:红楼梦;典雅美;女儿群;场景;诗
期刊
【摘要】:《易经》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了不起的人生哲学经典,可谓是古代社会百科全书类的著作,对今人研究古代社会有极其积极的意义。其智慧并非仅限于古代,对现代社会的指导意义亦是巨大的。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更是被很多人当成迷茫时候的指南针,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易经》更多的还是被笼罩在神秘中,其实,遥不可及的古代经典经过代代相承的流传早就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中。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易经》中流传至今的成语及现代生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