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与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i_l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87-02
  慢性心功能不全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常见病因有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典型临床表现为心慌、胸闷、气促、咳嗽、水肿。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治疗并跟踪观察一例冠心病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5年,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并能自理日常生活。
  一、病历摘要:(时间2009年2月15日)
  患者,男,90岁,系农村五保人员,独居生活。反复劳累后胸闷、心慌、气促、咳嗽、咳痰10年,再发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月。既往有 “高血压病”、 “慢性支气管炎”病史15年,“冠心病”病史10年。入院体格检查:T 37.0℃,P 98次/分,R 22次/分,BP 160/90mmHg ,发育正常,慢性重病容,口唇不发绀,颈静脉无怒张。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扩大,心率98次每分,心律不齐,房颤律,三尖瓣區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颈静脉逆流征阳性,双下肢中度凹陷型水肿。
  辅助检查:X光胸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全心扩大;心脏彩超:心包少量积液、全心扩大、三尖瓣、主动脉反流;心电图:房颤、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波改变。
  二、诊断:
  1.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房颤 心脏扩大 心功能Ⅲ级
  2.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3.慢性支气管炎
  三、诊断依据:
  根据该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冠心病史、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脏杂音及全心扩大、胸片、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结果分析,可诊断为冠心病并心功能不全。
  四、治疗方案:
  1.降低心脏容量负荷(前负荷):
  ①利尿药:急性期选用呋塞米,缓解期选用氢氯噻嗪和螺内酯联合,减少血容量、消除水肿;螺内酯同时作为醛固酮拮抗剂,减少水钠潴留,同时作为保钾利尿剂,对防止利尿易致低钾血症意义重大。
  ②限制入水量:包括限制静脉补液量,每日控制在500 ml以内,同时指导低钠饮食、限制饮水摄入。
  2.降低心脏压力负荷(后负荷):
  ①扩血管药:选用硝酸甘油、亚硝酸异山梨醇、中成药复方丹参等,在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同时,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灌注量,改善心肌缺血。
  ②降压治疗:选用钙拮抗剂尼群地平或氨氯地平,扩张冠脉和外周血管;选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或依那普利降压的同时修复受损心肌、延缓心室重构。利尿降压。
  3. 抗感染治疗:选用一、二代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治疗肺部感染,控制肺部感染,减轻肺动脉压力,减轻心脏负荷。
  4.扩张支气管:选用氨茶碱,在缓解慢性支气管炎发作时所致支气管痉挛的同时,增加心肌收缩力、纠正心衰。
  5.抗心律失常:根据心率选用小剂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并有降压作用;对其慢性支气管炎所致支气管痉挛无明显影响
  1. 6.抗血小板凝聚:患者为永久性房颤,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防止房颤血栓形成和栓塞。
  7.维持水盐代谢和酸钾平衡,防止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钾血症。
  五.疗效观察与随访:
  1.疗效观察:经上述治疗,患者一般在入院后2-3天,心慌、气促、水肿明显减轻,能上楼梯而仅轻度气促;4-5天咳嗽、咳痰明显减轻,6-7天基本恢复自理生活,8-9天出院。且5年来,每次发作时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效果、住院时间、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发作频率与季节有较明显联系,以冬春季发作频率高。
  2.随访观察:一般经上述住院治疗后,回家能完全生活自理,除自理日常生活外,还能进行种菜等轻度体力活动。
  3.复发和加重:
  ①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急性感染。在增加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同时,增加了肺动脉压力,致使心脏前负荷增加,加重心衰,心衰又反过来加重肺淤血,使感染加重,是复发和加重主要诱因。
  ②劳累:劳累使组织耗氧量增加,促使心脏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心肌收缩舒张强度增大,导致心肌缺血。
  六、病情预后:
  1.病史及病情:患者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及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十多年,诸多疾病加重心衰。
  2.高龄器官老化、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肺功能减退导致心肺功能不全、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
  3.永久性房颤易产生血栓,是动脉栓塞特别是脑栓塞的潜在危险因素,易致残、致死。
  4.独居自理生活不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日常生活劳动可致劳累而发病,急性发病时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
  在以上诸多不利因素影响下,患者能在近5年来心衰症状无明显加重趋势,作为我们医务人员,除积极治疗患者疾病、平时对患者病情的随访、细心观察和饮食起居的指导的外,在生活上给予必要的照料和关怀,对加快患者康复、减少病情复发、延迟病情的加重,延长患者生命时间,亦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内科学》七年制教材 王吉耀主编 2001年出版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析局部麻醉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在本院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术中所采取的麻醉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1.2方法  1.2.1麻醉方法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局部麻醉,所选药物均为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浓
期刊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病患86例,其中男性病患50例,女性病患36例,年龄在55.23±10.23岁之间,在实际治疗过程当中采用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等系列措施,提高实际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一些系列的治疗措施之后,住院病死率为4.21%,1年病死率为8.11%。结论:在慢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阿昔洛韦软膏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被确诊为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加用阿昔洛韦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带状疱疹的消退情况及局部疼痛情况。结果:对照组采用常规法治疗带状疱疹,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抹,实验组患者的止疱时间、疼痛减轻程度、止痛时间、结痂时间以及皮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状态的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149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4例(149眼)患者均采用IOLMaster测量角膜散光情况。对患者角膜散光度数的大小,散光类型的分布情况,眼轴与角膜散光度数的相关性等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72.16±3.78)岁,角膜散光的平均值为0.96D(0.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管在传染病患者静脉输液和手术中的优越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总结32例传染病患者用常规方法留置PICC管的临床资料,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方法。 结果:32例病人PICC管留置成功率为90.6%,留置时间4~112d。结论:PICC留置管解决了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排除了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损害及护理人员被感染的机会,其操作简单,费用经济. 确保
期刊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观察组进行阿莫西林、克拉霉素、雷贝拉唑联合治疗。对照组与观察组均无其他相关药物联用,疗程为7d,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缩短患者腹痛消失时间、提高溃疡愈合效果以及提高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方面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1-0359-03  1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概念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指采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陶瓷等材料,根据人体关节的形态、构造及功能制成人工关节假体,通过外科技术植入人体内,代替患病关节功能,达到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  2 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史  在出现人工关节置换术之前,医学家们从未停止过对关节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硬膜外和气管插管全麻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近两年内我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18例,年龄70-97岁,ASAII-IV。行全髋关节置换12例,股骨头置换38例,闭合复位г钉内固定68例。行气管插管全麻者(A组)62例;行硬膜外麻醉者(B组)56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呼吸系统疾病情况,手术时间,术前、术毕、术后6小时、24小时R、SpO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患临床药物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患,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依那普利治疗,而后分析两组病患的治疗疗效和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80%;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倍他
期刊
【摘要】目的:探討痰诱导技术在小儿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67例婴幼儿肺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34例使用痰诱导技术,给予3%高渗盐水3ml为患儿做雾化吸入,对照组133例给予0.9%氯化钠3ml雾化吸入,两组都每日三次,比较两组痰液细菌培养阳性率、病毒检测阳性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在痰液细菌培养、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