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颐武:“提笔忘字”背后是“汉字危机”

来源 :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xue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 您在生活中手写的机会还多吗?
  a 越来越少了。离开学校的人,很多年不用正儿八经写字了,都用拼音打字,汉字就是这么被忘记的。
  Q 提笔忘字,缘于信息化时代我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
  a 这种情况往往在成年人中更普遍,小孩子反而问题不大。老师严格要求他们用笔写字,他们对汉字的拼写还可以。
  Q 您学生时代手写和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
  a 我们当年有一个基本的训练,就是写大字。在五四以前,中国只用一种笔,毛笔。中国文化基本的文房四宝,是依赖毛笔书写的文化而存在的。可惜这一套文化变成了艺术,只在艺术上存在了。
  Q 中国的书写文化是如何演变的?
  a 首先是硬笔取代软笔。软笔或者是毛笔所表达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用笔的方式非常复杂,硬笔粗细基本上一样,对书写的要求自然不如软笔来得丰富。这样逐渐衰落下来,笔的文化变成了键盘的文化。
  Q 现在大家都是看打出来的字,看微博,读微信。
  a 中国传统讲“字是出面宝”,会流露出你的文化修养。字是会说话的。现在各种字体都是电脑一点就出来了。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人,签名设计师,一个人的书法就是苦练签名,除了签名之外就几乎不写字了,这是很大的遗憾。
  Q 现在看人基本上看签名,通过签名来看一个人。
  a 设计师设计的签名,照猫画虎,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书写文化很遗憾地衰落了,这里面所包含的文化韵味也就慢慢流失了。
  Q 您是喜欢书写的人吗?
  a 我还是要练练字,虽然写得不好。我喜欢黄庭坚的字,看这些先人,他们的书法里面包含的那种潇洒的、对生命本身的体味,都会让你感觉到这个人就在旁边。
  Q “手写危机”蔓延下去对生活有什么影响?
  a “手写危机”蔓延下去,会使人和人接触的方式丢掉诗意,也会丢掉手稿所流露出的人的性情。我经常看到有一些题词,很喜欢,但居然是打出来的,不能说是不好,但是打出来的字就好像有隔膜,隔开了我们与每一个汉字背后的关于民族历史,关于生命的记忆。
  Q 在这种形态下,有没有保留手写的必要?
  a 很有必要。手写汉字是最直接面对我们自己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生活中我们还是会觉得,写字的好坏标志着他文化素养的高低,所谓读书必先识字,这与文化认同和身份有关。
  Q 您曾说,“传统和网络是平行线”。那么网络带来的快速生活,和直面书写的舒缓生活能否达到平衡?
  a 要努力,我们在快的同时,一定要保持一个慢的心态。练字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我发现很多干休所里面的老同志,原来很忙,一退下来,很焦虑,他们通过写字、画国画来调整自己,因为写得比较慢,时间就流逝得快,这其实是在养你内心里的浩然正气。我们在年轻的时候,就应该有这样的调整。
  (本刊根据《光明日报》2013年8月9日、《齐鲁晚报》2013年7月13日、搜狐文化、新浪文化读书频道名人堂栏目综合)
其他文献
没有高度共识未必是坏事。各种对立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正是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孕育产生的前提条件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  舆论往往是两极的。官方媒体经常会把这个国家说得非常光明,这是一种倾斜;然而在互联网上,舆论又往往把国家说成一团漆黑。现在这样的两极舆论比较严重。我宣扬“复杂中国”针对的就是这一现象。我觉得在对外宣传上,真实的中国应该定位在“复杂中国”上。此外,虽然每个国家都复杂,但是中
期刊
“不用怀疑,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  半个世纪以来,在白宫的新闻发布室,海伦·托马斯用她粗哑的嗓音和尖锐的问题,质问了10任美国总统,从肯尼迪到奥巴马。想方设法地挑战总统,几乎是她一辈子的事业。他们中有人曾希望她能闭嘴,比如小布什就曾连续3年没有给她在记者会上发问的机会。现在,她永远闭上了嘴。7月20日,这位美国传奇女记者在位于华盛顿的家中病逝。原本到
期刊
中国梦有自己的细节和内涵,而不是给你一个很大很空的东西  Q有关中国梦,目前提得极其频繁,很好奇你为什么用这个名称来做展览?  A现在提“中国梦”的人很多。中国这三十多年来高速发展,其实中国梦本身的内涵很复杂也很宏大。我记得有一张照片,当时到了深圳,大家跨下送我们的丰田小巴,我看西方记者的丰富肢体语言传达出一个信息,就是没有一个人会相信时任深圳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说的那些远景规划的话会兑现。当时这位
期刊
Q微博上那么多人骂你,你沮丧过吗?是否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A我对此并不感到惊慌,要骂就骂吧。我愿意的话,就看看那些跟帖和评论,不愿意就不看。  Q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老骂你?  A可能有些人在微博上把我当成了政府的象征,因为看起来我很喜欢为政府说公道话,而且是“体制内的人”,所以人们就天然地表示反对。《环球时报》在政治上跟那些与政府“对着干”的媒体不同,我们有底线,很多人据此就把我们当作了政府的一个
期刊
英国《自然》期刊在2012年末刊出2012年对科学界影响最大的“年度十大人物”,36岁的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俊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国人。  “基因测序本身只是个技术,这个技术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对人类自身和我们身边的世界在基因水平上的认识。”王俊说,“不管是谁最终引领,生命科学这个浪潮都会往前走,我更希望我们能够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  被导师“激将”成为华大“元老”,用速度和韧劲占据基因研究领域前沿
期刊
好的社会就应当是这样的:用平等的心去看每一个人,同时,又用不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就慈善的外部特征来看,慈善就是帮助他人、有益于他人。打个比方,饥饿来临了,给饥饿者送去馒头,这就是慈善。是这样么?显然不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要谈慈善,光谈慈善的外部特征是不够的。  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大问题,我们要帮助的对象是什么?是人,是生命。这样一来慈善的本质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我们如何去面对人、面
期刊
似乎在一夜之间,“慕课(MOOC)”成了许多世界名校不得不面对的新事物。  随着2012年“慕课”井喷现象持续发酵,“慕课”正在拆掉大学围墙,震醒昏昏欲睡的课堂,把老师和学生卷入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全球教育变革浪潮中去。  当你在车站等待下一班公交,当你在地铁上需要打发时光,当你躺在床上准备就寝却丝毫没有睡意,当你为了生活忙碌奔波苦于无暇学习充电……当时间被碎片化,“慕课”(MOOC,又译作“幕课”
期刊
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像Twitter之类的都非常简单,它的规则简单到你们都瞧不起它,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  为什么我们喜欢简单?因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他定下来的规则非常简单。就如爱因斯坦在建立质能方程的时候,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公式表示了一个复杂的理论,简单而且美。  很多物理学家会说我们发现宇宙的规律是很简单的,既然宇宙的规律都这么简单,我为什么要把很多事情搞复杂化?为什么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
期刊
书名原是借来的,没有“十万”个“为什么”  1949年11月,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普及局,新中国迎来第一个科普高峰。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后,参与科普创作成了一种“时尚”,更是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与工农相结合的进步表现。以华罗庚、钱学森等大科学家为代表,一大批科学工作者为科普写作和宣传投入了重要精力。  当时出版社无论大小,几乎都参与了科普读物的出版,但出版的主要是给工人农民看的实用技术类
期刊
我和我的老婆就是结发夫妻。  她没有读过书,叫陈凤英。她人很好,几十年来煮饭,帮我管小孩,连电话都不接,她觉得自己普通话讲不好,所以不接,怕人家会笑她。她穿的衣服鞋子都是我帮她买的,家里的东西也都是我买的,她不会买东西。  但是,我这个家现在所有的财产都记在她的名下,我的控股公司也是她在当董事长。人家说这个公司是曹德旺的,但实际上从法律关系上说是我太太的。我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在我还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