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导入是一节课中的开始,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关系着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小学美术课程,对如何在课堂准备过程中恰当地选择和设计导入方式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借助恰当地导入手段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和吸引到新知的学习之中,同时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能够激活思维,带动思考。从课程教育的本质属性来看,问题在课堂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对于推动和深化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精神指示下,学生的主体性被反复强调,也尤其以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模式较为常见,而教师们也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开始注重对于问题的使用,并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回归小学美术课程,小学美术除了具备基础的向学生传递基本审美观念和美术知识之外,其实更重要的功能是激活学生内在的审美和创新思维,唤醒其创造力。从这一点来看,教师也就自然需要在课堂中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的不断思考,从而达到活跃其思维和培养其创造意识的目的。那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导入问题一定要具备针对性和启发性两个特点,首先针对性即完全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实际学情来进行设计,确保难易适中。其次,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经验和发展规律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感觉到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如此,在课堂上再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或合作探究,即可掌握知识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相应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色彩对‘印’”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进而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创作出一组对称的人或动物。在这一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几幅作品,并说一说这些作品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在得出物体的某些部分有着相同的重复这一特征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反例再说一说它们都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对称的。学生在教师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下逐步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發展阶段,通过自己动手,运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来制作作品,完成思辨能力、演绎能力的自主学习过程。
二、创设多元情境
情境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也是教师透过其来激活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有效导入方式。情境的创设能够将学生代入其中,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学生自身也能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一个不突兀的过渡,从而顺利完成建构。具体来看,课堂情境其实包括了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图像、声音、视频、实物、语言等多种元素,在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进而产生更进一步探究新奇事物的欲望。
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首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才能够通过情境、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到其中探究和学习,在互动交流中获得进步和成长。建构主义理论表明,学习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而是在听取教师讲解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动地将自己已有认知经验与新事物结合,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小学美术课上的导入环节设计需要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场景为依托,进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使其感受到自身的认知经验在被充分地使用,进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和摄取新知的欲望。例如,在“花儿朵朵”一课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花?它们又是在什么季节里开花的?这些花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等等,通过欣赏与讲故事的形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新课教学中来,而故事中主要讲解的是不同种类花的结构、颜色等方面,然后通过拟人的方式创设出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界”中与花儿们一起嬉戏;在迎接不同季节的到来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扮作不同的小花,自我表现如何迎接新来的朋友。在美术教学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渗透到了课堂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课堂上更多地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借助感官去感受,然后用心去做出判断和评价。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看教师拿粉笔在黑板上描绘,这样不仅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来进行导入,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间接地接受教师藏在其中的课程知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学生在经过多媒体导入后接收知识是否能够达到教师的预设结果,则取决于教师所选教学素材以及对于学生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导入阶段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教师也要明确该阶段只是为过渡到教学内容所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准备环节中要能够抓住重点,找到导入手段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从而选择恰当有效的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幸幸.导入式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55-156.
[2]章旭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艺术性导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55+157.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导入设计
借助恰当地导入手段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和吸引到新知的学习之中,同时给学生带来轻松愉悦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这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引发思考
问题能够激活思维,带动思考。从课程教育的本质属性来看,问题在课堂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对于推动和深化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标精神指示下,学生的主体性被反复强调,也尤其以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的教学模式较为常见,而教师们也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开始注重对于问题的使用,并更偏向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回归小学美术课程,小学美术除了具备基础的向学生传递基本审美观念和美术知识之外,其实更重要的功能是激活学生内在的审美和创新思维,唤醒其创造力。从这一点来看,教师也就自然需要在课堂中设置问题,以引发学生的不断思考,从而达到活跃其思维和培养其创造意识的目的。那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导入问题一定要具备针对性和启发性两个特点,首先针对性即完全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实际学情来进行设计,确保难易适中。其次,问题的设计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经验和发展规律相符合,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感觉到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如此,在课堂上再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或合作探究,即可掌握知识学习的基本方法,形成相应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例如,在“色彩对‘印’”一课中,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对称原理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进而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创作出一组对称的人或动物。在这一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欣赏几幅作品,并说一说这些作品都有哪些共同特点,在得出物体的某些部分有着相同的重复这一特征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反例再说一说它们都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对称的。学生在教师看似简单的问题引导下逐步地进入到课堂教学的發展阶段,通过自己动手,运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来制作作品,完成思辨能力、演绎能力的自主学习过程。
二、创设多元情境
情境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也是教师透过其来激活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有效导入方式。情境的创设能够将学生代入其中,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而学生自身也能够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一个不突兀的过渡,从而顺利完成建构。具体来看,课堂情境其实包括了教师为学生所提供的图像、声音、视频、实物、语言等多种元素,在这些元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进而产生更进一步探究新奇事物的欲望。
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首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才能够通过情境、问题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到其中探究和学习,在互动交流中获得进步和成长。建构主义理论表明,学习的过程绝不仅仅是单一的被动接受,而是在听取教师讲解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动地将自己已有认知经验与新事物结合,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小学美术课上的导入环节设计需要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场景为依托,进而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中使其感受到自身的认知经验在被充分地使用,进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和摄取新知的欲望。例如,在“花儿朵朵”一课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问一问学生最喜欢什么花?它们又是在什么季节里开花的?这些花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故事等等,通过欣赏与讲故事的形式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新课教学中来,而故事中主要讲解的是不同种类花的结构、颜色等方面,然后通过拟人的方式创设出故事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界”中与花儿们一起嬉戏;在迎接不同季节的到来时,还可以让学生们扮作不同的小花,自我表现如何迎接新来的朋友。在美术教学的同时也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渗透到了课堂之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多媒体的合理运用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课堂上更多地需要教师来引导学生借助感官去感受,然后用心去做出判断和评价。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往往是学生看教师拿粉笔在黑板上描绘,这样不仅很难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经历。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满足了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来进行导入,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间接地接受教师藏在其中的课程知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学生在经过多媒体导入后接收知识是否能够达到教师的预设结果,则取决于教师所选教学素材以及对于学生的适用性。
综上所述,导入阶段的有效性对于课堂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但教师也要明确该阶段只是为过渡到教学内容所服务的。因此教师在准备环节中要能够抓住重点,找到导入手段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契合点,从而选择恰当有效的导入方法。
参考文献:
[1]胡幸幸.导入式教学应用于小学美术课堂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55-156.
[2]章旭超.谈小学美术课堂的艺术性导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7(0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