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远 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接住什么

来源 :成都女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是我32岁的生日,过生日的时候人总是喜欢回忆,好像只有过去的才是好的,其实认真想想,今天也很好。32岁,感谢上帝,我还没觉得自己老,还随时准备像个孩子一样迎接明天,心在往深处走,人却越活越简单。”
   ——宁远 2012年3月15日博客摘录
  
  上种红菱下种藕
  两年前也是在这个季节,第一次见到宁远,因为不识路,我们和宁远在同一条路上来回兜圈子找对方。等终于找到她,她开了车窗大喊:“反正也在等,所以我干脆化了个妆。”第二次见到她,是在城西的某间手工布艺教室里,那时她正在为自己终于找到一个同好扎堆的地方感到高兴。后来也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在不同的场合碰见,她很少跟人寒暄,但总会说起,家门口小花园里的花和菜长势如何。她爱贴近土地和自然,如果称她为“乡下人”,她总是很高兴。
  最后一次遇见宁远是在一年前的初夏,彼时她正打算换份工作,工作之余勤奋地做手工,做出得意的作品会拍照拿给人看;她也勤奋地写作,继散文集《丰收》之后,她写专栏和随笔,还记录女儿小练的成长趣事。那时她很忙,问到她的梦想,她总是说:“希望属于自己的时间能多一点,再多一点,拿来做手工、种花种菜、写东西,最好还能试着做自己喜欢的衣服。”大家理所当然地将宁远的这番话当做说说而已。
  最近半年以来,很少在热闹的各种活动上遇见宁远了。作为拿过“金话筒奖”的主持人,她不再在电视上出现;作为写作者,较之从前,她的名字也很少出现在各报刊上。那个说希望有更多属于自己时间的宁远,哪儿去了?如果有人知道宁远,离她不远也不近,刚好保持着一个仿佛偶尔抬起头就能看见她在做什么的距离,那个偶尔被注视的宁远是值得尊敬的。你听她说起自己的小小梦想,然后看着她一样一样把梦想从一个说法变成一个事实。
  宁远很忙。如她从前所向往的那样,她真的有了属于自己的服装品牌,她自己当设计师,因为有画画的功底在,制图不是问题。图画好,挑好布料,剩下的事情交给工人。她也自己当模特,反正每件衣服都出自她的审美,穿上身便是活招牌。宁远也写作,写那些属于内心的,拥有柔软触手的敏感。画绘本,将童年往事誊于纸上,画纸上呆憨的小人,其中一个便是宁远自己。做手工,不仅自己做,还将自己做手工的过程拍成视频供新学同好参考,也有了自己的手工兴趣小组,并定期举办活动。从前开在红砂村的“远远的阳光房”转手了,新的阳光房在西村开张。如果去新阳光房的客人熟识宁远,会发现楼上楼下店里店外都强烈地透出宁远的个人风格——大片的墙面特意保留了砖的本色,随处可见灰、浅棕、浅绿的纯色布料和实木桌椅。和自然贴近,一向是宁远的喜好。有咖啡有简餐,有来往的新旧朋友要招呼,在这栋有着别墅外貌的建筑里,宁远有许多事要忙。
  生活的潮水携带着机会与变化来到宁远的面前,如果来的是机会,她毫不迟疑地将其打捞起来加以接受,如果突如其来的是变化,她只不过是略微多想一下,依然上种红菱下种藕,这句话很衬“乡下人”宁远,她确实有那股乡下人的顽强劲儿。所谓诗意,对宁远而言,是门前种花后院种菜的踏实。
  
  顺势人生
  宁远不是那种给自己订个每日作息表严格执行的人,“双鱼座嘛,随意随意。”各种事情都在手边,拿起一件就做,这样一天又一天过去,在社交场合见不到她,倒也正常。“我越来越少出席各种活动吗?有吗?你这么一说,好像是的。现在是这样的,说不定哪天又出去露露面。”以前的宁远和其他很多人一样有“社交焦虑”,觉得要认识很多人才有安全感,等看淡了焦虑,回头就觉得社交场合的虚假繁荣太不可靠,“不遗憾与人少打了很多交道,这是我的主动选择。”
  两年前宁远介绍自己:“我是一个被动的人。”去年她也是这么介绍自己的性格,但在最近这一年,宁远遇见了很多事。从原先的单位跳槽到新东家,然后再一次辞职,很快,她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离开熟悉并喜爱的电视界是什么心情?宁远说她并没有觉得有多遗憾。“就不细说了,是不顺利,但不顺利就不顺利呗,说不定是命运把我往另外一条路上引呢?生活给我什么,我就接住什么。”宁远成了自由职业者,最高兴的人是她的丈夫,“他当然高兴,这样我就有更多时间可以带孩子了。”
  宁远喜欢穿宽松的布衣服,以前就喜欢,现在,她干脆做起了布衣服。从电视荧屏上消失没多久,她开始张罗自己的网店,做服装。无论亲朋好友还是陌生人,只要买了她的衣服,穿上自拍一张照片再“@”她,她就挺高兴的。原本她打算做的是鞋而不是衣服,市面上难以买到她想要的好看、简单、穿着舒服的鞋子,她琢磨着,那就找家鞋厂自己做吧。“也不知道怎么做着做着成了今天这样。”一开始,服装店只有她一个人,“还是个外行。”做了一段时间,宁远惊觉自己手下竟然已经有了十五六个人,一件让她头疼的事摆在了面前:管理。 她温和,不要说对别人疾言厉色,连拒绝都不忍心。现在有妹妹来帮忙,她还是不知道怎么“管理”别人,“一件一件解决呗。”这桩不被她看作是生意的“生意”进展顺利后,她开始一脸坏笑地跟人说起自己的新身份:“我是‘设计总监’。”
  关于写作,宁远清楚,她是一个对细节有偏好的人,“反过来说也难有大格局吧,我不是那种有使命感的作家。”她写作,是为了抵抗虚无,将看起来没什么特别意义的事写得有意义,甚至简单得只是为了不甘心生命白白过去而要记录一些什么。她回忆攀枝花的童年生活,描述城郊工地上突然出现的菜地,记录一床手工衍缝被子是如何诞生,让图画替她讲几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村庄里的故事。没有什么能阻止她写作,“没有大格局,就不写千秋家国呗。”
  她说:“我认为人生就应该是这样的,有被动,在被动中也有主动,就像一个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敏感如孩童,柔软如孩童
  人们知道宁远,因为她是“地震最美女主持人”,是“金话筒奖”的得主和奥运火炬手,这些是属于公众的她。写作、画画、做手工、经营咖啡馆,那是属于如今的工作的她。在不那么为人所知的许多时间里,宁远属于她的女儿小练。小练两岁零三个月了,前些日子宁远问她,狗狗怎么叫的,小练说汪汪,又问小鸡怎么叫的,她说叽叽,接着问小兔子怎么叫的,她就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小练从画片上记住了狼长什么样子,看到小区里大一点的狗她就叫:“狼。”宁远说不是,那是狗。过了几天,在乡下看到马,小练大喊:“哇,大狗狗!”她一口气说了许多女儿的趣事,而且,谁都会相信她能说更多。孩子带给宁远最大的改变,是给了她孩子一般的敏感触觉。孩子的每一次惊奇都是一条崭新的视线,顺着看过去,宁远发现了那些潜伏在各种“习以为常”中的奇妙。
  小练爱吃酸菜,大人们怕她吃太多对身体不好,不让她吃,因此小练伤心地大哭一场,谁也劝不住。宁远抱着她不说话,抱了很久,小练抬起头来,止住哭声说:“妈妈,我好了。”在孩子身上,宁远如此真实地体会到什么是“情绪管理”。“我会受困于自己的情绪,嗯,要向小练学习。”
  目前女儿的喜好随宁远,一个在城市里出生的孩子,爱好是在花坛里“劳动”,弄得一身都是泥。宁远觉得,小练和自己,还指不定谁学谁,“和孩子相处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我也在不断成长。”晚上抱着小练去散步,走一步,天上的月亮动一步,突然跑起来,月亮也跑起来,站住不动,月亮也不动了,小练觉得很神奇。在出太阳的日子里,小练喜欢上一个新游戏:和妈妈互相踩对方的影子,谁踩到了就笑得踹不过气来。“这些也是我们小时候的惊奇,长大了,就忘记了。我觉得,有了小练这个孩子,我变得和她一样敏感,这是我再做一次小孩子的机会。”
  当她说起这些时,她是一个骄傲的母亲吗?是的。那她是一个炫耀的母亲吗?“我还挺担心别人觉得我是在炫耀自己家孩子的,每次发关于小练的微博时,我都字斟句酌,尽量忍着,生怕有人认为我在炫耀。”
  宁远亲近的朋友,和她前后脚地生了孩子,现在孩子们都差不多年纪。每次她和同样忙碌的朋友们约好要聚一聚,到了那天总是会发现大人们的聚会现场变成了吵作一团的幼儿园。至于大人们,手忙脚乱连哄带骗,但其乐无穷。
  
  好友看宁远 >>>
  徐哩噜
  成都理工大学老师、“小红马”基金负责人
  说也奇怪,女友们几乎从未听远远提到过梦想。她想要的,其实很现实。比如,我想有本自己的书,我想有双自己喜欢的鞋子。初衷也简单:书可送人,鞋可穿很久。然后呢?便实现了。好像所谓梦想在她那里,就是拿来实现的下一步,想要的现实前一步。或许是梦想太远,她一抬脚,就走进了现实。
  想要的未必都实现,这世界变数大。她懂,就转身给自己一个世界。养个女儿,写字画画,种菜养花,做手工,设计舒服的衣服,自己当模特,拍好看的照片。她知道自己享受生活的哪部分。这样的现实,反而渐渐成为别人的梦想。
  这一年来,远远在自己的世界里活色生香,常变点小戏法,逗引了不少围观喝彩。戏法背后的工夫倒不在深,要紧处其实在那点智慧,比如放下,比如顺势而为。
  
  宁远小讲堂
  我喜欢明朗的人
  “我常常觉得,保持敏感会给一个人带来很多难以言说的东西,它们通常是我不愿,也不知道怎么和人分享的东西。如果我还要写作,那么一个写作者怎么可能放弃敏感?但更多的时候,我不写作,我生活。生活永远不可能抛给你的正好是你想要的,想要快乐,就把敏感放在一边去吧。神经大条点,大方点,别把自己想成娇滴滴的小女人,对你的大方,生活会更加大方地回报你。
  我喜欢那些明朗的人,讲感情时既不含糊,也不暧昧,爱恨分明,做事果断。他们很好相处,不会让你多花费心力去猜测,也不会给你机会让你感叹人心复杂,就比如《乱世佳人》中的郝斯嘉。哦,对了,在那本书里,我很讨厌性格黏糊的梅兰妮。”
其他文献
天大梦想,小小愿望,往房子里装  你房子的首付是父母给的?那有什么关系,只要房产证上写的是你的名字,你就是独立购房者。是主动买房还是被父母游说买房都没区别,有区别的是,当一个女人有了房子,她便与这有限的空间从此有了牵绊。房子装下女人的从前,女人负担房子的未来。    她是谁:滕杨 媒体从业人员  她的房子:69.8平方米,购于2009年  购买方式:按揭。首付15万元,月供1600元  她的梦想
期刊
开网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个最简单、最省事、最便宜的创业途径,没有昂贵租金的烦恼,没有找店面的折腾,甚至不需要朝九晚五。但一个行业有一个行业的规矩,想在众多网店中闯出一片天,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小生意  差评和备货,都是麻烦  缘起>>  因为喜欢,所以开店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创业,只不过之前做的是餐饮,后来想改行做点其他的事情,就看中了淘宝店。一是因为身边很多人都在开此类店铺,而且自己
期刊
管理大师沃伦·班尼斯(Warren Bennis)说过:“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的确,当第一眼看到年逾半百的余敬伦先生时,就会有这种感觉。也许你会因为他谦逊的态度而忘记他是个大集团的CEO,但你绝对不会忽视他那双满含智慧的眼睛。从他的眼睛里,你能看到一种和克丽缇娜集团相似的文雅气质,和一种叫做“领导力”的珍贵才能。  身体力行,做对的事  余敬伦先生的人生格言是“苦难
期刊
鲜事  “美瞳”今后必须持证销售 无证产品禁止销售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要求,将装饰性彩色平光隐形眼镜的研制、生产、经营和使用纳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从4月1日起,未取得该类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以及相应生产、经营资质证书的,不得生产和经营该类产品。在国家药监局发布新规之前,有度数的彩色隐形眼镜已经按照国家第三类医疗器械进行监管,上市销售之前也必须要获得
期刊
她是谁:刘青 30岁 酒店公关  她的房子:85平方米的两居室小高层  购买方式:独立贷款购买  她的梦想居所:“无敌”河景房!    “亲,你有没有经历过被房东催着搬家时的恐慌?”在被问及买房原因时,刘青有点激动地反问。2005年,那时的房价远不如现在这般高,但对一个刚工作几年的“来蓉务工女青年”而言,以一个半月工资的单价独立买下85平米的房子,还是一件大事儿。  拼命工作和省钱,只为买一所房子
期刊
在北京,单身女性购房比例已达到47%。在成都,街头出现了“姐欲独立,先独立产权”的房产广告。  房子对女人的意义可不止一个不动产那么简单,连夫妻共同财产这个让许多人计较的意义都不足以完全解释房子与女人之间的关系。有时,房子简单地意味着安全感;有时,只是一个供人倒头就睡的栖身之所;有时,女人会因为它能装下所有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欣慰;有时,房子给了女人底气:不再为了房子而降低择偶标准。  女人买房,买的
期刊
奇女子    德国86岁老奶奶表演体操动作轻盈  当地时间3月25日,德国一名86岁的老妇出现在德国科特布斯挑战者杯比赛现场,并完成了双杠和自由体操动作各一套。这名老妇名叫约翰娜·奎阿斯,她完成的自由体操动作包括倒立、前滚翻、侧手翻、后滚翻和头手倒立。她在双杠上可以达到完全的水平状态,身体紧绷,同地面几乎平行。奎阿斯展示出的力量、身体平衡和灵活性让很多只有她年龄1/4的年轻人都自叹不如。约翰娜年轻
期刊
狂奔吧,少女  对于每一个年近三十的女性来说,《李春天的春天》这部电视剧有着极其强大的励志功效,每看一集都好似打了一针强心剂。所以同龄女性切不可一天到晚连轴看,否则有自HIGH过头,给一根小辫儿就能把地球勒成葫芦的妄想。  李春天是一个38岁还没嫁出去的媒体从业人员,长年留着一根小辫儿。这根小辫儿可不一般,有着极大的象征意义,堪称李春天的少女分身、精神图腾。如果是在现实生活中,一个38岁没有男人但
期刊
她是谁:杨羚  成都金沙太阳神鸟演艺文化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音乐剧《金沙》制作人  她的房子:87平方米,购于2009年  购买方式:全款付清,67万元  她的梦想居所:舒适,实用,能够記录人生的轨迹,收纳人生历程里的点滴記忆,能够给自己的灵魂一个 安放处。书籍、音乐、植物,以及在路上的点滴,一样都不能少。    杨羚常常调侃地把自己的房子称为“私人記忆的博物馆”。她是一个喜欢行走的女人,去过很
期刊
成都货车司机王师傅在三环路上掉下9箱价值60多万元的货物,消息在微博上传出,当天全天转发数在两万条以上。对尚不明身份的哄抢货物者,成都网友步调一致地表示:这是成都的耻辱。一天之后,王师傅丢失的货物被全部送回,微博转发数依然在两万左右,众口一致:成都骄傲!有部分口号爱好者甚至喊出了“中国骄傲”!  在每一个喊口号的人附近,必定埋伏着一个冷眼旁观的吐槽爱好者。在“成都骄傲”、“中国骄傲”的喧闹声中,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