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区热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来源 :农业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等气候因素使得内蒙古地区比较适宜种植春小麦。本文利用内蒙古春小麦主要种植区的6个站点1981 ~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重点分析了有特色的中部区域的热量变化特征以及对春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的年平均温度和≥10℃年活动积温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内蒙古自治区的热量资源的增加,使得全区适宜种植春小麦的生育期有所缩短,各个生育期的日期缓慢的提前。对温度的要求,内蒙古全区春小麦播种日期平均提前了4~5d,分蘖-拔节期平均提前了3~4d,抽穗-成熟期平均提前了6~8d。
  关键词:春小麦;积温;热量变化;生育期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007
  1 引 言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内蒙古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春小麦为研究对象,而在春小麦的整个生育期过程中,其生长的三要素—光照、热量、水分中,热量变化对于春小麦的生长发育、最后的产量及小麦的品质影响是最大的[1],故以热量变化为切入点和着眼点,紧扣春小麦生长各生育期的热量变化的事实分析及突变特征检测,从而探究热量变化对春小麦各生育期的影响。
  1.1.1 气候倾向率
  气候倾向率 用xi表示樣本量n的某一气候变量,用ti表示xi所对应的时间,建立xi和ti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xi=a bti,i=1,2,…n
  式中:a为截距,b为回归系数,a和b可以yoga最小二乘法拟合估计,b的10倍则称为气候倾向率。气候倾向率大于零说明随时间变化气候量增加,小于零则说明气候量随时间变化减少。
  1.1.2 Mann-Kendall法
  对于突变特征的检测,本研究采用的是气候统计学和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
  首先对样本的时间序列定义统计量
  其中:
  在时间序列随机独立的假定条件下,定义统计量
  其中:,
  对于统计量Uk按顺序记为UF,同时,按照逆顺序计算一次并去负值,记为UB。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一般显著性水平取为α=0.05,查正态分布表可知,其正态分布为1.96,因此,如果计算出|UF|≥1.96,则说明序列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而所有的UF和UB的值将在坐标系中组成两条曲线,当两条曲线的交点位于上下置信之间且随后UF值超过置信线时,交点即可被认为是突变点。
  2 热量变化特征
  热量变化的描述有很多种,论文选取年平均温度和积温及积温的持续日数两种描述方式。年平均温度在整体上描述了该地区一年的热量平均水平,从研究时段内的各年年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中,可以大致看出研究地区的热量变化的一个平均趋势。其中10℃为大多数农作物开始进入积极生长期的界限温度,故本文选取≥10℃的活动积温分析热量变化情况。
  2.1 选择有特点的中部区域热量变化情况
  2.2 分析图可以得到的结论
  在1981~2010年期间内蒙古中部地区的平均温度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并且其变化的趋势较为平稳,波动幅度不大。
  土默特左旗地区1981~2010年的年平均温度变化在1984年达到最小值,为5.6℃,在2006年为最大值,为9℃,整个研究时段内的平均年平均温度为7.3℃;其气候倾向率为0.642℃/10a,年平均温度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其F检验的P值为1.60E-05,置信区间≥99%;从M-K突变检验(图b)来看,土默特左旗地区在1989年发生了增加型突变,在1989年之前的平均值为6.43℃,之后为7.62℃,相差约1.2℃,变化较为明显。
  武川地区在整个研究时段内的年平均温度变化范围在2.4~5.5℃之间,气候倾向率为0.588℃/10a,其F检验的P值为2.82E-04,可信度非常高;从M-K突变检验(图c)的分析可知,乌拉特前旗地区年平均温度在1988年发生了增长型突变,其前后的平均年平均温度分别为3.15℃和4.38℃,且平均增长了1.2℃左右。
  3 热量变化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春小麦是耐寒怕热的作物,它的整个生育期时间持续较短,但是各个生育期对于温度的要求并不完全相同。内蒙古自治区春小麦在0~3℃发芽,适宜播种期可以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积雪融化,土壤表面解冻到可播深度时即可开始播种,大量播种的气温指标在日平均气温在0~5℃之间,低于0℃或者高于10℃都不适合播种。故此,本文选取每年≥0℃活动积温的初日来判断热量变化对春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春小麦结实期的平均气温在24℃以上时,持续时间多在35d以下;平均气温在22~23℃时,持续时间在40d左右,平均气温在20~22℃是则可以持续45d左右。在适宜温度范围内,灌浆期的温度偏低,持续时间越长,籽粒重,反之,温度偏高,甚至出现干热风天气则灌浆期缩短,粒重下降造成产量下降[2]。本文选取稳定通过20℃的日期来讨论热量变化对春小麦抽穗-成熟期的影响。
  4 结 论
  本文利用内蒙古自治区6个气象观测站1981~2010年30a地面气候日值中的气温资料对内蒙古自治区不同气候类型地区的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小麦生产的影响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热量资源的变化特征和热量资源变化对春小麦中日期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的局限性,未对内蒙古自治区热量资源变化对春小麦其他生育期的影响做更加深入的研究,而且降水以及光照资源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也未涉及,这些都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唐海峰, 樊万选. 农业应对气候变暖 创新开发理念 加快技术研发[J]. 创新科技, 2009(3): 17-19.
  [2] 任水莲.春小麦全生育期的农业气象服务[J].新疆气象,1997(3).
其他文献
摘 要:清镇市为西南地区典型的卡斯特岩溶农业县市之一,对其近10a气候变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实际意义。本研究选取清镇市2006—2015年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距平分析、线性趋势法、滑动平均法、距平百分率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清镇市2006—2015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清镇市近10a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呈“升-降-升-降”反W型模式;年均降水走势
摘 要:结合山东省雷电监测定位网,对2014年1~12月山东省境内雷电活动信息进行统计,并对山东省闪电密度、雷暴日的空间分布、雷电频度、闪电活动的日变化进行分析,以期能对建设项目的选址、建设项目防雷装置的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雷电;监测;分析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62  1 2014年1~12月雷暴天气过程回顾 
摘 要:喷灌机智能监控系统由环境监测传感设备、数据传输处理网络以及终端智能控制平台组成。本文阐述了喷灌机智能监控系统的设计与研究。该系统以控制芯片为核心,对现场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数据采集,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通信模块传递到数据传输处理网络,数据传输处理网络会将相关数据整合分析,将有效的数据发送给客户端,这样相应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连接,通过调取数据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显示,并通过终端智能控制平台采取
摘 要:农民家庭的社会关系网络对其合作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从网络规模、节点结构、节点间关系持续性、节点间关系紧密程度等角度,研究传统时期社会关系网络对农民合作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社会关系网络;农民;非正式合作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48  引 言  本文的传统时期,是指现代化对农村的影响还不深的时期。20世纪40年代前的
摘 要:本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探索了测土配方施肥对水稻分蘖情况、生长势、穗粒结构及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在田间管理一致的情况下,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增加水稻有效分蘖,优化穗粒结构,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每公顷产量达到7342.6kg,比对照高120.70%,比常规施肥处理高8.95%。  关键词:水稻;测土配方;示范推广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
摘 要:在玉米栽培过程中,查找制约春玉米出苗不全的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春玉米;出苗;不全;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13 文献标识码:A  澄城县地处渭北旱塬,秦晋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腹地,海拔406.9~1268m。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年日照时数达2616h,平均气温12.2℃,降水量547mm,无霜期204d,是一个典型的雨养农业县。近年来,随着粮食内部结构的调整,
摘 要:针对现有应用中,不同植物对光质、光强要求不同的问题,设计了一种LED植物生长灯系统,采用恒流驱动,以单片机为控制器,通过对环境中红光和蓝光强度的采样,控制PWM输出的频率和占空比,作用于由四色大功率LED灯构成的阵列光源,对LED灯不同颜色的比例、亮度和亮灭进行调控。相比已有的设计,所设计的系统将环境的光照条件考虑在内,实现红蓝光比例可调,对不同植物不同生长阶段智能化补光,满足了植物选择性
摘 要:本文重点介绍如皋市石庄镇小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工作成效、主要做法、创建工作体会以及今后的创建工作的打算。  关键词:小麦;高产增效;创建  中图分类号:S5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233003  为加大小麦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农业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石庄镇小麦生产水平,实现小麦优质、高产、高效,2016年秋播,石庄镇按照江苏省农业
摘 要:通过对丹江口市牛河林区茶叶发展现状调查及茶叶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林区茶产业进一步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有机茶;产业现状;发展对策;丹江口市牛河林区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丹江口市牛河林业管理区位于武当山东麓、南水北调工程取水源头地——丹江口市水库腹部,国家级森林公园,距丹江城区15km,版图面积135km2,森林面积达1万hm2,森林覆盖率达
摘 要: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要求从尊重群众意愿出发来统筹城乡发展。本文以乡镇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崇礼区高家营镇部分农民进城定居意愿。结果标明,愿意定居在城市的有72%,其中愿意在张家口市的占到75%,选择在县城级的仅占到25%;愿意从事的职业类型主要是商业、服务业,占到了59%;愿意定居城市的主要理由是生活条件好、社会福利好、就业机会多、医疗水平高和城市教育质量好等。在此基础上,为高家营镇城乡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