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成为一名出色的戏曲演员,元素训练无疑是最基础、最重要的练习内容,它在身段表演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戏曲演员自己的打造舞台人物的重要方法。进行戏曲基础功的身段练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抓住“韵”字的内涵并勤加练习,使身韵的效果得到完美的凸显,并以形成属于个人的的表演艺术风格作为最终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戏曲身韵 元素练习 表演艺术
戏曲身韵的练习,对表演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了解并体悟“圆”的运动感,它既可以说是戏曲身韵的技巧核心所在,也可以说是戏曲舞台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必然条件。不管沉静地站立于舞台之上,或者是将灵动而活泼的身资挥洒在观众面前,都体现着“圆”字的内涵,戏曲表演练习的基础始于“圆”字。“圆”多种多样,主要有立圆、平圆、8字圆等带动的大圆带小圆的行动原则,凸显静态美的造型和动态美的韵律。演员必须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掌握娴熟的表演技巧,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塑造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戏曲基础的身段训练中,则要多在“韵”字上下功夫,加强身韵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
学生在训练时做每一个身段动作,都要在“韵”字上下功夫,要运用戏曲身韵的原理来使动作规范有韵。要让演员掌握身韵,达到身韵美的境界,必须掌握五个要领并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做到有“韵”可依,训练有序。
一、元素练习
元素本意是指自然界一个物体的基本构件,这里是指传统表演程式中的基本动态,特指一个单一动作。进行戏曲身韵的元素练习,是为后面的单元,组合训练打下基础。这种元素犹如汉语拼音音节中的音素,掌握了它才能拼音组字。同样,掌握了戏曲身韵的元素,才能有动作的组合,才会有后面的小品。
在身段教学中,以程式表演中最具有典型特征和訓练实用性的表演姿势为教学案例,分化训练系统后,得出以元素为单位的步骤。比如单举旦角的演员在表演使会借助“内挽花”这个工具。身韵动作这个整体中包括了予备、装饰、目的、辅助四个组成元素。如“整装”动作,通过内挽花用兰花指贴于头右侧再定相,这样就会大大加强,动作的姿态和美感,使动作更完整,如果没有这个装饰的内挽花,动作就会显得不协调,不完整。所以,内挽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装饰,却构成了“整装”动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因子,更是元素训练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动作因素,其训练方法是:由小指带动其余指头,一个一个往内轮动,加上手腕转动,指头再由小指一个一个往外轮放,连续动作,反复练习。要求指头放松,运用自如。练习时非常枯燥,可选用音乐配合练习。例如,“内划手”。内划手是手花装饰动作之一,在表演中也极为重要。如演员在表演摺扇中的“扬扇远望”这个动作时,必须通过“内划手”装饰后,再配以身韵,用轻柔的手臂向内划上一个立圆,将摺扇举于头顶型亮相,整个过程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内划手的用途极广,无论是徙手的指法,掌式及带道具的一切表演动作,均要通过内划手的动作,才能达到动作的最后目的——造型。因此,内划手同样是元素训练的主要动作之一。其训练方法是:大臂带动小臂,由腕、指关节从右侧慢慢抬起到头顶变掌,再由上到下以人体额头为中线划一个半圆,回到原处,再继续动用,反复练习。再如“戴花”的姿态,首先通过内挽花将花摘下,再通过内划手将花戴上,这一个动态,就包含有两个元素动作,即内挽花,内划手。两个元素动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姿态,犹如两个字组成了一个词一样,那么以此类推,元素动作可以与其他动作组成不同类型的表演姿态,形成各种丰富的表演动作。为此,我们要把常用的内划手、外划手、内挽花、外挽花、云手、盘手、晃手、造手、掏手等手花,全部提出来作于花的元素训练,为下面的组合练习打下基础。
二、腰部练习
身韵训练,重点在腰部。这里的腰不是指下腰,看软度,作技巧,而是用腰不现腰,更讲身韵过程中整个腰的运用。加入了腰身韵律的成分,才可以使表演者显得更加楚楚动人、用一种柔软的姿态制造出翩若惊鸿的美感,体现出舞蹈者特有的妩媚与灵动。有的演员身段不差,但没有身韵,原因就在于腰的运用不到位,没有掌握腰的运动规律,所以腰部锻炼显得更是无法忽视。
在针对腰部进行锻炼并提升腰部韵律感的过程中,表演者必须遵循“上收腹、下提胯、肩放松、腰稳软、肩带腰、腰顶肩、前后左右成圆圈”的规则。练习过程中谨遵“圆”字训练的方法,使腰部柔韧度得到提升,显得更加灵活轻盈。表演者可以参考戏曲身韵的相关特征,练习时特地下意识强化肩头力量的开合动作,达到“提——提气、沉——沉气、开——开肩、合——合肩、冲——前倾、靠——后靠、含——凹胸、腆——挺胸”的八字规律所要求的效果,之所以加进了开、合的训练,是因为“开合”在戏曲身韵中无处不有,无处不用。各种行当均要运用“开合”的肩头力量,这样的动作才有力度,表演节奏才会有张有弛,身韵才会收放自如,对表演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武旦趟马的“举鞭”造型,此时的演员神定、气足、神采飞扬。如果不运用“开合”的原理,演员只将马鞭直往上举定相造型,那么一切节奏力度、身韵、精气神均无从谈起。再如,花旦的翎子表演“托月式”先双手掏翎,肩微合,双手外分时,再将肩头慢慢张开,头眼往上慢慢抬起,双手托翎仰望天空,一个非常优美的动作,形成一个完美的造型。如果不运用肩头的“开合”,只将双翎掏好直做“托月式”,一切美都将荡然无存。武行当身段造型的例子中,不难看出肩头开合训练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将“开合”融入“八字动律”作为身韵训练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三、组合练习
表演组合,是以传统剧目中一个人物的基本形象为准进行的元素,单元动作的连续组合。通过组合训练,让演员掌握动作的联贯、联结,掌握舞台的方位,掌握动作的节奏,为小品训练打下基础,为演员塑造人物提供丰富的表现手段。在进行组合训练时,首先运用元素来组合短小的表演动作。如内挽花开门,晃手指天,云手顺风旗,造手阴阳式等,然后配上手、眼、身、步把短小的动作联结起来,再与前后内容、人物、环境相联,加上节奏处理,舞台调度,变幻出千姿百态的造型,最后形成表演组合,由于戏曲艺术的特殊性,我在进行组合训练时,有意将各行当的特点分类集中在一个组合中展现,让演员在组合训练时就可触及到每个行当的表演特性,为小品练习打下基础。如“趟马”首先确定人物为武旦,身段动作主要特点是带“武”劲,具有一种英气。因此,多以圆场为主要步法,再以云手、盘手、掏手等元素动作完成各种“鞭式”造型。在舞台上运用各种方位,进行动作亮相,其节奏变化明快,以“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动作贯穿整个表演。又如团扇,由于使用者为女性中年少、俏皮者,在元素、单元动作基础上组合动作造型,多以花旦步为主,节奏轻快、活泼、灵巧、尤其注重眼神的热烈、灵动,加上舞台的不同调度,即形成了具有性格特征的团扇组合。
四、单元练习
单元训练,是在进行组合训练之间进行的,由若干元素与心、腰、气、神相配合,分别组成的一些短小的可独立存在的单元动作的训练,单元动作的用途是不含特定人物和情节,只是一些有连续性的动作组合,目的在于训练动作的节奏,线条和力度,即外形动作的点、线、面的配合;同时,具体地掌握戏曲身韵动律的基本法则,如动静法中的“欲上先下,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擒故纵”,迂回法中的“三调身”和大圆带小圆等各种“圆”的运动等。一旦加上舞台调度和人物情节,并使形与神合,神与情合,神与气合,神与眼合,就会产生一组优美的身韵动作,很顺利地进入到组合训练,组合训练的方法可以选择一种道具作为支点,与单元动作的完成过程紧紧配合,如训练“摺扇”中的空腰内翻扇,须要分为四个步骤:(1)先练摺扇内翻;(2)后练拖步、踮步、蒯脚、转脚、勾脚腕;(3)再练空腰、拧腰、腆胸;(4)根据编排程序进行综合练习。再如,训练“云帚”中的“拧腰蓬头帚”也分为四个步骤:(1)先练以帚心带动平圆、立圆;(2)后练左、右脚腕的蒯脚、转脚、勾脚腕;(3)再练中段腰的左、右后8字拧腰;(4)根据程序进行综合训练。因为要强调身韵的训练,在进行单元动作训练时,必须对腰部、气息、神态进行反复的练习,直到完全熟练。
五、结语
因此,戏曲的身韵训练应为先练元素,后练单元,联缀组合,技与艺合,结构小品,技与戏合,加强身韵,神形结合。这样的训练就有极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完整性、正如汉语中心,拼音——组词—造句——作文的原理一样,有及其严谨的训练程序。作为一名戏曲演员,一定要练好身韵才有可以塑造出光彩夺目的舞台艺术形象,展现舞台艺术魅力,在戏曲舞台上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许宝东,邱立艳.论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间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4.
[2]王评章.戏曲行当、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的关系[J].中国戏剧,2014.
关键词:戏曲身韵 元素练习 表演艺术
戏曲身韵的练习,对表演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了解并体悟“圆”的运动感,它既可以说是戏曲身韵的技巧核心所在,也可以说是戏曲舞台艺术在审美方面的必然条件。不管沉静地站立于舞台之上,或者是将灵动而活泼的身资挥洒在观众面前,都体现着“圆”字的内涵,戏曲表演练习的基础始于“圆”字。“圆”多种多样,主要有立圆、平圆、8字圆等带动的大圆带小圆的行动原则,凸显静态美的造型和动态美的韵律。演员必须通过自身的刻苦训练,掌握娴熟的表演技巧,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塑造人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戏曲基础的身段训练中,则要多在“韵”字上下功夫,加强身韵的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表演艺术达到一种完善的境界。
学生在训练时做每一个身段动作,都要在“韵”字上下功夫,要运用戏曲身韵的原理来使动作规范有韵。要让演员掌握身韵,达到身韵美的境界,必须掌握五个要领并进行由浅入深的训练,做到有“韵”可依,训练有序。
一、元素练习
元素本意是指自然界一个物体的基本构件,这里是指传统表演程式中的基本动态,特指一个单一动作。进行戏曲身韵的元素练习,是为后面的单元,组合训练打下基础。这种元素犹如汉语拼音音节中的音素,掌握了它才能拼音组字。同样,掌握了戏曲身韵的元素,才能有动作的组合,才会有后面的小品。
在身段教学中,以程式表演中最具有典型特征和訓练实用性的表演姿势为教学案例,分化训练系统后,得出以元素为单位的步骤。比如单举旦角的演员在表演使会借助“内挽花”这个工具。身韵动作这个整体中包括了予备、装饰、目的、辅助四个组成元素。如“整装”动作,通过内挽花用兰花指贴于头右侧再定相,这样就会大大加强,动作的姿态和美感,使动作更完整,如果没有这个装饰的内挽花,动作就会显得不协调,不完整。所以,内挽花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装饰,却构成了“整装”动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因子,更是元素训练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动作因素,其训练方法是:由小指带动其余指头,一个一个往内轮动,加上手腕转动,指头再由小指一个一个往外轮放,连续动作,反复练习。要求指头放松,运用自如。练习时非常枯燥,可选用音乐配合练习。例如,“内划手”。内划手是手花装饰动作之一,在表演中也极为重要。如演员在表演摺扇中的“扬扇远望”这个动作时,必须通过“内划手”装饰后,再配以身韵,用轻柔的手臂向内划上一个立圆,将摺扇举于头顶型亮相,整个过程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内划手的用途极广,无论是徙手的指法,掌式及带道具的一切表演动作,均要通过内划手的动作,才能达到动作的最后目的——造型。因此,内划手同样是元素训练的主要动作之一。其训练方法是:大臂带动小臂,由腕、指关节从右侧慢慢抬起到头顶变掌,再由上到下以人体额头为中线划一个半圆,回到原处,再继续动用,反复练习。再如“戴花”的姿态,首先通过内挽花将花摘下,再通过内划手将花戴上,这一个动态,就包含有两个元素动作,即内挽花,内划手。两个元素动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姿态,犹如两个字组成了一个词一样,那么以此类推,元素动作可以与其他动作组成不同类型的表演姿态,形成各种丰富的表演动作。为此,我们要把常用的内划手、外划手、内挽花、外挽花、云手、盘手、晃手、造手、掏手等手花,全部提出来作于花的元素训练,为下面的组合练习打下基础。
二、腰部练习
身韵训练,重点在腰部。这里的腰不是指下腰,看软度,作技巧,而是用腰不现腰,更讲身韵过程中整个腰的运用。加入了腰身韵律的成分,才可以使表演者显得更加楚楚动人、用一种柔软的姿态制造出翩若惊鸿的美感,体现出舞蹈者特有的妩媚与灵动。有的演员身段不差,但没有身韵,原因就在于腰的运用不到位,没有掌握腰的运动规律,所以腰部锻炼显得更是无法忽视。
在针对腰部进行锻炼并提升腰部韵律感的过程中,表演者必须遵循“上收腹、下提胯、肩放松、腰稳软、肩带腰、腰顶肩、前后左右成圆圈”的规则。练习过程中谨遵“圆”字训练的方法,使腰部柔韧度得到提升,显得更加灵活轻盈。表演者可以参考戏曲身韵的相关特征,练习时特地下意识强化肩头力量的开合动作,达到“提——提气、沉——沉气、开——开肩、合——合肩、冲——前倾、靠——后靠、含——凹胸、腆——挺胸”的八字规律所要求的效果,之所以加进了开、合的训练,是因为“开合”在戏曲身韵中无处不有,无处不用。各种行当均要运用“开合”的肩头力量,这样的动作才有力度,表演节奏才会有张有弛,身韵才会收放自如,对表演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如武旦趟马的“举鞭”造型,此时的演员神定、气足、神采飞扬。如果不运用“开合”的原理,演员只将马鞭直往上举定相造型,那么一切节奏力度、身韵、精气神均无从谈起。再如,花旦的翎子表演“托月式”先双手掏翎,肩微合,双手外分时,再将肩头慢慢张开,头眼往上慢慢抬起,双手托翎仰望天空,一个非常优美的动作,形成一个完美的造型。如果不运用肩头的“开合”,只将双翎掏好直做“托月式”,一切美都将荡然无存。武行当身段造型的例子中,不难看出肩头开合训练的重要性。因此,我认为将“开合”融入“八字动律”作为身韵训练的一部分,是十分必要的。
三、组合练习
表演组合,是以传统剧目中一个人物的基本形象为准进行的元素,单元动作的连续组合。通过组合训练,让演员掌握动作的联贯、联结,掌握舞台的方位,掌握动作的节奏,为小品训练打下基础,为演员塑造人物提供丰富的表现手段。在进行组合训练时,首先运用元素来组合短小的表演动作。如内挽花开门,晃手指天,云手顺风旗,造手阴阳式等,然后配上手、眼、身、步把短小的动作联结起来,再与前后内容、人物、环境相联,加上节奏处理,舞台调度,变幻出千姿百态的造型,最后形成表演组合,由于戏曲艺术的特殊性,我在进行组合训练时,有意将各行当的特点分类集中在一个组合中展现,让演员在组合训练时就可触及到每个行当的表演特性,为小品练习打下基础。如“趟马”首先确定人物为武旦,身段动作主要特点是带“武”劲,具有一种英气。因此,多以圆场为主要步法,再以云手、盘手、掏手等元素动作完成各种“鞭式”造型。在舞台上运用各种方位,进行动作亮相,其节奏变化明快,以“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的动作贯穿整个表演。又如团扇,由于使用者为女性中年少、俏皮者,在元素、单元动作基础上组合动作造型,多以花旦步为主,节奏轻快、活泼、灵巧、尤其注重眼神的热烈、灵动,加上舞台的不同调度,即形成了具有性格特征的团扇组合。
四、单元练习
单元训练,是在进行组合训练之间进行的,由若干元素与心、腰、气、神相配合,分别组成的一些短小的可独立存在的单元动作的训练,单元动作的用途是不含特定人物和情节,只是一些有连续性的动作组合,目的在于训练动作的节奏,线条和力度,即外形动作的点、线、面的配合;同时,具体地掌握戏曲身韵动律的基本法则,如动静法中的“欲上先下,欲进先退、欲左先右,欲擒故纵”,迂回法中的“三调身”和大圆带小圆等各种“圆”的运动等。一旦加上舞台调度和人物情节,并使形与神合,神与情合,神与气合,神与眼合,就会产生一组优美的身韵动作,很顺利地进入到组合训练,组合训练的方法可以选择一种道具作为支点,与单元动作的完成过程紧紧配合,如训练“摺扇”中的空腰内翻扇,须要分为四个步骤:(1)先练摺扇内翻;(2)后练拖步、踮步、蒯脚、转脚、勾脚腕;(3)再练空腰、拧腰、腆胸;(4)根据编排程序进行综合练习。再如,训练“云帚”中的“拧腰蓬头帚”也分为四个步骤:(1)先练以帚心带动平圆、立圆;(2)后练左、右脚腕的蒯脚、转脚、勾脚腕;(3)再练中段腰的左、右后8字拧腰;(4)根据程序进行综合训练。因为要强调身韵的训练,在进行单元动作训练时,必须对腰部、气息、神态进行反复的练习,直到完全熟练。
五、结语
因此,戏曲的身韵训练应为先练元素,后练单元,联缀组合,技与艺合,结构小品,技与戏合,加强身韵,神形结合。这样的训练就有极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完整性、正如汉语中心,拼音——组词—造句——作文的原理一样,有及其严谨的训练程序。作为一名戏曲演员,一定要练好身韵才有可以塑造出光彩夺目的舞台艺术形象,展现舞台艺术魅力,在戏曲舞台上走向辉煌。
参考文献:
[1]许宝东,邱立艳.论戏曲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间的关系[J].戏剧之家,2014.
[2]王评章.戏曲行当、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的关系[J].中国戏剧,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