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视现象及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optical-illusion’s naissance, and then analysis the cause of optical-illusion as the different kinds of it. The main point is focused on the perspective designated optical-illusion and figure reversal at the end of illusion. List and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he optical-illusion as a series of excellent works of famous Escher master of illusion and contemporary graphic design master Shigeo Fukuda. Resulting from the start of optical-illusion, we realize the optical-illusion in the use of some early art works of our country. At last, the article narrates how to use the principle of optical-illusion in the Planar design with the different three respects isomorphism, isomerism and Reverse heterogeneous to make your work more attractive and interesting.
  
  
  一.错视的产生及原因
  
  你会发现图1虽有立体的感觉,但它却是一个平面图形,这其实是二维平面上的三维视觉效果。这个图形是英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创造的,你所看到的好像是个螺旋,但其实它是一系列完好的同心圆!本来是二维的平面,却有像三维空间旋转的效果,本来是静止的图像,看起来却像在运动。这究竟是这什么原因呢?是我们的眼睛看错了吗,还是作者运用了什么高明的技巧?其实答案很简单,这是一种错视现象。虽看上去这是一个漩涡样的螺旋,其实却是由一组向同一方向旋转的线条构成的,每一个小圆的“缠绕感”通过大圆传递出去产生了螺旋效应,因而有螺旋上升的效果知觉。遮住插图的一半,幻觉将不再起作用,这就是Freser螺旋错视。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Roger Shepard认为,错视与三维图像适当的深度知觉有关。由于环境的透视效果,使同一深度的图像会看起来大小不同,通常一个东西离我们越近,我们会看起来越大,越远则看起来越小,这也就是我们在美术透视中经常说的“近大远小”。
  据分析人脑皮层有一个专门处理运动视觉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对于图像明暗的反应不一,因而我们会产生这种把平面看成三维把静止看成运动的感觉。
  而在图2我们从不同角度看到的脸型也不一样,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侧面的,是三个人脸还是二个人脸似乎一直在变化。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视在视觉上的应用。
  我们在观察一些图形时会产生错视现象,这跟我们的心理及生理多种原因有关。错视也叫视错,是我们的知识经验与所观察的对象物,在现实的影像中由某种原因而引起的错误感知。产生错视的原因除了与人类视网膜构造、人类的深度知觉等因素有关外,还与观察者的主观心理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观察者往往凭借着过去的经验,附加某种心理暗示于其中,影响了我们的预测力,使我们看到了并不客观存在的视觉印象,由此产生了视觉上的错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感性认识的同时,更要有理性的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视拓宽了人类视觉领域,丰富了艺术表现手法,使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3
  
  二.错视的分类
  
  错视现象种类纷繁,多种多样,主要有视角指定错视、同化错视、明度变化错视、视点切换错视、形态扭曲错视、图底反转错视、维度转换错视、旋转错视等等。其中视角指定错视也即空间错视,是一种从空间转换到平面,从而在二维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立体空间的视错觉现象。人们通常利用这种从二维到三维转化中所产生的视错觉来达到强化视觉效果的作用。对于我们丰富平面的表现形式具有很好的借签意义。
  图底反转错视也称为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关原理。面积较小的总是被看作“图”,也就是前景,面积较大的面总是被看成“底”,即背景。艺术家通过对画面上图形的形状、大小和布置关系的调节来达到图形和背景关系的模棱两可,画面表现出图底关系的转换。
  在鲁宾杯中当我们的视线放在图上时我们看到的是人,而将视线转换到背景时我们看到的是杯子。由于视觉角度的不同,将分别出现不同意义的画面,即双重意象。在这里我们所说的“图”指的是在画面上看到的向前突出的主要形象;“底”也就是退后的背景。最先关心这种图底反转产生错视现象的就是丹麦心理学家鲁宾(E.Rubin.1886-1951),他把这种当作视觉对象来看的物体,称为“图”(Figue),而把包围“图”的空间称为“底”(Ground)。1915年他使这一图形大扬其名,这就是我们众所周知的“鲁宾之杯”。
  
  三.错视在现代艺术中的运用
  
  在达利的作品中我们也看到有很多这种双重意象的图底关系。《妄想狂的面孔》,是比较典型的一个,从中我们可以看见整个画面呈现出一个睡卧于海滩边的女人头像,这是画面的“图”。 而当你走近细看时,这个“图”即女人的头像,实际上是由海滨歇息的人们以或坐或躺不同的姿态,加上海边的岩石、小丛林共同组合而成。这是由于伪装产生的错视。这种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
  视觉系统始终是在关注一个物体,这种效果称为知觉的整体性。伪装就是利用知觉的整体性。当我们看一幅图时,都试图将图形从背景中分离中来,分离有一定规则的内容,如明暗、对比、线条、轮廓等。但是当这些图形不是一个整体而是由纷繁复杂的图像构成时,图形和背景的分离就会比较困难,在充分观察或给出提示后,视觉系统才能够认出它来。
  错视现象在美学与设计中的应用更具魔幻色彩的是荷兰著名艺术家埃舍尔,他是我们所熟知的错视大师,如一些不断变换的动物、一段永远也走不完的楼梯或不同视角所看到的不同的场景等都是他带给我们的奇幻世界。半个世纪以前,埃舍尔所营造的“不可能世界”至今仍独树一帜,自成一格。埃舍尔把自己称为一个“图形艺术家”。《水与天》是.埃舍尔的杰出作品之一,在画面中,你明明看到的是黑色的飞鸟,它却在不知不觉中又变成了白色的群鱼。明明是走向二楼的楼梯不知为什么却通向了底楼。从高处落下的瀑布却又流回到原处。在莫比乌斯带中它只有一条边和一个面,这样如果你在 “莫比乌斯带”上跟踪蚂蚁所走的路径,你会惊奇地发现它们不是在相反的面上走,而是都走在一个面上,并且永远也走不到终点。 这种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相互转换正是埃舍尔所追求的。
  由于视觉对对象物的追逐,引起了生理、心理的反应,造成了视觉的偏差,我们凭借着过去经验,附加某种心理暗示于其中,影响了我们的预测力,使我们看到了并不客观存在的视觉对象。表面上看,埃舍尔创造了一个矛盾的视觉空间,但本质上,埃舍尔的画是哲学悖论的一种视觉隐喻。他的画还对现代美术产生了很大影响。飞鸟虚实相间的互补相互构成轮廓;爬虫由三维向二维的变形;台阶既象是俯视的楼梯又象是仰视的墙角,从高处落下的水能够源源不断地流回原处。这些都对现代美术的构成和变形产生了影响。事实上埃舍尔所有的作品都是充满着幽默、神秘,机智及童话般的视觉魅力。他的作品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他所构建的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的关系。在他的许多作品中,画家不仅明白地告诉你平面空间所显现的立体感是一种幻象,同时还利用这种视觉幻象来联系变形和循环,建立出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同时他把这些复杂和关系编织到有限的画面中,把一个矛盾而不可能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
  在《魔镜》中,你不仅看到一个小动物从平面图案变得栩栩如生、振翅欲飞的成长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二维平面上的三维世界,这就是他运用错视原理的方式。埃舍尔在二维的平面画面上,利用幻象来揭示幻象表现幻象,把无限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利用几乎没有人能摆脱的逻辑和高超的画技,超越了美术的一般性规则,将一个极具魅力的“不可能世界”立体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另一位当代错视大师就是日本的福田繁雄先生。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对现代设计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位多才多艺的全能艺人、变幻莫测的视觉魔术师曾自述:“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因此,他把握着对人类视觉错误现象的极大兴趣,通过自己的想法和表现,用一种嬉戏般的幽默感在看似荒谬的视觉形象中折射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和连续性 。在埃舍尔的无限不可能世界之外构筑了另外一种可能。
  在他1986年《福田繁雄作品展》中,正负形构成了不同的女人形象,而在《蒙娜丽莎100 个微笑》,由无数世界各国国旗构成的《蒙娜丽莎》形成了系列性的视觉变化。《男人与女人》这幅作品创作于1975年,是福田先生的代表作,是典型的“图底反转错视”。福田利用“图”、“底”间的互生互存的关系来探究错视原理。作品巧妙利用黑白、正负形形成男人女人的腿,黑色“底”上白色的女人的腿与白色“底”上黑色男人的腿,虚实互补,互生互存,创造出简洁而有趣的效果。在影响福田繁雄的创作观与视野的原因中的重要方面,即是年轻时就留意荷兰画家埃舍尔的艺术作品、中世纪欧洲建筑的错视壁画,而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运用“视觉变换”处理的空间组织与深层意象,对他的创作都有所启发。可以说错视启发了他的作品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富理性与深刻内涵的设计作品。
  让设计表现愉悦,让设计呈现力量,福田繁雄开创了设计的趣味性与自由表现空间。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反映出他主观想象力的飞跃以及他控制和营造作品的匠心。他依据心理学的视觉原理,利用错视图形,天马行空展现出了不可思议的设计魅力。
  福田先生不断探寻立体空间的平面表现、平面空间的三维建构,他从空间与人的关系、作品和观者的关系之中去发掘设计的无限可能,通过对矛盾空间错视原理的阐释,将不可能的空间与事物进行巧妙的组合,达到视觉上的新知,营造出奇异的视觉世界,让我们在埃舍尔的无限可能的世界外看到了另一种精彩。从他的作品中我们不仅享受到了感官的快乐,也引发了内心的无限思考。他用自己的机智、幽默,结合自己对设计应用的理解,用另一种方法探索着更加大众化和国际化的图形科学。
  
  四.我国早期工艺美术中的错视现象
  
  而在我国错视并不是近代才出现的事情,早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记忆和美观和需要就已创造出富有错视美感的作品。
  是一九七八年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出土的同心圆圈波纹彩陶。该彩陶泥质橙黄色陶。敛口,扁鼓腹。内外施黑彩,盆沿饰弧线三角圆点波纹,盆内以底为圆心,绘出同心圆圈纹、弦线纹和波纹,盆外壁饰波纹。纹饰布局严谨,用笔流畅,是马家窑类型彩陶器中难得的珍品,也可以从中看出我国早期工艺美术中错视现象的应用。是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人纹彩陶,人物头饰与下部饰物分别向左右两边飘起,增添了舞蹈的动感。而每个人的外侧手臂均画出两根线条,好像是为了表现空着的两臂舞蹈动作较大和摆动频繁。在中国的原始艺术中就已出现了错视的表现手法,这种大胆的创造不能不使人赞叹。 如鱼纹蝴蝶图,鱼与蝴蝶共生,鱼构成蝴蝶的一部分是错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五.错视对当代设计的启发
  
  错视虽然如此具在趣味性,但还没有在当代设计中广泛应用。我们知道视觉艺术中错视美的表现是通过意识幻觉和幻觉思维的作用,对视觉造型中纯粹的被动错视或主动的内容错视进行有意识的控制,并引导我们从某种角度来表达某种情节,去体现思想水平和社会意义的深度,从而构造美的体验。
  1. 利用错视对图形进行同构
  图形领域的同构是指把物态相似因素之间的形象组合,形成新的形象。物态上的相似既可以是视觉上的,心理上的,也可以是经验及知识上的。同构使图形产生了新的的含义。
  图形同构在标志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改变了原来标志不是圆形就是方形的单调局面,使标志设计大大向前发展,设计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高。也因为错视设计的特殊性,设计出来的标志往往非常奇特,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时错视艺术也大大推动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错视艺术的独特性,使现代平面设计作品的表现手法更具传达性,同时利用错视还可以创造出很多不仅具有观赏性还有深刻内涵的作品,更好地传达了设计者的意图。
  2. 利用错视对图形进行异构
  在已有的图形中,在局部中加入某种异变元素,这样图形发生了不符合正常规律的特异变化,这就是图形的异构。图形的异构关系使图形产生既熟悉又生疏的视觉效果。利用错视对图形进行异构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图形产生了新奇的视觉效果。
  3. 利用错视对图形进行反构
  反构是错视中最常见的表现手法。反构其实就是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正负形,正形是画面中实在的形,负形是画面中所谓的背景部分。当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正负形相反相成,组成一幅作品时,我们就称这幅作品为反构图形,或正负图形。最著名的正负形就是鲁宾杯。
  对错视的运用不仅要考虑视觉的造型元素也要注意背景元素,只有二者达到平衡才能通过引导视线的交替移动使错视成为“变化运动”的现象,以此来强化内容。随着信息量的增大,简单的图形已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有效地利用错视,增加图形的趣味性,无疑是增强图形的视觉传达性的好方法。
  错视图形不仅可以应用在平面设计中,还被广泛运用于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舞台表现等。它会让你的设计作品更富趣味性和视觉冲击力。
其他文献
Beautiful and pure Qingtian rare stones breed a host of stone carving masters before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Especially,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carvers who bear consummate crafts have obtai
期刊
Artistic creation is not pure clone of nature by taking photos, but adding artistic components to nature presentation. How to present nature properly with art, and promote the appeal and affinity of w
期刊
How to discover, distill, and present beauty from raw stone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of every stone carver. For each successful stone work, we present the beauty of a stone, rather than create its arti
期刊
清末民初,中国开始了近代化进程,书刊装帧也同样经历了起步到高速发展阶段。尤其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等一批民营出版企业的带动和印刷技术、书刊装帧队伍的壮大等几个因素的作用下,二、三十年代,书刊装帧繁荣兴盛。以往,商务印书馆的装帧艺术并不为大众知晓,本文从商务出版的教科书、杂书、杂志的封面设计、编排、印刷、装订等方面论述了商务印书馆的书刊装帧艺术,并列举了曾为商务印书馆的书刊杂志设计装帧的艺
期刊
“Miniature”, by definition, scales down original works strictly with delicate creation techniques, to enable significant changes on works sizes, thus bring great changes to human vision. The differenc
期刊
World Craft Conference 2008 , the 16th edition of World Craft Conference, was grandly opened in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of Zhejiang, China. It was hosted by WCC (World Crafts Council), People's G
期刊
The unique brand design,image packaging,system design and creative products design are key factors of success if an enterprise wants to take a leadership role in the market. Hongkong Design Center set
期刊
Taiwan Life Arts & Crafts Excellence Pavilion debuts in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displaying more than 50 craftworks and art galleries, presenting ceramic articles, paper arts, drawings, sculptures f
期刊
The Photography Collection of Li Jingnan impresses me most for his expression of colors. It seems that he has a preference for bright color pictures. The colors of flaming red, dazzling orange and viv
期刊
Bamboo-root carving is an ancient craft that typically presents itself in the form of single pieces. However, it fails to breakthrough the traditional restriction. This article initially traces the h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