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地,才会认识诗歌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地的诗歌永不消亡:
  当炎炎烈日把百鸟晒晕,
  藏进凉爽的树间,有一种声音
  却在新割草场旁的篱笆间飘荡。
  那是蝈蝈的嗓音,它带头歌唱
  在奢华的夏日,它的欢欣
  永无止期;当它兴头已尽
  就去怡人的草叶下安歇。
  大地的诗歌永不终止:
  在孤独的冬夜,当严霜
  冻出一片寂静,从炉边
  响起蟋蟀尖声的吟唱,而炉火渐暖,
  那睡意朦胧的人恍惚又听见,
  是蝈蝈歌唱在绿草茸茸的山间。
  (马永波 译)
  世界诗坛不乏早夭的天才诗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约翰·济慈(1795—1821)是其中突出的一个。因为早夭,济慈投身诗歌创作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年。这十年却是他烟花绚烂的十年,也是他为自己赢得诗名不朽的十年。
  在济慈一系列已成经典的诗歌中,这首《蝈蝈和蟋蟀》特别令人难忘。该诗问世于1816年12月30日夜间,其时,年仅二十一岁的济慈与友人亨特、克拉克在火炉边取暖。谈话间听到炉边有蟋蟀出声,亨特诗性骤起,提议以《蝈蝈和蟋蟀》为题,他和济慈各写一首十四行,由克拉克计时,看谁先完稿,结果,才思敏捷的济慈率先交出这首臻于完美的名篇。
  这首诗的确给人浑然一体之感。身为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诗歌五巨子之一(另四位分别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雪莱),这首十四行既像济慈其他名篇如《夜莺颂》《秋颂》一样,不乏浓烈的浪漫色彩,同时又具有超越浪漫的非凡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人对世界的某种真理性认识。纵观古今中外的顶尖诗歌,无不显示出这一认识。
  界定什么是顶尖诗歌,历来见仁见智,最起码有两类诗歌格外令人瞩目,一类是以新奇的意象夺人眼球,一类则以揭示世界的某种本质震动心灵。以意象新奇取胜的,更多来源于诗人的敏感和天赋;以揭示世界本质取胜的,则取决于诗人对生活的认识是否到达诗歌本身所要求的高度。后一类诗歌的成品看似平常,实则对诗人的考验更为巨大。以济慈这首十四行为例,诗篇起句“大地的诗歌永不消亡”颇像哲理,说它像哲理,是因为哲理和诗歌有着无限接近而又决不会重叠的空间。因此,在该诗起句里,我们与其说济慈表现出哲理,不如说他一步到位地提炼出大地的本来属性。而且,在这行诗中,济慈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也和盘托出——诗歌并非来自诗人的冥思苦想,而是来自大地。这种感受与认识并非济慈第一个有此强烈意识,但他是第一个在诗歌中表现得如此坚决和果断的诗人。在今天,我们并不陌生一代代诗歌大师的反复告诫,诗歌的最佳表达方式是使用陈述句。陈述即肯定。将某种感受肯定地说出,继而让每一位读者接受这一肯定并非易事。诗人自身缺乏力量的话,根本做不到。济慈这行奇峰突起的起句惊人,就在于他毫不拖泥带水,而是直捣核心,揭示出人对大地或大自然的终极认识。
  作为诗歌读者,我们容易体会,说一个人内心充满诗意,其实是说他面对事物之时,有一种叫“诗意”的感受投射到他的面对之上。对人来说,除了大地,几乎没有第二种更为真实的面对。因为人居于大地,生活居于大地,万物居于大地。二十世纪的波兰诗人米沃什也在他的一首诗中直言不讳地写道,“一切来自大地,一切又归于大地”(见米沃什《歌》,林洪亮译)。两位诗人异曲同工,想说的不过是人最终如何认识大地。
  在济慈眼里,大地上的一切都充满诗歌元素。大地不会消亡,所以大地上的诗歌不会消亡。这是济慈极为坚定的内心认识,同时也反映出他的诗歌观点——如果说诗歌充满大地不容否定,那么一只微不足道的蝈蝈和蟋蟀,也是大地上的诗歌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诗歌的本质属于歌唱,蝈蝈与蟋蟀的声音也会是歌唱的一部分,所以在这首诗中,没有哪个读者会觉得蝈蝈与蟋蟀的声音不值得人去重视。唯有重视大地上的每一种声音,才称得上是重视诗歌的每一种声音。
  声音如何表现?这是济慈在起句之后的呈现。我们看到的烈日、树间、草场、篱笆等事物,蝈蝈在这些事物中亮出嗓音。它们并非诗人的想象,而是来自诗人的生活体验。当济慈将体验转换成动人心弦的诗句,我们不能说它是作者的浪漫情怀所致,恰恰是詩人的白描展现出最自然、也最强大的力量所致。济慈敢于使用白描,就在于他知道,诗歌来自大地,诗歌就决不需要任何修饰,诗人要做的,无非是将大地上事物与事物间的联系表现出来。当济慈在该诗第三段以对应手法写下“大地的诗歌永不终止”时,我们能够感受,正是有“永不消亡”的前提,才会有“永不终止”的继续。更需强调的是,一连两个“永不”,看似是诗人在诉说信仰,实则是大地与生活给予了济慈深切的感受,所以,这里的信仰与其说是济慈抱有的信仰,不如说是大地本身蕴含的自我信仰。
  济慈这首短诗能成名篇,不仅仅是它在短短十四行内,做到细节上的真实和丰富,还在场景及季节的转换上,使诗的整体具有极开阔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济慈借助蝈蝈与蟋蟀两个简单意象,为读者揭示了诗歌最本质的一面。放在今天来读,我们依然能感受它的强大魅力。这魅力不是来自济慈,而是来自诗歌本身。无所谓古典与现代,步入永恒的诗歌无不具有时读时新的阅读张力。彼时的济慈年纪虽轻,已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大师笔触。诗歌本身的厚重感和语言的自如感在这首诗中水乳交融。
  我们稍加留意,还能清楚地看到,全诗未着一个“我”字。这种诗人的自我退场,不仅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即便在现代主义诗歌中也极为罕见。济慈选择退场,不是因为表达主题所限,而是他面对诗歌和大地之时,已觉察到人的渺小。诗歌会选择人来表现,却从来不会选择人成为诗歌本身。成为诗歌本身的,只可能是大地和大地上的万物。通过这首诗,我们能有把握地说,济慈几乎领先现代近两个世纪,意识到人类中心主义的狂妄。人只是万物的记录者和礼赞者,所以,济慈这首诗是一首率先垂范的大地之诗,也是一首万物之诗。当人真切领悟到什么是大地和万物,也才会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诗歌。
其他文献
新时代以来,诗歌作为一种“历史描述”,进入到更宽阔的场域,呈现出万象并存的局面。如何在一个已经到来并且快速前进的时代浪潮中展现个体的新气象与担当,重建一种既“普遍”又“具体”的总体性言说,是今天摆在诗人面前的难题和任务。  作为思想者的新时代诗人,当前有必要将诗歌创作放置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中下去体悟,深入把握具体的语境。在新的历史性变化,以及它所带来的命运生活情感的波动面前,诗人们不能无动于衷。如果
期刊
……我已经走了  一只无人的渡船  灰蒙蒙的水浪  远处山峦  这些都不能安顿你们  假若你们在此驻足  发现渡头有冷落的灰烬和锅碗的碎片  请想起一个野火熏烤的晚夕吧  那时,我正在耐心细致地翻烤一条大鱼  为一个人,为天地间一场盛宴  也為后来的你们  那时,蛙声把黄河古象的骨殖和两岸的旱柳都叫绿了  闷雷,给草棵间忙碌的蚂蚁增添透明的翅羽  绿雨潇潇  渡口  口含灯火  ……我已经走了,我
期刊
山水在谈话,云与雨的离歌。  迷惘的琴弦, 理解  一朵玫瑰花的朽烂。  朝菌和蟪蛄,居住在石头中。  黑暗简化了事物的面孔。  理发师弹奏苍白的草茎。  一碗清水,尘埃的梦呓,  倒映苍老的皮囊。  墻上的人,没有头颅。  世界沉默如是,虚伪的影子  纷纷坠落,倦于贞洁。  羞怯的平衡木,走向远方。  —— 原刊于《增城日报》2019年8月2日  推荐语  在诗人眼中,山水并不是简单的自然存在,
期刊
诗人李炳智一以贯之地独自行走在一片可感知的苍茫的诗歌原野之上,狼性的饥渴和诗性的焦灼融为一种独特的叙述方式,并以这种表述的最大张力和渗透力去探寻自身(精神世界)内部的意念的复活。这种意念经由诗人的感性生成开始,再到文字中淬炼之后的生命温度以及最大的人文观照,继而形成诗人对于生活、生命、诗歌独特的咀嚼和反刍之后的深刻解读。  多年来李炳智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去完成只有他自己才能完成的独特的叙述与表达。
期刊
读罢彭争武的这部《寻找》,大脑中突然冒出一句话:“一个人絕不只是他自己”。这首先是基于诗集的内容和作者凸显出的特殊身份,既而是由作者所代表的一个特殊人群:已成为珠三角地区活跃变革力量的新一代移民。他们无一不是当初为那片“新大陆”所召唤的外省青年,每个人都具有相应的文化教育背景,因而满怀闯世界的胆识与自信。在充满机遇与压力的异乡,大部分人都以广义打工者的身份,从低层干起,继而凭借超常的拼搏浮出水面,
期刊
新诗百年的艰难求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以前所未有的深度与广度书写现代人在现代社会里的经验,从现代汉语中提取资源又反向提升现代汉语的品质,拓展了人们表达世界和自我的方式,并且最终为生活于汉语圈的人们提供了一方暂可皈依的净土。新世纪以来,行外人对诗歌的随意慨叹与哗众取宠自然不值得认真对待,但行内人的悲观结论却令人错愕,后一种行为实是出于情怀的衰减和立场的错位。今天提出这一话题,是在敬畏当代诗歌的前提下
期刊
大雾弥漫废墟,漫入  破碎的陶罐  漫入荒草丛里的铁轨  强拆后的村庄,一片寂静  惨淡而悲伤的寂静  他陷入幻觉  巨婴在哭,流浪狗在吠叫  绝望的,死亡的,被诅咒的  坟场墓碑在炸裂  他隐约看见一个影子  或许,就是那个下葬不久的老人  突然爬出墳墓  ——原刊于《诗歌月刊》2018年第11期  推荐语  《寂静岭》像一镜到底的哥特风电影叙事,将现实生成概念。人能否抵达正义,这个不好说,而诗
期刊
走在路上,或回眸巡视或驻足省思,伴随渐行渐远的足迹,思绪逐渐由纷杂归于素朴,由热闹归于平和。由是,深感母语律动构筑的诗歌居所,容纳着一种深沉博大的生命精神,并时刻与华夏文化精神息息相关。这是一种永远割不断理还乱的情结。  于是,我发现自己愈来愈喜欢以追问的方式面对人生,面对春秋岁月,面对大千世界。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要往何处去?我为什么写诗?诗到底是什么?写诗与不写诗对我究竟会有什么不同?如此等等
期刊
进入21世纪网络波普期以来的当下诗歌,早已趋于全民文字娱乐的暴热势态,网下网上的诗社、民刊,诗人和文本数量,研讨会和活动的场次,超过了1980年代诗歌钻石期的无数倍,但是整体的诗歌分值与1980年代相较,比值是大于一还是小于一?值得全体当代诗人去深思。不写诗也可以娱乐,写诗也可以不娱乐,后代主义艺术的自然生活性提示诗人们,在生存方式中保持诗性一样有价值,如果写诗,就得有坦待生命的文化认知和一份与龄
期刊
手机拍下车窗外  疾驰的江景  柔和的拐弯,“别了,闽江”  她说得令人不舍  把你看成陰性的流水  游弋的青蛇,目光迷离——  虫子撒入闽江  满天星映入水中低吟  神灵的族蛇  诡异,清澈而性感  别了闽江,一条入怀的  青蛇,百媚环生  ——原载《诗刊》2018年第3期  按:闽字的虫,长虫又名蛇,是闽地古代族人信奉的神灵。  推荐语  蛇,以其令人敬畏的生物习性,以及《圣经》中“蛇的诱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