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与狗》的狂欢化特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ll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市与狗》是略萨写作生涯中的第一座高峰。作为一部集中反映秘鲁畸形军权统治的小说,体现了鲜明的狂欢化色彩。略萨将秘鲁社会的现实浓缩至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通过狂欢化的情节场景、人物塑造,怪诞式的人物行为和狂欢化的语言,深刻地揭露了军校当局的阴险、狡诈和腐败,对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秘鲁底层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这种狂欢化的叙事策略,是略萨本人的生活经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以及文学传统多重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狂欢化;情节场景;人物塑造;语言
  作者简介:苏爱青(1991.4-),女,湖南娄底人,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3--02
  秘鲁——西班牙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是西班牙语叙事文学界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这既根源于其作品深刻的现实关怀,也得益于其创作高超的艺术技巧。拉丁美洲著名文学评论家路易斯·哈斯曾这样评价略萨:“他的灵感如泉涌,仿佛生下来就是一团火,又如手中握有魔棍。”略萨曾将自己的创作风格归入现实主义传统,极力强调作家的抗争精神:“文学是一团火,作家存在的理由就是要抗议,要唱反调,要批评。”这种抗争精神,使得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狂欢化特征。
  一、情节场景的狂欢化
  《城市与狗》的作品世界是一个典型的狂欢化了的世界。故事发生在利马的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讲述了以“美洲豹”为中心的一班士官生三年军校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说,作品的中心,是一场场发生在士官生与士官生之间、士官生与军校领导之间的狂欢化情景剧。士官生们刚入军校,就要接受高年级学员的“洗礼”:用墨西哥民歌调子唱“我是一个狗崽子”,充当人肉靶子给高年级的学生娱乐消遣,四肢趴地学狗走路、与其他被“洗礼”学生相互撕咬,在操场上“仰泳”,给高年级学生铺床、唱歌、跳舞、擦拭短靴,喝尿;学校当局也以种种粗俗和专断的态度对待他们:动不动就关禁闭,军官们变相体罚学生以供娱乐。为了复仇,一班的士官生们往高年级的饭菜里泼粪,在影剧院和拔河比赛中公然挑衅高年级的学生,即使值班准尉、中尉和上校在场,也无所顾忌地打架斗殴。为了发泄心中的压抑屈辱,他们同样给新入校的士官生“洗礼”,喝酒赌博逛妓院,集體“玩母鸡”等等。在《城市与狗》中,寝室、洗脸间、食堂、影剧院、检阅场、士兵棚都成了狂欢广场,在这里不断上演一场场狂欢式情景剧。
  二、人物塑造的狂欢化
  在《城市与狗》中,略萨通过狂欢化的人物塑造手法,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呈现出鲜明的狂欢特征。这既表现在人物形象上,也表现在塑造人物的方法上。
  “美洲豹”就是一个典型的狂欢式人物。在军校,他鼓动同学偷窃化学考试卷用以作弊和卖钱;组织小团体给低年级的学生进行疯狂的“洗礼”;与高年级的同学打架斗殴;与学校当局针锋相对势不两立;喝酒赌博,半夜逃出学校浪荡;欺负老实巴交的“奴隶”里卡多;在校外,他与小偷伊盖拉斯为伍,靠行窃捞取钱财;酒吧妓院。在“美洲豹”的影响下,班上甚至整个年级的其他同学也被煽动和鼓舞。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城市与狗》中狂欢式的性行为,士官生们不仅在少不更事的年纪就频繁地出入妓院,集体手淫,还有同性恋幻想症,更是出人意料地与母鸡、驼羊、母狗性交。这种闹剧式的人物成长模式,创生了浓厚的狂欢化氛围。
  其次,略萨在塑造人物时使用的手法也带有狂欢化的色彩。《城市与狗》中的人物,没有传记式的生平介绍,而是直接在紧张的情节、事件中出现和成长。小说一开头,就是“美洲豹”策划的偷化学试卷的紧张场面,略萨通过这一紧张事件中将主要人物安排出场,而不是先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家庭出生、生平经历、社会关系等客观因素。这些能够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他是谁”的因素,是以往的家庭小说、心理小说或社会风俗小说在塑造人物时惯常使用的手法。比如,“美洲豹”这个外号,来自“洗礼”事件,在整篇小说中,他自始至终连个正经的名字也没有,对于他的家庭,略萨也只是一笔带过。可以说,“美洲豹”这个人物,整个活在事件当中,而不是活在完整的家庭里。对于士官生里卡多·阿拉纳,作者同样没有交代过他的家庭出身、生平经历。由于面对同学的欺负他一向逆来顺受,“奴隶”才是他身上实实在在的标签,他至死都以被奴役和欺侮的身份活在“美洲豹”等人的闹剧中;同样的还有“山里人”卡瓦,“性迷乱”者博阿。总之,《城市与狗》中的人物是一种“全新的活法”,他们可以自由参与到紧张激烈的事件、情节、时间和空间中,而不必受限于家庭教养、人生理想和社会关系,因此也就常常呈现出浓郁的狂欢化色彩。
  另一种狂欢式的人物塑造手法,是戏谑地给人物脱冕。在《城市与狗》中,第一个被脱冕的人物是中尉瓦里纳。有一次值夜班,阿尔贝托企图与瓦里纳中尉抓攀谈:
  “报告中尉,我想向您请教一件事……我是想说,请教一个精神方面的问题。”
  “你说什么?”
  “中尉,我觉得自己病了。我是说脑袋里面,不是身上。我每天晚上都做恶梦……都是些可怕的事,中尉。我有时梦见在杀人,有时梦见长着人脸的动物在迫我。醒来时,浑身冷汗,全身发抖。中尉,我向您发誓,那真是可伯极了。”
  “我又不是神父,真他妈的!去找你父亲或母亲讨教这种神经上的毛病吧!”
  “请教精神问题?你是个神经病!”
  “你是个神经病人。到屋里值勤去吧。”
  这本可以是师生之间一场心灵的交流,但是瓦里纳中尉的回答让他本应该有的为人师表的崇高荡然无存,只留下那令人可笑的猥琐形象。其次是作为校长的上校:为了显示军校训练有素的威风,上校请了国防部长、各国使节和红衣主教来学校参观检阅,让士官生们表演操练和各种节目。结果事与愿违,在拔河比赛中,四年级和五年级发生了冲突,为了制止这场冲突,军官们向学生们大打出手,最后演变成一场士官生与军官之间的混战。在这场灾难性的闹剧中,略萨通过主人公博阿的视角,将上校从头到脚数落了一番:头发上抹了猪油似的东西;一解开武装带大肚皮就耸拉到地面上;用一副全然不像军人的尖声细气的腔调说话;从不参加野外演习却喜欢搞检阅摆威风,而发生时骚乱时却语无伦次,一句像样的命令也讲不出。同样被剥去庄严外衣的,还有准尉佩阿索。在化学考试中,准尉一走进教室监考,士官生们就大声齐喊“老鼠”。就连小说中唯一的正面形象甘博亚中尉——他一贯严格地遵守各种军队制度,也言语粗鲁:“狗崽子们集合只用两分半钟。”、“肃静!他妈的”。对神父的描写也不例外:“学校的神父是个性格活泼,头发金黄的人,布道的时候总是带着爱国主义色彩。他宣讲伟人们无可指摘的一生;宣讲他们如何信奉上帝、热爱秘鲁;他呼吁要遵守纪律、维护治安;他把军人与传教士相比,把英雄与圣徒相比,把教会与军队相比。”随后笔锋一转:“士官生们十分敬重这位神父,认为他是个真正的人,因为他们多次见到他身穿便服在卡亚俄港的下流地方闲荡,满嘴喷着酒气,两眼露出邪恶的目光。”   三、语言的狂欢化
  语言是小说生命力的直接载体,小说中的艺术形象、主题思想最终只有借助语言才能得以完整表达。在略萨的小说中,与狂欢化人物形象和情节场景相契合,语言也呈现出一种狂欢化的色彩。在《城市与狗》中,语言的狂欢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的粗鄙化倾向,二是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广场语言。
  在《城市与狗》中,充斥着诸如“他妈的”、“狗娘养的”、“狗崽子”等粗俗咒骂,无论是学员还是学校军官,都直言不讳;除了粗鄙化的咒骂,还有对生殖器官、性爱等肉体形象毫不掩饰的露骨言说。其次,略萨非常善于捕捉存在于食堂、检阅场、影剧院、酒吧、妓院等这些狂欢化场景中的“喧哗众声”,这些杂乱甚至无明确言说主体的语言,就犹如狂欢节广场上的喧哗,体现着自由不拘的交往和狂欢化的世界感受:
  “我说世道变了,不然的话,我的士官生,这样的牛排怎么能整块吃呢?”“给我们一小块肉好不好?”“我说,跟着他们就是受罪。”“喂,费尔南德斯,你为什么就给我打这么一点汤呀?你为什么就给我这么一点肉呀?怎么这样一点冰糕呀?”“喂,别往饭菜里吐唾沫!”“你看见他那副嘴脸了脸了吗”“狗娘养的,你别跟我来这一套。”“我说,要是那些狗崽子把鼻涕流到汤里,我和阿羅斯毕德就叫他们光着屁股学鸭子走,否则就扇耳刮子。”“我队尊敬的狗崽子。”“您还要牛排吗?士官生。“谁今天给我铺的床?“我,士官生。”“谁今天给我吸烟来着?”“我,士官生。”“谁请我在‘珍珠’小店喝的‘印加’可乐?”“我,土官生。”“我说,今天谁吃我的甲鱼,谁?”
  这种狂欢化的广场语言,在《城市与狗》以及略萨的其他小说中比比皆是,比如士官生被“洗礼”的情节,士官生们在士兵鹏集体鸡奸母鸡的场景。
  结语:
  作为一个立志于创作总体小说的现实主义作家和结构主义大师,略萨的许多小说都采取 一种狂欢化的叙事策略,这在《城市与狗》中尤其明显。但略萨并不是“为狂欢而狂欢”,这种狂欢化的叙事策略中渗透了深刻的人道主义关怀。以“美洲豹”为例,他干尽各种坏事,却并不是凶残的恶棍,他的种种行为都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用略萨的话说,“狗”们的凶残的根源在于专横残暴的独裁统治和腐朽没落社会制度。“美洲豹”之所以通过行窃、卖试卷、赌博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捞钱,是因为父亲死后政府给的抚恤金少得可怜,母亲没有经济能力,哥哥又被征入伍,一切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他幼小的肩膀上;他组织小团体实行疯狂的报复,是因为他一进校就被高年级的学员进行了践踏人格尊严的“洗礼”,就受到学校当局野蛮粗俗与专横粗暴的对待;他欺侮“奴隶”里卡多,只是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愤恨的发泄;他之所以宁愿铤而走险去杀人也不愿与学校当局妥协,是因为学校除了关禁闭或开除学籍,没有其他的教育方式。在这里,“狗”们的凶残和狂妄只是表象,真正的背后黑手是阴险狡诈的学校当局,是他们把这些纯真美好的少年变成了相互撕咬的“狗”。
  参考文献:
  [1]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城市与狗[M].赵绍天译.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1.
  [2]陈光孚选编.拉丁美洲当代文学评论[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
  [3]赵德明编译.顶风破浪[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4]赵德明.巴尔加斯·略萨传[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5]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水中鱼[M].赵德明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6.
  [6]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
  [7]巴赫金.拉伯雷研究[M]].李兆林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其他文献
从药用植物中提取抗癌或者治疗其他疾病的新药,是全球众多科学家热衷研究的课题。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一些特有的药用植物如红豆杉、海南粗榧灵芝等创造了医药界中美丽的
摘 要:不论是《动物庄园》以及《一九八四》中构建的虚拟社会,或是纳粹统治时期真实的社会,均是以对经济、思想、文化甚至私人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控制为手段,将国家的一切权利集中于国家领袖个人,建立起独裁统治的极权主义国家。  关键词:控制;领袖;独裁;极权  作者简介:李庆燕,女,本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单位:中国海外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984年现代高尔夫运动进入中国后,历经21年已成为国内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和经济投资环境改善的重要象征,目前高尔夫球场的建设进入了一个迅猛的发展阶段。随着高尔夫球场的日益
加拿大女性作家艾丽丝·门罗的最新作品集《亲爱的生活》一问世就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和评论家从生态女性主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叙事理论等不同角度来解读小说集
《洛丽塔》小说主人公的“洛丽塔情结”的成因是多元的,包括主人公的成长环境、日常生活、爱情经历等.书中的“洛丽塔情结”不是简单等同于精神病学上的"恋童癖
文中总结了感应法测量大电流超导材料临界电流的方法,叙述测量的原理及装置,分析对环电流进行定标时可能产生的误差及减少误差的措施,给出计算结果,并对之进行讨论.
石黑一雄新作《被埋葬的巨人》再次以记忆为突破口,以一对老夫妇埃克赛尔和比阿特丽斯寻子为主线,武士维斯丹杀死母龙为复线。故事逐渐呈现出迷雾重重的伤痛记忆,以及充满混
本文以海涅的小说《巴赫拉赫的拉比》为例分析了海涅作品中的犹太性。海涅作为曾经改宗的犹太人在后期仍回归了犹太教。犹太教对其作品的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本文选取了《巴
斯蒂芬是美国恐怖小说大师,本文主要从生存、毁灭、救赎三个主题形式来剖析斯蒂芬的作品,并挖掘一代大师的内心世界,探讨在恐怖背后的斯蒂芬关于生命的进一步思考。 Stephen
人力资源改革和创新是目前电信运营企业的头等大事。本文在分析我国电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改善提出了一些建议。 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提出了研究对象的意义;第二部分对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做了优势和劣势的分析;第三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根据前面的研究,在这部分对改进我国电信运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