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秀珠是铜紫荆星章、荣誉勋章的获得者、太平绅士,但她体会到的成就感,并不完全源自荣誉—由领取综援的单亲人士,到自强不息的杰出代表,从默默无闻的布衣平民,到屡受表彰的女性精英,她从零开始,斩获“明天”,迎来“旭日”。她的故事也许可以概括为:穷途而哭,受启发奋起直追;学而后知,下决心自助助人。
背景也是一种资产
余秀珠女士是印度华侨,出生在加尔各答,正是“排华事件”的突发,扰乱了她全部的成长轨迹。“家里用所有积蓄买了一张机票,安排大我六岁的姐姐回广州读书,我们继续留守。不久,父亲因病去逝,母亲工作无着落,这才在中国领事馆的帮助之下,让我们回国。没想到,此时‘文革’风头正劲,我们只好拿着护照,申请来到香港,投奔远亲。”这是1968年,她年仅十六岁,余秀珠女士记得很清楚,当时,自己和母亲一人手里拿的,只有五块港币。
在这样困窘的情况之下,复学已无可能,尚未成年的她只好借朋友的儿童身份证去工厂打工。上班的第一天,对于初入社会的人而言,显得格外难忘,“上午亲戚带我‘认路’,下午三点,防暴队就冲进来,声言发生暴动,让我们赶快离开。到了街上,我甚至不知道怎麽回家。”那时的香港,屋邨刚刚起建,公路仍然灰尘扑面,为工厂奉献青春的日子里,她对这座悄然变化的城市逐渐熟悉,过得忙碌而平静。
七十年代,处于适婚年龄的她遇到前夫,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但是,超乎她想象的是,这段最初给她无限憧憬的婚姻,最终给不了她一个圆满的结局。“十年里,后期基本在家暴中度过。”为了两个女儿的健康成长,她终于忍无可忍,提出离婚,1988年终于如愿。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现在回想似做了场恶梦!她表示,后来的自己,更关心的是如何开始将来的生活。
当年的她曾在五金、塑胶、制衣等各种轻工业工作过,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工厂大批搬迁北上,她不得不予以放弃,谋虑转行。可是,隔行如隔山,谈何容易?在婚姻结束之初,她和两个女儿不得不依靠福利金度日。“那段时间很低沉,社工和心理学家先后给我辅导,是他们带动我积极思考,发挥潜能。”在热心人士的启发下,余秀珠女士决定进修。
虽然手持印度的学校资历,但港英政府并不承认,以至于联系学校时,她不断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她只能通过电话函授,成人教育,重上中学。两年很快过去,参加公开会考的她顺利拿到了英文合格的成绩。鼓励使人进步,至此,她有了新的想法,“我想再上层楼,学社工就很好。”
因在一家妇女团体担任接待员,余秀珠女士经常要接待一些已婚妇女,听她们谈论家长里短。也就是在这时,她豁然发现:自己的背景也是一种资产。“我建议她们找社工解决,但她们总是回答,‘你结过婚,你才会理解我们讲的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方的信任给了余秀珠女士极大的信心:为什麽我不去做社工呢?也许我会比那位社工更受欢迎!
通过谘询,余秀珠女士发现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都颁发社工文凭,最低要求是“中学毕业”,遂大胆报名。但她心明如镜,“和其他手持八科会考成绩的考生相比,只有一科英语会考成绩的自己,胜算不大,若是电脑选择,更是以卵击石”,于是勇敢地给两所学校的系主任分别写了两封长信,也许是她的诚恳打动了对方,接下来更同时得到两次面试机会。这一次,余秀珠女士被城市大学录取,但实际上,她与理工大学的不解之缘并未就此结束,后来,她不仅成为了该校的社会工作文学硕士,还获得了“杰出理大校友”的称号。
在城市大学,余秀珠女士当了两年的全职学生。这段期间,她的生活状态,可谓“痛并快乐着”的写照。“当时我已经三十多岁,政府认为这一年龄应该就业,表态如果坚持读书,就会停止发放生活费。我于是找了三份兼职,分不同的时间勤工俭学,所得薪水已足够支付我和女儿的一切费用。”除了工作、上课,还要辅导两个女儿的学习,直到夜晚十二点以后,才是她复习功课的时候,辛苦可想而知,但她顽强地坚持下来,更在两年里创造了从未缺课、迟到、早退的全勤记录,实在令人佩服。
发挥潜能,为自己,也为社会
余秀珠女士是知恩图报之人,面对曾经收留她两次的妇女庇护中心,一毕业,她就毫不犹豫地归来效力。“我在那里做得很开心。”共同的经历易让彼此惺惺相惜,这让她在沟通方面更有优势,在工作上表现出色。最令她难忘的是这样一个个案——“她带着两个孩子,因为受过家暴,已近乎崩溃,每天都以泪洗面。但庇护所只有三个月的居住期限,我担心她的将来,所以一直引导她自力更生,请她自己尝试一切。但一开始,她认为我‘不尽责’,还到主任处投诉。几年过去,有一次在街上偶遇,她竟然前来感谢我,说自己自立后学到很多,感谢我那时‘推’了她一把。”一般进入庇护所的妇女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无论租房搬家,还是自己就业、孩子上学,一律希望工作人员一手包办。自身的经历、他人的案例都让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如果不去尝试,就不知道潜能有多大。
也正是在城市大学就读社工系期间,她决定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开始酝酿单亲协会的成立事宜。单亲协会的前身是“关注单亲人士会”,由她与另两位朋友发起,于1991年正式成立。关于缘起,余秀珠女士介绍,主要来自单亲妈妈的困惑。“我们都遭受过家暴,依靠综援生活的那段日子,经常在一起交流各自的际遇:为什麽租房子,房东不租?为什麽给孩子找学校,学校拒收?为什麽成为单亲家庭,就会遇到这些困难?”就这样,团结发声的心愿作为一种鞭策,驱使她们开始行动。
“关注单身人士会”最终于1996年变更为“香港单亲协会”,也同时从一个小众的自发组织成长为一个有规模的专门团体,如今员工三十多名,会员四百多人。但鲜为人知的是,该会成形以来,曾经受多少曲折。资金不足正是第一大难题,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第一笔款项被周永新教授的一句提醒解决了。“他在一个场合得知了我们的困境,就问:为何不申请凯瑟克基金?他当时恰是凯瑟克基金基金执行委员会的委员。我们按照规定提请了计划书,说明了成立单亲中心的意愿,由于香港没有先例,他们为此考虑了很长时间,问了许多问题,最终还是决定批凖。” 不过,“凯瑟克”让她们看到“光明”的同时,也看到了更严峻的形势。那一年,“凯瑟克”资金有限,所支持的款项仅够单亲协会聘请一名员工,除此之外,还提出条件:不仅要协会设立永久会址提供服务,还要另寻一家机构赞助,再聘一名社工,方能使中心正常运作。这让她们为难:找到第一批资金已是不易,第二批又从何而来?“天无绝人之路”,在乐施会寻找扶持项目之际,余秀珠女士适时向他们介绍了单亲协会的困难,再一次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申请,获得第二批赞助,请到第二名员工。
事情至此,仅仅才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余秀珠女士还要为之后的装修、家具忧心,幸而得到了另一慈善团体“慧妍雅集”的捐助,顺利将协会装饰一新,而家具获社会各界的热心捐助,也得以解决,至今环视陈设,她会自嘲,“各种款式、颜色‘共处一室’,如同家具‘联合国’!”
帮助单亲 不抛弃 不放弃
作为一个非牟利的机构,成立以来,香港单亲协会却从未受到政府的资助。余秀珠女士形象地描述,“哪里有项目,我们就往哪里写申请。”和困难同样厚度的坚韧,不言自明。2001年,香港政府成立了五间单亲中心,该会就被指定为其中之一。可惜,三年以后,该计划就因资金缺乏宣告结束,只有单亲协会负责的这一间单亲展业中心还依然自负盈亏地挺立。可以说,这与余秀珠女士等人的长期努力是分不开的。
经过长期的实践,余秀珠女士发现,大部分的单亲人士都有一定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帮助他们谋职,最有可能让他们从双手创造财富的满足中,恢复自尊、自信。为此,单亲协会在她的倡导之下加大力度,专门申请到了社会福利署的就业辅导项目,为深水埗和旺角地区的待业人士提供就业指导和介绍。
除此之外,单亲协会还在社会福利署的委托之下,成功推行了“欣晓计划”、“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沙田区)”,在河东爵士慈善基金的赞助下,推行了“朋辈互守望,生活展资彩”计划,在公民教育委员会的赞助下,推行了“大爱无疆界交流计划”,在香港公益金的赞助下,推行了“单亲心理健康计划—支援服务”……
余秀珠女士说,在所有的项目中,员工秉持的都是同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服务也好,行动也好,最重要是实践我们的宗旨“自强、自助、助人”,受助者她们最终离开,我们是开心的,因为这说明她已经自立自强。“让我最高兴的就是,听见有人对我说,‘我可以了,不用你们帮忙了’。”也许这就是余秀珠女士的源动力,让她即使遇到种种困难,都可以“不抛弃,不放弃”。
最令她欣慰的事,莫过于受助者回过头成为辅导员,来帮助新一轮的单亲人士。“专业社工与单亲人士沟通时,由于无法感同身受,劝说常常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产生实际效果,但是,由‘过来人’以身作则,往往百试百灵。她们会觉得人生还有希望:别人可以做到,我为什麽不能试一下呢?”
良性的循环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香港单亲协会所作的贡献变得有目共睹,余秀珠女士更因此为人谨记,为人敬重,不断被政府、民间委以重任,曾任平等机会委员会委员,社会福利谘询委员会委员,扶贫委员会委员及沙田区区议员,及后成为太平绅士,连连获得“铜紫荆星章、荣誉勋章”等等荣誉。但她即便被分散许多精力,亦从未放下单亲协会的担子,如今,另两名创办人已因故退出,而她从一开始接听热线电话,招募社员,到后来四处张罗,寻找项目、赞助,面对租金、员工薪资等各种费用的困窘,始终都奉上所有业余时间,全副身心地投入其中,牵挂着那些饱受家暴困扰的人。
余秀珠女士还是一名电台主持,每逢星期四上午十一点到十二点,她的声音会凖时出现在香港调频“AM621”的普通话频道,八年下来,已为新来港人士送上一剂又一剂心灵鸡汤。“这一群体中,单亲的比例正在上升。语言、文化差异都是产生冲突的原因。建议她们尽量接触外面的世界,建立沟通网络,如被控制自由,最好通过朋友寻找专业人士,实在不行,借助学校、社工。”职业关系让她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为解救弱者出谋划策。
现在,两个女儿都已大学毕业,各自独立,余秀珠女士更是一心都扑在工作上,让工作融入生活。问及心愿,她的眼里,依旧是帮也帮不完的单亲群体。“其实,资助一个单亲中心,每年仅仅只需要花费一百八十万,那麽少的钱,可以帮助那麽多的人,做那麽多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希望新一届的政府可以适当考虑。”
“香港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现有六十三间,好像全科一样,负责许多社会问题的庇护,我们单亲协会则像专科,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但是,前者范围太大,‘顾头难顾尾’,有到单亲协会的受助者就曾反映,在综合家庭服务中心曾约见一个社工,但一等两个月,仍然难以碰面。”
就个人概念而言,余秀珠女士显然达到了“自强、自助、再助人”的目标,她无疑是成功的,但就协会的发展而言,一切依然任重道远,要想为日渐扩大的单亲群体,构建一个可供栖息、避免社会问题衍生的精神家园,不仅需要她一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共同承担。(香港单亲协会网址:www.hkspa.org.hk,电邮:info@hkspa.org.hk)
【余秀珠女士,香港单亲协会总干事,现任社工注册局成员,关爱基金督导委员会成员,电台节目主持,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理事,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香港城市大学城贤汇创会会员,广州市妇联第十一届执委,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平和基金谘询委员会委员,香港理工大学校友会联会理事等公职。曾获得铜紫荆星章、荣誉勋章、太平绅士。】
背景也是一种资产
余秀珠女士是印度华侨,出生在加尔各答,正是“排华事件”的突发,扰乱了她全部的成长轨迹。“家里用所有积蓄买了一张机票,安排大我六岁的姐姐回广州读书,我们继续留守。不久,父亲因病去逝,母亲工作无着落,这才在中国领事馆的帮助之下,让我们回国。没想到,此时‘文革’风头正劲,我们只好拿着护照,申请来到香港,投奔远亲。”这是1968年,她年仅十六岁,余秀珠女士记得很清楚,当时,自己和母亲一人手里拿的,只有五块港币。
在这样困窘的情况之下,复学已无可能,尚未成年的她只好借朋友的儿童身份证去工厂打工。上班的第一天,对于初入社会的人而言,显得格外难忘,“上午亲戚带我‘认路’,下午三点,防暴队就冲进来,声言发生暴动,让我们赶快离开。到了街上,我甚至不知道怎麽回家。”那时的香港,屋邨刚刚起建,公路仍然灰尘扑面,为工厂奉献青春的日子里,她对这座悄然变化的城市逐渐熟悉,过得忙碌而平静。
七十年代,处于适婚年龄的她遇到前夫,顺理成章地结婚生子。但是,超乎她想象的是,这段最初给她无限憧憬的婚姻,最终给不了她一个圆满的结局。“十年里,后期基本在家暴中度过。”为了两个女儿的健康成长,她终于忍无可忍,提出离婚,1988年终于如愿。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现在回想似做了场恶梦!她表示,后来的自己,更关心的是如何开始将来的生活。
当年的她曾在五金、塑胶、制衣等各种轻工业工作过,但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工厂大批搬迁北上,她不得不予以放弃,谋虑转行。可是,隔行如隔山,谈何容易?在婚姻结束之初,她和两个女儿不得不依靠福利金度日。“那段时间很低沉,社工和心理学家先后给我辅导,是他们带动我积极思考,发挥潜能。”在热心人士的启发下,余秀珠女士决定进修。
虽然手持印度的学校资历,但港英政府并不承认,以至于联系学校时,她不断被拒之门外。无奈之下,她只能通过电话函授,成人教育,重上中学。两年很快过去,参加公开会考的她顺利拿到了英文合格的成绩。鼓励使人进步,至此,她有了新的想法,“我想再上层楼,学社工就很好。”
因在一家妇女团体担任接待员,余秀珠女士经常要接待一些已婚妇女,听她们谈论家长里短。也就是在这时,她豁然发现:自己的背景也是一种资产。“我建议她们找社工解决,但她们总是回答,‘你结过婚,你才会理解我们讲的话’。”“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对方的信任给了余秀珠女士极大的信心:为什麽我不去做社工呢?也许我会比那位社工更受欢迎!
通过谘询,余秀珠女士发现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都颁发社工文凭,最低要求是“中学毕业”,遂大胆报名。但她心明如镜,“和其他手持八科会考成绩的考生相比,只有一科英语会考成绩的自己,胜算不大,若是电脑选择,更是以卵击石”,于是勇敢地给两所学校的系主任分别写了两封长信,也许是她的诚恳打动了对方,接下来更同时得到两次面试机会。这一次,余秀珠女士被城市大学录取,但实际上,她与理工大学的不解之缘并未就此结束,后来,她不仅成为了该校的社会工作文学硕士,还获得了“杰出理大校友”的称号。
在城市大学,余秀珠女士当了两年的全职学生。这段期间,她的生活状态,可谓“痛并快乐着”的写照。“当时我已经三十多岁,政府认为这一年龄应该就业,表态如果坚持读书,就会停止发放生活费。我于是找了三份兼职,分不同的时间勤工俭学,所得薪水已足够支付我和女儿的一切费用。”除了工作、上课,还要辅导两个女儿的学习,直到夜晚十二点以后,才是她复习功课的时候,辛苦可想而知,但她顽强地坚持下来,更在两年里创造了从未缺课、迟到、早退的全勤记录,实在令人佩服。
发挥潜能,为自己,也为社会
余秀珠女士是知恩图报之人,面对曾经收留她两次的妇女庇护中心,一毕业,她就毫不犹豫地归来效力。“我在那里做得很开心。”共同的经历易让彼此惺惺相惜,这让她在沟通方面更有优势,在工作上表现出色。最令她难忘的是这样一个个案——“她带着两个孩子,因为受过家暴,已近乎崩溃,每天都以泪洗面。但庇护所只有三个月的居住期限,我担心她的将来,所以一直引导她自力更生,请她自己尝试一切。但一开始,她认为我‘不尽责’,还到主任处投诉。几年过去,有一次在街上偶遇,她竟然前来感谢我,说自己自立后学到很多,感谢我那时‘推’了她一把。”一般进入庇护所的妇女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无论租房搬家,还是自己就业、孩子上学,一律希望工作人员一手包办。自身的经历、他人的案例都让她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如果不去尝试,就不知道潜能有多大。
也正是在城市大学就读社工系期间,她决定帮助这个弱势群体,开始酝酿单亲协会的成立事宜。单亲协会的前身是“关注单亲人士会”,由她与另两位朋友发起,于1991年正式成立。关于缘起,余秀珠女士介绍,主要来自单亲妈妈的困惑。“我们都遭受过家暴,依靠综援生活的那段日子,经常在一起交流各自的际遇:为什麽租房子,房东不租?为什麽给孩子找学校,学校拒收?为什麽成为单亲家庭,就会遇到这些困难?”就这样,团结发声的心愿作为一种鞭策,驱使她们开始行动。
“关注单身人士会”最终于1996年变更为“香港单亲协会”,也同时从一个小众的自发组织成长为一个有规模的专门团体,如今员工三十多名,会员四百多人。但鲜为人知的是,该会成形以来,曾经受多少曲折。资金不足正是第一大难题,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功夫”,第一笔款项被周永新教授的一句提醒解决了。“他在一个场合得知了我们的困境,就问:为何不申请凯瑟克基金?他当时恰是凯瑟克基金基金执行委员会的委员。我们按照规定提请了计划书,说明了成立单亲中心的意愿,由于香港没有先例,他们为此考虑了很长时间,问了许多问题,最终还是决定批凖。” 不过,“凯瑟克”让她们看到“光明”的同时,也看到了更严峻的形势。那一年,“凯瑟克”资金有限,所支持的款项仅够单亲协会聘请一名员工,除此之外,还提出条件:不仅要协会设立永久会址提供服务,还要另寻一家机构赞助,再聘一名社工,方能使中心正常运作。这让她们为难:找到第一批资金已是不易,第二批又从何而来?“天无绝人之路”,在乐施会寻找扶持项目之际,余秀珠女士适时向他们介绍了单亲协会的困难,再一次通过几个月的努力申请,获得第二批赞助,请到第二名员工。
事情至此,仅仅才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余秀珠女士还要为之后的装修、家具忧心,幸而得到了另一慈善团体“慧妍雅集”的捐助,顺利将协会装饰一新,而家具获社会各界的热心捐助,也得以解决,至今环视陈设,她会自嘲,“各种款式、颜色‘共处一室’,如同家具‘联合国’!”
帮助单亲 不抛弃 不放弃
作为一个非牟利的机构,成立以来,香港单亲协会却从未受到政府的资助。余秀珠女士形象地描述,“哪里有项目,我们就往哪里写申请。”和困难同样厚度的坚韧,不言自明。2001年,香港政府成立了五间单亲中心,该会就被指定为其中之一。可惜,三年以后,该计划就因资金缺乏宣告结束,只有单亲协会负责的这一间单亲展业中心还依然自负盈亏地挺立。可以说,这与余秀珠女士等人的长期努力是分不开的。
经过长期的实践,余秀珠女士发现,大部分的单亲人士都有一定教育水平和工作能力,首先帮助他们谋职,最有可能让他们从双手创造财富的满足中,恢复自尊、自信。为此,单亲协会在她的倡导之下加大力度,专门申请到了社会福利署的就业辅导项目,为深水埗和旺角地区的待业人士提供就业指导和介绍。
除此之外,单亲协会还在社会福利署的委托之下,成功推行了“欣晓计划”、“邻里支援幼儿照顾计划(沙田区)”,在河东爵士慈善基金的赞助下,推行了“朋辈互守望,生活展资彩”计划,在公民教育委员会的赞助下,推行了“大爱无疆界交流计划”,在香港公益金的赞助下,推行了“单亲心理健康计划—支援服务”……
余秀珠女士说,在所有的项目中,员工秉持的都是同一个信念,那就是无论服务也好,行动也好,最重要是实践我们的宗旨“自强、自助、助人”,受助者她们最终离开,我们是开心的,因为这说明她已经自立自强。“让我最高兴的就是,听见有人对我说,‘我可以了,不用你们帮忙了’。”也许这就是余秀珠女士的源动力,让她即使遇到种种困难,都可以“不抛弃,不放弃”。
最令她欣慰的事,莫过于受助者回过头成为辅导员,来帮助新一轮的单亲人士。“专业社工与单亲人士沟通时,由于无法感同身受,劝说常常显得苍白无力,难以产生实际效果,但是,由‘过来人’以身作则,往往百试百灵。她们会觉得人生还有希望:别人可以做到,我为什麽不能试一下呢?”
良性的循环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香港单亲协会所作的贡献变得有目共睹,余秀珠女士更因此为人谨记,为人敬重,不断被政府、民间委以重任,曾任平等机会委员会委员,社会福利谘询委员会委员,扶贫委员会委员及沙田区区议员,及后成为太平绅士,连连获得“铜紫荆星章、荣誉勋章”等等荣誉。但她即便被分散许多精力,亦从未放下单亲协会的担子,如今,另两名创办人已因故退出,而她从一开始接听热线电话,招募社员,到后来四处张罗,寻找项目、赞助,面对租金、员工薪资等各种费用的困窘,始终都奉上所有业余时间,全副身心地投入其中,牵挂着那些饱受家暴困扰的人。
余秀珠女士还是一名电台主持,每逢星期四上午十一点到十二点,她的声音会凖时出现在香港调频“AM621”的普通话频道,八年下来,已为新来港人士送上一剂又一剂心灵鸡汤。“这一群体中,单亲的比例正在上升。语言、文化差异都是产生冲突的原因。建议她们尽量接触外面的世界,建立沟通网络,如被控制自由,最好通过朋友寻找专业人士,实在不行,借助学校、社工。”职业关系让她时刻处于备战状态,为解救弱者出谋划策。
现在,两个女儿都已大学毕业,各自独立,余秀珠女士更是一心都扑在工作上,让工作融入生活。问及心愿,她的眼里,依旧是帮也帮不完的单亲群体。“其实,资助一个单亲中心,每年仅仅只需要花费一百八十万,那麽少的钱,可以帮助那麽多的人,做那麽多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希望新一届的政府可以适当考虑。”
“香港的综合家庭服务中心现有六十三间,好像全科一样,负责许多社会问题的庇护,我们单亲协会则像专科,为单亲家庭提供帮助。但是,前者范围太大,‘顾头难顾尾’,有到单亲协会的受助者就曾反映,在综合家庭服务中心曾约见一个社工,但一等两个月,仍然难以碰面。”
就个人概念而言,余秀珠女士显然达到了“自强、自助、再助人”的目标,她无疑是成功的,但就协会的发展而言,一切依然任重道远,要想为日渐扩大的单亲群体,构建一个可供栖息、避免社会问题衍生的精神家园,不仅需要她一个人的努力,还需要政府的共同承担。(香港单亲协会网址:www.hkspa.org.hk,电邮:info@hkspa.org.hk)
【余秀珠女士,香港单亲协会总干事,现任社工注册局成员,关爱基金督导委员会成员,电台节目主持,港区妇联代表联谊会理事,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创会会员,香港城市大学城贤汇创会会员,广州市妇联第十一届执委,广东省海外联谊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平和基金谘询委员会委员,香港理工大学校友会联会理事等公职。曾获得铜紫荆星章、荣誉勋章、太平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