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乡里 溥益桑梓

来源 :荣誉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ui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袁志明先生是今年10月13日成立的香港海洲同乡联谊会首届理事长,心系家乡的他在此之前已经是香港中山联合会会长,通过同乡联谊会的工作,他服务社会、致力于家乡发展。同时,他还是一个五常法协会黑带审核师,为香港太兴饮食集团引进五常法管理,充分发挥在饮食行业的优势。
  联谊会 服务乡里
  10月13日,香港海洲同乡联谊会成立暨首届监理事就职典礼上,张灯结彩、醒狮助兴,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看着在香港的海洲同乡们云集一堂、欢声笑语,联谊会首任理事长袁志明先生笑逐颜开:“我们这一代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建立这个平台能让同乡们互相关心、经常见面,增加大家的联谊。”
  海洲位于中山市西北部,自古是西江流域中一座物产丰饶、山清水秀的乡村,解放后,古镇、海洲、曹步三条村合并成一个镇,镇人民政府设在古镇。改革开放之后,经过中山市政府、古镇镇政府、海洲行政村府以及当地人民的共同努力,古镇和海洲的灯饰工厂如雨后春笋接连建立,由一个务农为主的小乡村发展成驰名中外的“灯饰之都”。
  今天,走在家乡街上,各式各样灯饰大放异彩,令人眼花缭乱,经常自己驾车从香港回海洲的袁志明先生看着故乡的发展蒸蒸日上,难掩内心自豪之情:“我堂弟还是海洲第一个做起灯饰生意的人,现在全世界的灯饰商人都认识古镇灯饰之都,源自海洲!”
  生长于海洲的袁志明先生,虽现在身在香港,却心系故里,现任香港中山联合会会长的他知道在香港的海洲同乡虽然有几千人,却没有一个比较活跃的海洲社团。因此,创办一个面向社会各界海洲同乡联谊会的愿望,便在他心中萌生。
  如今,梦想成真,令人兴奋。而更让袁志明先生欣喜的是,有很多年轻一代的海洲同乡也加入了联谊会。联谊会看起来朝气蓬勃、生气盎然:“我们要培养年轻人,让他们新的一代能组织活动、发展联谊会,珍惜这份共同的同乡情怀。”
  据介绍,香港海洲同乡联谊会目前会员约近四百人,其成立不仅得到香港社会各界的支持,还得到广东省中山市、古镇镇、海洲村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而联谊会的成员范围也扩散到香港之外,来自新加坡、澳门等地的海洲同乡都加入会里,并出席当晚的典礼,与大家一起尽情畅饮、相互道贺。
  袁志明先生介绍,联谊会的宗旨是“团结、包容、和谐。”经历前前后后半年时间的凖备,终于看到大家的努力得到回报,他的心情高兴得难以形容:“成立联谊会,是为了团结海洲内外乡亲,一起联络感情,造福桑梓。我们将努力构建这个良好的联谊平台,让我们的后代能传承下去。”
  事业路 勤勤恳恳
  袁志明先生1980年8月离开家乡来到香港,做过花园的工作、送米的工作:“花园的工作是我来港最初做的,做了几个月,后来跟车运米,自己觉得运米是体力工作,年纪大了就做不来。所以决定给自己换个工作,考虑转行。”后来,一个同乡兄弟的帮助下,袁志明先生慢慢进入烧味行业。
  袁志明先生跟着这位从小玩到大的兄弟慢慢学习做烧味,并且做了一年多时间,后来转到另一间烧腊店工作。
  “当时我比较肯做,不计较时间,抱着一种豁达的心态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别人工作正常是上午8点到下午6点,我为了学点东西,早上4点半就到厨房学烧腊制作,晚上做至落铁闸才放工,每天做十几个小时。”因为袁志明先生勤奋不计较的学习精神和工作态度,老师傅也很乐意传授行业的特别技巧,所以他学东西比别人要快,很快熟悉行业。
  后来,有位老板看中了袁志明先生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于是给他一次机会,把他推荐给陈永安先生-太兴的创始人,于1986年与之合作。袁志明先生在合作过程中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慢慢开始自己的事业之路。
  1989年,太兴在香港创立,廿几年间由一间小规模的传统烧腊店发展成闻名香港的饮食集团——香港太兴饮食集团,旗下管理的九个品牌餐饮店今日在香港有四十多家分店。袁志明先生作为公司执行董事,监管着每天供应每个店里主要食品的货源品质,及食品安全。在接触五常法之后,他发现用五常法管理公司是很有效的。
  五常法 饮食管理
  “公司的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每个部分的运作对整条食物生产流程都是很关键的。”经过公司多年运用五常法得出的成果,袁志明先生肯定了五常法的作用:“监管范围要控制到哪个程度,取货要怎麽监管,储存要怎麽监怎麽管,解冻、切割、烹饪每个环节都要怎样尽心负责,如果出错就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的。”
  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起源于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的“5S”管理文化,其作用的对象是现场的“环境”,它对生产现场环境全局进行综合考虑,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与措施,从而达到规范化管理。
  2001年年底,该公司看到五常法适合使用,所以引进和推广五常法。到了十多年后的现在,推行五常法管理仍是太兴饮食集团的重要文化。按照五常法的严格要求,餐饮业对食物品质的控制很重要。一直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的太兴对货源的选择也很重视。目前,太兴在香港的员工约两千人,大陆约近二千人,在这接近四千人的群体里贯彻五常法,袁志明先生说自己的工作二十年如一日,为了保证公司的食品安全得到顾客的认同是最开心的。
  因为以前忙于工作,热爱家乡的袁志明先生无暇顾回报家乡。工作稳定之后,他便积极报效故乡。他的言语和工作中溢出了对家乡由衷的热爱,像川流不息的西江之水,涌动着游子对故乡的丝丝牵挂,流经海洲注入香港。
  【袁志明先生,香港海洲同乡联谊会理事长、香港中山联合会的会长、香港太兴环球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香港五常法协会五常法黑带审核师。他通过成立香港海洲同乡联谊会、担任香港中山联会的会长等行动,致力于回报贡献家乡发展的工作、希望能团结乡里、联系香港和故乡,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黄祥汉先生真心真意做服务,在他的理念里,工作无论做得多好,都是进步的空间。身为粉岭潮侨盂兰胜会有限公司理事长的他,每天思考的是,如何将服务工作办得更好,如何服务到更多的人。  在精诚努力之下,粉岭潮侨盂兰胜会一改往日的传统风格,朝着弘扬孝文化、传播善信念的方向转变,慢慢地发展成为一项无宗族之分、无籍贯之分,全民参与的慈善活动。  【黄祥汉先生,祖籍广东,粉岭潮侨盂兰胜会有限公司理事长、深圳汉达中港
期刊
扎根於香港观塘秀茂坪。当地是家喻户晓的公屋区域之一,这里环境整洁乾净、交通规划良好、基础设施完善,还有一所对外开放的议员办事处,这里的主人以热情的态度迎接络绎不绝、上门拜访的市民,他就是麦富宁先生。  【麦富宁先生,新华社香港区事顾问(1995-1997)、观塘区议会房屋事务委员会副主席(1997-1999)、观塘区议会财务及行政委员会副主席(2000-2003)、观塘区议会环境及卫生委员会副主席
期刊
拥有一个出身於黄埔军校的父亲,这是她一生的荣耀。在那烽火年代,为保国家平安,父亲不惜投笔从戎,从黄埔军校毕业後投入抗战;和平时期,又竭思尽虑,造福於民。即使身陷困境仍没有棄对祖国的挚爱。父亲的形象,是王渔生女士心中最鲜明的形象,鼓励着、引导着她坚强面对生活的不公平,並在今日香港,团结同行,致力业界发展,从爱国的情愫中,延伸出贡献、尽职、重责等优良品质。  【王渔生女士,原国际中医中药总会会长、国际
期刊
是潮州文化坚定的守护者,他用乐观的心态待人接物,促进着潮州文化的发展。家庭事业与社会服务,他都全身心投入,这也佔据着他的大部分时间。与人为善,用心生活,他身体力行,诠释着人生意义!  【郭嘉炎先生,宝岛茶居创办人,黄大仙区议会辖下西南分区委员会活动组长,九龙东潮人联会秘书长,黄大仙区文娱协会副主席,郭汾阳崇德总会副理事长,黄大仙下互助协进会主席,慈德社(天后古庙)理事长,东九龙居民委员会执行委员、
期刊
香港隆镇同乡会庆祝国庆六十四周年暨创会七十五周年会庆
期刊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他就甘作国内招商引资的桥樑,在引领港商进驻内地的同时,也把具有发展潛力的内地对外推荐。长期孜孜不倦地默默贡献,促使两地关係紧密相连。这种交融互通的思想,他同样作用於行业,以学无止境的态度先後习得中医、藏医精华,为中医国粹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服务中外前来就医的患者。  【张天成先生,祖籍广东清远,曾致力於为改革开放之初的内地进行招商引资,获四川省、湖南长沙等地颁授荣誉证书。现为宝宁
期刊
挚爱艺术、精识多样画法,他把大量的时间用於各种画的创作,他的生命与艺术已是紧密相连、无法分割。他还是香港为数不多的版画家之一,儘管现今版画艺术发展尚待进步,但他以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心中所爱,为推动香港版画界的发展尽心尽力,无怨无悔!  【邓荣之先生,香港版画协会历任七届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理事、香港艺术家联盟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香港艺术发展局视觉艺术审批员、2003-2004年艺术顾问、香港
期刊
罗贵冲先生  是一位历经了许多苦难,而又在苦难中努力拼搏,赢得丰盛人生,倍受乡亲和社群爱戴的长者。在他的人生历程中,充满了许多励志的故事,而更令人感动的是,他忆苦思甜,在回馈乡梓和社群之时,毫无吝啬、全身心投入长达半个多世纪,即使在今日,他仍旧以感恩的心,修砌一条回归心灵的路,尊老爱幼、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带领香港乡亲回乡做服务,谱写了一曲大爱之歌!  【罗贵冲先生,祖籍东莞,1932年出生,19
期刊
【本刊讯】10月13日,香港海洲同乡联谊会隆重举办成立暨首届理监事就职典礼,当天高朋满座,气氛热烈。该会旨在“团结海洲海内外乡亲,联络乡谊,和谐共处,造福桑梓”,由袁志明先生担任理事长、陈耀扬、袁恒德、梁锦辉、袁结玲担任副理事长。  在典礼上,袁志明理事长发表致辞,“海洲,隶属于中山市古镇镇。传说,从前海洲是一个从西江流域中冒出的一个小绿岛,四面环海,因而得名。这里风景优美,文风淳朴,土地肥沃,物
期刊
是一位灭癌救人之斗士,二十二载春秋,风雨不改,笃定而行。他於泰山修建“慈恩亭”、“醒世宏音”,宣扬孝道、传播大爱;他创办“泰山公德会”,治病救苦,为广大癌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温暖的救助家园;他矢志推动“灭癌献爱心国际慈善工程”,联合两岸四地及全世界的抗癌组织,支持科研、救治病苦,望将“泰山公德会”发展为全民性、国际性的灭癌爱心文化慈善机构。目前,经由该会协助而救愈的癌症病人情况乐观,会员共两万多人。 
期刊